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事资讯新闻速递综合时讯

甘肃民勤:守卫“一带一路”生态屏障

2018-11-30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分享到: 更多
   切换手机版

“楔子”,数十年来,在人们的各种表述中,这个词汇与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的甘肃省民勤县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从地图上俯瞰,东西北三面被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包围,依托石羊河形成的民勤绿洲,处于国家“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北方防沙带”的中心,是我国沙尘暴的主要策源地之一。民勤,正如楔子一样扼守两大沙漠之间,阻止他们的“握手”。

“民勤绿洲的存亡关系着河西走廊的安危,如果民勤绿洲不保,必将危及河西走廊。一旦狭长的河西走廊被拦腰斩断,古丝绸之路也将不复存在。”近半个世纪以来,从生态恶化中警醒的民勤人,在党和政府的深切关怀下,积极抗击风沙,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我国防沙治沙史上书写了浓重的一笔。

民勤县委书记黄霓说,目前,民勤长期存在的生态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荒漠化和沙化面积呈逐年减少、减轻趋势,整体处于遏制、逆转趋势,与“罗布泊”渐行渐远。下一步,民勤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沙治沙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和“确保民勤不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的讲话精神,紧盯甘肃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和民勤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建设,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力打造“一带一路”建设的生态屏障,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共赢。

生态趋好的风沙前沿

“以前,老虎口这个地方风沙大。一场风过去,刮进院子里的沙要用架子车来拉,少则一车,多则三四车。”日前,在民勤县大滩乡上泉村,村民白生忠回忆说,那个时候,一刮风,庄稼就会遭殃,农田一点点被风沙吞噬……

“老虎口”是民勤绿洲西线最大的风沙口,因起风时狂风怒吼如老虎一般而得名。从白生忠所在的上泉村,向北行进37公里,一直到泉山镇的新西村,到处是星罗棋布的沙丘,这让沿线及周边5个乡镇、18个行政村的群众饱尝沙患之苦。

沙丘相连,流沙肆虐,沙进田缩,曾是昔日老虎口的真实写照,也是白生忠等村民无法忘却的记忆。

“现在不同了,老虎口到处是绿色蔓延的梭梭林。生态好转了,风沙也小了,一场风过去,留在院子里的沙也就薄薄的一层,用簸箕清理就可以。”白生忠说。

日前,记者在民勤采访时看到,老虎口内连绵不绝的沙丘,被接连成片的麦草方格所覆盖,栽植其间的梭梭林生机盎然,满眼都是望不到边的绿色。虽然当时刮起了四级左右的风,但并没有出现沙尘天。民勤县连古城沙生植物自然保护区管理站站长陶海璇说,如今,绵亘于老虎口的梭梭林,为民勤绿洲筑起了一道坚固的西线绿色屏障。

与老虎口一样,近年来,民勤青土湖、龙王庙、勤锋滩等危害严重的风沙口也都得到了有效治理。2010年,民勤北部最大的风沙口——青土湖,在干涸51年之后重现了碧波荡漾的美景,这被视为民勤生态治理的重要标志。记者看到,如今湖区内芦苇丛生,鸟叫声此起彼伏,远处的水面上有几只野鸭正在尽情嬉戏,天空中时有水鸟飞过。

“青土湖于1959年完全干涸,水干风起,流沙肆虐,形成了长达13公里的风沙线,腾格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在这里呈合围之势。”民勤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永文说,经过长期的努力,青土湖的水域面积逐年扩大,到2017年,青土湖水面达到26.6平方公里,形成旱区湿地106平方公里,有效阻隔了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合拢。从卫星云图上看,青土湖区域从昔日土黄色变成了今天的湛蓝色。

艰苦卓绝的防沙治沙史

生态趋好的背后是民勤人数十年如一日艰苦卓绝的防沙治沙历程。

特殊的地理和生态环境,决定了民勤的历史就是一部与风沙抗争的征战史。民勤历届县委、县政府坚持站在维护绿洲生存和永续发展的高度,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带领一代又一代民勤人持之以恒战风斗沙,矢志不渝改善生态,付出了艰辛的劳动,营造了稳固的绿洲防护体系,保障了民勤绿洲的安全生存和发展。

全国劳动模范石述柱的家乡——民勤县薛百乡宋和村,坐落着民勤防沙治沙纪念馆,这里记录和反映了民勤生态演变和民勤人防沙治沙的历史。

1955年春天,石述柱组建起一支30多人的青年团员治沙突击队,因经验不足,突击队6年的奋战只换来20亩成活的白杨树。虽然只有20亩,但这成了石述柱和乡亲们抗击风沙的希望。1963年9月,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的石述柱,义无反顾地肩负起治沙的重任。经过艰苦的努力和不懈的探索,石述柱将黏土压沙与林木封育结合起来,在草方格围成的沙窝边上栽种各种树木,把沙窝护卫起来,在沙窝中间再种上庄稼。这种生态与经济相结合的治沙模式被石述柱形象地称为“母亲抱娃娃”。其后,民勤每年用这种方法成功压沙2万多亩。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对之给予了高度评价,将其命名为“民勤模式”。后来,从村党支部书记岗位退下来的石述柱,依然没有闲着,带领群众继续奋战在风沙线上。

石述柱是民勤人几十年艰苦斗沙的杰出代表,他带头抗击风沙的经历也是民勤治沙的典型和缩影。半个世纪以来,民勤生态建设经历了起步、相持、发展、停滞、加速发展等5个阶段,治沙也由一人、一铁锹、一架子车的“零打碎敲”治沙模式逐步向专业化方向转变。

从2003年起,民勤在全县范围内先后关闭机井3018眼,压减配水面积44.18万亩;2007年,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批复实施;2008年,民勤县启动实施了老虎口治沙工程和青土湖生态系统治理工程……目前,全县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到229.86万亩,其中压沙造林55.3万亩以上;封育天然沙生植被325万亩,封育成林78万亩,在408公里的风沙线上建成长达300多公里的防护林带,全县森林覆盖率由2010年的11.52%提高到2016年的17.91%。2015年4月,民勤县被国家发改委等11个部委列为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

科技支撑,实现治沙富民共赢

在防沙治沙和生态建设上,民勤县积极强化科技支撑,创新治理模式,构建防护体系。现在民勤的防沙治沙模式在突出科技支撑的同时,走上了专业化治沙的道路。县里鼓励社会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群众承包治理沙漠、发展沙产业,全县已组建防沙治沙协会20家、治沙专业队伍60个。同时,民勤将封沙育林与封禁保护相结合、工程压沙与生物固沙相结合、防沙治沙与发展沙产业相结合,认真实施了梭梭井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万亩胡杨林试验培育基地、经济林基地建设等项目,全县形成了结构合理、生态稳定、经济高效的绿洲生态安全屏障和林业产业体系。

记者在青土湖采访时,遇到了民勤县芸丰苁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何德荣。“肉苁蓉寄生于梭梭根部,有极高的滋补药用价值,被称为‘沙漠人参’。2012年,接触到肉苁蓉后,跟沙漠打了几十年交道的我决心‘靠沙吃沙’,牵头成立了合作社,带着周边的30多名群众栽植梭梭,探索发展梭梭林人工接种肉苁蓉。”何德荣说,经过几年的实验,他们初步掌握了梭梭人工接种肉苁蓉技术,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2013年起,合作社在青土湖先后承包了4600亩压沙地梭梭林,并利用梭梭嫁接肉苁蓉,逐步探索产品的初加工。“肉苁蓉每年春秋两季各采摘一次,今年春季我们合作社销售40多吨肉苁蓉,收入100多万元。”

从最初的压沙造林,到后来梭梭嫁接肉苁蓉,从生态治理到走上发展沙产业的路子,何德荣的探索实践折射出了新时代民勤谋求治沙富民共赢的新抉择:找准找实防沙治沙与绿色增收的最佳契合点,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沙产业,促进沙区生态脱贫和产业致富。

近年来,民勤县大力发展以红枣、枸杞、酿酒葡萄为主的经济林和以肉苁蓉为主的沙生药用植物,积极推广“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协会+农户”等产业经营模式,以企业、合作社、协会的方式将广大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坚持治沙与扶贫结合,实现了生态治理与群众增收的双赢。目前,民勤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250元,比“十一五”末净增6032元,其中来自沙产业、工程压沙的收入占比达到了36%。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361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责任编辑:lijiang] 标签: 生态保护
您可能喜欢的

友情链接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