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事资讯新闻速递综合时讯

时评|“狠人治村”不是乡村治理最佳选项

2019-02-15来源:央广网
分享到: 更多
   切换手机版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在一些农村地区,面对难缠的人和事,有的村干部常常采取一些“狠招儿”“恩威并施”;有的村干部为了达到目的,甚至采取一些暴力手段。类似情形,在一些地方的乡村治理过程中并不鲜见。

  对此,中国乡村之声特约评论员魏永刚认为,实际上,这凸显了乡村治理法治化、规范化的现实难题,以及基层领导干部面临的“本领恐慌”。面对新形势、新问题,不仅要进一步强化法治和德治,基层干部更要尽快补上“本领短板”。 

  当前,农村基层社会治理面对许多新问题,如何完善乡村基层治理,村干部的作用至关重要。而村干部治村“本领恐慌”确实不是小事。

  现在不少农村,一方面有大量资源闲置,比如土地撂荒、房屋“空心”等等;另一方面,发展要实现规模化却阻力重重,村干部很难按照村庄发展方向来推动工作。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传统的农村社会结构正在发生变化。那种多年朝夕相处的邻里亲情有所缺失,维系农村基本关系的血缘纽带也有所松动。农民对利益的判断标准不统一,很多人用城里的标准来衡量村里的事情。而且,村民的维权意识和个体权利意识都在增强。与此相对应的是,农村干部在乡村社会治理中的“本领恐慌”,只好用哄、磨和狠这样的办法。

  农村干部乡村社会治理中的“本领恐慌”,虽然在一个个乡村带来的是小问题,但从整体上看却是大事情。乡村社会治理缺乏有效手段,农村干部不知道怎么办或因处置不当引发矛盾,破坏的是农村社会的和谐,损害的是党和政府在基层群众中的形象,而最终的影响将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因此,需要高度重视农村干部基层社会治理的“本领恐慌”。

  乡村治理当然要把自治和德治放在前面。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农村干部是乡村基层社会治理的主体。乡村社会治理需要更加完善社会治理的法治体系,依法依规界定农村干部手中的权力。一方面要管住他们的手,不能让村干部乱来;另一方面也要赋予他们一定权力,不让他们仅仅靠“哄”和“磨”来推动工作。村干部“本领恐慌”,需要依靠村庄以外的力量来解决,各级领导都应该帮助村干部提高素质,增强本领,共同加强乡村社会治理,打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础。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361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责任编辑:lijiang] 标签: 乡村治理
您可能喜欢的

友情链接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