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事资讯新闻速递综合时讯

一个国有林场的转型之道

2019-01-22来源:央广网
分享到: 更多
   切换手机版

       “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这首儿时耳熟能详的歌曲,让大兴安岭成为了我们心中既神秘遥远又敬仰熟悉的地方。作为原始森林集中连片的国有林区,开发建设50多年来,大兴安岭地区累计为国家提供商品材1.3亿立方米。可是,随着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林区却开始面临林业企业失去主营业务收入等诸多问题。

  如何在保生态、抓改革的基础上做到兴产业、惠民生?近年来,大兴安岭正在不断尝试。新年就要到了,林区职工的日子过的怎么样,这两年国有林场的发展又有哪些变化呢?记者近日走进被誉为兴安“长子”的松岭林业局,探访重点国有林区的转型之路。

  邵维春:大扬气这个林子,你随便说哪,我都走过。

  进入严冬,零下20多度的天气对于生活在大兴安岭的人们来说并不算冷。今年59岁的松岭林业局大扬气林场管护员邵维春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愿意到林子里走一走。当了近40年的林场工人,邵维春早先抡过斧头,端过油锯,离退休没几年,却摇身一变换了身份。

  邵维春:以前我砍过这片林子,现在开始保护这些树,成天巡护,以前大树都砍没了,这几年又长起来了,你看这树都长多粗了,一开始哪有这么粗。

  事情的变化始于1998年。那一年,我国开始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曾经响彻山谷的伐木声渐渐不再。到2014年,黑龙江省国有林场全面停伐,几乎所有的林场都面临转型的任务,也就是在那一年,邵维春也放下斧头开始转岗,成了一名夏季防火、冬季清林的管护员。坐在热炕头,回想起砍树的日子,邵维春总有止不住的话。

  邵维春:吃的都是冰化的水,河里的冰抠出来,要是没有冰,就只能把雪融化了吃,住的都是帐篷,能不遭罪吗?在林区干活就是把脑瓜子别在裤腰带上,大意一点都不行,锯手伐木头,前面有弯弓树,不处理就容易把人砸到,跑不开。

  记者:那个时候能挣多少钱?

  邵维春:那个时候一米木材三块多,一个月开五六百块钱。拖拉机要有点毛病,怎么抢工时也抢不过来。

  钱再少也是个营生,可是收锯挂斧,靠什么养活自己?林区的干部、职工一度十分彷徨。松岭林业局大扬气林场党委书记王红说,停止商业采伐后,林场没有主营业务、职工没有生活来源,解决这些问题,作为拥有管理总面积69295公顷的林场来说并不容易。

  王红:很多职工面临重新择业的问题,有一部分职工没有其他技术,有一部分职工岁数非常大了,所以当时地委、区委,各级都在考虑这个问题,根据实际情况渡过了那段比较矛盾的时期。

  人的问题不好解决,转型发展要找到适合的产业也不轻松。

  松岭区林业局副局长洪国奇:林区的职工对如何采伐,如何加工在行,但如何发展其他产业就不在行了,所以当时大家都很迷茫。

  停止商业性砍伐就不能“靠山吃山”了吗?2014年开始包括大扬气林场在内大兴安岭国有林区开始探索转型发展之路,紧紧围绕得天独厚的地缘、资源和生态优势,纯天然、无污染的优良生态环境,大力发展以森林生态食品和生态旅游为代表的绿色生态产业。如今,绿色矿业等产业或将上马或已初具规模。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对原有的林场职工消化一批,转型一批,分流一批。

  记者:养了多少年了已经?

  牛庆华:停止商业性采伐之后开始养的。

  记者:现在养了多少只?

  牛庆华:正常有一万只,这屋有七千只,春天抓的溜达鸡,到十一月的时候都处理了。

  说话的人叫牛庆华,原来是大杨气林场清林作业组的组长,过去清林时他是带头人,如今他又当起了致富领路人。转岗创业后,牛庆华在外地一次性购进了3000只鸡雏,办起了养鸡厂,大杨气林场又免费为他提供了闲置的厂房当做鸡舍。就这样慢慢摸索,他的养鸡厂目前已经小有规模,通过养鸡、种地、养猪,2018年收入达到十多万,日子是越过越好。日子变好的当然也包括如今转岗为管护员的邵维春,如今他已经开始盘算退休后的生活。

  邵维春:我来年也退了,60岁了,现在日子不错,老伴也退休了,一个月2400块,我有3150块,我俩5000多块,以前没钱买不起,现在啥东西咱都能买,现在有钱了。

  “把资源管起来,让百姓富起来”,2018年伊始,在发展各项接续产业的同时,大兴安岭地区明确以管护区为主体,着力发展管护区经济,重塑主营业务,全力打造转型发展新引擎。在大扬气林场303工段,一个以“环宇303”森工文化品牌为依托,包括森工文化体验游、民宿特色观光游、林下资源产品加工业、冰雪建筑产业等复合型管护区经济模式的多功能旅游区在2017年十月正式开门营业,到此游玩的游客络绎不绝。眼看就要过年了,工作人员们正在忙活着给景区的帐篷挂上红灯笼。

  记者:挂灯笼是要过年了?

  工作人员:对对,一过年我们就挨家挨户挂灯笼,我们小时候还拎着灯笼满街跑哪。

  记者:过年开业吗?

  工作人员:开业。

  记者:去年人多不多?

  工作人员:多,去年接待一万多人,今年差不多。

  而在帐篷对面,一大早,303工段的小饭店已经开始升起炊烟。

  大扬气社区主任张元杰:中午、晚上,周六周日得提前订桌,要不就吃不上,主要以农家菜为主,到这想吃山珍海味也吃不着,就是工段菜,体验森工文化。

  在发展管护区经济过程中,大扬气林场以“文化+管护区经济”为突破口,围绕303森工文化品牌,采取党支部+产业项目+职工的模式,有序推进产业项目进程。

  松岭林业局大扬气林场党委书记王红:管护区经济就是双增双赢的目标,生态得到有效保护,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实现企业增效、职工增收的目标,林场和管护区集体要有投入,集体有经营、集体有收益,林场主要打造一个品牌,两个定位,一个品牌就是303森工文化品牌,是我们工段的编号,恢复六七十年代开发大兴安岭时生产生活的场景,让老知青回来寻找回忆,让下一代人接受教育。

  借助环宇303工段的历史优势,这里还陆续开发了酒坊、板加泥民宿、隐茶杯等303旅游系列产业,实现多业并举。截止目前,实现销售收入39.7万元,职工增收9.7万元,间接带动社会收益8.5万元,共接待游客达1.15万人,提供就业岗位11个。

  大扬气社区主任张元杰:围绕餐饮带动当地经济,大部分食材都是我们当地居民的,杀年猪杀是我们当地的,鸡、鸡蛋都是居民家收的,还有卜留克咸菜,酸菜,豆腐,我们以前这没多少人口,有个豆腐坊基本要倒闭了,通过303工段把豆腐坊又带动起来了,把当地养鸡的居民都带动起来了,春天采山野菜,秋天采蘑菇,都供应到这里。需要雇佣人,都是雇佣当地的困难职工。

  从小产业规划大蓝图。如今,松岭区已经构建了以湿地观光游、文化体验游、红色教育游、生态康养游、全景自驾游的多元化产品体系,推动旅游产业全面发展。而2018年松岭区的经济也总体向好,生产总值达到了11.7亿元,增长了6.2%,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2.03万元,增长6.2%。

  松岭区林业局副局长洪国奇:从2014年停伐以后,林区人从卖木材到卖特产、卖风景,停伐倒逼着我们的转型,正在产生多种的效益。我们要把环境保护好,在保护林业的前提下,要使林业职工增加收入,使林子能够有序利用、有序发展,只有老百姓腰包鼓了,才能更能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目标,才能把好资源留给子孙后代。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361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责任编辑:lijiang] 标签: 林场
您可能喜欢的

友情链接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