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事资讯新闻速递科技动态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揭示Bt棉田害虫种群地位演替新机制

2019-08-22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
分享到: 更多
   切换手机版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保所经济作物虫害监测与控制团队,联合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法国农业科学院等单位证实了棉花盲蝽对其他害虫的捕食作用以及盲蝽与其他食叶性害虫之间的竞争关系,进而揭示了由盲蝽发生加重导致的Bt棉田害虫种群地位演替新机制。该研究对于全面认识盲蝽在我国棉花种植系统中的生态功能、不断创新棉花害虫防控对策有着重要的科学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植物生物技术(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上。

近年来,随着Bt棉田化学杀虫剂使用量的减少,盲蝽由次要害虫上升成了主要害虫,发生为害明显加重。最新研究发现,绿盲蝽不仅具有植食性,还兼具肉食性,对棉蚜具有较强的捕食作用。同时,绿盲蝽取食为害棉花叶片,能抑制同一棉株上棉蚜的种群增长,构成明显的种间竞争关系。综合捕食和竞争两方面因素,绿盲蝽发生能显著降低棉蚜种群增长,对棉蚜产生明显的控制作用。长期监测数据分析表明,盲蝽发生数量的增加,明显促进了Bt棉田捕食性天敌对棉蚜种群的生物控制功能。预试验发现,中黑盲蝽具有与绿盲蝽相近的习性和生态功能,两种优势盲蝽还能捕食棉铃虫卵和初孵幼虫、叶螨、粉虱等害虫。文章据此提出,当盲蝽密度超过经济阈值时,应作为作物害虫进行防治,当发生密度低于经济阈值时,可作为害虫天敌予以利用。

 20190821163756228212.jpg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361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责任编辑:renxinxin] 标签: 棉花盲蝽
相关新闻:
您可能喜欢的

友情链接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