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事资讯新闻速递综合时讯

平利县科协:撒下科技的“金种子”

2019-09-20来源:农视网
分享到: 更多
   切换手机版

日前,一堂生动的科技课在平利县开讲,企业科协、龙头企业、产业大户、农技协等100余名科技志愿者走进课堂学习。在平利县,像这样的“科技大讲堂”十分受欢迎。同时,借助“科协云”平台及科普e站,平利县实现了一站式科普服务。

农民变身产业工人

9月10日,在平利县长安镇田珍茶业园区,记者看到绞股蓝生产车间内,几名身穿白色工服的工人正在进行茶叶的制作。他们都是附近的村民。

平利县长安镇田珍茶业园拥有2460亩产业示范基地,有名优绿茶、陕炒青茶、红茶、黑茶、绞股蓝茶清洁化加工生产线各1条,年经营产值3810余万元,是当地的示范企业。

“让贫困户拥有专业的技术,就算离开了帮扶,他们也能靠自己致富。”董事长田珍介绍,目前,园区常年固定用工85人,季节性用工1200人。公司通过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采取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劳务用工、订单经营、技术服务、爱心援助等多种方式,累计带动农户2250户,帮扶建卡贫困户202户631人,实现了人均产业增收1000元以上的帮扶效果。

园区的另一大亮点是300平方米多功能科普活动室和60平方米科普书屋。书屋内,300余本科普书籍陈列整齐,分类明确。“书屋免费开放,大家可以随时进来学习。”田珍介绍,“这不仅方便了我们自己的工人学习提高技术,也为附近的村民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场所。”

除此之外,公司还成立了由董事长田珍为主席,县派科技特派员、外聘专家、公司技术人员、产业基地负责人、科技示范户代表为成员的科学技术协会。依托企业科协的技术优势,科普培训、田间技术指导服务得以经常开展。“从前我们遇到技术问题都是想方设法去外地找专家帮忙,费时又费力,现在依托协会,不仅自己的技术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也让农民可以在家门口享受到专家的服务。”田珍介绍。

田珍茶业的这一做法是平利县推进科技示范应用、发展壮大产业的一个缩影。如今,平利县通过建科技站室、成立农技协会、培育科技带头人、建企业科协等措施,从产业科技示范、应用和推广3个方面,建立起全过程、零死角产业扶贫科技示范服务体系。

截至目前,平利县拥有重点龙头企业52家、各级农民专业合作社230家、家庭农场76家,培育职业农民991人,其中中高级职业农民68名。通过广泛动员,这些新型经营主体和职业农民在取得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事业,通过示范引领发展产业方式,带动贫困户共同致富。

科技带动产业升级

平利县申草园茶业有限公司研发的“超微粉”在网络平台上架短短1个月,销量就达到了700多单。从叶片到“超微粉”,这一科研成果不仅解决了绞股蓝叶片的浪费问题,也为传统的绞股蓝茶开启了一个新的世界。

“超微粉”是申草园茶业近年来的一项科研成果。长期以来,申草园茶业跟陕西师范大学合作,从品种选育到产品开发,不断更新理念,促进产业发展。

“我们一般泡水喝的都是绞股蓝的茎部。在制作过程中,叶片往往作为废料丢掉。近年来,我们跟陕师大合作研发的绞股蓝超微粉,不仅让叶片得到了有效利用,口感和功效也更受年轻消费者的欢迎!”申草园茶业总经理华凤介绍。

与此同时,申草园茶业还先后培育了“平利一号”“平利二号”“秦陇”“福音”4个绞股蓝新品种,取得林木良种证并申请了新品种保护。其中,“秦陇”新品种的皂苷含量高达15.28%,是常规推广品种的3倍以上。

申草园茶业的科研成绩得益于平利县扶贫产品众创联盟的帮助。2018年,平利县把扶贫产品项目进行打包,组建平利县扶贫产品众创联盟,通过抱团攻关、信息共享等方式,降低了人才和资金成本,提高了科研效率。2018年,平利县科技系统申报专利技术107项,多个产品获“陕西省名牌产品”称号,其中2个产品获陕西省“三小三新”创新成果奖。

为了让创新成果尽快落地生金,平利县科协还积极组织县内外各科技专家团队,为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贫困户提供“点菜式”“订单式”服务。以职教中心为龙头,民办培训机构为补充,平利县科协围绕就业技能、实用技术和家庭创业需求,大力开展订单式培训,确保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对象至少接受一项职业技能培训,实现能就业、有业就。“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让科技的种子在平利县生根发芽,发挥科技在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平利县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361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责任编辑:lijiang] 标签: 农业科技
您可能喜欢的

友情链接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