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事资讯新闻速递综合时讯

拉萨市多措并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乡村宜居 家园美好 人民幸福

2020-03-11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分享到: 更多
   切换手机版

  扎实推进农村垃圾治理 

  “以前我们村没有一个集中的垃圾填埋场,田间地头时常可以看见垃圾,风一吹,塑料袋、食品包装袋都会飘在空中,不过现在不一样了,我们的垃圾有专门的收集地,村里干净整洁了,自己也更加爱惜村里的卫生了。”尼木县吞巴镇吞达村村民拉巴介绍说。

  在完善农村垃圾治理机制工作中,拉萨市按照“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的城乡环卫一体化模式,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及长效保洁机制。

  目前,拉萨市有曲水县1个市级垃圾填埋场,当雄、林周、墨竹工卡、尼木等4个县级垃圾填埋场,县(区)各乡镇均配备垃圾转运车和垃圾收集箱(池),定期入村收集垃圾并运送至垃圾填埋场。截至目前,拉萨市国道沿线、城镇周边等有较好基础、基本具备条件的90%以上的村庄生活垃圾已得到有效清除。

  在开展农村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试点工作中,拉萨市推广堆龙德庆区措麦村实施乡村垃圾分类处理的成功经验,在城关、达孜、墨竹工卡等县(区)开展垃圾分类、兑换试点工作。目前,全市共有20个兑换服务点,引导推进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为切实改善城乡结合部区域环境卫生面貌,拉萨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部门组织271人次,清理城郊生活垃圾及其他垃圾达375吨。

  有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 

  “现在我们家开始使用这种ECO环保方便器,再也不怕冬天深一脚浅一脚的出去上厕所了,真是方便了很多。”曲水县南木乡居民拉姆开心地说。

  在拉萨市部分农牧区家中没有厕所,需要使用公共厕所,ECO方便器则无须连接管网和水源,可在房间内任意合适区域安装,节约了管护成本,能够有效解决农村群众如厕难题,其适用性很强,可以广泛应用在老城区胡同小巷、城乡结合部、施工工地、旅游景区、乡镇中小学、村委会、村民广场等多种场所。

  为稳步推进拉萨市农牧区“厕所革命”,探索适合农牧区厕所改造模式,目前,拉萨市确定在曲水南木乡、茶巴拉乡、当雄县纳木湖乡海拔3600-4500米的区域,选择4户作为试点开展试验示范工作。

  在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改造工作中,拉萨市制订了《拉萨市关于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专项行动方案》《拉萨市2019年度“厕所革命”整村推进财政资金奖补实施方案》,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厕所革命”。

  目前,拉萨市户用卫生厕所改建达29891户,各县(区)建立“一村一档、一户一卡”户用卫生厕所档案户数达25370户。按照“整村推进,先建后补”的要求,争取“厕所革命”整村推进中央和自治区财政奖补资金2442万元(其中中央1583万元,自治区8582万元),涉及自建卫生厕所17164户,为激励、引导农牧民进一步开展户用卫生厕所改建工作提供了资金保障。

  数据显示,拉萨市自主实施的441座新建改建厕所计划已累计开工建设252座、完工131座。拉萨市各县(区)也进一步加大公厕资金投入,尤其是城关区在原有的153座公厕的基础上,投资60余万元实施100座公厕建设,其中新建22座、资源型微生物环保移动厕所18座、改扩建60座。

  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在过去的一年,拉萨市积极争取自治区污染防治专项资金550万元,选取堆龙德庆区、林周县辖内4个村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试点示范工作,为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探索经验。

  在大力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项目建设中,拉萨市加快推进达孜区、曲水县、尼木县、墨竹工卡县、林周县、当雄县等6座县城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工作。

  堆龙德庆区及墨竹工卡县分别作为国家级自治区级人居环境示范县加快推进污水收集配套管网项目与污水处理设施项目的实施。目前,堆龙德庆区污水收集配套管网项目已完成工程量的60%,预计今年5月完工。

  墨竹工卡辖内甲玛乡已完成污水处理管网铺设,正进行主体施工,已完成工程量的30%;扎西岗乡等其余6个乡镇均已完成污水处理设施主体施工,正进行水电接驳及设备调试工作。

  在加大河塘沟渠等水环境治理工作中,拉萨市推进水环境保护,开展水流域专项整治。累计投入1万余人次,清理河道、乡村垃圾约3500余吨,市辖主要河道、沟渠及乡村周边的垃圾得到彻底清理。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361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责任编辑:lijiang] 标签: 农村人居环境
您可能喜欢的

友情链接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