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事资讯新闻速递综合时讯

专家呼吁加快纳米农药登记及应用示范过程

2019-07-30来源:中国农网
分享到: 更多
   切换手机版

在近日召开的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农业航空低空低量喷雾与纳米农药应用技术培训班上,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首席专家王凤乐表示,目前,与植保无人机匹配的好药剂还不太多,源于无人机专用农药制剂还不能登记。近几年,在全国农技推广中心的指引下,善思生态的纳米农药进行了很多试验示范工作,效果显著。他呼吁,希望加快登记进程,加强与全国农技中心、植保系统的合作,把好的技术与产品更早、更好应用于农作物病虫害防控中。 

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质量审评处处长张宏军表示,飞防及其配套技术逐步成熟,正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积极作用,科学植保、高效植保、绿色植保必将是未来中国农业的发展趋势,发展植保无人机与专用药剂非常必要。 

王凤乐表示,航空植保是“人、机、剂、技”四位一体的技术集成,而施药技术是航空植保能否健康发展的核心。近些年,领导重视、企业自主创新、技术创新、田间推广应用等,植保无人机得到迅猛发展。 “随着今年无人机植保面积将突破5亿亩次,如何更好地解决‘超低容量条件下多元复配’的痛点,关系到航空植保行业的发展,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王凤乐说。张宏军补同样表示,希望有关部门和单位加强飞防及其配套技术研究,加快建立登记评价标准及登记试验技术规程。同时,借助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以飞防技术服务为支点拉动中国农药出口,提升我国农药走出去的竞争优势很有意义。

培训班上,国家精准农业航空施药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任、欧洲科学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兰玉彬全面介绍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地面与航空高工效施药技术及智能化装备研究进展。他表示,植保无人机实现了自动化和智能化的高效作业,推动了主要粮食作物的农业航空统防统治,充分发挥出作业效率高、防治效果好等优势,集中展示现代植保无人机的智能化、信息化和科技化水平,随着农机购置补贴引导植保无人机飞机规范应用试点的不断推进,建议要明确植保无人飞机的业务主管职能部门,并建立可行的植保无人机作业安全监管体系,国家还要加大对航空植保产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闫晓静副研究员系统介绍了农业航空低空低容量施药技术研究进展。她表示,针对航空施药过程存在的农药利用率低、作物药害以及污染环境等问题,研究意在解决航空植保过程中农药选择和雾滴密度等技术难点,超低容量、悬浮剂、乳油等农药剂型、助剂的选择,解决雾滴的蒸发、飘移、粘附等问题,以及探讨航空植保时无人机的速度、高度、喷幅等参数选择,最终可以匹配好高速发展的植保无人机行业。据了解,2019年4月,世界最权威的化学组织——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在其成立100周年之际,从全球化学家提交的一系列提名中评选出将改变世界的十大化学新兴技术,纳米农药位列榜首。发表这一报告的国际权威期刊《国际化学》指出,纳米农药的出现,契合了世界各国保持作物可持续发展,在提高农业产量的同时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的需求,将改变世界农业植保防治的发展方向。

善思生态首席科学家、暨南大学教授张子勇从植保无人机的优势与痛点切入,系统介绍了纳米农药的定义、发展纳米农药的原因、纳米农药的识别与检测,以及纳米农药显示出的4大性能优势,包括:一是高效。由于有效成分微粒尺寸小,同样质量的药物,微粒数量更多,接触作物靶标的面积更大,因而在相同植保效果下,可以显著减少农药用量。 二是稳定。分散在水中的纳米农药微粒尺寸越小,制剂的透明性越好,实现表观水溶,热力学稳定。通过性能控制,能够实现兑水稀释不发生农药的析出、沉淀,使农药的使用更加高效便捷。三是环保。以水为分散介质,以天然物质或其衍生物为助剂,不使用高毒的苯类溶剂和助剂的绿色环保型制剂,从根本上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四是安全。不用高毒的苯类溶剂和有毒助剂,用水取代或部分取代有机溶剂,比传统农药剂型如乳油的生产、储存、运输和操作更加安全。纳米农药解决了植保无人机对农药制剂低容量、多组分、兼容性好的需求,药剂规格可定为50~200克/亩,并可根据防治需求,复配多种农药品种,做到制剂外观透明、纳米分散、热力学稳定、兑水不分层、不析出、不沉淀,无需桶混,稀释后直接使用。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黄啟良研究员全面介绍了善思研发的新型“纳米农药”的高效对靶传递与沉积技术。他表示,目前测试了两种水稻专用多元复配的纳米农药:一种制剂内含戊唑醇、肟菌酯、茚虫威、阿维菌素和呋虫胺5种有效成分,另外一种制剂内含苯醚甲环唑、丙环唑、茚虫威、阿维菌素、噻虫嗪和烯啶虫胺6种有效成分,分别对制剂及兑水稀释液的基本性能进行测试后显示,制剂和兑水稀释液都是非常稳定的,且农药分散后都在纳米尺度,作物叶面上具有很好沉积性能,稀释液中农药在作物叶面上具有很好沉积形态。  

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秦维彩副研究员介绍了航空植保精准施药在稻麦油上的应用。纳米农药在水稻的室内测试显示,1升传统农药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药液加入5毫升助剂,在水稻叶面上的附着展开时间是1.8秒,而不加助剂的肟菌酯•戊唑醇纳米农药则会非常迅速地平铺附着,说明纳米农药药液的表面张力很低,更容易在作物页面上均匀分散。对小麦白粉病防治喷药后7天调查显示,纳米农药80%、100%用量防效均好于常规农药防效。对小麦蚜虫的防治喷药后7天调查显示,纳米农药80%用量处理防效均好于常规农药80%用量处理防效。经过测试,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植保无人飞机施药防治菌核病效果总体要高于人工背负式弥雾机防治效果,不同药剂及剂型条件下,植保无人飞机5米/秒时的效果要优于4米/秒时的效果;雾滴大小对防治效果有较大影响,小雾滴总体要优于大雾滴;植保无人机喷施纳米农药航空植保专用药剂能更好地喷施小雾滴,有利于药液对靶沉积,药效更好。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赵雪晴研究员,绍了云南省草地贪夜蛾研究进展及善思纳米农药的应用。016年初,植保无人机和善思纳米农药航空植保专用药剂在云南多地的试验示范,提高了科技人员和农户对航空植保和纳米农药的认识,试验示范从水稻扩展到甘蔗、烟叶、玉米、蔬菜和水果等经济作物,示范面积不断扩大,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2018年在勐海防控水稻病虫害的试验示范,对稻飞虱和水稻螟虫的防效为98%,对水稻穗颈稻瘟的防效为80-90%,每亩水稻全季减少3次用药,亩用药成本减少45元。对于今年云南突发的草地贪夜蛾, 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1%高效氯氟氰菊酯和1.5%茚虫威纳米农药单剂和复药使用量,推动农药减量增效工作的开展。

江西省植保植检局王希副主任科员介绍了纳米农药在防治江西水稻病虫害示范试验情况。纳米农药水性制剂在水稻分蘖盛期和破口抽穗初期施药二次,能较好地防治水稻主要病虫害。瑞昌市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纹枯病的防效均高于对照药剂和农民自防区,且和农民自防区的差异显性明显。纳米农药可以有效减少农药使用量,试验药剂对水稻生长安全,对天敌及有益生物未见明显不良影响。据悉,该公司与中国农科院、农业部南京农机化所、中国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协作关系,得到了更多的科研力量支持。特别具有标志性的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支持南京国家农创园建设纳米科学研究院暨与善思生态共建纳米农药技术联合实验室签约、揭牌仪式,于7月28日上午在南京国家农创园举行。这标志着我国纳米农药进入产学研一体化、集约化推进的新阶段。

此次培训班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联合主办,善思生态承办。与会领导和专家就农业航空低空低量喷雾相关产业及技术要点展开讨论,对航空施药技术的“人、机、剂、技”四位一体的相关技术深入探讨。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361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责任编辑:lijiang] 标签: 纳米农药
您可能喜欢的

友情链接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