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事资讯新闻速递综合时讯

擦亮草原的眼睛

2019-05-22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分享到: 更多
   切换手机版

说起内蒙古你能想到什么?

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广袤原野?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英雄传奇?还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阔景象?

你可曾想过去内蒙古看“海”?

素有“塞外明珠”“塞外都江堰”之美誉的乌梁素海,总面积300平方千米,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境内,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三角地带的边缘。它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湖泊湿地,是内蒙古河套灌区灌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黄河生态安全的“自然之肾”。乌梁素海生态环境保护对维系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保障黄河水质和度汛安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诸事利弊,共依共存。

乌梁素海是历史上由黄河改道、多次泛滥和河套水利开发而形成的河迹湖,是河套灌区农田退水的功能性排泄区。它作为河套灌区灌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受纳农业灌溉退水、山洪水和少量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5亿立方米以上。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湖区水体污染不断加剧,2008年达到顶峰,并爆发大面积黄藻。此后经过治理,水质有所好转,但仍不稳定。

乌梁素海的污染状况牵动着总书记的心。去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叮嘱自治区加快“一湖两海”(呼伦湖、乌梁素海、岱海)水生态综合治理。今年3月5日,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内蒙古有森林、草原、湿地、河流、湖泊、沙漠等多种自然形态,是一个长期形成的综合性生态系统,生态保护和修复必须进行综合治理”,进一步指明了乌梁素海治理的科学方向。

重整山河看今朝。

造成乌梁素海水质污染的原因有哪些?巴彦淖尔市副市长郭占江介绍,主要源自三个方面:一是面源污染。河套灌区有1100万亩耕地,每年使用化肥近28万吨、农药1500多吨,大部分被植物吸收和留存在土壤中,一部分化肥、农药随农田退水排入总排干,最终进入乌梁素海,这是造成乌梁素海富营养化和污染的主要成因。二是点源污染。随着全市污水配套管网不断完善,城市生活污水的收集率逐步提高,排入乌梁素海的工业废水、城镇生活污水逐年增加,每年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约6000万吨。三是内源污染。由于乌梁素海富营养化,造成芦苇长势茂盛,其中芦苇占到湖面总面积50%,芦苇根部和湖内各种有机体腐烂,形成了平均厚度50厘米、约1亿立方米的底泥,积累在底泥中的污染物也是导致水体污染的来源。

改弦更张的步伐迈开了。市长张晓兵表示:“我们要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构筑祖国北疆万里绿色长城的战略定位,转变治理思路。乌梁素海水污染问题在水里,成因在岸上,根源在流域生态系统的破坏。所以,治理乌梁素海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顾此失彼,必须坚持系统思维,由治标向标本兼治转变。湖内的问题、功夫下在湖外,应实施全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由单纯的‘治湖泊’向系统的‘治流域’转变,探索一条生态优先与绿色发展相结合的路子。”

巴彦淖尔市农牧局副局长辛军也有自己的心得:“过去,我们的思维是争取项目资金;现在,转向了系统的综合治理。在以往的治理过程中,往往是争取一个项目,实施一个项目,只是从某一个角度单方面开展一些工作。近年来,市委政府积极转变思路,从过去的从某个点上发力转变为全流域综合施策,立足乌梁素海的功能和水体情况,面源、点源、内源治理一起发力,通过持续治理,总体水质稳定在V类。”

全流域综合治理如何实施?即在乌梁素海流域的上游源头实施乌兰布和沙漠综合治理,创建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减少泥沙流入黄河、侵蚀河套平原;在流域中部加强面源、点源、内源污染治理,并实施484万亩盐碱地改良工程,减少盐碱排入乌梁素海。探索的盐碱地改良市场化运作模式还荣获了“2018中国三农创新十大榜样”;在流域尾部实施乌拉特草原、乌拉山受损山体治理修复工程,提高植被覆盖率和水土保持能力,最大程度地涵养乌梁素海。

今年4月16日,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项目顺利开工。该工程总投资56亿元,围绕流域内沙漠、矿山、林草、农田、湿地、洪水等生态要素,开展包括乌梁素海流域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整治、水土保持与林草植被修复、河湖连通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农田面源及城镇点源污染治理、乌梁素海湖体水环境保护与修复、沙漠综合治理等7大类、17大项、38个子项的系统综合治理工程,覆盖乌梁素海全流域,重点在乌梁素海周边。

一走进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头道桥镇联增村,记者就听到村民口中总念叨“俺们村的农博士”。按“声”索骥,记者来到了农博士们工作的地方——全域种植业绿色生产试验示范区。全国农技中心博士陈广锋一边带着记者参观,一边介绍:“为了推进乌梁素海面源治理,从2018年开始,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与内蒙古土肥站、巴彦淖尔市农技中心、杭锦后旗农技中心共同建设了这个示范区,实施控肥增效、控药减害、控水降耗、控膜减污‘四控’行动。”

农博士们都做了哪些事?

在控肥增效方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施用有机肥、农作物秸秆还田以提高耕地质量。推进化肥机械深施、机械追肥、种肥同播等技术,减少养分挥发和流失。推广示范缓释肥料、水溶性肥料、液体肥料、叶面肥、生物肥料、土壤调理剂等高效新型肥料。

控药减害方面,严禁高毒、高残农药,严格管理限用农药,并根据全旗实际情况出台了《杭锦后旗农药管理办法》加强农药监管。同时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并推广绿色防控。

控水降耗方面,推广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区按照区域化、规模化种植,实现统一种植、统一灌溉、统一收获。推广小麦套葵花、小麦套玉米和瓜类、葫芦等经济作物间种葵花等立体栽培模式,并开展节水工程建设。

在控膜减污方面,制定出台了《杭锦后旗地膜管理办法》,逐步退出厚度低于0.01毫米的非国标农用地膜,为机械收膜提供便利。还推广可降解地膜和“地膜二次利用免耕栽培向日葵技术”。

在推广厚地膜时,由于农民的用膜观念一时扭转不过来,农博士们遇到了不小的阻力。“有的农户还是愿意使用薄地膜,说是价格划算;有的农户还‘教育’我们:拾捡残留地膜误工误时,选择薄膜挺好。”当时的情景陈广锋依旧历历在目。

但农博士们循循善诱,示范引导,逐渐赢得了农民们的信任。眼下正值春耕忙碌时节,联增村农民李新高开着拖拉机,拉着自制大铁耙在耕地上来回行驶。“必须要搂走秸秆和残膜,要不然影响种地。”他指着地头一大堆混合有残膜的秸秆说。“以前用的地膜太薄,一扯就碎,好多都埋在地里。现在地膜厚了,污染少了,回收还有补助,大家也都乐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

杭锦后旗农技中心肥料股股长刘宇杰介绍,在控肥增效方面,集成了以“准、替、带、调”的四字技术路径,实现了示范区减量40%,全旗减量10%,化肥利用率提高了5%的成果。在控药减害方面,集成了“改、统、控、收”四字技术路径,实现了减量30%,利用率提高到40%,绿色防控率60%的成果,同时建成了内蒙古西部区首个国家级病虫害智能观测场。在控水降耗方面,实现了年节水量0.2亿立方的成效。控膜减污方面,地膜使用面积较上年减少1万亩,推广国标地膜105万亩,地膜总用量2.5万吨,建立回收网点48处,回收废旧地膜约1.9万吨,残膜当季回收率75%。

除了下大力气治理面源污染外,点源和内源污染治理也同时发力。巴彦淖尔市加快补齐城镇污水收集管网和处理设施短板,2018年全市投资10.12亿元改扩建污水处理厂3座,新建再生水厂4座,建成再生水及污水管网145.8公里,污水实现应收尽收,中水回用2769.9万立方米,有效减轻了城镇污水和工业废水对乌梁素海水体的污染。

还没走进乌拉特前旗污水处理厂,记者就听到叮叮当当好不热闹,原来是这里的改造和扩建工程正在紧张的施工中。“厂区建设项目包括污水处理厂一期改造工程、二期扩建工程、再生水管网及附属工程和花园式厂区建设4项工程,计划今年年底全部完工。目前,日均处理污水1.9万吨,改造后可达到4万吨,将大大提高污水处理能力。”乌拉特前旗住建局局长杨国栋介绍说。近年来,巴彦淖尔市持续加大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再生水回用力度,2018年乌梁素海流域各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回用总量逾2700万吨,回用率达60%。到2019年底,再生水回用率将达到100%,争取实现点源污水“零入海”的目的。

同时,巴彦淖尔市在湖区已经打通了120公里的网格水道,建成了60平方公里的生物过渡带,加快了水体流动,改善了湖水富营养化状态。下一步,他们还将开挖网格水道226公里,把死水区和滞水区变活。并全面落实河湖渠长制,开展河湖渠沟“清四乱”行动,让每一条河渠都清清亮亮。水生态修复方面,在有条件的区域进一步扩大乌梁素海周边的湿地面积,使乌梁素海在现有293平方公里水面的基础上,湖泊和湿地面积扩大到360平方公里以上,尽可能把盛水“盆”做大,让各类生物有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巴彦淖尔市还实施了484万亩盐碱地改良工程,减少盐碱排入乌梁素海。记者实地探访了巴彦淖尔市五原县5万亩“改盐增草(饲)兴牧”试验示范项目基地。五原县盐碱地占全市盐碱化耕地的25.4%,一年多以来,该县积极探索盐碱地改良的技术模式,通过大规模土地整理和改盐技术集成,创造了盐碱地改良的“五原模式”,让5万亩盐碱地变成沃野良田。

“满眼一片白茫茫,寸草不生碱圪梁,年年辛苦都瞎忙,大片土地尽撂荒!”这是过去五原县盐碱地的真实写照和当地农民对盐碱地束手无策的无奈感叹。“以前家里40亩地,有16亩根本种不成庄稼。盐碱化耕地土壤肥力低,板结严重。”五原县隆兴昌镇荣誉村村民王成林说。

穷则思变。

近年来,五原县农牧业局副局长李二珍与县农业技术部门的科技人员在中科院盐碱地改良专家的指导带领下,与多家科研院所合作,向盐碱地宣战。探索形成了“五位一体”“上膜下秸”阻盐、暗管排盐等多种盐碱地改良技术路径,以及多种合作、经营模式,通过科技引领、企业带动、统筹推进,在盐碱地改良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

说起盐碱地改良,李二珍头头是道:“‘五位一体’技术,即‘撒施脱硫石膏+明沙+有机肥+土壤改良剂+种植耐盐作物’的技术结合,使作物出苗率达到50%-80%。暗管排盐就是给地下水安装了一个‘控制器’,埋在地底下的暗管都是带缝隙的波纹管,如果地下水位过高,水就会渗入管内,再由泵站把水抽到排水干渠中。”据了解,一座泵站能覆盖1200亩到1500亩盐碱化农田,通过阻断地下水位上升达到改良盐碱地的“治本”效果,大大缩短了盐碱地改良的时间。

什么又是“上膜下秸”阻盐技术?

上膜,就是种完牧草后,在上面铺一层塑料薄膜,防止地表水分蒸发,在地表形成一层盐分,同时减少除草剂用量;下秸,就是把废弃秸秆翻耕到地表以下40厘米处,形成秸秆隔层,种植三年以后再把它翻过来,已经腐化的秸秆会形成有机质、腐植酸。对于重度盐碱地来说,下秸阻断盐分的效率在80%左右,也就是说有80%的盐分被阻隔在地表40厘米以下,其余小部分盐分对作物生长基本没有害处,还会提高作物抗性。该技术运用生态方式修复盐碱地,可使每亩地增产20-40公斤,增收140-240元。

五原县隆兴昌镇荣义四社村民王建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我家一半地都是盐碱地,没改良之前一亩地也就二分地有收成,去掉成本后就没啥收入。改良之后现在种葵花、玉米,一亩地能有五六百块钱的收入。原先一亩地得用60多斤化肥,加上尿素得一百多斤,现在40多斤有机肥就够了。农药以前一亩地能用一斤,现在最多用3两。”

除了治水,巴彦淖尔还“引活水”。黄河补水和农田退水是乌梁素海的“源头”,近年来,每年利用黄河凌汛水向乌梁素海进行生态补水,实现了补水、防凌一举双得。今年水利部黄委会又明确给乌梁素海分配了3.29亿立方米生态补水指标,使乌梁素海补水得到保障。同时,规划实施河湖水系连通工程,以现有的总干渠、总排干为“主动脉”,以各级渠系为“毛细血管”,逐步把市境内的湖泊、湿地、水库连通起来,形成河湖互济的水网,利用春秋季黄河凌汛水和夏季洪水补给湖泊湿地,实现汛期补水蓄水、旱季调度用水,变水患为水利。

乘小舟驶入乌梁素海,烟波浩渺,飞鸟翔集,绿苇摇曳。这些天,正是乌梁素海水禽自然区保护管理站最忙的时候。从2月中旬开始,一些鸭类、雁类、鹭类候鸟已陆续飞抵乌梁素海,截至3月底,已有几十万只白骨顶鸡、100多只疣鼻天鹅、11只灰雁回到了乌梁素海。其中,疣鼻天鹅数量从2000年的200余只增加到现在的近千只,每年都会吸引众多摄影爱好者前来采风。

“疣鼻天鹅这类鸟类对水质要求非常高,如今疣鼻天鹅数量越来越多了,说明乌梁素海的水质在一天天变好。”乌梁素海湿地保护区管护员张长龙说。去年,迁徙经过乌梁素海和在乌梁素海繁殖的鸟类有260多种,数量突破了600万只。

但是绿水青山到底该怎样变成金山银山?我们该如何利用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又不破坏大自然?这是一道摆在所有人面前的难题。“自从禁止捕捞后,附近的1600多名渔民收入锐减,我们想要争取生态补偿来规范捕鱼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且我们这儿属于生态保护区,旅游规模难扩大,旅游项目也比较单调,所以这块收入比较少,将来我们想发展绿色旅游,生态旅游,让渔民享受到生态改善带来的好处。”乌梁素海湿地水禽自然保护区管理站副站长刘文强说出了当下的难处,与未来的憧憬。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361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责任编辑:lijiang] 标签: 草原
您可能喜欢的

友情链接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