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事资讯新闻速递综合时讯

细菌来“帮忙” 农村下脚料变肥料

2019-11-15来源:农业科技报
分享到: 更多
   切换手机版

“花生壳、菇料渣、猪牛羊、鸡鹅鸭等畜禽粪便……这些看似毫无用处的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下脚废料,如今也能派上大用场啦!”近日,笔者走进安徽省天长市农民创业园生产车间,亲历了“废料”是怎样变成“肥料”的。

在偌大的车间里,这些废料被堆成一座座“小山丘”,工人们按照预先设定的配方比例将花生壳、菇料渣、芡实茎壳、菜蔬根叶、豆渣豆粕等下脚料以及畜禽粪便,与腐殖酸土等辅料进行混合,在搅拌机、捣作机的反复搅拌、捣作下,变成灰黑褐色的“初肥”,再运入发酵厢槽里进行进一步发酵。经过发酵加工的废料将变成有机肥、水溶肥、复混肥、叶面肥、专用肥等优质分类肥料。

据天叶复合肥料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公司每年要“吞吐掉”5000吨菜蔬下脚料、4500吨菇料渣、3000吨花生壳、2500吨芡实茎壳、1800吨豆渣豆粕以及4600吨畜禽粪便。“每个发酵厢槽就像一张特大型的‘床’,在调好的原料里植入从广东珠海引进的高效菌种,经过50天左右的发酵储存,产品即可走出厢槽,进入包装工序。”该公司技术开发服务部经理陈再林介绍说,关键技术在发酵环节,这是一门核心的学问,除了要做好每隔一周的“翻堆”,避免温度过高杀死菌种外,还要在发酵厢槽底部安装上打气管,确保复合菌剂能够均衡“呼吸”氧气,达到充分发酵。

为确保产品质量,出厢槽后检验人员会将肥料送往化验室,快速检出肥料的各种营养性质比。“氮、磷、钾等,哪个多一点,哪个少一点,我们可以根据土壤的构造进行科学合理的配比。”陈再林说,这样生产出来的固体有机肥为作物提供全面的营养元素,还能预防土壤病害。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361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责任编辑:lijiang] 标签: 有机肥
您可能喜欢的

友情链接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