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事资讯新闻速递综合时讯

帮手艺人回归 助贫困户脱贫

2019-10-22来源:农民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切换手机版

10月9日至10月15日,记者跟随文化和旅游部组织的“非遗+扶贫”主题采风活动,走进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山西省静乐县、娄烦县,采访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与贫困农户交谈,近距离体验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建设和发展情况。

2018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和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发布了《关于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通知》,选取确定第一批10个“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帮助深度贫困地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与学习传统工艺,激发内生动力,有效促进就业,持续增加收入,助力精准扶贫。

一年多过去了,记者看到,从深山里的苗寨到黄土高原上的农家,在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带动下,龙老香、李促进、辛翠萍等一批新老手艺人正在回归,苗族刺绣、服饰制作、织锦技艺、银饰锻制、剪纸等传统工艺正竭力通过接轨市场,为贫困户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子腊村:苗绣让妈妈回家

花垣县石栏镇子腊村曾经以子腊贡米出名,现在苗绣和苗族服饰制作又成为另外一张名片。龙老香是国家级非遗苗族服饰制作的州级传承人,也是村里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老师:“现在到工坊来学习的有一百多人,村里的妇女多少都会点,少的10多天,多的一个月就能学会基本技巧,学会了就在家里做,旺季每人每月可以挣3000元,淡季1000多元。”

同村组的龙志银8岁就跟着外婆、妈妈学刺绣,十五六岁已经可以独立制作苗族传统服饰,手艺成熟的她是绣娘中的翘楚:“以前我们绣娘没有机会,现在我每月都有2000到5000元收入。”

村里的订单一部分来自石栏镇的湘西七秀坊苗族服饰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公司负责人石佳介绍说,截至今年4月,公司已经免费培训了建档立卡贫困户100多人,在车间就业的每月有2000-6000元收入,居家的平均有1500元左右,实现了“妈妈”在家门口就业。

麻正兵是石栏镇文化站站长,也是“让妈妈回家”苗绣创业就业项目的发起人。他说:“非遗扶贫工坊为花垣县的文化扶贫探索出了新的途径,形成了文化精准扶贫新范式。让拥有苗绣技艺外出打工的妈妈回到家里来,在家门口从事祖辈相传的手工技艺,一方面可以获得经济收益,另一方面,让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得到亲情关爱,实现了社会和谐发展。”

子腊村的石翠凤就是一位回家的年青妈妈,以前她在浙江打工,有了孩子后不想再离开家,“让妈妈回家”苗绣创业就业项目给她提供了就业机会,居家工作,时间灵活,让她既能照顾孩子、家庭,又能挣钱。

目前,在花垣县非遗中心的引领和带动下,全县苗绣企业快速成长,涌现出了十八洞村合作社、水桶村苗绣合作社、七绣坊、金田苗绣、五新苗绣、工艺美术厂等一批本土苗绣龙头企业,形成了高、中、低多层次系列品牌,苗绣产业初具雏形。

麻料村:一批年轻银匠正在成长

雷山县西江镇麻料村是一个典型的苗族村寨,鳞次栉比的木质吊脚楼依山而建,深秋的雨中村寨已有些许寒气。在淅淅沥沥的雨声中,“叮叮咣咣”敲打金属的声音隐约可寻,村里的非遗扶贫工坊里,银匠师傅们正在工作,煅烧银块、打制银条、入模刻花……麻料村世代以银饰加工为生,手艺代代相传,全村800多人中80%以上的劳动力从事银饰制作,银匠遍布全国各地。

李仕将从17岁开始加工银饰,如今已经30多年了,他最擅长打制苗族女性挽发髻的银梳:“早前都是先做好银饰产品,再外出销售,背井离乡,收入低、不稳定。前些年也去省内外一些景区打工做各种银器。现在我们有了自己的品牌,都是订单式,就在家里加工,平均下来一天能有400元的收入。”

1992年出生的李促进是年轻一代银匠中的佼佼者,手艺从爷爷、父亲那里习得。高中毕业后,对外面世界的向往让他选择出外学习厨艺。“越是离开了这个环境,才越知道了祖传手艺的价值。”3年后,他选择回村继承祖辈衣钵。现在他不仅会打制一整套苗族姑娘嫁衣中的银饰,还专攻手镯制作,将传统技法和时尚设计相结合,制作出了很多受年轻人欢迎的创新作品,一年收入能达到10多万元。他告诉记者,现在他希望能做出点自己的创造,体现自己的价值。

在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带动下,村里的年轻一代正在回归乡村,1999年出生的潘元定在村里的苗族银饰锻制技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潘仕学的工坊里当学徒,他介绍说,村里和他差不多岁数的孩子有10多个,目前他知道的就有近10个已经回到了村里,学习银饰制作。

“现在很多年轻的银匠都回来了,大家一起做更有力量,我们一定要把这个传承下去。”李促进说。

传统工艺的扶贫力

辛翠萍,静乐剪纸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因为丈夫早逝,她一个人要养育4个孩子,没有收入,她成了村里的贫困户。为了生计,她到外地靠干苦力挣钱,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转折发生在2016年,静乐县文化馆发现了她的剪纸才能,并推荐她到北京参展,没想到作品一下子就让山西灌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老板看上了,当场跟她签约,聘为公司的产品设计师,每月有4500元固定工资收入。除此之外,县里的利民小学还聘请她教孩子们剪纸,每月1000元。“剪纸从小就会,小时候就拿妈妈、奶奶剪剩下来的小纸片剪着玩儿,没想到这个也能挣钱。”

自己脱贫了,她还带领姐妹们一起剪纸,附近村庄里60多名妇女跟着她学剪纸,“娄烦县一位小姐妹剪得最好,在一次展览活动中,一张小猫咪的剪纸卖了150元,她高兴得不得了。”

传统工艺的振兴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雷山县是一个苗族文化资源大县,有国家级非遗名录13项,省、市、县级非遗名录224项,各级代表性传承人455人,目前,全县建有“非遗+扶贫”就业工坊51个。据统计,2018年非遗扶贫带动65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386人脱贫。雷山县副县长周骆斌说:“2018年,全县以非遗为主的文化产业增加值为2.8亿元,旅游和文化在雷山是能持续推动脱贫的两个支点,未来,我们要探索如何让传统工艺和市场经济嫁接好,焕发出新的时尚和活力。”

市场接轨仍在探索中

“为了赶制用于苗年庆典的织锦,18个姐妹整整一个月时间就住在我家里,每天加班到凌晨1点,除了吃饭和睡觉的时间,都在拼命织,才完成了两块宽76厘米,总长19米的织锦。”甘小芝是苗族织锦技艺的州级代表性传承人,对传统手工艺耗时费力,她最有体会。这也是很多传统手工艺在对接当今市场时最大的难点,昂贵的人工成本决定了产品必然价格高昂,只有少数人才能消费得起,市场受限。

甘小芝说,她的工坊目前最多只能带动30多人就业,“订单就这么多。”

中国手艺网的工作人员郝秦玉说,他们网站曾经做过一个市场调研,大概300元左右价格的传统手工艺产品销量最好。甘小芝也说,她的产品中,目前最好卖的是300元到2000元一条的围巾。

如何适应市场,从作品转变为产品,再成为商品,传统工艺与市场的接轨仍在探索中。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361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责任编辑:lijiang] 标签: 脱贫 致富
您可能喜欢的

友情链接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