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事资讯新闻速递综合时讯

赤水河畔出“奇兵”——贵州省赤水市创新路径推进脱贫攻坚纪实

2018-09-14来源:农民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切换手机版

W020180914353257076147.jpg

采收石斛花

  赤水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赤水河穿境而过,奔流不息,直下长江,见证了两场艰苦卓绝而意义重大的“突围”。

  1935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赤水,揭开“四渡赤水”战役序幕,以三万多人的兵力在境内与数倍于己的川黔军浴血奋战,分别从土城、元厚等地第一次渡过赤水河,突破敌军重围进入川南,赢得战役主动权。

  2012年,贵州省赤水市被列入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2014年,一场脱贫攻坚战役在赤水河畔拉开帷幕,全市各级干部和数十万群众投入脱贫攻坚主战场,横下一条心,誓要摆脱贫困重围,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2017年11月,国务院扶贫办公布全国首批脱贫摘帽的贫困县,赤水以贵州省和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首个脱贫出列县位列其中。三年来,全市累计减少贫困人口7766户24865人,贫困发生率由14.6%降至1.43%。在国务院组织的第三方验收中,取得了错退率0.25%、漏评率0.33%、群众认可度94.67%的好成绩。

  山多地少、坡陡路差,赤水市如何变劣势为优势,在脱贫攻坚这场战役中成功突围?

  因地制宜,立体农业化劣势为优势

  ——“一根竹”走出深山,“一棵草”点石成金,“一只鸡”“一条鱼”补齐收益短板

  一根竹子能做什么?“一年栽竹,两年出笋,三年成林,四年成荫,五年卖竹度光阴。”正如民谣唱的一样,漫山竹林已成为赤水“突围”的一支奇兵。

  今年两会期间,来自赤水的“90后”全国人大代表杨昌芹带着她的竹编杯套走进人民大会堂,走上首场“代表通道”,回答本报记者提问,向中外媒体讲述了当地农民“编着竹子脱贫致富”的故事。

  几个月后,在赤水市大同镇民族村,记者又见到了这位赤水竹编非遗传承人。在她的巧手翻飞中,地产的慈竹变成了细如发丝的竹丝,又编成别有韵致的竹手镯。为带动更多人脱贫致富,杨昌芹成立了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杯套、提包、书画等工艺品十分畅销。她请的工人全是留守妇女,其中不少是易地搬迁的贫困户,“公司对她们免费培训,计件发工资,月收入3000元-8000元不等。”

  时间回拨到2001年,赤水市耕地收益不高,森林覆盖率虽高达63%,但树木种类杂,效益并不好,竹林面积只有53.2万亩。当年,赤水列入国家退耕还林工程试点县(市)。经过十多年耕耘,全市竹林面积已发展到132.8万亩,居全国第二,农民人均种竹面积达6亩,居全国第一,共有200多个竹子品种。丰富的竹林资源,成为赤水市脱贫攻坚的重要产业。

  在赤天化纸浆厂记者看到,从农民那里收购的竹子变成竹切片高高地堆成小山,正在发酵。纸浆厂副总经理张国宏介绍说:“这是造纸的第一步,再经过高温蒸煮等步骤得到浆板,就能做成我们生活中常用的各种纸巾了。”

  “退耕还林之初,为了解决竹原料的销路,我们就开始筹建赤天化纸浆厂。”赤水市林业局局长李绍彬介绍道,如今纸浆厂每年能“吃”掉100万吨鲜竹,去年带动24万余名农户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助推近3万人脱贫。

  “我们的产品已经远销美国、德国、日本等地,有了这个标识,浆板就能出口到欧洲。”张国宏拿起一块带有“FSC”标识的浆板说,“用它加工成的高端手机包装盒,摆上了欧洲大商场的货架。”

  杂竹可造纸,毛竹用途也不小。竹地板、竹家具、竹乐器……在新锦竹木制品有限公司,各种竹产品琳琅满目。公司销售经理李显洪介绍起来如数家珍:“和木地板相比,竹地板更环保耐用。用竹子做成的乐器音质一致性好,很受欢迎。”据了解,公司每年可带动150名当地村民务工,每人每月可增收3000元。

  现在,赤水已形成竹建材、竹装饰板材、竹工艺品、全竹造纸、竹家具和竹笋加工6大系列300多种产品,远销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及17个国家和地区,竹加工企业先后获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专利近30项。

  为推动脱贫攻坚,赤水人靠山吃山,立体布局,“山上栽竹,石上种药,林下养鸡,水中养鱼”的农业格局,让荒山荒坡成了宝贝。

  几朵干花,在山泉水的冲泡下,叶片渐渐舒展,颜色也慢慢变成了艳艳的绯红色,尝一口,先苦后甘,回味绵长。在旺隆镇红花村农民袁图会的家里,喝着她冲泡的金钗石斛花茶,袁图会给我们讲起她种金钗石斛致富的故事。

  “我刚嫁过来时,家里只有一间破破烂烂的土坯房,一分钱都没有。”指着长在丹霞石上的几丛“草”,袁图会感慨地说,“能从烂棚棚住进小洋楼,多亏了金钗石斛。”

  占赤水国土面积70%的丹霞地貌,不适宜耕作,却偏偏适合金钗石斛生长,丹霞石上的苔藓还可与石斛共生。为此,赤水市谋划推进金钗石斛产业,让石旮旯由荒改“绿”,借石生“金”。

  袁图会正是抓住了这一契机,不但自己种石斛,还帮别人管理大棚、传授技术。她给记者算了笔账:“前期成本每亩一万元左右,三年初产,五年盛产,盛产后亩收入超过1万元,而且15年的生长期内不需要其他成本。”仅靠种石斛一项,年收入就有30万元-50万元。

  “外形细长弯曲如侍女头上的金钗,金钗石斛由此得名。五月紫色的石斛花一开,这儿就更美了。”在复兴镇凯旋村的转石奇观仙草园,两块数十米高的岩石相对而立,中间仅容一人通行,穿过岩石,路两边红色的丹霞石上一丛丛石斛长势正好。复兴镇镇长袁贵平介绍,石斛可药用,花还可以观赏,为此他们引进贵州省仙草科技有限公司,栽种石斛3011亩,建成了这个农旅融合的种植基地。每年石斛销售收入可达500万元,景区收入100多万元,带动周边300多户农民发展石斛种植。

  “通过20多年的努力,全市金钗石斛基地已达9万亩。”赤水市现代高效农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胡生朝介绍,目前有加工企业10家,研发石斛饮片、石斛粉、浸膏等16个系列40多个产品,2017年直接带动12343人脱贫。

  在旺隆镇新村的信天斛满堂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公司负责人杨远明展示了冻干的“黑科技”:“我们将石斛产品在零下40℃的真空中冻干,这样加工出来的石斛花外观和鲜花完全一样。和加热烘干相比,活性成分保存更好,经济价值更高。”

  考虑到竹子和金钗石斛生长周期都相对较长,为让农民尽快获得收益,赤水还大力发展林下乌骨鸡和高山冷水鱼产业。“赤水乌骨鸡是地方特有的种质资源,肉质好、营养价值高。而养在竹林里、由竹根水养大的冷水鱼,在市场上一直有‘熊猫鱼’的美称。”赤水市农牧局局长万恩毅自豪地说,“我们以‘十百千万’工程为重点,已累计发展金钗石斛9.1万亩、商品竹林85万亩,年出栏乌骨鸡730万羽,生态鱼养殖1.5万亩,带动2万多名贫困人口增收。”

  持续发展,山地旅游实现绿色脱贫

  ——从好风景里谋财富,从“游路”中找脱贫“钱路”,实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

  百万亩竹海沿山势绵延起伏,数千挂飞瀑在山间激荡,数万株桫椤身姿摇曳,全国面积最大的丹霞地貌灿若红霞,丹青赤水,处处风景如画。

  好风景要变成好财富,对此赤水市委书记况顺航十分笃定:“赤水最大的优势在生态、潜力在生态、希望在生态。新形势下,赤水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践行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为此,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赤水从2014年起,共关停30多家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企业,每年减少税收5000万元,拒绝了不符合生态保护要求的招商引资项目25个。

  壮士断腕,生态环境变好了:空气负氧离子含量达到每立方厘米5.2万个,每平方公里土壤侵蚀量年均减少1.7吨,赤水河每年排入长江的泥沙量减少400万吨。背水一战,好生态带来新产业,“游路”变“钱路”,赤水走出了一条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新路。

  恰逢旅游旺季,在两河口镇黎明村的大瀑布景区,木质长廊上游人如织,丹霞翠竹间的帐篷酒店早已客满。“过去这里还是全县最穷的村之一,农民连饭都吃不饱。”黎明村村支书王廷科记忆犹新,“自从市里对大瀑布景区统一开发后,每年接待游客100万人,全村197人中有110多人在景区工作。”

  2014年,借助景区优势,黎明村57户农户自筹资金87万元成立了黎明村生态乡村旅游服务公司,在景区上游发展漂流。“首次开漂时异常火爆,2个月不到就盈利50万元。”驻黎明村扶贫干部刘邦慧说,“去年漂流项目盈利336万元,60%的收入由村民按股分红,40%留给村集体,村里用这笔钱统一为全村农户购买了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

  在漂流项目沿线,共有40多个安全员,全是黎明村的贫困户,陈万伦正是其中一员。他的家就在景区里,房子是木质结构,虽略显陈旧,但看起来仍然结实,这种房屋是当地作为特色民居保留的。从厅堂到卧室,收拾得干净整洁,墙上“脱贫标兵”的牌匾格外醒目,平板电视和电冰箱拉近了这个古朴民居和现代生活的距离。

  记者见到陈万伦时,他正穿着景区工作服要去上班。2010年,在外打工的陈万伦因为父亲生病回乡,家里的生计、父亲的医药费都随之成了问题。“现在我在漂流公司上班,一年能赚两万元,媳妇在大瀑布酒店工作,一年收入近三万元,再加上村集体经济的分红,年收入有六万多元。”

  同村的郑泿芬也受益于旅游开发。2005年,丈夫摔伤干不了重活,郑泿芬就开始外出打工,但常常是饥一顿饱一顿:“从东北到厦门我都去过,最困难时连回家过年的钱都没有。”

  去年,她在景区开起了商店,除去租金等成本,一个月纯利润就有三四千元,目前已经在城里买了商品房和轿车。“这日子可比过去好多了。”她快言快语地说,“收入稳定,不用风餐露宿,还能在家照顾两个孩子。”

  建成“智慧旅游”系统,景区WIFI全覆盖;推出大瀑布观光电梯、竹海滑道等一批酷炫的新项目;打造天鹅堡、天岛湖等山地休闲度假区……赤水旅游正在不断升级,质量也随之稳步提升。

  “我们不仅教农家乐营业的礼貌用语,甚至包括怎么铺床叠被子。村民们觉得新鲜,学得也起劲。”复兴镇凯旋村村支书帅继平曾在东莞打工,新想法很多。去年,他从高校请来旅游专业的教师,在村里办了3期培训班,大大提升了乡村旅游的文化品味和服务档次。

  凯旋村还成立了村级旅游合作社。今年五月,利用地处大瀑布、燕子岩两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必经之路的优势,合作社牵头举办了为期15天的风筝节。“风筝节门票20元,持部分景区门票可享五折,还赠送可在村里农家乐使用的15元餐票。”驻凯旋村扶贫干部陈庆峰告诉记者,短短15天,收入最少的农家乐也有8000多元,最多的有1.5万元。

  绿色脱贫,让发展的后劲更足。近三年来,赤水累计投入旅游扶贫资金3100万元,撬动社会资金8000万元,建成示范乡村旅游点15个、农业观光园11个,6个村列入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截至2017年底,全市旅游从业人员7万人以上,带动贫困人口就业9000余人,人均年收入2万元以上。今年又提出“全域旅游”概念,要让绿水青山成为更多农民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

  厚积薄发,基础设施让更多农民受益

  ——组组通上硬化路,家家喝到“安全水”,户户用上小康电,村村实现通宽带,增强群众共享感

  山路一弯又一弯,爬坡上坎出行难。地处云贵高原到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赤水地形地貌切割大,沟壑纵横,尤其是居住在高山半高山地区的农民极为分散,导致道路建设成本高,通达率低。群众出行不方便,竹木资源运不出去,游客进不来,农民守着“金山银山”却依然过着穷日子。

  赤水市扶贫办副主任姜维形象地打了个比方:“没有交通保障,满山竹林就是取不出钱的死期存折。路修通了,才能盘活这座‘绿色银行’。”

  痛定思痛,赤水从2014年起开展交通攻坚大会战,要打通脱贫路上的“肠梗阻”。

  “以前竹子运输成本高、效益低,白送别人砍都不要。”陈万伦说,“现在公路通到家门口,竹子都由切片厂的汽车来收,每亩竹林能收入100元。”仅靠卖竹原料一项,去年他就收入了8000元。

  农民赚了钱,纸浆厂也不再发愁。“过去,纸浆厂每年需要的竹原料近一半要从四川等地购买。”张国宏说,不是因为竹子产量不够,而是运不下来。按照全市80万亩杂竹林、每亩竹林年产1.5吨鲜竹计算,每年可产120万吨鲜竹。但是由于交通不便,有一半的竹子被荒在了山里。“今年我们从本地收购的竹子足够用啦。”

  路通了,旅游产业也迎来发展“井喷”。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沿木制的九曲廊道拾级而上,鸟鸣山幽,竹香暗浮。位于葫市镇的竹海森林公园有18万亩竹林,是全市面积最大的竹海。但因为路不好走,前些年并没有多少收益。

  “脱贫攻坚对我们帮助最大的就是修路。”葫市镇党委书记陈静说,“2014年以前,全镇只有泥石路145.1公里,硬化路9.7公里。从2014年至今,全镇新建路276公里,硬化路186公里,超过了前面20年的总和。”

  便利的交通带来了大量游客。去年公园接待游客100多万人,门票收入840万元,带动200余人就业,还带动景区周边及道路沿线农户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

  “赤水的风景美死人,赤水的公路抖死人。”这曾经是外省游客发出的感叹。为了给省际旅游铺路,仁赤高速、泸赤高速公路相继通车。现在,“中午在贵州尝豆花,下午去四川涮火锅”不再是梦,从四川省泸州市到赤水市,只需要20多分钟车程。去年年底,凯旋村举办全村年猪宴,就有不少泸州游客慕名参加。

  赤水市副市长张小平介绍:“三年来,全市完成新(改、扩)建和硬化通村公路4100公里,仅2016年就完成了2102公里,解决近14万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全面完成农村电网改造,51个贫困村供电质量得到保障,全面消除‘无电户’,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三年大会战,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达100%,真正实现组组通公路、村村通宽带、家家通水电,确保基础不漏一项,增强群众脱贫共享感。”

  风雨兼程,攻坚克难让干群团结一心

  ——从“背靠背”到“面对面”再到“手拉手”,干部在攻坚中受教育,群众在脱贫中得实惠

  “脱贫攻坚中最受教育的是干部,最得实惠的是群众。”赤水市市长谭海认为。三年来,各级干部“人人挑担子、个个做实事”,很多人在一线成长起来,群众的参与感和脱贫“主体意识”增强,形成“以勤劳务实为荣,以等靠要为耻”的新风尚,干群关系日益紧密。

  三年间,感人的故事有很多:市委书记况顺航连续三个春节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驻守攻坚前沿阵地;两河口镇党委书记杨显志因为胰腺炎住进了ICU,刚出院没来得及休养就奔赴脱贫一线;丙安镇艾华村“第一书记”徐乙平带领村民修公路、搞产业,两年任期结束后又因为“放心不下”申请继续驻村……

  通过对全市7万余农户不漏一户的走访,赤水不仅扣好了精准识别的第一颗“扣子”,也让干部真正走进群众心中。

  宣布赤水脱贫摘帽的那天,葫市镇党委书记陈静百感交集,眼泪哗哗地往下掉。攻坚伊始,按照全市统一要求,葫市镇组建了56个作战单元,遍访4200余户农户,她回忆说“有一户人家住在高山上,路窄得只能容一人通过,旁边就是悬崖,我当时怀着二胎,拄着竹子走了两个多小时才到。”会场也搬到了农户的院坝里,干部和群众面对面讲政策、说问题。

  “只有面对面,才能发现真问题。”800多场院坝会、几千户走访,让陈静心里踏实得很,全镇的情况张口就来。

  葫市镇高竹村村主任翁乾告诉记者:“镇上的高竹小学条件很好,但入学率不高。我们召开院坝会,又入户了解,才发现是因为有些家庭距离远,上学不方便。”为此,镇上筹集50多万元社会资金修建宿舍,提供免费营养餐,解决了村里孩子的上学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干部的能力也有了明显提升。姜维告诉记者:“刚开始,有些年轻干部开院坝会时还用书面语,农民不接受。现在他们不仅知道怎么和农民打交道,还成了朋友。”

  “我认为贫困就像是西西弗斯的巨石,每往前推进一步,就得用各种政策措施搭建起堡垒,不让它有反弹的机会。”对扶贫工作,陈静有自己的思考,“最关键的就是思想扶贫,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

  随着扶贫政策的含金量越来越高,有些贫困户产生了“懒就懒到底,政府来兜底”的等靠要思想,甚至出现了争当贫困户的现象。任其发展,对脱贫攻坚有百害而无一利。

  为此,赤水创新提出了“法治扶贫”。不姑息、不妥协各种扶贫乱象,“地毯式”排查,“促膝式”调解,“公益式”服务,“院坝式”普法,共训诫392人、治安拘留59人、刑事拘留8人,痛击邪气,激扬士气。同时,开展思想扶贫,开办农民夜校、道德讲堂,宣传扶贫政策,还邀请致富能手传帮带,给贫困户算“致富账”,激励贫困户自信自强、自力更生。

  扶贫工作由此真正打开了局面。“过去的院坝会要么没人来,来了就全围着我们挑毛病、抢政策,根本开不成。现在一开会,大家干劲都很足,争着给村里的发展出谋划策。”葫市镇尖山村村支书唐仕燕有着切身体会。

  “脱贫攻坚三年来,地理上的路通了,群众思想上的路也通了。”赤水市宣传部长王兰感慨地说,“干部和群众实现了从‘背靠背’到‘面对面’,再到‘手拉手’一起干。”

  赤水河日夜奔流,发展的历程永不停歇。攻城不易守城难,面对突围战果,况顺航清醒而又坚定:“现在还不能有松松气、歇歇脚的思想。这是一项只有老实人才能干好的工作,今后我们将继续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让赤水的脱贫攻坚成果经得起历史检验、经得起群众检验。”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361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责任编辑:lijiang] 标签: 脱贫攻坚
您可能喜欢的

友情链接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