|
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
|
||
1958年11月出生于山东省临沂县。工学博士,教授,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博士生导师。大连理工大学土木水利学院水环境研究所所长、教研室主任。中国水利学会会员,水力学专委会委员,城市水利专委会委员;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会员,环境水资源研究会会员;国际水利工程研究协会会员,水利工程职业教育专委会委员;国际水文科学研究会会员;中德科学中心 中德水资源管理合作研究项目中方协调人(2004-2006);2007年 大连市第四批优秀专家(20074068)。 1978年10月考入原大连工学院水利系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学习,自1982年攻读硕士学位始至1991年,从事水文、水资源领域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在模糊数学及其在径流预报、水库调度中的应用研究中取得一定成果。1992年至1995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以及访问教授留学日本九州大学工学部,主要从事水资源、水环境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工作。1995年-1999年于日本八千代工程咨询公司担任高级工程师。1999年8月回国工作,创立了水环境研究所,主要从事雨洪水资源利用、水环境保护和修复、现代河道治理的科研与教学工作。自2002年6月至今担任大连理工大学土木系博士生导师;自2005年9月至今担任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博士学科点点长。 |
||
|
||
所获科技奖有: [1] 模糊水文与水资源系统模糊优化, 1991年7月,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奖者:陈守煜、王本德、赵瑛琪、许士国、周惠成 [2] 大伙房水库提高效益的非工程措施 ,1989年10月,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991年5月,参加者 [3] 利用洪水资源改善湿地生态环境浅析,中国水利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2002年10月。 [4] 大连市优秀专家,中共大连市委,大连市人民政府,2007年3月 [5] 许士国,李和跃,王昊,李长友,孙砳石,刘建卫,扎龙湿地水文气象监测站研究与建设,大连市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二等奖,2007年4月,第一获奖人 [6] 许士国,李志军,徐向舟(仅列校内参加者),花江冰冻与消融过程中硝基苯残留于融出规律研究,2008年4月1日,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科学家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本单位第二获奖人 [7] 黄保国,许士国,辽河左岸典型河段洪水风险图编制研究,辽宁水利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科研成果及所受奖励有: (1)参加完成的科研项目“大伙房水库提高效益的非工程措施”获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8年 (2)参加完成的“模糊水文与水资源系统优化”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998年 (3)混沌分析及其应用:在长期水文气象时间序列的混沌分析研究中,提出了利用观测资料建立系统方程,实现推移实时修正预报的方法,并应用到240余年的太阳黑子和气温时间序列中,得到满意结果。研究论文在美国地理学会志“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等杂志和会议上发表。 (4)自然、生态、景观化水环境规划与管理研究:在日本工作期间参加完成了大量的水环境治理工程项目。研究了在恢复创造生态环境和水循环条件的基础上,进行水环境治理与管理的一系列问题。研究论文在水环境国际会议"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Urban Storm Drainage"等有关杂志和学术会议上发表。 (5)环境水资源分析:水的战略性资源地位越来越突出。研究融合水量、水质、生态等因素的环境水资源系统分析思想,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研究水资源的规划与管理问题。作为环境专家参加的亚洲开发银行技术援助项目“松花江防洪、湿地、及生态多样性管理”,在我国开辟了同时考虑防洪、环境保护、生态多样性、脆弱团体需求的综合防洪工程规划的先例。 (6)申报5项技术发明专利,其中三项已授权,两项已通过审查并公开。 另外,发表论文150多篇,主编、参编著作3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