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事资讯新闻速递综合时讯

中国农科院绿色发展协同创新实现马铃薯平均亩产3200公斤

2019-09-20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
分享到: 更多
   切换手机版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乌兰察布市人民政府、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和国家马铃薯产业科技创新联盟联合举办的“2019年中国·乌兰察布马铃薯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大会”及现场观摩会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举行。由中国农科院组织开展的“马铃薯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项目取得重要进展,内蒙古乌兰察布示范基地平均亩产3200公斤,经济效益增加15%以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巡视员陈友权、乡村产业发展司副司长刁新育、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站长刘恒新,乌兰察布市长费东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许发辉,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所长张友军、国家马铃薯产业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孙日飞等出席会议。

  项目首席科学家金黎平研究员介绍了中国农科院协同创新项目“马铃薯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的主要进展和成效。该项目由蔬菜花卉所牵头,联合院内3个研究所和各省市相关单位,协同生产和加工企业,研发了绿色优质新品种筛选、健康脱毒种薯繁育、水肥一体化精准微灌、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遥感数字化监测、全程机械化和主食化加工技术等7项核心技术,并集成了华北节水高效、西北全产业链和中原高效设施栽培等6套绿色发展技术模式。在主产区建立综合示范基地9个,核心面积5300余亩,初步形成“七核六区九地”马铃薯绿色发展新模型。乌兰察布核心基地500亩,主要示范了华北马铃薯节水高效绿色发展集成技术模式,平均亩产3200公斤,比普通滴灌亩增产16.36%,化肥施用量减少20%,经济效益增加15%以上。

  国家马铃薯良种科研攻关联合体、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育成的68个优新品种也在该核心基地同步示范,这些品种的推广应用有望缓解我国马铃薯品种结构性缺乏的问题,将为国家良种繁育基地提供优质品种。同时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与乌兰察布农业科学院合作,成功建立了马铃薯首席专家工作站并全面开展研究。

  乌兰察布市政府、中国农科院有关领导和专家以及政府部门、业界人士、专家学者、龙头企业、薯农、合作社相关代表400余人参加会议。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361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责任编辑:lijiang] 标签: 马铃薯
您可能喜欢的

友情链接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