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事资讯新闻速递综合时讯

贵州乌蒙山区:点“绿”成金致富路

2019-01-16来源:全国农产品商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分享到: 更多
   切换手机版

隆冬时节,乌蒙山间寒气逼人。在位于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新化乡化竹煤矿的地质环境综合治理点,一株株小松树上包裹着一层层冰,摇晃一下,冰块脱落,鲜嫩的绿叶便显现出来。望向远处,几只野鸭正在水中畅游,湖光山色,一片悠然。

很难想象,3年前,这里还是地表塌陷、山体开裂、满目疮痍的废弃煤矿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乌蒙山区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理念深入人心,追求“百姓富、生态美”的方针逐渐清晰。得益于自然资源部多项关键扶持政策的落地生效,以及部际联系会议的鼎力推动,片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齐头并进,乌蒙大地富民兴业的绿意,日益醉人。

地灾治理,荒山的“点绿之术”

“没想到,一块废弃之地能变成这么美丽的公园。”走进化竹煤矿地质环境综合治理点,金沙县国土资源局局长熊江屏说。

如今,治理点累计治理面积已达1655亩。工程负责人贵州胜小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工程师戴志东介绍,现在不少煤矿企业转型做起了生态产业,胜小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光是树苗就栽了15万棵,还种植了黑麦草、紫花苜蓿、波斯菊等草种6.9吨。”戴志东指着远处说,瞧那个人工湖,占地127亩,天暖时常有白鹭飞来飞去。

在毕节市织金县珠藏镇先锋村歹阳河畔,青石围栏沿河道筑起,与远处的翠山叠成闲静画图。“这可是新样子哩!之前挖煤的废渣废料到处排,歹阳河都成了臭水沟。”先锋村村支书张习文告诉半月谈记者。

绿色矿山,群众的“脱贫快车”

在乌蒙山区,自然资源部大力支持的绿色矿山建设让这里的群众搭上了“脱贫快车”。

“我们这里引入‘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引导农民到茶场就业,带动增收。”贵州织金县珠藏镇政府工作人员卢宇介绍,在织河煤矿片区两期治理工程带动下,区内已有78户贫困户、367人脱贫。

将生态修复治理项目与产业扶贫统筹结合,是自然资源部“北京的干部”启发山区的新思路。在金沙县新化乡,戴志东告诉半月谈记者,胜小源在治理工程实施过程中,尽最大可能招聘本地的贫困居民。

“我们老百姓是船,企业就是载我们的水。”来自新化乡新龙村一组的杨进波谈起受益的经历满是感激。过去,他为了供养残疾的妹妹和三个娃,常年在外奔波打工。“多亏政府和企业拉了我一把,在这里工作,一个月能挣4000多元。”

地化调查,致富的“神奇助手”

2017年7月,在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农交会上,来自乌蒙山区的昭通苹果被农交会组委会授予“2017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称号。专家赞许昭通苹果“成熟早、甜度好、香味浓、口感脆、富含硒”。其中,“富含硒”三个字最让昭通人欣慰。

地处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云南省昭通市,脱贫攻坚任务繁重。如何找到一条有当地特色、令消费者信服的“消费脱贫”之路?昭通市一直想在区域名产苹果上做文章,但苦于没有破题的思路。

关键时刻,自然资源部主持的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给昭通送来了曙光。2013~2015年开展的“云南乌蒙山特色农业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项目,认定昭通苹果属于富硒水果,且产地连片分布,昭通苹果的招牌就此擦亮,“优质优价”不再是梦想。

目前,昭通苹果已成为全市规模最大、发展最快、效益最好和前景广阔的农业农村主导产业。2018年,昭通苹果种植户已达12万户,收入上万元的农户达5万多户,30多万果农在苹果里尝到了脱贫的甜蜜。

增减挂钩,生活的“美妙挪移”

位于乌蒙山腹地的毕节市七星关区,土地石漠化严重,“九山半水半分田”是这里的真实写照。“十三五”期间,该区着手对7208户3.23万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

在七星关区柏杨林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半月谈记者看到,小区内一幢幢小洋房鳞次栉比,花草树木掩映其间。“过去进城里看个病,或是买点东西,坐车就要花上3个多小时,太不方便了。”刚搬过来不久的胡雷说,老家的旧房四面环山,与外界隔绝,如同“坐井观天”。

如今,已有4489户2.05万人享受到了“挪”出来的美妙生活。七星关区国土资源局副局长顾卫华说,待全部搬迁完成后,拆除搬迁户在农村的旧房,复垦土地可达4466亩。“如今,节余指标还能跨省调剂,按照一亩20万元的价格标准,预计能给区里带来6.86亿元的收入。”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361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责任编辑:lijiang] 标签: 脱贫 致富
您可能喜欢的

友情链接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