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事资讯新闻速递综合时讯

乡村里“最可爱的人”|退役军人汪衍君 发展美丽经济让古村焕发生机

2019-08-01来源:央广网
分享到: 更多
   切换手机版

       在我国,每年都有许多军人脱下戎装,离开曾经锻炼成长过的部队回到地方。其中有很多人选择回到农村创业,用一片真情帮助家乡和村民脱贫致富。他们不忘军民鱼水情,用军人特有的敢于挑战、善于协同、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继续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发光发热。

  1979年,浙江衢州江山市大陈乡大陈村的汪衍君参军入伍,上世纪80年代从部队退伍后经商。2005年,秉承着军人特有的使命担当和刚毅执着,汪衍君回到江山市大陈村,担任党支部书记。他一心扑在家乡的美丽乡村建设中,在十几年时间里,带领大陈村实现巨变。2019年7月26日,在全国退役军人工作会议上,浙江衢州江山市大陈乡大陈村汪衍君,被表彰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

  汪衍君现任大陈村党总支书记,从部队退伍回到家乡,他以村歌治村,领着村民创办面条厂,发展美丽经济。在他的带领下,村集体经济转亏为盈,村民的年人均收入翻了两番多。大陈古村重新焕发生机,成为远近闻名的“国家3A级景区村”、“中国村歌发祥地”。近日,大陈村入围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临近中午,汪衍君刚开完村务会,又被浙江小百花艺术团的导演叫去看现场。八月,以大陈村景色为背景的实景剧《你好江山》将在村里上演,大陈村的村歌将融入实景剧。汪衍君说,实景剧将作为大陈村的景点向游客开放。

  汪衍君:这台音乐实景剧,反映了村庄从战乱到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再到今天的走上社会主义强国和伟大的复兴。整个过程用三个篇章,就把我们的这个村歌文化、村庄故事更加深远的体现出来。

  2005年,汪衍君上任初期,大陈村人心涣散,人均收入只有4000元,村集体欠债60多万元。村里是出了名的脏乱差,还是被央视《焦点访谈》曝光过的“后进村”。他说,军人的使命感告诉他,不能放弃。

  汪衍君:当时我们这个村庄用三个字来形容就是脏乱差。村集体经济负债68万,村干部工资三年未发。所以回到家乡是一种使命,也是我的初心。

  如何改变村里的局面?汪衍君决定借鉴部队的管理方法,提出“四个面”的要求:脸面光洁、地面清洁、灶面整洁、桌面亮洁。从一把笤帚、一块抹布开始,村两委干部带头扫,发动党员接力扫,鼓励村民自觉跟着扫。

  大陈村要发展,方向在哪儿?汪衍君和村两委集体研究,打出“治理美村、文化兴村、产业强村”三张牌。汪衍君带领大家跑项目,修缮百年祠堂、开办面条厂、打造田园综合体、完善村庄旅游设施……在汪衍君的影响下,村两委有了战斗力、干部有了凝聚力、群众更有了向心力,村干部和村民都想改变家乡的贫穷落后面貌。

  当时,大陈村有村民455户,党员64人。有一天,汪衍君无意中发现,每个党员正好可以联系7户村民。“1+7”的谐音正好是一家亲,于是,他首创性地提出党建“1+7”模式,一个党员干部联系服务7户村民。谁家里遇到难事,党员上门帮助沟通解决,让村民从中感受到了党组织的关爱。沟通多了,矛盾就少了,村里慢慢变得和谐了。

  村容村貌好了,爱唱歌的汪衍君又决定,将大陈村悠久的历史、大陈面的特色融入到婉转悠扬的歌曲中,借助村歌的力量治理村庄,发展村歌经济,改变村庄面貌。

  汪衍君:妈妈的面,不仅是一个产品,更关键的是包含着母亲的孝与爱。大陈的祖先就是一个非常有孝道的孩子,从小吃着母亲那碗面长大,亲生母亲去世后,爸爸娶了后妈,没想到与后妈产生矛盾纠纷离家出走,当晚年回到家,后妈端出来的那碗面比亲妈还香。这个孝与爱的故事,让我找到文化的理由,我把这个故事编成了歌,叫《妈妈的那碗大陈面》。

  经过3年打磨推敲,《妈妈的那碗大陈面》渐渐在村里唱响。汪衍君还带领村民代表,登上中央电视台全国村歌总决赛的舞台,一唱成名。在村歌经济的带动下,大陈面产量从不到400吨猛增到3000吨,产值达1500万元。

  汪衍君:通过传唱这首村歌让村民都找到了自己来源于什么地方,所以大家都能找到这个共同点,我们这种文化的传承,跟村歌经济就成为一个集合点。通过村歌的传唱,让我们的村歌文化和家族的面条文化走得更远,这就使乡村文化和村庄文化变为村歌经济的结合点。

  汪衍君联合村里的大陈面作坊主,投资500万元,建起年产5000吨面条的标准化厂房,吸纳村里100多名劳动力,增加了就业机会,也提升了大陈村的知名度。妈妈的那碗大陈面,让村民富了起来。2018年7月,以“妈妈的味道”为主题的“大陈小市”特色小吃街对外营业,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大陈古村落终于迈出了从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探索的第一步。

  汪衍君:我要把村歌进行延伸,我一直对村民承诺你唱的村歌会富了脑袋也会富了口袋的。那怎样富口袋,现在村庄有名了面条也有名了,关键问题是我们要把这种文化更向前发展。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党,爱我们的村庄,爱我们的家乡,这种爱是大爱。大家唱村歌时,感悟到爱的价值,这才是真正的幸福。我们把整个爱变成经济,通过村歌文化变为村歌经济的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这就是我的初心也是我的一种使命。

  2005年至今,汪衍君和村民们唱着村歌奔小康,成功实现大陈村集体经济转亏为盈的目标,从负债经营到每年收入23万多元,村民的人均年收入近两万元,由“后进村”蜕变成乡村振兴典范的“明星村”。

  大陈村村民汪化:环境搞好了,我们大陈村还有这么多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老房子。游客多起来,肯定会对村里各方面经济发展会有很大的带动,到时候家家户户老百姓腰包也会鼓起来的。

  汪衍君先后获得浙江省新农村建设带头人“金牛奖”、衢州市首届十大“最美退役士兵”等荣誉,并当选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7月26日,全国退役军人工作会议召开,会议表彰了401名“全国模范退役军人”,汪衍君光荣成为其中的一员。“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在汪衍君的心目中,爱是大陈村六百多年的传承,更是他作为一名退伍军人的责任和担当。

  汪衍君:作为一名退伍军人,责任担当是退伍军人的天职。相信在我们的影响下,会让更多的退伍军人看到自己人生的价值观,为绿水青山做出更大的贡献。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361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责任编辑:lijiang] 标签: 脱贫 致富
您可能喜欢的

友情链接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