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事资讯美丽乡村风土人情

青海:河湟也有“火把节”

2018-09-14来源:青海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切换手机版

海东市乐都区洪水镇下王家村是一个古老的村庄,自古以来是出民和、到内地的咽喉要道。下王家村落呈南北走向,方方正正的村庄在袅袅的炊烟中显得宁静而悠长。下王家村人通过举办火把节,向世人展示他们独有的节庆形式。因为火把节的主角是两条火龙,所以这项活动又被大家叫做“火龙舞”。

11997503391723903267.jpg

农历正月十六这天,全村人不分昼夜,全身心投入到活动的准备和举办之中。长者们拿着扎火龙的材料,早早就聚集在村委会大院里,张罗着扎火龙。火龙可是村里人们集体智慧的结晶。因其演出内容和形式的特殊性,属于典型的“夜社火”。在演出过程中,由于其它节目的陪衬,其场面之盛大,场景之欢腾,气氛之热烈,是其它社火节目无法比拟的。

据当地文化人士王宝业先生介绍,下王家村的火把节,历史渊源流长,可以追溯到远古羌族时代,表达了先民们对火神的尊崇和对神农炎帝的爱戴。经过千百年的岁月洗磨,逐渐演变成了百姓祈求平安,庆祝丰收的民间文化活动。现在已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扎制火龙的人们动作娴熟,认真而又细致,他们选择一条长长的易燃的木棍作“龙骨”,中间摆放两条自龙头至龙尾的长绳作为“龙筋”,外面再用作物秸秆包裹,并用草绳捆扎,这便成了“龙身”。龙身的长度一般为36尺左右,象征一年360天(农历将一年分为360天);龙身一般每三尺为一节,每三节为一大节,共12小节(农历一年为12个月)寓意为灭虫保苗,催苗出穗,祈求丰年,招引光明。“龙身”前加戴上栩栩如生的“龙头”,两条巨龙便由此诞生。同时,家家做火把,户户扎小火龙,既讲传统方式,又善于创新运用。

村民王应通对笔者说,小火龙迎接大火龙,大火龙引燃小火龙,扎小火龙时又在龙身上扎了四道绳子,代表四个季节。

另外,每家还要准备几个大小不等的灯笼悬挂在巷道里,营造出灯火辉煌的节庆气氛。

傍晚时分,十里八乡的乡亲们云集在下王家村。整个村庄一下子变成了人的海洋、灯的世界。上百个火把手争先登上了西山的最高顶。两条火龙在喧天的锣鼓声和助威声中,由有名望的老者发出出发令,由二三十个小伙子抬着火龙迅速向西山“点火嘴”的地方进发。在西山半山腰点火嘴处,两条火龙已在此汇合等待。而近百个火把则沿着陡峭的山路,继续绕行至西山最高顶一处叫“大阵”的地方待命。站在大阵顶,早先到达洪水坪古烽火台点火的使者,看到暮色渐浓,便引燃柴火。于是,狼烟、烽火腾空而起,站在大阵顶上的人们看见火警,纷纷点燃手中的小火把,从山顶分南岭、北岭两路持火把蜿蜒而下……

那熊熊燃烧的火把,像银河繁星缀满苍茫的山岭;两排火把游龙向山腰的点火嘴相拥而去。这跃动的火把与村庄里摇曳的灯笼交相辉映,让纷至沓来的游客惊叹不已。两路火把队伍20分钟后在点火嘴相聚。于是,两条长长的火龙被火把从尾部引燃。刹时,夜幕下的山巅火花闪耀,道道火焰照亮了山野,也照亮了人们的心。随后,两队人马擎举火龙,从山头吆喝着蜿蜒而下。那阵势,俨然是两条巨龙从天而降,恍若梦幻。

顿时,山上山下的吆喝声、喝彩声、喧闹声连成一片。

十几分钟后,两条火龙在众多火把的照耀下,进入了村庄。在彩门处,锣鼓震天,鞭炮齐鸣,迎接火龙的到来。这时,巷道里、大门前,人们早已准备好了一小堆一小堆的麦草。两条火龙从村口舞动而入,在火把手的协同下,点燃一个个小火龙和草堆,人们沿着同一方向开始跳起了“冒火”。巷道里上有灯笼之照耀,下有火堆、火把、火龙之挥舞,每条巷道里犹如流淌着飞溅的焰火。

群情激昂的小伙子们抬着火龙跑入打麦场,将火龙投入到早已备好的干柴垛中,顿时,火焰蹿起七八米之高,十分壮观。

整个村庄在烈焰和锣鼓声中沸腾了,久久地沉浸在欢乐与喜庆的氛围之中。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361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责任编辑:lijiang] 标签: 火把节
相关新闻:
您可能喜欢的

友情链接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