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事资讯新闻速递综合时讯

四川西充:“振兴号角”引领乡村蝶变

2019-05-31来源:农民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切换手机版

产业兴,则乡村活。四川省西充县坚持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乡村振兴的突破口。通过探索农民“土地入股、现金入股、资产入股产业园区”三种模式,把分散的小农户培育成产业链上的“小股民”,最大限度地激发乡村发展活力。

  为了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西充县大力实施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农村道路畅通率达90%;在农村实施道路硬化、路灯亮化、道路绿化等惠民工程的同时,对农村房前屋后绿化美化,对自然村落增绿补绿,初步形成了“林绕村、村环林”的立体绿化景观。

  农业生产绿色高效,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农村改革稳步推进,乡村环境生态宜居……西充县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全面吹响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这片广袤的田野,正悄然发生着美丽蝶变。

  发展产业筑牢乡村振兴基础

  驱车前往古楼镇,葱郁的桃树、蜿蜒的乡村道路和白墙青瓦的农家房舍,共同构成一幅充满活力的乡村画卷。这里是西充县“百公里百村香桃产业带”,覆盖太平、古楼、金源、李桥等10个乡镇130个村,长110公里,总面积达10万亩。

  据了解,为兴旺乡村产业,该县规划建设了义兴—凤鸣乡村振兴示范带、西顺嘉沿线乡村振兴示范带、金(泉)太(平)线乡村振兴示范带、古楼—金源乡村振兴示范区、龙滩河乡村振兴示范区和青龙湖乡村振兴示范区。

  该县以“东桃、西橙、南薯、北禽、中粮油”为布局,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基地35万亩、万亩亿元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园12个;建成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100个、面积17.3万亩,其中11.3万亩基地、5大类100个品种通过有机认证,有机农业及其关联产业年产值增至30亿元,全县近10万人吃起了“有机饭”。

  为深度挖掘有机农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该县正在加快建设川东北有机农产品精深加工园,计划到2020年底基本建成。

  随着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其生产、生态、景观、文化传承中蕴藏着的潜在价值也被充分挖掘激活,蕴含乡愁情结的农事体验、农耕文化寻绎、田园风光品味成为了乡村旅游产品。位于古楼镇桃文化博览园,园中亭台楼阁、湖潭水景、桃林葱郁,吸引游客漫步其间。

  随着一个个乡村美景被串珠成链、连线成片,西充广袤农村正在变成大公园。该县以“春赏花、夏品果、秋运动、冬养生”乡村旅游主题,接二连三地举办乡村旅游节庆活动,乡村旅游在当地风生水起。据统计,仅在七届桃花节中,该县就接待游客达2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7亿元。乡村旅游业已成为西充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深化改革激发乡村发展活力

  “过去,我们村的农业种植零散、管理粗放,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土地撂荒严重。2013年,人均纯收入仅5000余元,低于全县平均水平。”谈起2014年以前的双凤镇跳蹬河村,村党支部书记胡江很是感慨。现在,该村变分散经营为规模经营,提高土地经营效益,村民自发成立合作社,以土地、劳动力和现金等入股,把撂荒地变为丰收的果园。

  “我们集中1150亩土地统一规划产业,在全县第一个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村民不仅有保底的土地租金收入,还可以在合作社上班挣钱,盈利后还能分红。”胡江说。

  通过吸纳农户分散资金150万元、劳务股金16万元,部分贫困户通过“扶贫特惠资金”入社发展,按照供种、供肥、供药、指导、销售“五统一”模式,实行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经营,并联动发展赏花、采果、游园等民宿经济,蹚出一条农旅融合发展之路。

  该村共建成标准化香桃园300亩、晚熟柑橘320亩,建成2000平方米的“跳蹬河山庄”,村民仅在园区务工每年收入达70万元。2018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万元。

  古楼镇过江楼村,该村以脱贫奔康产业园为载体,以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为方向,依托龙头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由村党支部牵头,把土地入股盈利部分进行分红,采取当年行情议价、动态调整土地租金的方式,按程序规范流转到合作社。

  据统计,截至目前,西充县共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931个、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1600余户,全县4.5万户农户参与现代农业发展,户均年增收2万元。

  美化环境让乡村生态文明宜居

  走进西充县凤鸣镇双龙桥村,只见青山延绵起伏、溪水蜿蜒流淌、道路四通八达、产业园一片连着一片,绿水青山间一栋栋穿斗小青瓦、白墙坡屋顶的川东北民居错落有致地坐落在花红柳绿之间。

  双龙桥村不仅是西充大地上的一道美丽风景,也是振兴乡村建设美丽新农村的典范。该村在充分保留生态田园风光和乡村庭院特色的同时,把产业发展、园区建设和旅游文化有机结合,新村处处呈现着“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景象。

  据统计,目前西充县已建成新农村综合体5个、新村聚居点93个,改造提升旧村落155个,创建省级幸福美丽新村60个。凤鸣双龙桥村被评为全国宜居村庄。

  在实现生态宜居的同时,西充县把规范完善村规民约作为推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工作方向,引导群众养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和勤俭持家等好习惯,通过推荐评选身边的文明典型和致富能手等活动,营造出乡村道德文明的良好风尚。

  为引导广大家庭崇尚文明新风、树立良好家风、推动移风易俗,该县集中开展“百善孝为先”主题教育,广泛开展身边好人、“十大孝星”“好婆婆、好媳妇”和“最美家庭”等评选,以身边典型带动文明新风,传播正能量,以文明乡风助力乡村振兴。

  如今,在西充广袤的乡村大地,发生变化的不仅仅是生产的方式、收入的增加、生活的向好、环境的美化,更是健康、文明、向上的社会风尚正在形成。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361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责任编辑:lijiang] 标签: 乡村振兴 三农
您可能喜欢的

友情链接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