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事资讯新闻速递综合时讯

云南省农业厅通告(2017第2号)-77个新品种通过审定

2017-09-11来源:云南省种子管理站
分享到: 更多
   切换手机版

云南省农业厅通告

云农通告〔2017〕第2号

通   告

各州(市)农业局,滇中产业新区农业局及有关单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农业部《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的规定,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2017年7月14日在昆明召开了云南省第九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定通过了稻、小麦、大豆、玉米作物新品种77个。

特此通告

附件:1.审定通过品种

2.品种简介

云南省农业厅

2017年9月7日

附件1:审定通过品种

附件2:品种简介

一、水稻

品种名称:中广优2号(试验名称:中广优2号)

审定编号:滇审稻2017001号

申 请 者: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育 种 者: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中国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和广东农科院水稻所2002年晚季在广东杂交,组合为:丰矮占1号/原粳7号//丰矮占1号/广122。2012年广西审定,桂审稻2012025号。

特征特性:籼型常规水稻。株高91.3厘米、株型适中,亩有效穗20.59万穗、成穗率65.49%,剑叶直立,穗长21.2厘米、穗总粒数163.2粒、穗实粒数125.9粒、结实率77.14%、千粒重24.42克、落粒性适中、谷粒淡黄色、无芒,全生育期155.5天。抗性鉴定: 2014年抗性鉴定中感稻瘟病(6级)、中抗白叶枯病(5级)。2015年临翔纹枯病重,其余试点无严重病害发生的记载。品质分析:糙米率80.5%、精米率71.4%、整精米率66.1%、粒长6.9mm、长宽比3.3、垩白粒率14%、垩白度3.0%、直链淀粉16.2%、胶稠度70mm、碱消值6.8级、透明度1级、水分11.3%,达到国标2级优质米标准。

产量表现:参加2014-2015年云南省常规籼稻品种试验,两年平均年平均亩产584.6千克、比对照增产2.16%、增产点率53.33%。2016年生产试验4点平均亩产492.2千克、比对照增8.57%,增产点率100%。

栽培技术要点:清明播种、浸种时用强氯精或杀菌剂消毒、秧田亩播种量20-35千克,合理密植,及时防治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云南省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350米以下籼稻区种植。稻瘟病多发区慎用。

品种名称:临籼25(试验名称:临籼25)

审定编号:滇审稻2017002号

申 请 者:临沧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育 种 者:临沧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临沧市农科所从桃园3号天然变异株中筛选出。

特征特性:籼型常规水稻。株高124.5厘米、株型适中、叶色淡绿,亩有效穗17.82万、成穗率65.13%,剑叶短、穗长25.71厘米、穗总粒数167.8粒、穗实粒数134.4粒、结实率80.09%、千粒重28.2克、落粒性适中、谷粒椭圆。全生育期161.7天,生育期长。抗性鉴定:2013年抗性鉴定感稻瘟病(7级)、中感白叶枯病(6级)。2014年勐海穗瘟重,其它试点两年都无严重病害发生的记载。品质分析:糙米率80.4%、精米率72.5%、整精米率71.7%、粒长6.0mm、长宽比2.3、直链淀粉1.5%、胶稠度100mm、碱消值3.2级、水分12.5%,达到优质糯稻标准。

产量表现:参加2013-2014年云南省常规籼稻品种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81.9千克、比对照增产0.73%、增产点率58.82%。2016年生产试验4点平均亩产510.4千克、比对照增12.13%,增产点率50%。

栽培技术要点:3月中旬播种、秧龄应控制在45-50天,亩栽插密度1.5-2万丛、每丛栽双苗,施足底肥、早施分蘖肥、合理施用穗粒肥、肥料要做到氮、磷、钾合理搭配,苗期以防治稻飞虱为主、中后期注意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和纹枯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云南省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400米以下籼稻区种植。稻瘟病多发区慎用。

品种名称:凤稻30号(试验名称:凤11-55)

审定编号:滇审稻2017003号

申 请 者:大理州农科院粮作所

育 种 者:大理州农科院粮作所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大理州农科院粮作所2006年春通过凤稻17号/凤稻21号杂交,经多年多代选育而成,2011年定名凤11-55,2014年以凤11-55参加云南省水稻品种试验。

特征特性:粳型常规水稻。株高92.6厘米、株型好,亩有效穗31.62万、成穗率83.29%,剑叶直立,穗长18.6厘米、穗总粒数113.7粒、穗实粒数91.2粒、结实率80.21%、千粒重25.83克、难落粒,籽粒卵圆形,颖壳秆黄色、颖尖紫色,全生育期188.3天、。各试点两年都无严重病害发生的记载。抗性鉴定:2014年抗性鉴定中感稻瘟病(5级)、感白叶枯病(7级)。各试点两年都无严重病害发生的记载。品质分析:糙米率84.0%、精米率73.4%、整精米率30.4%、粒长5.1mm、长宽比1.8、垩白粒率39%、垩白度12.2%、直链淀粉15.0%、胶稠度60mm、碱消值7.0级、透明度2级、水分12.5%。

产量表现:参加云南省2014-2015年高海拔粳稻品种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35.6千克、比对照增产6.89%、增产点次率78.57%;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92.9千克、比对照增产5.4%,增产点率100%

栽培技术要点:严格进行种子消毒预防恶苗病等种子传播病害的为害,薄膜旱育秧扣种稀播培育带蘖壮秧,适期早栽,一般4—5万丛/亩、基本苗8—10万苗/亩,施足基肥、早施分蘖肥,重点抓好浅水促蘖、苗够晒田、齐穗后干干湿湿以湿为主。坚持病虫草鼠害的绿色防控、重点抓好穗瘟预防。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云南省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850-2200米种植。稻瘟病多发区慎用。

品种名称:塔粳5号(试验名称:塔粳5号)

审定编号:滇审稻2017004号

申 请 者:玉溪市红塔区农业技术推广站

育 种 者:玉溪市红塔区农业技术推广站等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玉溪市红塔区农业技术推广站等2004年杂交,组合为云粳优2号//云粳4号/云粳优1号///合系35号(ta2),经多年多代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粳型常规水稻。株高102.1厘米、株型适中、叶色绿,亩有效穗32.78万、成穗率79.35%,穗长19厘米、穗总粒数129.9粒、穗实粒数91粒、结实率70.05%、千粒重25.75克、易落粒、颖尖无色、有少量顶芒,全生育期173.8天、比对照长7.2天。抗性鉴定:2014年抗性鉴定感稻瘟病(7级)、高抗白叶枯病(1级)。各试点两年都无重病记载。品质分析:糙米率85.9%、精米率73.4%、整精米率63.5%、粒长5.4mm、长宽比1.9、垩白粒率35%、垩白度8.1%、直链淀粉16.6%、胶稠度72mm、硷消值6.8、透明度2级、水分113.9%。

产量表现:参加2014-2015年云南省中海拔粳稻品种试验,两年平均亩产703.2千克,比对照增产8.82%,增产点率88.23%。2016年生产试验,四点平均亩产683.7千克、比对照增21.74%、增产点率75%。

栽培技术要点:种子处理,适时播种培育带蘖壮秧,合理密植,旱育秧移栽密度2-2.5万丛/亩、湿润薄膜育秧密度3-3.4万丛/亩,,每丛栽2-3苗。适当控制氮肥的施用量、增施磷、钾肥,综合防治病虫害,适时收获。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云南省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450-1800米稻区种植。稻瘟病多发区慎用。

品种名称:昆粳7号(试验名称:昆粳7号)

审定编号:滇审稻2017005号

申 请 者:昆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育 种 者:昆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寻甸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昆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寻甸县农业技术推广站2007年杂交,组合为:云粳优12号/云稻1号,经多年多代选育。

特征特性:粳型常规水稻。株高101.5厘米、株型好,亩有效穗24.02万、成穗率82.71%,剑叶直立、穗长19厘米、穗总粒数156.2粒、穗实粒数112.6粒、结实率72.08%、千粒重28.51克、谷粒椭圆、谷壳黄色、无芒、易落粒,全生育期172.7天、比对照长6.1天。抗性鉴定:2014年抗性鉴定感稻瘟病(7级)、抗白叶枯病(3级)。各试点两年都无重病记载。品质分析:糙米率85.0%、精米率74.2%、整精米率71.8%、粒长4.8mm、长宽比1.8、垩白粒率20%、垩白度1.4%、直链淀粉16.0%、胶稠度80mm、硷消值6.8、透明度1级、水分11.7%。

产量表现:参加2014-2015年云南省中海拔粳稻品种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84.4千克、比对照增5.91%、增产点率70.59%。2016年生产试验,四点平均亩产592.5千克、比对照增5.5%、增产点率75%。

栽培技术要点:种子处理预防恶苗病等种传病害,稀播培育带蘖壮秧,湿润育秧每亩秧田播种量为40-50千克、秧龄为45天左右、每亩2.5-3万丛,旱育秧每亩播种量为30-40千克、秧龄为35天左右、每亩1.8-2.5万丛,每丛2-3苗。配方施肥,科学管理田水,做好病、虫、草害的预防。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云南省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550~1850米的稻区种植。稻瘟病多发区慎用。

品种名称:楚粳44号(试验名称:楚粳44号)

审定编号:滇审稻2017006号

申 请 者:楚雄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推广所

育 种 者:楚雄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推广所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楚雄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推广所2008年用楚粳29号与云粳20号杂交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粳型常规水稻。株高95.3厘米、株型紧凑,亩有效穗28.56万、成穗率86.41%,剑叶挺直、穗长17.6厘米,穗总粒数138.5粒、穗实粒数116粒、结实率83.75%、千粒重22.3克、籽粒卵圆形、颖壳秆黄色、颖尖无色,易落粒,全生育期173.6天、比对照长7天。抗性鉴定:2014年抗性鉴定感稻瘟病(7级)、高抗白叶枯病(1级)2014年楚雄点穗瘟重,其它试点两年都无重病记载。品质分析:糙米率83.6%、精米率74.3%、整精米率69.0%、粒长4.4mm、长宽比1.6、垩白粒率14%、垩白度2.4%、直链淀粉18.6%、胶稠度60mm、碱消值6.8级、透明度1级、水分11.8%,达国标优质2级标准。

产量表现:参加2014-2015年云南省中海拔粳稻品种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87.3千克,比对照增产6.36%,增产点率82.23%。2016年生产试验,四点平均亩产639.9千克、比对照增13.94%、增产点率75%。

栽培技术要点:种子消毒,每亩秧田播种25-30千克、秧龄45-50天。亩施中层肥尿素10-12千克、分蘖肥10-12千克、穗肥5~8千克,增施磷钾肥。够蘖晒田控制下部节间伸长、增强抗倒伏能力,及时防治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云南省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500~1850米的稻区种植。稻瘟病多发区慎用。

品种名称:楚粳45号(试验名称:楚粳45号)

审定编号:滇审稻2017007号

申 请 者:楚雄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推广所

育 种 者:楚雄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推广所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楚雄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推广所2008年用楚粳29号与云粳20号杂交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粳型常规水稻。株高97.5厘米、株型紧凑,亩有效穗28.73万、成穗率85.73%,剑叶挺直、穗长18.9厘米、穗总粒数133.3粒、穗实粒数117.2粒、结实率87.92%、千粒重24.07克、籽粒卵圆形、颖壳秆黄色、颖尖无色、易落粒,全生育期171.4天、比对照长4.8天。抗性鉴定:2014年抗性鉴定中感稻瘟病(6级)、高抗白叶枯病(1级)。2014年隆阳白叶枯病重,其它试点两年都无重病记载。品质分析:糙米率83.4%、精米率75.0%、整精米率71.5%、粒长4.8mm、长宽比1.7、垩白粒率11%、垩白度3.0%、直链淀粉15.4%、胶稠度60mm、硷消值6.7、透明度1级、水分14.2%,达国标优质2级标准。

产量表现:参加2014-2015年云南省中海拔粳稻品种试验,两年平均亩产718.8千克、比对照增11.23%、增产点率82.23%。2016年生产试验,四点平均亩产683.7千克、比对照增21.74%、增产点率75%。

栽培技术要点:种子消毒,每亩秧田播种25-30千克、秧龄45-50天。亩施中层肥尿素10-12千克、分蘖肥10-12千克、穗肥5~8千克,增施磷钾肥。够蘖晒田控制下部节间伸长、增强抗倒伏能力,及时防治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云南省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500~1850米的稻区种植。稻瘟病多发区慎用。

品种名称:川绿389优107(试验名称:川绿389优107)

审定编号:滇审稻2017008号

申 请 者:四川省农业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

育 种 者:四川省农业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用川绿389A与泸恢107组配

特征特性: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株高109.1厘米、株型适中,亩有效穗17.9万穗,成穗率65.4%,穗长24.5厘米,穗总粒数177.3粒,穗实粒数144.6粒,结实率81.55%,千粒重29.46克,落粒性好、熟期转色好。。全生育期159.2天。抗性鉴定:感稻瘟病(7级),中感白叶枯病(6级)。2015年华坪重感纹枯病,保山重感稻曲病;2016年罗平稻曲病重。品质分析:出糙率81.2%,精米率73.9%,整精米率61.6%,粒长6.9mm,长宽比2.9,垩白粒率35%,垩白度7.0%,直链淀粉20.8%,胶稠度50mm,碱消值5级、透明度1级、水分13.5%。DNA指纹检测纯度差。

产量表现:参加2015-2016年云南省杂交籼稻品种试验,两年平均亩产738.3千克,比对照增产6.74%、增产点次率89.47%。2016年生产试验,4点平均亩产751.7千克、比对照增8.9%、增产点率100%。

栽培技术要点:适期早播,亩栽1. 5万丛,亩用纯氮10千克、过磷酸钙25千克、氯化钾10千克,,做好病、虫、草害的防治,适时收获。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云南省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350米以下地区种植。稻瘟病多发区慎用。

品种名称:赣优7076(试验名称:赣优7076)

审定编号:滇审稻2017009号

申 请 者:云南农科产业管理有限公司

育 种 者: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和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和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2010年冬用赣香A与福恢7076组配。

特征特性: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全生育期158.9天,株高112.1厘米,株型适中,叶色淡绿,熟期转色好。穗长24.6厘米,穗总粒数189.8粒,穗实粒数149.5粒,结实率78.77%,千粒重31.89克,亩有效穗16.01万穗,成穗率67.76%,落粒性好。抗性鉴定:中感稻瘟病(6级),感白叶干病(7级)。品质分析:出糙率81.3%,精米率73.9%,整精米率57.2%,粒长7mm,长宽比2.9,垩白粒率46%,垩白度8.2%,直链淀粉20%,胶稠度42mm,碱消值6级、透明度1级、水分14.1%。

产量表现:参加2015-2016年云南省杂交籼稻品种试验,两年平均亩产714.1千克,比对照增产3.24%,增产点次率68.42%。2016年生产试验,4点平均亩产726.7千克、比对照增5.3%、增产点率100%。

栽培技术要点:稀播匀播培育壮秧,合理密植适时移栽,秧龄25-30天,插植规格18cm×20cm、每丛插1-2粒谷,科学施肥合理管水,注意对稻瘟病、螟虫、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的防治。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云南省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350米以下地区种植。稻瘟病多发区慎用。

品种名称:德优华珍(试验名称:德优3485)

审定编号:滇审稻2017010号

申 请 者:四川省农业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

育 种 者:四川省农业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四川万德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四川省农业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和四川万德科技有限公司用德香047A与华珍(原名HR3485)组配

特征特性: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株高112厘米、株型适中,熟期转色好。亩有效穗16.28万穗,成穗率63.03%,穗长24.2厘米、穗总粒数179.7粒、穗实粒数143.3粒、结实率79.74%、千粒重31.95克、落粒性中等。全生育期162.3天,苗期长势旺,叶缘、颖尖、节间为秆黄色。抗性鉴定:中抗稻瘟病(5级),高感白叶干病(9级)。2015年德宏重感穗颈瘟。2016年景洪白叶枯病重。品质分析:出糙率81.42%,精米率73.5%,整精米率60.0%,粒长7.3mm,长宽比3.0,垩白粒率18%,垩白度3.0%,直链淀粉15.4%,胶稠度77mm,碱消值7.0级、透明度1级、水分11.8%。达到国际优质3级标准。

产量表现:参加2015-2016年云南省杂交籼稻品种试验,两年平均亩产725.7千克,比对照增产4.91%,增产点次率78.95%。2016年生产试验,4点平均亩产710.9千克、比对照增3%、增产点率75%。

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旱育稀播培育壮秧,适龄密植、亩栽1.9-2.4万丛、每丛栽带蘖秧苗1-2苗,科学配方施肥,氮、磷、钾肥合理配施,肥力中等田亩施纯氮10-12公斤。本田分蘖期浅水勤灌,够苗晒田,拔节至抽穗期灌浅水,抽穗后到成熟干湿交替灌溉。注意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云南省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350米以下地区种植。稻瘟病、白叶枯病多发区慎用。

品种名称:冈优8218(试验名称:冈优8218)

审定编号:滇审稻2017011号

申 请 者:四川农大高科农业有限责任公司

育 种 者:四川农大高科农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四川农大高科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用冈48A与蜀恢218组配。

特征特性: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全生育期157.9天,株高109.5厘米,株型适中,熟期转色好。穗长23.3厘米,穗总粒数204.9粒,穗实粒数166.9粒,结实率81.45%,千粒重29.05克,亩有效穗16.09万穗,成穗率71.76%,落粒性中等。抗性鉴定:感稻瘟病(7级),中感白叶枯病(6级)。品质分析:出糙率82%,精米率73.3%,整精米率66.3%,粒长6.5mm,长宽比2.6,垩白粒率53%,垩白度8.5%,直链淀粉21.8%,胶稠度40mm,碱消值6.2级、透明度1级、水分12.7%。

产量表现:参加2015-2016年云南省杂交籼稻品种试验,两年平均亩产730.2千克,比对照增产6.89%、增产点次率88.23%。2016年生产试验,4点平均亩产744.8千克、比对照增产7.9%、增产点率75%。

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播种培育壮秧,适时移栽、合理密植,平衡施肥、科学管水,注意防治纹枯病、稻曲病、螟虫、褐飞虱等病虫害,确保丰收。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云南省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省海海拔1350米以下地区种植。稻瘟病多发区慎用。

品种名称:宜优3009(试验名称:宜优3009)

审定编号:滇审稻2017012号

申 请 者: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育 种 者: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福建六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福建六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研究所2005年用宜香1A与明恢3009杂交组配,2010年通过云南省审定,审定号:滇特(红河)审稻2010009号。

特征特性: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株高114.4厘米,株型适中,熟期转色好。穗长25.8厘米,穗总粒数182.8粒,穗实粒数146.4粒,结实率80.08%,千粒重29.47克,亩有效穗16.01万穗,成穗率66.48%,落粒性中等。全生育期161.7天。抗性鉴定: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5.8、穗瘟损失率最高级7,高抗白叶枯病、纹枯病和稻曲病。品质分析:出糙率80%,精米率72.4%,整精米率68.4%,粒长6.4mm,长宽比26,垩白粒率16%,垩白度5.3%,直链淀粉15.0%,胶稠度80mm,碱消值4.5级、透明度1级、水分12.3%。

产量表现:参加2015-2016年云南省杂交籼稻品种试验,两年平均亩产703.6千克,比对照增产3.0%、增产点次率70.58%。2016年生产试验,4点平均亩产689.8千克、与对照平产、增产点率75%。

栽培技术要点:稀播培育壮秧,秧龄30—40天、亩插1.6—2万丛、基本苗4—6万,亩施纯N15—18千克、P2O57千克、K2O10千克,重施底肥、追肥要早,及时防治纹枯病、稻飞虱、卷叶螟和二化螟。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云南省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350米以下地区种植。稻瘟病多发区慎用。

品种名称:宜优357(试验名称:宜香357)

审定编号:滇审稻2017013号

申 请 者:四川国豪种业有限公司

育 种 者:四川国豪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宜宾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四川国豪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和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宜宾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组配,组合为宜香1A/绵恢357。

特征特性: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全生育期160.9天,株高112.4厘米,株型适中,熟期转色中等。穗长25.6厘米,穗总粒数180.2粒,穗实粒数139粒,结实率77.16%,千粒重30.46克,亩有效穗16.39万穗,成穗率69.71 %,落粒性好。抗性鉴定:感稻瘟病(7级),中感白叶枯病(6级)。2015年芒市穗瘟重。品质分析:出糙率80.5%,精米率72.4%,整精米率66.6%,粒长7mm,长宽比2.9,垩白粒率25%,垩白度4.7%,直链淀粉16.4%,胶稠度72mm,碱消值7级、透明度1级、水分11.7%。达到国家优质米3级标准。

产量表现:参加2015-2016年云南省杂交籼稻品种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83.6千克,比对照增产0.088%、增产点次率70.58%。2016年生产试验,4点平均亩产677.9千克、与对照持平略减。

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早播,培育多蘖壮秧。适龄(秧龄35天内)多插、亩栽1.3万丛以上,每丛插2-3粒谷苗。一般亩施尿素20千克左右,过磷酸钙40千克,钾肥15千克,氮肥以底肥、分蘖肥、穗粒肥6∶3∶1的比例施用。灌浆结实期采用干湿交替灌溉,切忌断水过早。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纹枯病、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云南省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350米以下地区种植。稻瘟病多发区慎用

品种名称:凌禾优78(试验名称:凌禾优78)

审定编号:滇审稻2017014号

申 请 者:云南禾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 种 者:云南禾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云南禾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2010年组配,组合为凌禾1A/禾恢78。

特征特性: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株高110厘米、株型紧凑、叶色淡绿,熟期转色好。剑叶直立、穗长27.5厘米,亩有效穗15.15万穗、成穗率61.14%,穗总粒数185.8粒、穗实粒数154.5粒、结实率83.15%,千粒重30.7克,落粒性中等。全生育期155.4天。抗性鉴定:感稻瘟病(7级),中感白叶枯病(6级)。试点无重病发生记载。品质分析:2016年米质检测:出糙率82%,精米率73.6%,整精米率37.1%,粒长7.2mm,长宽比3.1,垩白粒率27%,垩白度6.5%,直链淀粉16.2%,胶稠度78mm,碱消值6.0级、透明度1级、水分12.9%。            

产量表现:参加2015-2016年云南省杂交籼稻品种试验,两年平均亩产745千克,比对照增产7.16%、增产点率80%。2016年生产试验,4点平均亩产715.2千克、比对照增产3.7%、增产点率75%。

栽培技术要点:稀播匀播培育壮秧、秧田亩播种量12-15千克、中稻秧龄30天左右,不宜超过40天。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每丛插1-2粒谷苗、每亩插5-6万基本苗。中等肥力水平田亩施纯氮12 千克,N、P、K施肥比例1.0:0.5:0.8。后期不能太早断水。适时防治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云南省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350米以下地区种植。稻瘟病多发区慎用。

品种名称:明两优468(试验名称:明两优468)

审定编号:滇审稻2017015号

申 请 者:蒙自和顺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育 种 者:蒙自和顺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蒙自和顺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和三明市农业科学院组配,组合为明香10S/顺恢468。

特征特性:籼型两系法杂交水稻。全生育期157.5天,株高112.4厘米、株型适中、叶色绿,熟期转色好。剑叶直立、穗长24.1厘米,亩有效穗15.91万穗、成穗率63.46%,穗总粒数181.6粒、穗实粒数154.6粒、结实率85.13%、千粒重27.31克,落粒性中等。抗性鉴定:中抗稻瘟病(5级),感白叶枯病(7级)。试点无重病害发生。品质分析:出糙率80.3%,精米率72.4%,整精米率60.8%,粒长6.9mm,长宽比3.2,垩白粒率25%,垩白度6.9%,直链淀粉16.8%,胶稠度85mm,碱消值4.3级、透明度1级、水分13.3%。

产量表现:参加2015-2016年云南省杂交籼稻品种试验,两年平均亩产731.5千克,比对照增产5.22%、增产点率86.67%。2016年生产试验,4点平均亩产709.6千克、比对照增产2.8%、增产点率75%。

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早播培育带蘖壮秧,适时移栽、秧龄35天左右,亩栽1.5-1.8万丛,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科学管水、合理灌溉,综合防治病虫害,适时收获。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云南省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350米以下地区种植。稻瘟病多发区慎用。

品种名称:内6优10号 (试验名称:内6优10号)

审定编号:滇审稻2017016号

申 请 者:四川省农业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

育 种 者:四川省农业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用内江杂交水稻科技开发中心育成的内香6A作母本与恢复系泸恢10号杂交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高产组合。

特征特性: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全生育期161天,株高106.2厘米,株型适中,熟期转色好。穗长25.2厘米,穗总粒数169.3粒,穗实粒数138.4粒,千粒重31.2克,亩有效穗17.3万穗,成穗率64.91%,落粒中等。抗性鉴定:2013年抗性鉴定中感稻瘟病(6级)、抗白叶枯病(3级)。品质分析: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16年11月29日检测:出糙率81.0%,整精米率51.8%,长宽比2.8,垩白粒率38%,垩白度4.3%,直链淀粉15.5%,胶稠度68mm,蛋白质8.7%。

产量表现:参加2014-2015年云南省杂交籼稻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724.9千克,比对照增产8.99%,增产点率94%。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06.44千克,比对照增产4.9%、增产点次80%。

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早播、稀播培育多蘖壮秧,秧龄35-40天移栽,亩栽插1.5-2万丛,掌握前促中稳后保的原则,注意氮、磷、钾肥合理搭配,提倡施用水稻专用复合肥或有机肥,忌偏施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本田要求前期浅水分蘖,中期够苗晒田,后期湿润管理至成熟,忌脱水过早影响品质和产量。综合防治稻瘟病、纹枯病、螟虫、稻飞虱、稻曲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云南省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350米以下稻区种植。

品种名称:滇禾优615(试验名称:滇禾优615)

审定编号:滇审稻2017017号

申 请 者:云南省杂交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育 种 者: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云南禾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云南农业大学稻作所和云南禾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2010年组配,组合为H479A/南615

特征特性:粳型三系杂交水稻。全生育期172.3天,株高98.4厘米,株型适中,熟期转色好。穗长19.9厘米,穗总粒数1146.6粒,穗实粒数118.4粒,千粒重23.85克,亩有效穗25.67万穗,成穗率78.05%,落粒性好。抗性鉴定: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病级3.9、穗瘟损失率指数病级3,高抗白叶枯病和稻曲病,中抗纹枯病。品质分析:出糙率81.2 %,精米率72.3%,整精米率68.1%,粒长5.2mm,粒型长/宽比2.0,垩白粒率10%,垩白度2.2%、直链淀粉15.1 %、胶稠度60mm、碱消值6.8级、透明1级、水份13.6%,达到国际优质2级标准。

产量表现:参加2015-2016年云南省杂交籼稻品种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99.3千克,比对照增产2.87%、增产点次率68.75%。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20.9千克、比对照增产10.27%、增产点率80%。

栽培技术要点:购买合格种子,培育带蘖壮秧,适时移栽、杜绝栽老秧,合理密植、进行规范栽培,合理施肥,合理灌溉、科学管水,综合防治病虫害,适时收获。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云南省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500-1950米地区种植。稻瘟病多发区慎用。

品种名称:云两优501(试验名称:云两优501)

审定编号:滇审稻2017018号

申 请 者: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育 种 者: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2011年冬组配,组合为云粳206S/云恢501。

特征特性:粳型两系法杂交水稻。全生育期173天,株高97.5厘米、株型紧束、叶片绿,熟期转色好。剑叶直立、穗长19.4厘米,穗总粒数160.8粒,穗实粒数130粒,千粒重24.99克,亩有效穗23.21万穗,成穗率81.51%,难落粒。抗性鉴定: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病级4,穗瘟损失率指数病级3,高抗白叶枯病和稻曲病,抗纹枯病。品质分析:出糙率84.2%,精米率77 %,整精米率72.4%,粒长4.9mm,粒型长/宽比1.8,垩白粒率43%,垩白度10.2 %、直链淀粉15.5  %、胶稠度60mm、碱消值7.0级、透明1级、水份13.8 %。

产量表现:参加2015-2016年云南省杂交籼稻品种试验,两年平均亩产706.3千克,比对照增产3.9%,增产点次率81.25%。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79.5千克、比对照增产20.67%、增产点率100%。

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播种培育壮秧,薄膜湿润育秧秧田亩播种10-15千克、旱育秧秧田亩播种15-20千克;适时移栽合理密植,秧龄45天左右,亩栽2-2.4万丛,每丛2粒谷秧;合理施肥、科学管水;及时防治稻瘟病、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及时收获,正确晾晒。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云南省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45-1950米地区种植。稻瘟病多发区慎用。

品种名称:云两优502(试验名称:云两优502)

审定编号:滇审稻2017019号

申 请 者: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育 种 者: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2011年冬组配,组合为云粳208S/云恢501。

特征特性:粳型两系法杂交水稻。全生育期171.8天,株高98.2厘米,株型适中,熟期转色好。穗长19.3厘米,穗总粒数152.2粒,穗实粒数122.9粒,千粒重25.16克,亩有效穗24.3万穗,成穗率81.51 %,落粒性难。抗性鉴定: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病级5.2,穗瘟损失率指数病级5,抗白叶枯病和纹枯病,高抗稻曲病。品质分析:出糙率84.5%,精米率73.8%,整精米率65.2%,粒长5.0mm,粒型长/宽比1.9,垩白粒率33%,垩白度7.5%、直链淀粉16.0 %、胶稠度57mm、碱消值4.5级、透明1级、水份13.7 %。

产量表现:参加2015-2016年云南省杂交籼稻品种试验,两年平均亩产719.2千克,比对照增产5.79%、增产点次率87.5%。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62.4千克、比对照增产17.64%、增产点率100%。

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播种培育壮秧,薄膜湿润育秧秧田亩播种10-15千克、旱育秧秧田亩播种15-20千克;适时移栽合理密植,秧龄45天左右,亩栽2-2.4万丛,每丛2粒谷秧;合理施肥、科学管水;及时防治稻瘟病、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及时收获,正确晾晒。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云南省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45-1950米地区种植。稻瘟病高发区慎用。

品种名称:锦两优851(试验名称:锦两优851)

审定编号:滇审稻2017020号

申 请 者:云南金瑞种业有限公司

育 种 者:云南金瑞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云南金瑞种业有限公司2012年组配,组合为锦201S/云R127。

特征特性:粳型两系法杂交水稻。全生育期171天,株高97.2厘米,株型紧束,熟期转色好。穗长19.5厘米,穗总粒数159.4粒,穗实粒数125.7粒,千粒重23.81克,亩有效穗25穗,成穗率78.29%,落粒性难。抗性鉴定: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病级5,穗瘟损失率指数病级5,高抗白叶枯病和稻曲病,抗纹枯病。品质分析:出糙率84.3%,精米率76.7%,整精米率70%,粒长5.0mm,粒型长/宽比1.8,垩白粒率49%,垩白度11.1%、直链淀粉15.5%、胶稠度65mm、碱消值7.0级、透明1级、水份13.0%。

产量表现:参加2015-2016年云南省杂交籼稻品种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96千克,比对照增产2.38%,增产点次率68.75%。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69.7千克、比对照增产18.93%、增产点率100%。

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播种培育壮秧,薄膜湿润育秧秧田亩播种10-15千克、旱育秧秧田亩播种15-20千克;适时移栽合理密植,秧龄45天左右,亩栽2-2.4万丛,每丛2粒谷秧;合理施肥、科学管水;及时防治稻瘟病、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及时收获,正确晾晒。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云南省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500-1850米地区种植。稻瘟病多发区慎用。

二、小麦

品种名称:滇麦2号(试验名称:滇麦2号)

审定编号:滇审小麦2017001号

申 请 者:云南农业大学

育 种 者: 云南农业大学、保山学院、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云南农业大学、保山学院、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和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联合选育而成。组合为Jan-818/Wx繁9。

特征特性:弱春性。生育期165天,比对照云麦53早1天成熟。幼苗半匍匐,株高86.6厘米,方形穗,长芒,白壳,白粒,硬质;基本苗14.4万/亩,最高分蘖44.4万/亩,有效穗22.6万/亩,穗粒数44粒,千粒重47.8克。籽粒饱满度中等,熟相好,易落粒。田间抗性:条锈最重点4级,白粉病最重点3级,耐寒、耐旱、抗倒伏。抗性鉴定:2016年条锈病接种鉴定:成株期感病。品质分析:2014年品质检测:容重780克/升,蛋白质13.44 %,湿面筋28.2%,沉降值13.5毫升,吸水率74.2 %,稳定时间0.7分钟,最大抗延阻力0EU,拉伸面积0.0平方厘米,延伸性0毫米,硬度指数65.0,直链淀粉占样品干重1.94 %,属糯小麦品种。

产量表现:2014年平均亩产409.3千克,居第3位,较平均对照值(388.4千克/亩)增产5.4%,增产点率80%;2015年平均亩产426.7千克,居第3位,较平均对照值(401.0千克/亩)增产6.4%,增产极显著,增产点率80.0%。两年区试平均亩产418.0千克,居第3位,较对照增产4.5%,增产点率80.0%。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55.6千克,较平均对照增产7.2%,居第1位,增产点率80.0 %。

栽培技术要点:10月中下旬播种,每亩14万-16万左右基本苗,成株期注意防治条锈病,正常管理即可。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云南省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省海拔900—2400米的田麦种植区域。

品种名称:蜀麦580(试验名称:蜀麦580)

审定编号:滇审小麦2017002号

申 请 者:云南农业大学

育 种 者: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云南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和云南农业大学联合选育而成。组合为SHW-L1/61526-3//46548///川麦107。

特征特性:春性。生育期170天,比对照云麦54早1天成熟。幼苗半匍匐,株高82.5厘米,方形穗,长芒,白壳,白粒,半硬质;基本苗15.4万/亩,最高分蘖40.9万/亩,有效穗20.3万/亩,穗粒数39粒,千粒重46.3克。籽粒饱,熟相中等,易落粒。田间抗性:条锈最重点2级、白粉病最重点4级,耐寒、耐旱、抗倒伏。抗性鉴定:2014年条锈病接种鉴定:苗期及成株期感病。品质分析:2014年品质检测:容重778克/升,蛋白质15.48%,湿面筋34.2%,沉降值26.2毫升,吸水率57.3%,稳定时间2.0分钟,最大抗延阻力115EU,拉伸面积34.3平方厘米,延伸性192毫米,硬度指数56.8。

产量表现:2014年平均亩产317.1千克,居第3位,较云麦54(CK)增产5.0 %,增产不显著,增产点率66.7%;2015年平均亩产359.0千克,居第1位,较云麦54(CK)增产13.1%,增产极显著,增产点率80.0%。两年区试平均亩产338.1千克,居第1位,较云麦54(CK)增产9.1%,增产点率73.7%。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66.6千克,居第1位,较对照云麦54增产55.9 %,增产点率100.0%。

栽培技术要点:10月中下旬播种,每亩18万-20万左右基本苗,种肥尿素12千克,普钙20千克,注意防治白粉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云南省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200-2100米地麦生产区域种植。

品种名称:德麦9号(试验名称:德10132)

审定编号:滇审小麦2017003号

申 请 者:德宏州农科所

育 种 者:德宏州农科所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德宏州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而成。组合为S001/青566。

特征特性:生育期166天,与对照云麦53同期成熟。幼苗直立,株高89.4厘米,锥型穗,长芒,白壳,白粒,硬质;基本苗17.5万/亩,最高分蘖53.3万/亩,有效穗27.7万/亩,穗粒数44粒,千粒重41.0克。籽粒饱满度中等,熟相好,易落粒。田间抗性:条锈最重点4级、白粉病最重点4级,耐寒、耐旱、抗倒伏。抗性鉴定:2014年条锈病接种鉴定:苗期及成株期免疫。品质分析:2014年品质检测:容重800克/升,蛋白质12.16%,湿面筋24.6%,沉降值24.0毫升,吸水率60.8%,稳定时间3.0分钟,最大抗延阻力228EU,拉伸面积42.0平方厘米,延伸性139毫米,硬度指数67.6。

产量表现:2014年平均亩产441.6千克,居第2位,较平均对照值增产11.8 %,增产点率90.0%;2015年平均亩产437.3千克,居第2位,较平均对照值增产8.7%,增产显著,增产点率60.0%。两年区试平均亩产439.4千克,居第2位,较平均对照值增产9.5%,增产点率75.0%。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29.3千克,较平均对照值增产1.1 %,居第,4位,,增产点率60.0%。

栽培技术要点:10月中旬到11月中旬播种,每亩17.5万/亩左右基本苗,注意防治条锈病、白粉病,正常管理即可。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云南省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省900-2400米田麦区域种植。

品种名称:云麦72(试验名称:文麦15)

审定编号:滇审小麦2017004号

申 请 者: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育 种 者: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文山州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作所和文山州农业科学院联合选育而成,组合为云麦39/943—676。

特征特性:属春性,幼苗半匍匐。生育期171天,株高79.6厘米;方形穗,长芒,白壳,白粒,质硬;籽粒饱满度、熟相好,易脱粒;穗粒数40粒,千粒重44.1克。抗条锈病好、耐寒、耐旱、抗倒伏。容重770克/升,蛋白质15.59%,湿面筋31.6%,稳定时间1.6分钟,硬度指数65.5。抗性鉴定:2016年条锈病接种鉴定:成株期耐病。品质分析:2014年品质检测:容重770克/升,蛋白质15.59 %,湿面筋31.6%,沉降值27.2毫升,吸水率61.3 %,稳定时间1.6分钟,最大抗延阻力1150EU,拉伸面积24.5平方厘米,延伸性150毫米,硬度指数65.5。

产量表现:2013/14平均亩产346.6千克,居第一位,较云麦56(ck)增产2.7%,增产不显著,增产点率66.7%;2014/2015年平均亩产331.0千克,居第1位,较云麦54(ck)增产7.6%,增产极显著,增产点率90.0%。两年区试平均亩产338.8千克,居第一位,较云麦54(ck)增产5.0%,增产点率94.7%。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75.8千克,居第3位,较对照云麦54增产17.3%,增产点率100.0%。

栽培技术要点:1.提高整地质量,做到精耕细作;2.施足底肥,增施种肥10千克;3.合理密植,每亩8—10千克;4.适时播种,最佳节令10月中下旬;10月中下旬播种,每亩14万-16万左右基本苗,正常管理即可。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云南省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260米—2140米的旱地麦的地区种植。

品种名称:云麦73(试验名称:文麦16)

审定编号:滇审小麦2017005号

申 请 者: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育 种 者: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文山州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和文山州农业科学院联合选育而成。组合为98D4-12/川麦24//957-835。

特征特性:春性。幼苗半匍匐,生育期174天,株高83.7厘米,方形穗,长芒,白壳,红粒,硬质;籽粒饱满,熟相好,易落粒;穗粒数38粒,千粒重43.7克。田间抗性:锈病田间最高4级、耐寒、耐旱、抗倒伏。容重744克/升,蛋白质17.02%,湿面筋34.3%,稳定时间2.8分钟,硬度指数65.7。抗性鉴定:2014年条锈病接种鉴定:苗期及成株期免疫。品质分析:2014年品质检测:容重744克/升,蛋白质17.02%,湿面筋34.3%,沉降值32.2毫升,吸水率62.2%,稳定时间2.8分钟,最大抗延阻力200EU,拉伸面积37.0平方厘米,延伸性134毫米,硬度指数65.7。

产量表现:2014年平均亩产317.5千克,居第2位,较云麦54(CK)增产5.1 %,增产不显著,增产点率77.8%;2015年平均亩产323.1千克,居第4位,较云麦54(CK)增产1.7%,增产不显著,增产点率50.0%。两年区试平均亩产320.3千克,居第2位,较云麦54(CK)增产3.4%,增产点率63.2%。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57.4千克,居第4位,较对照云麦54增产9.5 %,增产点率80.0%。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10月底至11月初播种;播种量9-11公斤;每亩18万-20万左右基本苗,施足底肥,合理施用种肥和苗肥;加强病虫害防治。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云南省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260-2140米的旱地麦区域种植。

三、大豆

品种名称:滇大豆1号(试验名称:滇菽2号)

审定编号:滇审大豆2017001号

申 请 者:云南农业大学

育 种 者:云南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该品种由云南农业大学以云南地方品种“竹园黄”和巴西引进品种“BX2”作为亲本材料,经杂交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昆明地区春种株高65 cm,结荚高度8 cm,主茎节数12节,主茎荚数22个,单株结荚数80-11个,分枝数4.5个,出苗至成熟110天。叶形长椭圆形,株型杯形,有限结荚,灰毛,白花,黄色荚,粒色鲜亮。种脐淡褐色,外观商品性较佳。百粒重20克,单株生产力19-22克,一般亩产190千克。株型收敛、矮健,根系发达,抗倒伏。抗性鉴定:经云南省农作物品种抗性鉴定站病害鉴定结果为:大豆花叶病毒病为抗(R)。品质分析: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昆明)检测结果为:籽粒含量:粗脂肪18.72%、蛋白质36.1%、水分10.8%;折合籽粒(干基)含量:粗脂肪20.98%、蛋白质40.47%、水分10.8%。

产量表现:2013年平均亩产192.63kg,产量变幅为102.43-271.25kg,比全部参试种平均产量(190.27kg)增产1.24%。2014年平均亩产202.22kg,产量变幅为118.58-312.42kg,比全部参试种平均产量(198.17kg)增产2.04%。两年平均亩产197.43kg,比全部参试种(194.22kg)增产1.65%,较CK增产的点次有9个,增产点次率为60%。

栽培技术要点:土壤肥力中等以上轮作或间作,云南四季种植,播前种子精选和药剂处理,坝区肥地适宜密度为每亩1.2-1.4万株;山区、半山区适宜密度为每亩1.4-1.6万株;有机无机结合,配方施肥,注意防治白粉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云南省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320-2044米地区种植。

品种名称:云环资大豆2号(试验名称:云环资大豆2号)

审定编号:滇审大豆2017002号

申 请 者: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育 种 者: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环境资源研究所用十一13(十胜长叶X临沧黑豆的第六代材料)作为母本,“日向”作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五年十代系谱法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云环资大豆2号属有限结荚习性,生育期105-132天,株高61厘米,单株结荚36-45荚,单荚粒数1.8-2粒,百粒重20-22.5克。株型紧凑,棕毛,卵圆叶,紫花,黑脐;圆粒、黄白色。该品种适合夏播、秋播,南方热区可冬播。抗性鉴定:2016年大豆花叶病毒病接种鉴定:高抗。品质分析:2016年品质检测:籽粒(干基)含量:粗脂肪20.0%、粗蛋白43.1%。

产量表现:2013年平均亩产216.54千克,较全部参试种平均产量(190.27千克)增产13.81 %,增产显著,增产点率75%。2014年平均亩产221.51千克,较全部参试种平均产量(198.17千克)增产11.78 %,增产显著,增产点率57.4%。两年平均亩产219.03千克,较全部参试种平均产量(194.22千克)增产12.77%,增产点率75%。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04.92千克,较全部参试种平均产量(167千克)增产22.71%,增产点率100%。

栽培技术要点:4月下旬-5月上旬播种,每亩1.33万株,正常管理即可, 注意防治白粉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云南省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320-2044米区域种植。

四、玉米

品种名称:高玉351 (试验名称:高玉351)

审定编号:滇审玉米2017001号

申 请 者:四川高地种业有限公司

育 种 者:四川高地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四川高地种业有限公司选育而成,以KNL1088为母本,FL3095为父本组配而成。

特征特性:两年区试平均生育期139天,幼苗第一叶顶端圆到匙形、叶鞘花青甙显色中到强。叶片弯曲程度极弱到弱、与茎秆夹角小。植株叶鞘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株高极矮到矮,穗位矮到中。散粉期早到中,雄穗颖片除基部外花青甙显色强、侧枝弯曲程度极弱到弱、与主轴的夹角极小到小,雄穗最低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最高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及侧枝长度中、一级侧枝数目中,花药花青甙显色中、花丝花青甙显色极弱到弱,植株茎秆“之”字形程度中,果穗穗柄长,锥形穗,籽粒中等黄色马齿型,穗轴颖片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平均穗行数20行,行粒数40.4粒。抗性鉴定:高抗大斑病、小班病、穗腐病、弯孢霉叶斑病;抗灰斑病、茎腐病、锈病,感纹枯病。品质分析:容重741g/L,粗蛋白质(干基)7.61%,粗脂肪(干基)3.58%,粗淀粉(干基)76.81%,赖氨酸(干基)0.25%。

产量表现::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86.2千克,较对照增产15.5%,增产点率100%。倒伏倒折率之和0.0%,倒伏倒折率之和≥10.0%的试验点百分率为0.0%。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在气温稳定通过12℃后播种。4月中下旬播种。 2、确保一播全苗。提高整地质量,每穴播种2—3粒。 3、合理密植。根据2012年密度试验结果,建议大田种植密度以每亩4000至4200株为宜。 4、加强田间管理。幼苗生长整齐,长势强。要施足底肥,每亩用专用复合肥50公斤、1000公斤以上农家肥、1公斤锌肥,5叶期每亩追施尿素15公斤,11—12叶期每亩追施尿素25公斤。结合追肥进行两次中耕除草。5、注意防治纹枯病等病虫害。低洼地要注意搞好清沟排渍,降低地下水位,可有效减轻病害发生。大喇叭口期防治玉米螟。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云南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省海拔2000米-2400米玉米区种植。

品种名称:滇尚1956 (试验名称:滇尚1956)

审定编号:滇审玉米2017002号

申 请 者:甘肃禾丰源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育 种 者:甘肃禾丰源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昆明绿登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甘肃禾丰源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和昆明绿登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以自选系RJs3526为母本与自选系RJs2053为父本于2010年组配的玉米杂交种。

特征特性:区试平均生育期139天,幼苗第一叶顶端圆到匙形、叶鞘花青甙显色强。叶片弯曲程度弱、与茎秆夹角小。植株叶鞘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株高矮,穗位矮到中。散粉期早到中,雄穗颖片除基部外花青甙中、侧枝弯曲程度无或极弱、与主轴的夹角小,雄穗最低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最高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中、侧枝长度中到长、一级侧枝数目少,花药花青甙显色中、花丝花青甙显色中到强,植株茎秆“之”字形程度无或极弱,果穗穗柄短,锥到筒形穗,籽粒橙色硬粒型,穗轴颖片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抗性鉴定:高抗小斑病、弯孢霉叶斑病;抗大斑病、锈病;中抗灰斑病、穗腐病;感纹枯病;品质分析:容重806g/L,粗蛋白质(干基)7.9%,粗脂肪(干基)3.47%,粗淀粉(干基)76.68%,赖氨酸(干基)0.26%。

产量表现: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67千克,较对照会单4号增产41%,增产点率100%。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801.1千克,较对照增产35.4%,增产点率100 %。

栽培技术要点:每亩留苗3500-4000株为宜,播种时间为:2月20日—6月10日,精细整地,施足基肥,直播或育苗移栽,注意防治地下害虫,在冷凉、保水、保肥差的地块区域地膜覆盖种植易高产;施足农家肥,并每亩加施复合肥10-20公斤,苗期施用尿素15公斤/亩,大喇叭口期施用尿素25-35公斤/亩。适时除草,注意防治纹枯病等病害、虫害和涝害,一般管理即可,高水肥管理栽培增产潜力更大。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云南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省海拔2000-2400米玉米区种植

品种名称:单单001(试验名称:单单001)

审定编号:滇审玉米2017003号

申 请 者:甘肃禾丰源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育 种 者:甘肃禾丰源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昆明稼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甘肃禾丰源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和昆明嫁尚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自选系J12119为母本与自选系J12053为父本于2010年组配的玉米杂交种。

特征特性:区试平均生育期139天。幼苗第一叶顶端圆形、叶鞘花青甙显色强。叶片弯曲程度极弱到弱、与茎秆夹角小。植株叶鞘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株高矮,穗位中。散粉期中,雄穗颖片除基部外花青甙显色中到强、侧枝弯曲程度弱、与主轴的夹角小,雄穗最低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最高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及侧枝长度中、一级侧枝数目少,花药花青甙显色中,花丝花青甙显色强,植株茎秆“之”字形程度无或极弱,锥形穗,籽粒橙黄色偏硬粒型,穗轴颖片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抗性鉴定:高抗小斑病、弯孢霉叶斑病;抗大斑病、茎腐病、锈病;中抗灰斑病、穗腐病;感纹枯病。品质分析:容重803g/L,粗蛋白质(干基)8.12%,粗脂肪(干基)3.34%,粗淀粉(干基)76.83%,赖氨酸(干基)0.27%。

产量表现: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42.7千克,较对照会单4号增产35.8 %,增产点率100%。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42.8千克,较对照增产24.3%,增产点率100%。

栽培技术要点:每亩留苗3500-4000株为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合理密植,最高密度不易超过4800株/亩,单株或双株留苗均可;播种时间为:2月20日—6月10日;播种前精细整地,施足基肥,直播或育苗移栽,注意防治地下害虫,在冷凉、保水、保肥差的地块区域地膜覆盖种植易高产;科学施肥,施足农家肥,并每亩加施复合肥10-20公斤,苗期施用尿素15公斤/亩,大喇叭口期施用尿素25-35公斤/亩。适时除草,注意防治纹枯病等病害、虫害和涝害,一般管理即可,高水肥管理栽培增产潜力更大。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云南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省海拔2000-2400米玉米区种植。

品种名称:良禾68(试验名称:良禾68)

审定编号:滇审玉米2017004号

申 请 者:洱源县良禾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育 种 者:洱源县良禾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 该品种是洱源县良禾种业责任有限公司以自选系LH018为母本与自选系96-8为父本于2009年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

特征特性:区试平均生育期126天。幼苗第一叶顶端圆到匙形、叶鞘花青甙显色强。叶片弯曲程度弱、与茎秆夹角小到中。植株叶鞘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株高矮,穗位中到高。散粉期早到中,雄穗颖片除基部外花青甙显色中到强、侧枝弯曲程度弱、与主轴的夹角小,雄穗最低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中、最高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短到中、侧枝长度中、一级侧枝数目中到多,花药花青甙显色中、花丝花青甙显色弱到中,植株茎秆“之”字形程度中,果穗穗柄中,筒形穗,籽粒橙黄色中间型,穗轴颖片花青甙显色弱。抗性鉴定:高抗大斑病、小斑病,抗弯孢霉叶斑病、锈病、穗腐病,中抗灰斑病、纹枯病。品质分析:容重786g/L,粗蛋白质10.76%,粗脂肪3.81%,粗淀粉73.35%,赖氨酸0.29%。

产量表现:2014年区试平均亩产741.9千克,较对照海禾2号增产10.1%,增产极显著,增产点率83.3%。2015年平均亩产759.9千克,较对照海禾2号增产7.9 %,增产极显著,增产点率81.8%。两年区试平均亩产750.9千克,较对照增产9.0%,增产点率82.6%。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26.6千克,较对照增产9.6%,增产点率83.3 %。

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早播,密度为3000—4000株/亩。在亩施农家肥1500千克基础上,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做好病、虫、草、鼠害防治,加强田间综合管理,适时收获。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云南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000至2000米玉米区种植。

品种名称:红瑞908(试验名称:红瑞908)

审定编号:滇审玉米2017005号

申 请 者:云南红玉种业有限公司

育 种 者:云南红玉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云南红玉种业有限公司于2009年冬季以Y96C1-8为母本,H107C3-6为父本组配的杂交玉米新组合。

特征特性:区试平均生育期127天。幼苗第一叶顶端圆到匙型、叶鞘花青甙显色中。叶片弯曲程度弱、与茎秆夹角小。植株叶鞘花青甙显色极弱到弱,株高中,穗位高到极高。散粉期中,雄穗颖片除基部外花青甙显色弱、侧枝弯曲程度弱、与主轴的夹角小到中,雄穗最低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中到长、最高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中、侧枝长度中到长、一级侧枝数目中,花药、花丝花青甙显色弱,植株茎秆“之”字形程度中,果穗穗柄短,锥到筒形穗,籽粒中等黄色马齿型,穗轴颖片花青甙显色弱。平均穗行数16.6行,行粒数38.8粒。抗性鉴定:高抗大斑病、小斑病、穗腐病、弯孢霉叶斑病,抗灰斑病,中抗茎腐病,感纹枯病,高感锈病。品质分析:容重706g/L,粗蛋白质11.12%,粗脂肪3.72%,粗淀粉73.2%,赖氨酸0.32%。

产量表现:2014年区试,平均亩产689.8千克,较对照海禾2号增产3.2%,增产显著,增产点率66.7%。2015年续试,平均亩产738.5千克,较对照海禾2号增产4.8 %,增产极显著,增产点率63.6 %。两年区试平均亩产714.1千克,较对照增产4.0 %,增产点率65.2 %。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28.3千克,较对照增产9.9%,增产点率83.3 %。

栽培技术要点:每亩种植4000-4200株左右。适时播种,保证全苗,山区回潮的土地宜在3月中下旬播种,不回潮的土地宜下透雨播种;在玉米大喇叭口时期进行,每亩施尿素、普钙各20-30㎏混拌均匀后施入两塘距离的中间,及时中耕除草、杀虫加强病虫害防治,注意防治纹枯病、锈病等,及时收获。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云南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000-2000米玉米区种植。

品种名称:足单088(试验名称:足单088)

审定编号:滇审玉米2017006号

申 请 者:云南足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育 种 者:云南足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云南足丰种业有限公司于2010年用自育自交系B737做母本,自育自交系B434做父本杂交组配而成。

特征特性:区试平均生育期130天,幼苗第一叶顶端圆形、叶鞘花青甙显色中。叶片弯曲程度弱到中、与茎秆夹角小到中。植株叶鞘花青甙显色弱,株高极矮到矮,穗位矮到中。散粉期晚,雄穗颖片除基部外花青甙显色强、侧枝弯曲程度强、与主轴的夹角中,雄穗最低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长到中、最高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及侧枝长度长、一级侧枝数目少到中,花药花青甙显色中、花丝花青甙显色中到强,植株茎秆“之”字形程度弱,果穗穗柄中,锥到筒形穗,籽粒橙黄色偏硬粒型,穗轴颖片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平均穗行数14.4行,行粒数40.9粒。 抗性鉴定:高抗大斑病、小斑病、穗腐病、弯孢霉叶斑病,抗灰斑病,中抗纹枯病,感锈病。品质分析:容重778g/L,粗蛋白质9.17%,粗脂肪3.64%,粗淀粉74.16%,赖氨酸0.3%。

产量表现: 2014年区试,平均亩产717.9千克,较对照海禾2号增产7.4%,增产极显著,增产点率75.0%。2015年续试,平均亩产742.4千克,较对照海禾2号增产5.4 %,增产极显著,增产点率90.9 %。两年区试平均亩产730.1千克,较对照增产6.4%,增产点率82.6%。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20.7千克,较对照增产8.5%,增产点率83.3%。

品种主要缺陷:感锈病。

栽培技术要点:1、属中大穗品种,适宜密度3800-4000株/亩,要求及时间、定苗。2、适时播种,1900-2000米海拔应春播,并采用地膜覆盖。3、科学施肥,提高肥效。每亩用农家肥800-1000kg,玉米专用复合肥15-20kg作底肥,5叶1心追施氮肥15-20kg/亩,13-14叶期追施氮肥20kg/亩,玉米专用复合肥20kg/亩。4、及时中耕锄草,培土防倒伏。5、注意防治锈病等病害,及时防治虫鼠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云南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000-2000米玉米区种植。

品种名称:中种3715(试验名称:中种3715)

审定编号:滇审玉米2017007号

申 请 者:中种国际种子有限公司

育 种 者:中种国际种子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中种国际种子有限公司用B1470Z为母本,用D1540Z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母本B1470Z从P106/SSS/TUPENO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父本D1540Z从Suwan/Carib/Eto/Dixie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两年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33天。幼苗第一叶顶端圆形、叶鞘花青甙显色强到极强。叶片弯曲程度弱、与茎秆夹角小。植株叶鞘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株高极矮到矮,穗位矮。散粉期中,雄穗颖片除基部外花青甙显色极弱到弱、侧枝弯曲程度极弱到弱、与主轴的夹角小,雄穗最低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及最高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中、侧枝长度中到长、一级侧枝数目少到中,花药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花丝花青甙显色强到极强,植株茎秆“之”字形程度无或极弱,果穗穗柄极短,锥形穗,籽粒橙黄色硬粒型,穗轴颖片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抗性鉴定:高抗大斑病、小斑病、茎腐病、丝黑穗病、弯孢霉叶斑病,抗锈病、穗腐病,感灰斑病,高感纹枯病。品质分析:品质检测结果:容重823g/L,粗蛋白质8.92%,粗脂肪4.4%,粗淀粉74.95%,赖氨酸0.26%。

产量表现:2014年区试平均亩产700.6千克,较对照海禾2号增产4.9%,增产极显著,增产点率58.3%。2015年平均亩产751.7千克,较对照海禾2号增产6.7 %,增产极显著,增产点率81.8%。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01.6千克,较对照增产5.2%,增产点率66.7%。

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播种,宜夏播,每亩种植密度4000株左右,正常田间管理,注意防治灰斑病、纹枯病等病害,及时虫草害防除。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云南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000米至1900米玉米区种植。

品种名称:恩玉8号(试验名称:恩玉88)

审定编号:滇审玉米2017008号

申 请 者:云南鼎程种业有限公司

育 种 者:云南鼎程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云南鼎程种业有限公司选育而成。组合为AH931×YA8201。

特征特性:区试平均生育期128天。幼苗第一叶顶端圆到匙形、叶鞘花青甙显色弱到中。叶片弯曲程度中、与茎秆夹角中。植株叶鞘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株高极矮到矮,穗位矮。散粉期中,雄穗颖片除基部外花青甙显色强到极强、侧枝弯曲程度弱、与主轴的夹角小到中,雄穗最低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最高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及侧枝长度中到长、一级侧枝数目少,花药花青甙显色中、花丝花青甙显色弱到中,植株茎秆“之”字形程度弱,果穗穗柄中,筒形穗,籽粒中等黄色偏马齿型,穗轴颖片花青甙显色弱到中。平均穗行数16.5行,行粒数40.8粒。抗性鉴定:高抗大斑病、小斑病、穗腐病、弯孢霉叶斑病,抗锈病,中抗灰斑病,感纹枯病。品质分析:容重741g/L,粗蛋白质8.94%,粗脂肪3.75%,粗淀粉75.19%,赖氨酸0.3%。

产量表现:2014年区试平均亩产701.2千克,较对照海禾2号增产8.9%,增产极显著,增产点率72.7%。2015年续试平均亩产735.4千克,较对照海禾2号增产4.4 %,增产极显著,增产点率63.6%。两年区试平均亩产718.3千克,较对照增产6.5%,增产点率65.2%。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99.9千克,较对照增产4.9%,增产点率50.0%。

栽培技术要点:1、每亩密度控制在3600-4000株。2、及时早播,冷凉山区需要在四月二十号前播种并加盖地膜。3、亩施农家肥1500公斤或复合肥30公斤,追肥用氮肥25公斤。4、及时间苗和定苗。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云南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000-2000米的玉米区种植。

品种名称:丁单988(试验名称:丁单988)

审定编号:滇审玉米2017009号

申 请 者:云南浩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 种 者:云南浩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 该品种是云南浩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自选系H12038为母本与自选系H12002为父本于2010年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

特征特性:区试平均生育期125天。幼苗第一叶顶端圆形、叶鞘花青甙显色中到强。叶片弯曲程度弱到中、与茎秆夹角小到中。植株叶鞘花青甙显色极弱到弱,株高矮到中,穗位中。散粉期早到中,雄穗颖片除基部外花青甙显色强、侧枝弯曲程度极弱到弱、与主轴的夹角小到中,雄穗最低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最高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及侧枝长度中到长、一级侧枝数目少,花药、花丝花青甙显色弱到中,植株茎秆“之”字形程度弱,果穗穗柄中,锥到筒形穗,籽粒橙黄色偏硬粒型,穗轴颖片花青甙显色强。抗性鉴定:高抗大斑病、小斑病、丝黑穗病、弯孢霉叶斑病,抗穗腐病、灰斑病,中抗茎腐病、锈病,高感纹枯病。品质分析:容重797g/L,粗蛋白质8.71%,粗脂肪3.32%,粗淀粉76.76%,赖氨酸0.27%。

产量表现:2014年平均亩产737.8千克,较对照海禾2号增产14.6%,增产极显著,增产点率100.0%。2015年平均亩产789.4千克,较对照海禾2号增产12.0 %,增产极显著,增产点率90.9%。两年区试平均亩产763.6千克,较对照增产13.3%,增产点率91.3 %。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67.9千克,较对照增产16.8%,增产点率100.0%。

栽培技术要点:宜春播,也可夏播。种植密度每亩4000-4500株。重施底肥,早追苗肥,早施、重施攻苞肥。加强田间管理,播种时注意防治地下害虫,中后期注意药剂防治玉米螟、玉米蚜虫等虫害。注意防治纹枯病,及时采收。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云南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000至2000米玉米区种植。

品种名称:云瑞668(试验名称:云瑞668)

审定编号:滇审玉米2017010号

申 请 者:云南田瑞种业有限公司

育 种 者:云南田瑞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云南田瑞种业有限公司于2010年以TRL418为母本,TRL608为父本杂交组配选育而成的优质杂交种。

特征特性:区试平均生育期130天,幼苗第一叶顶端圆形、叶鞘花青甙显色中到强。叶片弯曲程度弱、与茎秆夹角小到中。植株叶鞘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株高矮,穗位中到高。散粉期中到晚,雄穗颖片除基部外花青甙显色弱、侧枝弯曲程度中到强、与主轴的夹角大,雄穗最低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中到长、最高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中、侧枝长度中到长、一级侧枝数目中,花药、花丝花青甙显色中,植株茎秆“之”字形程度无或极弱,果穗穗柄中,锥到筒形穗,籽粒橙黄色硬粒型,穗轴颖片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抗性鉴定:高抗大斑病、小斑病、穗腐病、丝黑穗病、弯孢霉叶斑病,抗茎腐病、锈病,中抗灰斑病,感纹枯病。品质分析:容重800g/L,粗蛋白质10.01%,粗脂肪3.97%,粗淀粉73.98%,赖氨酸0.28%。

产量表现:2014年区试平均亩产685.6千克,较对照海禾2号增产6.5%,增产极显著,增产点率90.9%。2015年续试,平均亩产726.2千克,较对照海禾2号增产3.1%,增产显著,增产点率81.8%。两年区试平均亩产705.9千克,较对照增产4.7%,增产点率82.6%。

栽培技术要点:各地可根据最佳节令调节播种期,种植密度以每亩4000株左右为宜,播种时每亩施农家肥1000-2000公斤;5-6叶期,结合间苗、锄草,施拔节肥(尿素20kg/亩);大喇叭口期,结合中耕培士,重施攻穗肥(尿素30kg/亩);及时防治纹枯病等病、虫、鼠害;适期收获,妥善贮存。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云南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省1000米到2000米中海拔玉米区种植。

品种名称:亲瑞3817(试验名称:翔玉8号)

审定编号:滇审玉米2017011号

申 请 者:云南绿晶种业有限公司

育 种 者:云南绿晶种业有限公司、贵州三翔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云南绿晶种业有限公司与贵州三翔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于2010年以自交系629为母本与自交系3753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

特征特性:区试平均生育期129天,幼苗第一叶顶端圆到匙形、叶鞘花青甙显色中到强。叶片弯曲程度中、与茎秆夹角中。植株叶鞘花青甙显色极弱到弱,株高矮,穗位中。散粉期中,雄穗颖片除基部外花青甙显色极弱到弱、侧枝弯曲程度中、与主轴的夹角中,雄穗最低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及最高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中到长,侧枝长度中、一级侧枝数目少到中,花药花青甙显色弱、花丝花青甙显色极弱到弱,植株茎秆“之”字形程度无或极弱,果穗穗柄短,锥到筒形穗,籽粒中等黄色马齿型,穗轴颖片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抗性鉴定:高抗大斑病、小斑病,抗穗腐病、弯孢霉叶斑病、灰斑病,中抗茎腐病,感纹枯病、锈病。品质分析:容重770g/L,粗蛋白质10.14%,粗脂肪4.07%,粗淀粉74.04%,赖氨酸0.28%。

产量表现:2014年区试,平均亩产706.6千克,较对照海禾2号增产9.8%,增产极显著,增产点率90.9%。2015年续试,平均亩产779.9千克,较对照海禾2号增产10.7%,增产极显著,增产点率90.9 %。两年区试平均亩产743.2千克,较对照增产10.2 %,增产点率87.0%。

栽培技术要点:根据当地气候确定播种期;播种时施足底肥,可施农家肥1500公斤作基肥,播种时按20公斤/亩复合肥作种肥,种肥隔离,每亩保苗3800-4000株/亩;苗期追施尿素20公斤,注意中耕除草;大喇叭口期重施穗肥尿素30公斤;注意防治纹枯病、锈病;在低洼地块及平坦地块种植密度不宜过大。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云南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1000米到2000米中海拔玉米区种植。

品种名称:利禾1号(试验名称:利禾1号)

审定编号:滇审玉米2017012号

申 请 者:云南大天种业有限公司

育 种 者:云南大天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云南大天种业有限公司选育而成。组合为惠3-16×惠6-1。

特征特性:区试平均生育期126天。幼苗第一叶顶端圆到匙形、叶鞘花青甙显色中。叶片弯曲程度弱、与茎秆夹角中。植株叶鞘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株高极矮到矮,穗位矮到中。散粉期早,雄穗颖片除基部外花青甙显色中到强、侧枝弯曲程度中、与主轴的夹角中到大,雄穗最低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长、最高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及侧枝长度中到长、一级侧枝数目少到中,花药花青甙显色中到强、花丝花青甙显色弱,植株茎秆“之”字形程度弱,果穗穗柄短,筒形穗,籽粒橙黄色中间型,穗轴颖片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平均穗行数16.8行,行粒数39粒。抗性鉴定:高抗大斑病、小斑病、穗腐病,抗灰斑病、弯孢霉叶斑病,感纹枯病、茎腐病,高感锈病。品质分析:容重772g/L,粗蛋白质9.72%,粗脂肪3.93%,粗淀粉74.14%,赖氨酸0.29%。

产量表现:2014年区试平均亩产712.7千克,较对照海禾2号增产10.7%,增产极显著,增产点率72.7%。2015年续试平均亩产716.4千克,较对照海禾2号增产5.0%,增产极显著,增产点率70.0%。两年区试平均亩产714.6千克,较对照增产7.7%,增产点率68.2%。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83.7千克,较对照增产2.1%,增产点率66.7 %。

栽培技术要点:1、春播一般在3月20日-4月20日播种,地膜覆盖和育苗移栽可适当提前;夏播时间不宜超过5月20日。2、播种时要求每亩施腐熟农家肥1500-2000公斤,复合肥10-15公斤;追肥分两次进行,第一次追肥在玉米5-6叶期结合中耕除草,每亩施尿素7.5-10公斤,第二次追肥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即玉米13-15叶,每亩施尿素15-20公斤,同时进行中耕培土;注意防治锈病等病虫鼠害。3、种植密度一般上等肥力地块,单株留苗每亩3000-3500株为宜,中等及中等以下地块每亩2800-3000株为宜。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云南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000-2000米的玉米区种植。

品种名称:云瑞407(试验名称:云瑞407)

审定编号:滇审玉米2017013号

申 请 者:云南田瑞种业有限公司

育 种 者:云南田瑞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云南田瑞种业有限公司以TRL601为母本,TRL40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总淀粉含量为75.1%,属于高淀粉玉米品种。

特征特性:区试平均生育期130天,比对照海禾2号晚7天成熟。幼苗第一叶顶端圆到匙形、叶鞘花青甙显色弱。叶片弯曲程度弱到中、与茎秆夹角中。植株叶鞘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株高矮,穗位中。散粉期中到晚,雄穗颖片除基部外花青甙显色极弱到弱、侧枝弯曲程度弱、与主轴的夹角大,雄穗最低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中到长、最高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中、侧枝长度中到长、一级侧枝数目少到中,花药花青甙显色弱到中、花丝花青甙显色极弱到弱,植株茎秆“之”字形程度弱,果穗穗柄中,锥到筒形穗,籽粒中等黄色中间型,穗轴颖片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平均穗行数14行,行粒数39.9粒。抗性鉴定:高抗大斑病、弯孢霉叶斑病,抗小斑病、穗腐病,中抗灰斑病,感纹枯病、锈病。品质分析:容重790g/L,粗蛋白质9.94%,粗脂肪3.68%,粗淀粉75.13%,赖氨酸0.29%。

产量表现:2014年区试,平均亩产644.9千克,较对照海禾2号增产0.2%,增产不显著,增产点率72.7%。2015年续试,平均亩产719.9千克,较对照海禾2号增产5.5 %,增产极显著,增产点率60.0%。两年区试平均亩产682.4千克,较对照增产2.9%,增产点率63.6%。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各地可根据最佳节令调节播种期。2、合理密植:种植密度以每亩4000株左右为宜。3、合理施肥:播种时每亩施农家肥1000-2000公斤;5-6叶期,结合间苗、锄草,施拔节肥(尿素20kg/亩);大喇叭口期,结合中耕培士,重施攻穗肥(尿素30kg/亩)。4、及时防治锈病、纹枯病等病、虫、鼠害。5、适期收获,妥善贮存。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云南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000-2000米玉米区种植。

品种名称:会单888(试验名称:会单888)

审定编号:滇审玉米2017014号

申 请 者:云南会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育 种 者:云南会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云南会丰种业有限公司选育而成,以HF019为母本、HFs001为父本杂交组配选育而成的杂交种。

特征特性:成株整齐,平均生育期126天。幼苗第一叶顶端圆形、叶鞘花青甙显色强。叶片弯曲程度极弱到弱、与茎秆夹角小。植株叶鞘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株高中,穗位矮到中。散粉期中,雄穗颖片除基部外花青甙显色弱、侧枝弯曲程度强、与主轴的夹角中,雄穗最低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及侧枝长度中、最高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长、一级侧枝数目少,花药花青甙显色弱到中、花丝花青甙显色极弱到弱,植株茎秆“之”字形程度无或极弱,筒形穗,籽粒橙黄色偏硬粒型,穗轴颖片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平均穗行数14.6行,行粒数38.7粒。抗性鉴定:高抗大斑病、小斑病,抗穗腐病、茎腐病、弯苞霉叶斑病,中抗灰斑病,感锈病、纹枯病。品质分析:容重801g/L,粗蛋白质9.36%,粗脂肪4.87%,粗淀粉74.87%,赖氨酸0.3%。

产量表现:2015年区试,平均亩产826.2千克,较对照海禾2号增产21.0%,增产极显著,增产点率90.0%;2016年续试,平均亩产754.6千克,较对照海禾2号增产16.1%,增产极显著,增产点率100.0%;两年区试平均亩产790.4千克,较对照增产18.6%,增产点率95.5%。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35.5千克,较对照增产11.1%,增产点率83.3%。

栽培技术要点:选择中上肥力,质地疏松,通透性好,保水,保肥力较好的地块;气温基本稳定在10-12度时适时播种;合理施肥,施足底肥,重施穗肥;合理密植,密度在每亩3500-3800株左右;合理施肥,以施足基肥为主,大喇叭口期重施穗肥;注意防治纹枯病、锈病等病害,加强虫、鼠害防治;适时收获。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云南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000-2000米玉米区种植。

品种名称:芮单26(试验名称:芮单26)

审定编号:滇审玉米2017015号

申 请 者:云南红穗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育 种 者:云南红穗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昆明稼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云南红穗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和昆明稼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选育而成,以RJ2011为母本、RJ2057为父本杂交组配选育而成的杂交种。

特征特性:成株整齐,区试平均生育期126天。幼苗第一叶顶端尖到圆形、叶鞘花青甙显色强。叶片弯曲程度弱到中、与茎秆夹角小。植株叶鞘花青甙显色极弱到弱,株高中,穗位矮到中。散粉期中,雄穗颖片除基部外花青甙显色强到极强、侧枝弯曲程度中、与主轴的夹角大,雄穗最低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最高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及侧枝长度中、一级侧枝数目中,花药、花丝花青甙显色弱,植株茎秆“之”字形程度弱,锥到筒形穗,籽粒浅黄色偏硬粒型,穗轴颖片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平均穗行数18.6行,行粒数42.2粒。抗性鉴定:高抗小斑病、大斑病、弯孢霉叶斑病,抗灰斑病、穗腐病、锈病,感纹枯病。品质分析:容重804g/L,粗蛋白质8.82%,粗脂肪3.81%,粗淀粉76.84%,赖氨酸0.28%。

产量表现:2015年区试平均亩产795.0千克,较对照海禾2号增产16.5%,增产极显著,增产点率100.0%;2016年续试,平均亩产767.2千克,较对照海禾2号增产18.0%,增产极显著,增产点率100.0%;两年区试平均亩产781.1千克,较对照增产17.2%,增产点率100.0%。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81.1千克,较对照增产19.1%,增产点率100.0%。

栽培技术要点:选择中上肥力,质地疏松,通透性好,保水,保肥力较好的地块;气温基本稳定在10-12度时适时播种;合理施肥,施足底肥,重施穗肥;合理密植,密度在每亩3500-4000株左右;合理施肥,以施足基肥为主,大喇叭口期重施穗肥;加强纹枯病等病、虫、鼠害防治;适时收获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云南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000-2000米玉米区种植。

品种名称:尚单6616(试验名称:尚单6616)

审定编号:滇审玉米2017016号

申 请 者:云南芮稼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 种 者:云南芮稼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云南芮稼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选育而成。组合为SY61003×RJ12053。

特征特性:区试平均生育期128天。幼苗第一叶顶端圆到匙形、叶鞘花青甙显色强。叶片弯曲程度极弱到弱、与茎秆夹角小。植株叶鞘花青甙显色无到极弱,株高矮到中,穗位矮。散粉期中到晚,雄穗颖片除基部外花青甙显色中、侧枝弯曲程度极弱到弱、与主轴的夹角极小到小,雄穗最低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最高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及侧枝长度中、一级侧枝数目少,花药花青甙显色极弱到弱、花丝花青甙显色中,植株茎秆“之”字形程度弱,锥到筒形穗,籽粒橙黄色偏硬粒型,穗轴颖片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平均穗行数15.8行,行粒数43粒。抗性鉴定:高抗小斑病、大斑病、弯孢霉叶斑病,抗灰斑病、穗腐病、锈病、茎腐病,感纹枯病。品质分析:容重818g/L,粗蛋白质9.3%,粗脂肪3.88%,粗淀粉75.97%,赖氨酸0.28%。

产量表现:2015年区试平均亩产765.4千克,较对照海禾2号增产12.1%,增产极显著,增产点率100.0%。2016年续试平均亩产747.4千克,较对照海禾2号增产14.9%,增产极显著,增产点率100.0%。两年区试平均亩产756.4千克,较对照增产13.5%,增产点率100.0%。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69.5千克,较对照增产17.1 %,增产点率100.0 %。

栽培技术要点:1、最佳播种时间为2月20日—6月10日,冬播根据当地实际气候条件确定。2、种植密度每亩3500-4000株为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合理密植,单株或双株留苗均可。3、科学施肥,施足农家肥,每亩加施复合肥10-20公斤,苗期施用尿素15公斤/亩,大喇叭口期施用尿素25-35公斤/亩。4、注意防治纹枯病等病、虫、鼠害。5、成熟后及时收获,并注意及时晾干脱粒储藏,以保持籽粒较好的商品性。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云南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000-2000米的玉米区种植。

品种名称:滇尚111(试验名称:滇尚111)

审定编号:滇审玉米2017017号

申 请 者:云南浩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 种 者:云南浩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云南尚一种子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云南浩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云南尚一种子科技有限公司选育而成。组合为SY61003×JS5905。

特征特性:区试平均生育期126天。幼苗第一叶顶端尖到圆形、叶鞘花青甙显色强。叶片弯曲程度弱、与茎秆夹角小。植株叶鞘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株高矮到中,穗位矮到中。散粉期中,雄穗颖片除基部外花青甙显色强、侧枝弯曲程度中、与主轴的夹角中到大,雄穗最低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最高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及侧枝长度中、一级侧枝数目中,花药、花丝花青甙显色弱,植株茎秆“之”字形程度弱,锥到筒形穗,籽粒橙黄色中间型,穗轴颖片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平均穗行数17.2行,行粒数40.5粒。抗性鉴定:高抗灰斑病、小斑病、大斑病、弯孢霉叶斑病,抗穗腐病,中抗锈病,感纹枯病。品质分析:容重785g/L,粗蛋白质9.49%,粗脂肪4.01%,粗淀粉76.2%,赖氨酸0.32%。

产量表现:2015年区试平均亩产749.2千克,较对照海禾2号增产9.8%,增产极显著,增产点率90.0%。2016年续试平均亩产753.6千克,较对照海禾2号增产15.9%,增产极显著,增产点率100.0%。两年区试平均亩产751.4千克,较对照增产12.8%,增产点率95.5%。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89.9千克,较对照增产20.6%,增产点率100.0%。

栽培技术要点:1、种植密度每亩留苗3600-4400株为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合理密植,单株或双株留苗均可。2、建议最佳播种时间为2月20日—6月10日,无霜或霜期短区域,避开霜期可进行夏播、秋播、和冬播。3、科学施肥,施足农家肥,并每亩加施复合肥10-20公斤,苗期施用尿素15公斤/亩,大喇叭口期施用尿素25-35公斤/亩。4、注意防治纹枯病等病、虫、鼠害。5、成熟后及时收获,并注意及时晾干脱粒储藏,保持较好的商品性。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云南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000-2000米的玉米区种植。

品种名称:中种1207(试验名称:中种1207)

审定编号:滇审玉米2017018号

申 请 者:中种国际种子有限公司

育 种 者:中种国际种子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中种国际种子有限公司育成,组合为B1470Z×G7720Z。

特征特性:该品种在云南省区域试验中平均生育期134天。幼苗第一叶顶端圆形、叶鞘花青甙显色强到极强。叶片弯曲程度弱到中、与茎秆夹角小。植株叶鞘花青甙显色无到极弱,株高中,穗位矮。散粉期中到晚,雄穗颖片除基部外花青甙显色极弱到弱、侧枝弯曲程度极弱到弱、与主轴的夹角极小到小,雄穗最低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最高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及侧枝长度中、一级侧枝数目少,花药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花丝花青甙显色强,植株茎秆“之”字形程度弱,锥到筒形穗,籽粒橙黄色偏硬粒型,穗轴颖片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抗性鉴定:高抗小斑病、弯孢霉叶斑病,抗大斑病、穗腐病、锈病,中抗灰斑病,感纹枯病。品质分析:容重824g/L,粗蛋白质8.92%,粗脂肪4.11%,粗淀粉75.35%,赖氨酸0.27%。

产量表现:2015年区试平均亩产745.6千克,较对照海禾2号增产9.2 %,增产极显著,增产点率80.0%;2016年平均亩产673.9千克,较对照海禾2号增产3.7%,增产极显著,增产点率58.3%。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09.6千克,较对照增产6.6 %,增产点率100.0 %。

栽培技术要点:种植密度以每亩4000株左右为宜,播种前施足农家肥,适时追肥,注意防治纹枯病等病、虫、鼠害,成熟及时收获。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云南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000~2000米玉米区种植。

品种名称:路单3号(试验名称:路单3号)

审定编号:滇审玉米2017019号

申 请 者:云南林丰种业有限公司

育 种 者:云南林丰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云南林丰种业有限公司选育而成。组合为LAT-2-2-3×掖107。

特征特性:区试平均生育期126天。幼苗第一叶顶端圆到匙形、叶鞘花青甙显色中到强。叶片弯曲程度中、与茎秆夹角小。植株叶鞘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株高矮,穗位矮。散粉期中,雄穗颖片除基部外花青甙显色弱到中、侧枝弯曲程度中、与主轴的夹角中到大,雄穗最低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最高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及侧枝长度中、一级侧枝数目少,花药、花丝花青甙显色极弱到弱,植株茎秆“之”字形程度中,锥到筒形穗,籽粒浅黄色偏马齿型,穗轴颖片花青甙显色中。平均穗行数14行,行粒数39.5粒。抗性鉴定:高抗大斑病、小斑病、穗腐病、弯孢霉叶斑病,抗茎腐病,中抗锈病,感灰斑病、纹枯病。品质分析:容重797g/L,粗蛋白质10.44%,粗脂肪3.03%,粗淀粉73.89%,赖氨酸0.31%。

产量表现:2015年区试平均亩产714.3千克,较对照海禾2号增产4.6 %,增产极显著,增产点率70.0%。2016年续试平均亩产723.8千克,较对照海禾2号增产11.3%,增产极显著,增产点率83.3%。两年区试平均亩产719.1千克,较对照增产7.9%,增产点率77.3%。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55.1千克,较对照增产14.5%,增产点率83.3%。

栽培技术要点:1、合理密植,亩种植密度3500-3800株,及时间苗、定苗。2、适时播种。3、科学施肥,提高肥效。根据实际情况增施农家肥,亩用普钙40公斤;钾肥5-10公斤作底肥;6叶期追施20公斤/亩,13-14叶期追施氮肥30公斤/亩。4、及时中耕锄草、培土防倒伏,科学防治病虫害,注意防治灰斑病、纹枯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云南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000-2000米的玉米区种植。

品种名称:梦玉901(试验名称:临玉901)

审定编号:滇审玉米2017020号

申 请 者:临沧市种子管理站

育 种 者:临沧市种子管理站、云南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临沧市种子管理站和云南农业大学选育而成。组合为C29011×3861-2。

特征特性:区试平均生育期129天。幼苗第一叶顶端尖到圆形、叶鞘花青甙显色中。叶片弯曲程度中、与茎秆夹角小。植株叶鞘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株高矮,穗位矮。散粉期中到晚,雄穗颖片除基部外花青甙显色强、侧枝弯曲程度强、与主轴的夹角小到中,雄穗最低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及侧枝长度中、最高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长、一级侧枝数目少,花药花青甙显色无到极弱、花丝花青甙显色弱,植株茎秆“之”字形程度弱,锥到筒形穗,籽粒中等黄色中间型,穗轴颖片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平均穗行数16.2行,行粒数39粒。抗性鉴定:高抗灰斑病、大斑病、小斑病、穗腐病、弯孢霉叶斑病,抗锈病,感纹枯病。品质分析:容重780g/L,粗蛋白质7.79%,粗脂肪4.18%,粗淀粉75.63%,赖氨酸0.27%。

产量表现:2015年区试平均亩产744.6千克,较对照海禾2号增产4.4 %,增产极显著,增产点率81.8 %。2016年续试平均亩产702.4千克,较对照海禾2号增产8.0%,增产极显著,增产点率91.7%。两年区试平均亩产723.5千克,较对照增产6.2%,增产点率87.0%。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42.0千克,较对照增产12.3%,增产点率100.0%。

栽培技术要点:1、适应云南省中海拔地区中上肥力平坝和山地种植。2、可作春播、夏播。3、每亩适宜密度4000~4200株。4、施肥:底肥20公斤复合肥或10公斤尿素加20 公斤磷肥,苗肥20公斤氮肥,穗肥20公斤氮肥加10公斤钾肥。5、注意防治纹枯病等病、虫害,加强田间管理。6、及时收获。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云南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000-2000米的玉米区种植。

品种名称:滇玉519(试验名称:滇玉519)

审定编号:滇审玉米2017021号

申 请 者:云南农业大学

育 种 者:云南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云南农业大学选育而成,母本为云南农业大学自育自交系C29011,父本由临沧市田丰农业科技公司F519育成,组合为C29011×F519。

特征特性:该品种在云南省区域试验中平均生育期126天。幼苗第一叶顶端圆到匙形、叶鞘花青甙显色强。叶片弯曲程度极弱到弱、与茎秆夹角小。植株叶鞘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株高矮到中,穗位矮。散粉期早到中,雄穗颖片除基部外花青甙显色弱、侧枝弯曲程度弱、与主轴的夹角小到中,雄穗最低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最高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及侧枝长度中、一级侧枝数目少,花药花青甙显色弱、花丝花青甙显色中,植株茎秆“之”字形程度中,锥到筒形穗,籽粒中等黄色马齿型,穗轴颖片花青甙显色中。抗性鉴定:高抗大斑病、小斑病、弯孢霉叶斑病,抗穗腐病,中抗茎腐病,感灰斑病、纹枯病,高感锈病。品质分析:容重722g/L,粗蛋白质9.94%,粗脂肪3.9%,粗淀粉74.45%,赖氨酸0.33%。

产量表现:2015年平均亩产748.0千克,较对照海禾2号增产4.9%,增产极显著,增产点率72.7%;2016年平均亩产730.0千克,较对照海禾2号增产12.3%,增产极显著,增产点率100.0%。两年区试平均亩产739.0千克,较对照增产8.4%,增产点率87.0%。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34.5千克,较对照增产11.0%,增产点率83.3 %。

栽培技术要点:种植密度以每亩3800~4000株为宜,播种前施足农家肥,并每亩加施复合肥25千克,大喇叭口期每亩追施尿素25千克,注意防治灰斑病、纹枯病,锈病等病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云南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000-2000米玉米区种植。

品种名称:金玉579(试验名称:金玉579)

审定编号:滇审玉米2017022号

申 请 者:贵州金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育 种 者:贵州金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贵州金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选育而成,以QB1013为母本、QB1923为父本杂交组配选育而成的杂交种。

特征特性:成株整齐,区试平均生育期127天。幼苗第一叶顶端圆到匙形、叶鞘花青甙显色强到极强。叶片弯曲程度极弱到弱、与茎秆夹角小到中。植株叶鞘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株高矮到中,穗位矮。散粉期早到中,雄穗颖片除基部外花青甙显色中到强、侧枝弯曲程度中到强、与主轴的夹角小到中,雄穗最低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最高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及侧枝长度中、一级侧枝数目少,花药花青甙显色弱到中、花丝花青甙显色极弱到弱,植株茎秆“之”字形程度无或极弱,锥到筒形穗,籽粒中等黄色偏中间型,穗轴颖片花青甙显色强。平均穗行数16.4行,行粒数43.5粒。抗性鉴定:高抗大斑病、小斑病、弯孢霉叶斑病,抗穗腐病,感灰斑病、纹枯病、茎腐病,高感锈病。品质分析:容重788g/L,粗蛋白质8.38%,粗脂肪3.62%,粗淀粉76.8%,赖氨酸0.28%。

产量表现:2015年区试平均亩产797.6千克,较对照海禾2号增产11.9 %,增产极显著,增产点率81.8 %;2016年续试,平均亩产772.6千克,较对照海禾2号增产18.8%,增产极显著,增产点率100.0%;两年区试平均亩产785.1千克,较对照增产15.2%,增产点率91.3%。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90.3千克,较对照增产20.7%,增产点率100.0 %。

栽培技术要点:选择中上肥力,质地疏松,通透性好,保水,保肥力较好的地块;气温基本稳定在10-12度时适时播种;合理施肥,施足底肥,重施穗肥;合理密植,密度在每亩3500-4000株左右;合理施肥,以施足基肥为主,大喇叭口期重施穗肥;加强锈病等病、虫、鼠害防治;适时收获。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云南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000-2000米玉米区种植。

品种名称:旺玉30(试验名称:旺玉30)

审定编号:滇审玉米2017023号

申 请 者:云南禾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 种 者:云南禾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以自选自交系QR164为母本、外引自交系GD909为父本组配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区试平均生育期127天,幼苗第一叶顶端圆到匙形、叶鞘花青甙显色强。叶片弯曲程度极弱到弱、与茎秆夹角小。植株叶鞘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株高中,穗位矮。散粉期中,雄穗颖片除基部外花青甙显色弱、侧枝弯曲程度极弱到弱、与主轴的夹角中,雄穗最低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最高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及侧枝长度中、一级侧枝数目极少,花药花青甙显色弱到中、花丝花青甙显色极弱到弱,植株茎秆“之”字形程度弱,锥形穗,籽粒橙黄色中间型,穗轴颖片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平均穗行数15.4行,行粒数42.6粒。抗性鉴定:高抗大斑病、小斑病、穗腐病、弯孢霉叶斑病,抗锈病,感灰斑病、纹枯病。品质分析:796容重g/L,粗蛋白质9.58%,粗脂肪4.8%,粗淀粉74.67%,赖氨酸0.29%。

产量表现:2015年区试平均亩产799.9千克,较对照海禾2号增产12.2%,增产极显著,增产点率81.8%。2016年续试平均亩产748.6千克,较对照海禾2号增产15.1%,增产极显著,增产点率91.7%。两年区试平均亩产774.3千克,较对照增产13.6%,增产点率87.0%。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61.3千克,较对照增产15.6 %,增产点率83.3 %。

栽培技术要点:每年4月初至5月中旬播种为宜;种植密度4000—4500株/亩;施足底肥,每亩用30千克复合肥作底肥;5-6叶期时进行第一次施肥,每亩施尿素15千克;大喇叭口期进行中耕、培土,每亩施尿素25千克,注意防治灰斑病、纹枯病等病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云南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000-2000米玉米区种植。

品种名称:林新6号(试验名称:林新6号)

审定编号:滇审玉米2017024号

申 请 者:云南林丰种业有限公司

育 种 者:云南林丰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云南林丰种业有限公司选育而成。组合为LAT-63×掖107。

特征特性:区试平均生育期126天。幼苗第一叶顶端圆到匙形、叶鞘花青甙显色中到强。叶片弯曲程度弱、与茎秆夹角小。植株叶鞘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株高矮到中,穗位矮。散粉期早到中,雄穗颖片除基部外花青甙显色弱到中、侧枝弯曲程度中、与主轴的夹角中,雄穗最低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最高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及侧枝长度中、一级侧枝数目少,花药花青甙显色极弱到弱、花丝花青甙显色弱到中,植株茎秆“之”字形程度弱,锥形穗,籽粒中等黄色偏马齿型,穗轴颖片花青甙显色强。平均穗行数14行,行粒数38.2粒。抗性鉴定:高抗小斑病,抗大斑病、穗腐病、弯孢霉叶斑病,中抗灰斑病、茎腐病、锈病,感纹枯病。品质分析:容重734g/L,粗蛋白质10.08%,粗脂肪3.03%,粗淀粉74.73%,赖氨酸0.31%。

产量表现:2015年区试平均亩产760.9千克,较对照海禾2号增产11.7%,增产极显著,增产点率90.0%。2016年续试平均亩产733.0千克,较对照海禾2号增产11.3%,增产极显著,增产点率91.7%。两年区试平均亩产747.0千克,较对照增产11.5%,增产点率90.9%。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22.3千克,较对照增产8.8%,增产点率83.3 %。

栽培技术要点:1、合理密植,亩种植密度3500-3800株,及时间苗、定苗。2、适时播种。3、科学施肥,提高肥效。根据实际情况增施农家肥,亩用普钙40公斤;钾肥5-10公斤作底肥;6叶期追施20公斤/亩,13-14叶期追施氮肥30公斤/亩。4、及时中耕锄草、培土防倒伏,科学防治病虫害,注意防治纹枯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云南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000-2000米的玉米区种植。

品种名称:金秋玉35(试验名称:金秋玉35)

审定编号:滇审玉米2017025号

申 请 者:云南金秋种业有限公司

育 种 者:云南金秋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云云南金秋种业有限公司选育而成。组合为JW38× JQ35。

特征特性:区试平均生育期124天,幼苗第一叶顶端圆到匙形、叶鞘花青甙显色强。叶片弯曲程度极弱到弱、与茎秆夹角小。植株叶鞘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株高矮到中,穗位矮。散粉期早,雄穗颖片除基部外花青甙显色弱、侧枝弯曲程度弱、与主轴的夹角小到中,雄穗最低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最高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及侧枝长度中、一级侧枝数目少,花药花青甙显色强、花丝花青甙显色中,植株茎秆“之”字形程度弱,锥形穗,籽粒中等黄色马齿型,穗轴颖片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平均穗行数16.4行,行粒数41.3粒。抗性鉴定:高抗大斑病、小斑病、弯孢霉叶斑病,抗灰斑病、锈病,中抗穗腐病、纹枯病。品质分析:容重760g/L,粗蛋白质9.89%,粗脂肪3.6%,粗淀粉72.97%,赖氨酸0.31%。

产量表现:2015年区试平均亩产783.9千克,较对照海禾2号增产15.1%,增产极显著,增产点率100.0%。2016年续试平均亩产717.6千克,较对照海禾2号增产10.4%,增产极显著,增产点率100.0%。两年区试平均亩产750.7千克,较对照增产12.8%,增产点率95.5%。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28.3千克,较对照增产9.9 %,增产点率100.0 %。

栽培技术要点:在中海拔区域内根据各地区节令适时播种,一般以4月上中旬播种为宜,最迟不能超过5月15日;种植适宜密度为4000-4500株/亩;底肥每亩施用农家肥1500千克或氮、磷、钾为20:15:10的复合肥50千克。苗期追肥在三叶一心时每亩用尿素20千克追施。喇叭口期追肥在八叶时追施喇叭口肥,每亩用尿素35公斤加钾肥10千克穴施。结合施肥做好中耕培土。灌浆期追肥在授粉结束后马上追施,每亩用尿素20千克加钾肥15千克穴施。适时收获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云南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000-2000米玉米区种植。

品种名称:宣会7号(试验名称:宏玉8号)

审定编号:滇审玉米2017026号

申 请 者:宣威市宣会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育 种 者:宣威市宣会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宣威市宣会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选育而成。组合为选65× E16。

特征特性:区试平均生育期125天,幼苗第一叶顶端圆形、叶鞘花青甙显色强。叶片弯曲程度无到极弱、与茎秆夹角小。植株叶鞘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株高矮到中,穗位矮。散粉期早到中,雄穗颖片除基部外花青甙显色中、侧枝弯曲程度中、与主轴的夹角中,雄穗最低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最高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及侧枝长度中、一级侧枝数目极少,花药花青甙显色强、花丝花青甙显色极弱到弱,植株茎秆“之”字形程度弱,锥形穗,籽粒中等黄色马齿型,穗轴颖片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平均穗行数16.4行,行粒数42.1粒。抗性鉴定:高抗小斑病、穗腐病、弯孢霉叶斑病,抗大斑病,中抗灰斑病、茎腐病,感纹枯病,高感锈病。品质分析:容重760g/L,粗蛋白质9.55%,粗脂肪3.92%,粗淀粉73.54%,赖氨酸0.31%。

产量表现:2015年区试平均亩产753.7千克,较对照海禾2号增产10.7%,增产极显著,增产点率90.0%。2016年续试,平均亩产737.3千克,较对照海禾2号增产13.4%,增产极显著,增产点率100.0%。两年区试平均亩产745.5千克,较对照增产12.0%,增产点率95.5%。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54.8千克,较对照增产14.5%,增产点率100.0 %。

栽培技术要点:依土壤墒情适时播种,每亩保苗4000株。种肥一般每公顷施入优质农肥30立方米以上或用复合肥(各15%)300-400千克,钾肥50千克,锌肥25千克。追肥在玉米11片叶左右,每公顷用300-400千克尿素,再加上50千克钾肥,注意防治锈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云南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000-2000米玉米区种植。

品种名称:云瑞108 (试验名称:云瑞108)

审定编号:滇审玉米2017027号

申 请 者:云南田瑞种业有限公司

育 种 者:云南田瑞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云南田瑞种业有限公司于2011年以TRL221为母本,TRL605为父本杂交组配选育而成的优质杂交种。

特征特性:区试平均生育期128天,幼苗第一叶顶端尖到圆形、叶鞘花青甙显色中到强。叶片弯曲程度弱到中、与茎秆夹角小。植株叶鞘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株高矮到中,穗位中。散粉期中,雄穗颖片除基部外花青甙显色弱、侧枝弯曲程度极弱到弱、与主轴的夹角小,雄穗最低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最高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及侧枝长度中、一级侧枝数目中,花药、花丝花青甙显色弱到中,植株茎秆“之”字形程度弱,锥形穗,籽粒橙黄色中间型,穗轴颖片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抗性鉴定:高抗大斑病、小斑病、弯孢霉叶斑病,抗穗腐病、茎腐病、灰斑病,中抗锈病、纹枯病。品质分析:容重804g/L,粗蛋白质10.32%,粗脂肪4.54%,粗淀粉73.7%,赖氨酸0.29%。

产量表现:2015年区试平均亩产703.4千克,较对照海禾2号增产3.3%,增产显著,增产点率70.0%。2016年续试,平均亩产683.6千克,较对照海禾2号增产5.1%,增产极显著,增产点率100.0%。两年区试平均亩产693.5千克,较对照增产4.2 %,增产点率81.8%。

栽培技术要点:各地可根据最佳节令调节播种期;种植密度以每亩4000-4500株左右为宜;播种时每亩施农家肥1000-2000公斤,5-6叶期结合间苗、锄草、施拔节肥(尿素20kg/亩),大喇叭口期结合中耕培士,重施攻穗肥(尿素30kg/亩);及时防治病、虫、鼠害;适期收获,妥善贮存。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云南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000米到2000米玉米区种植。

品种名称:兆丰788(试验名称:兆丰788)

审定编号:滇审玉米2017028号

申 请 者:云南新鸿源经贸有限公司

育 种 者:广西兆和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广西兆和种业有限公司从苏湾种群中系谱法选育的NF03作母本,以泰国引进的杂交种分离二环系选育成的NF01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单交种。2011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为桂审玉2011002号。

特征特性:两年区试平均生育期102天。幼苗第一叶顶端圆形、叶鞘花青甙显色中到强。叶片弯曲程度中、与茎秆夹角中。植株叶鞘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株高矮,穗位高。散粉期中,雄穗颖片除基部外花青甙显色极强、侧枝弯曲程度强、与主轴的夹角大,雄穗最低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中到长、最高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中、侧枝长度中到长、一级侧枝数目多,花药花青甙显色极强、花丝花青甙显色中到强,植株茎秆“之”字形程度弱,果穗穗柄短,锥到筒形穗,籽粒橙黄色中间型,穗轴颖片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抗性鉴定:高抗大斑病、小斑病、穗腐病,抗锈病、弯孢霉叶斑病,中抗灰斑病,感纹枯病。 品质分析:容重768g/L,粗蛋白质(干基)10.37%,粗脂肪(干基)4.55%,粗淀粉(干基)72.70%,赖氨酸(干基)0.30%。

产量表现:2014年区试平均亩产552.8千克,较对照增产25.2%,增产极显著,增产点率100%。2015年平均亩产584.1千克,较对照周玉0913增产12.3%,增产极显著,增产点率77.8%。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68.5千克,较对照增产19.13%,增产点率88.9%。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1.6千克,较对照增产1.86%,增产点率66.7%。

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播种,宜夏播,每亩种植密度3500株左右,正常田间管理,及时防治纹枯病等病、虫、草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云南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000米以下玉米区种植。

品种名称:耐斯1号(试验名称:耐斯1号)

审定编号:滇审玉米2017029号

申 请 者:广西壮族自治区种子公司

育 种 者:广西壮族自治区种子公司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种子公司选育而成,以MZ003为母本、宇002为父本杂交组配选育而成的杂交种。

特征特性:成株整齐,区试平均生育期102天,幼苗第一叶顶端圆形、叶鞘花青甙显色中。叶片弯曲程度中、与茎秆夹角小。植株叶鞘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株高矮,穗位中到高。散粉期中,雄穗颖片除基部外花青甙显色强到极强、侧枝弯曲程度中、与主轴的夹角小到中,雄穗最低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长、最高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中到长、侧枝长度长、一级侧枝数目中,花药、花丝花青甙显色强到极强,植株茎秆“之”字形程度无或极弱,果穗穗柄中,锥到筒形穗,籽粒橙黄色硬粒型,穗轴颖片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平均穗行数13.4行,行粒数49.1粒。抗性鉴定:高抗大斑病、小斑病、穗腐病、弯孢霉叶斑病,抗锈病,中抗灰斑病、纹枯病。品质分析:容重766g/L,粗蛋白质(干基)10.66%,粗脂肪(干基)3.74%,粗淀粉(干基)73.68%,赖氨酸(干基)0.33%。

产量表现:2014年区试平均亩产530.0千克,较对照增产20.1%,增产极显著,增产点率77.8%;2015年续试平均亩产534.1千克,较对照周玉0913增产2.7%,增产不显著,增产点率77.8%;两年区试平均生育期102天,平均亩产532.0千克,较对照增产11.5%,增产点率77.8%。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8.7千克,较对照增产5.14%,增产点率83.3%。

栽培技术要点:选择中上肥力,质地疏松,通透性好,保水,保肥力较好的地块;气温基本稳定在10-12度时适时播种;合理施肥,施足底肥,重施穗肥;合理密植,密度在每亩3000-3800株左右;合理施肥,以施足基肥为主,大喇叭口期重施穗肥;加强病、虫、鼠害防治,适时收获。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云南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000米以下玉米区种植。

品种名称:会单78(试验名称:会单78)

审定编号:滇审玉米2017030号

申 请 者:云南会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农业开发研究所

育 种 者:云南会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农业开发研究所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云南会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农业开发所选育而成,以HF05380为母本、HF10057为父本杂交组配选育而成的杂交种。

特征特性:成株整齐,区试平均生育期100天。幼苗第一叶顶端圆到匙形、叶鞘花青甙显色中到强。叶片弯曲程度弱、与茎秆夹角小到中。植株叶鞘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株高矮,穗位矮到中。散粉期早,雄穗颖片除基部外花青甙显色极弱到弱、侧枝弯曲程度极弱到弱、与主轴的夹角小,雄穗最低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中到长、最高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及侧枝长度中、一级侧枝数目中到多,花药花青甙显色中、花丝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植株茎秆“之”字形程度弱,果穗穗柄短,锥到筒形穗,籽粒橙色偏硬粒型,穗轴颖片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平均穗行数15.2行,行粒数46.6粒。抗性鉴定:高抗大斑病、小斑病、弯孢霉叶斑病,抗穗腐病、锈病,中抗灰斑病、纹枯病。品质分析:容重744g/L,粗蛋白质(干基)10.26%,粗脂肪(干基)4.34%,粗淀粉(干基)72.49%,赖氨酸(干基)0.32%。

产量表现:2014年区试平均亩产520.7千克,较对照增产10.4%,增产极显著,增产点率75.0%;2015年续试平均亩产571.1千克,较对照周玉0913增产9.8%,增产极显著,增产点率88.9%;两年区试平均生育期100.5天,平均亩产545.9千克,较对照增产10.91%,增产点率82.4%。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9.1千克,较对照增产3.3%,增产点率83.3%。

栽培技术要点:选择中上肥力,质地疏松,通透性好,保水,保肥力较好的地块;气温基本稳定在10-12度时适时播种;合理施肥,施足底肥,重施穗肥;合理密植,密度在每亩3500-4000株左右;合理施肥,以施足基肥为主,大喇叭口期重施穗肥;加强病、虫、鼠害防治;适时收获。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云南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000米以下玉米区种植。

品种名称:云瑞62(试验名称:云瑞62)

审定编号:滇审玉米2017031号

申 请 者:云南田瑞种业有限公司

育 种 者:云南田瑞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云南田瑞种业有限公司以TRL392为母本,TRL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区试平均生育期102天,幼苗第一叶顶端尖到圆形、叶鞘花青甙显色中。叶片弯曲程度弱、与茎秆夹角小。植株叶鞘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株高极矮,穗位矮。散粉期中到晚,雄穗颖片除基部外花青甙显色极弱到弱、侧枝弯曲程度中、与主轴的夹角小到中,雄穗最低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最高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及侧枝长度中、一级侧枝数目少到中,花药花青甙显色弱、花丝花青甙显色中,植株茎秆“之”字形程度无或极弱,果穗穗柄中,锥到筒形穗,籽粒中等黄色中间型,穗轴颖片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平均穗行数14.6行,行粒数42.8粒。抗性鉴定:高抗大斑病、小斑病、穗腐病、弯孢霉叶斑病,抗灰斑病、锈病,感纹枯病。品质分析:容重766g/L,粗蛋白质(干基)10.51%,粗脂肪(干基)3.64%,粗淀粉(干基)73.53%,赖氨酸(干基)0.34%。

产量表现:2014年区试,平均亩产529.2千克,较对照增产12.2%,增产极显著,增产点率87.5%。2015年区试,平均亩产539.8千克,较对照周玉0913增产3.7%,增产不显著,增产点率88.9%。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34.5千克,较对照增产8.59%,增产点率88.2%。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各地可根据最佳节令调节播种期。2、合理密植:种植密度以每亩4000株左右为宜。3、合理施肥:播种时每亩施农家肥1000-2000公斤;5-6叶期,结合间苗、锄草,施拔节肥(尿素20kg/亩);大喇叭口期,结合中耕培士,重施攻穗肥(尿素30kg/亩)。4、及时防治纹枯病等病、虫、鼠害。5、适期收获,妥善贮存。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云南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000米以下玉米区种植。

品种名称:强鑫209(试验名称:强鑫209)

审定编号:滇审玉米2017032号

申 请 者:西双版纳强鑫农业服务有限公司

育 种 者:西双版纳纳丰种业有限公司、四川禾嘉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西双版纳纳丰种业有限公司和四川禾嘉种业有限公司选育而成,以JH06为母本,MH05为父本,经过多年选育组配而成。

特征特性:两年区试平均生育期105天,平均生育期133天,幼苗第一叶顶端圆形、叶鞘花青甙显色强。叶片弯曲程度弱、与茎秆夹角小。植株叶鞘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株高矮,穗位矮到中。散粉期中到晚,雄穗颖片除基部外花青甙显色中到强、侧枝弯曲程度中到强、与主轴的夹角小,雄穗最低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最高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中、侧枝长度中到长、一级侧枝数目中,花药花青甙显色中、花丝花青甙显色强,植株茎秆“之”字形程度弱,筒形穗,籽粒橙黄色中间型,穗轴颖片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平均穗行数16.8行,行粒数41.8粒。抗性鉴定:高抗大斑病、小斑病、茎腐病,丝黑穗病,穗腐病、弯孢霉叶斑病,抗灰斑病;中抗锈病,感纹枯病。品质分析:容重746g/L,粗蛋白质(干基)9.84%,粗脂肪(干基)4.20%,粗淀粉(干基)73.91%,赖氨酸(干基)0.32%。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89.3千克,较对照增产11.9%,增产点率88.9%。倒伏倒折率之和4.4%,倒伏倒折率之和≥10.0%的试验点百分率为16.7%。

栽培技术要点:1.选择土壤疏松,肥力中等,有利于排灌的地块,做到深耕深耙。2.施足基肥,早施苗肥,及时追施拔节肥和穗肥。基肥每亩施用复合肥和磷肥各25公斤,出苗后3~4叶期及时定苗和施苗肥,定苗应当间密留稀,间小留大,间病株留壮苗,苗肥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在10~12叶期及时追施拔节肥,每亩追施尿素15公斤;在大喇叭口期及时追施穗肥,每亩追施尿素5公斤。3种植密度要适当,一般每亩留苗株数在3800~4000株为宜。

4.苗期防好地下害虫,及时中耕除草,及时防治纹枯病等病、虫、鸟、鼠害,适时收获。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云南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000米以下玉米区种植。

品种名称:纳峰668(试验名称:纳峰668)

审定编号:滇审玉米2017033号

申 请 者:西双版纳纳丰种业有限公司

育 种 者:西双版纳纳丰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西双版纳纳丰种业有限公司选育而成,以JH02为母本、ML01为父本杂交组配选育而成的杂交种。

特征特性:成株整齐,区试平均生育期108天。幼苗第一叶顶端尖到圆形、叶鞘花青甙显色强。叶片弯曲程度弱、与茎秆夹角小。植株叶鞘花青甙显色弱,株高矮,穗位矮。散粉期中到晚,雄穗颖片除基部外花青甙显色强、侧枝弯曲程度中、与主轴的夹角小,雄穗最低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长、最高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中、侧枝长度中到长、一级侧枝数目少,花药花青甙显色强、花丝花青甙显色弱,植株茎秆“之”字形程度无或极弱,锥形穗,籽粒橙黄色马齿型,穗轴颖片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平均穗行数17.2行,行粒数40.6粒。抗性鉴定:高抗大斑病、小斑病、灰斑病、穗腐病、弯孢霉叶斑病,抗纹枯病、锈病。品质分析:容重772g/L,粗蛋白质(干基)10.88%,粗脂肪(干基)3.92%,粗淀粉(干基)73.89%,赖氨酸(干基)0.33%。

产量表现:2015年区试平均亩产562.4千克,较对照周玉0913增产11.1%,增产极显著,增产点率77.8%;2016年续试,平均亩产594.0千克,较对照周玉0913增产8.5%,增产极显著,增产点率88.89%;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78.2千克,较对照增产9.8%,增产点率83.4%。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84.4千克,较对照增产11.98%,增产点率100%。

栽培技术要点:选择中上肥力,质地疏松,通透性好,保水,保肥力较好的地块;气温基本稳定在10-12度时适时播种;合理施肥,施足底肥,重施穗肥;合理密植,密度在每亩3500-4000株左右;合理施肥,以施足基肥为主,大喇叭口期重施穗肥;加强病、虫、鼠害防治;适当晚收。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云南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000米以下玉米区种植。

品种名称:正大619(试验名称:正大619)

审定编号:滇审玉米2017034号

申 请 者:云南正大种子有限公司

育 种 者:云南正大种子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云南正大种子有限公司育成,组合为F06×F19。

特征特性:该品种在云南省区域试验中平均生育期100天。幼苗第一叶顶端尖到圆形、叶鞘花青甙显色中到强。叶片弯曲程度中到强、与茎秆夹角小到中。植株叶鞘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株高矮,穗位矮到中。散粉期中到晚,雄穗颖片除基部外花青甙显色强、侧枝弯曲程度极弱到弱、与主轴的夹角中到大,雄穗最低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长、最高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中、侧枝长度长、一级侧枝数目中,花药花青甙显色中到强、花丝花青甙显色强,植株茎秆“之”字形程度无或极弱,锥形穗,籽粒橙黄色硬粒型,穗轴颖片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抗性鉴定:高抗大斑病、小斑病、弯孢霉叶斑病,抗穗腐病,中抗锈病,感灰斑病、纹枯病。品质分析:容重784g/L,粗蛋白质(干基)10.61%,粗脂肪(干基)3.82%,粗淀粉(干基)74.38%,赖氨酸(干基)0.32%。

产量表现:2015年平均亩产567.3千克,较对照周玉0913增产12.1%,增产极显著,增产点率88.9%。2016年平均亩产563.2千克,较对照周玉0913增产2.9%,增产不显著,增产点率88.89%。两年平均亩产565.3千克,较对照增产7.5%,增产点率88.9%。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22.1千克,较对照增产0.04%,增产点率83.3%。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种植密度每亩3200~4000株,全生育期要求施尿素40公斤、磷肥20公斤、钾肥10公斤。注意防治灰斑病、纹枯病等病害,注意防治小地老虎和玉米螟。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云南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000米以下玉米区种植。

品种名称:雅玉249 (试验名称:雅玉249)

审定编号:滇审玉米2017035号

申 请 者:四川雅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育 种 者:四川雅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四川雅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用自育自交系YA2401-1为母本,用F19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母本YA2401-1从苏湾群体中连续自交选育而成;F19从巴西热带群体中自交选育而成。组合为YA2401-1×F19。

特征特性:两年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01天。幼苗第一叶顶端圆到匙形、叶鞘花青甙显色强。叶片弯曲程度中、与茎秆夹角中。植株叶鞘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株高矮到中,穗位中到高。散粉期中到晚,雄穗颖片除基部外花青甙显色中、侧枝弯曲程度中、与主轴的夹角大,雄穗最低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最高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及侧枝长度中、一级侧枝数目中到多,花药花青甙显色弱、花丝花青甙显色中到强,植株茎秆“之”字形程度无或极弱,果穗穗柄中,锥到筒形穗,籽粒橙黄色硬粒型,穗轴颖片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抗性鉴定:高抗大斑病、小斑病、穗腐病、丝黑穗病、茎腐病、弯孢霉叶斑病,抗灰斑病、锈病,中抗纹枯病。品质分析:容重761g/L,粗蛋白质(干基)10.33%,粗脂肪(干

基)3.89%,粗淀粉(干基)73.90%,赖氨酸(干基)0.35%。

产量表现:2014年区试平均亩产550.0千克,较对照周玉0913增产16.6%,增产极显著,增产点率75.0%。2015年平均亩产542.3千克,较对照周玉0913增产4.2%,增产不显著,增产点率77.8%。两年平均亩产546.2千克,较对照产10.97%,增产点率76.5%。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15.3千克,较对照减产1.27%,增产点率66.7%。

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播种,宜夏播,每亩种植密度3500-4000株,正常田间管理,及时病虫草害防除。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云南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000米以下玉米区种植。

品种名称:尚单2012 (试验名称:尚单2012)

审定编号:滇审玉米2017036号

申 请 者:云南红穗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育 种 者:云南红穗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昆明稼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云南红穗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和昆明稼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自选系RJ3121为母本与自选系RJ12057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

特征特性:区试平均生育期99天。幼苗第一叶顶端圆形、叶鞘花青甙显色中到强。叶片弯曲程度弱、与茎秆夹角小。植株叶鞘花青甙显色极弱到弱,株高矮,穗位中。散粉期中,雄穗颖片除基部外花青甙显色强到极强、侧枝弯曲程度强、与主轴的夹角大,雄穗最低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最高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及侧枝长度中到长、一级侧枝数目少到中,花药花青甙显色中到强、花丝花青甙显色中,植株茎秆“之”字形程度无或极弱,果穗穗柄中,锥到筒形穗,籽粒橙黄色偏硬粒型,穗轴颖片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抗性鉴定:高抗大斑病、小斑病、丝黑穗病、茎腐病、弯孢霉叶斑病,抗灰斑病、穗腐病、锈病,感纹枯病。品质分析:容重776g/L,粗蛋白质(干基)10.01%,粗脂肪(干基)3.51%,粗淀粉(干基)74.34%,赖氨酸(干基)0.32%。

产量表现:2014年区试平均亩产573.7千克,较对照增产21.7%,增产极显著,增产点率87.5%。2015年平均亩产602.6千克,较对照周玉0913增产15.8%,增产极显著,增产点率88.9%。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88.2千克,较对照增产19.5%,增产点率88.2%。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84.2千克,较对照增产11.94%,增产点率100%。

栽培技术要点:种植密度每亩3500-4200株为宜。播种时间时间为2月20日—6月10日。精细整地,科学施肥,施足农家肥,并每亩加施复合肥10-20公斤,苗期施用尿素15公斤/亩,大喇叭口期施用尿素25-35公斤/亩。适时除草,注意防治纹枯病等病害、虫害和涝害,一般管理即可。及时收获,并注意及时晾干脱粒储藏,以保持籽粒较好的商品性。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云南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000米以下玉米区种植。

品种名称:五谷3861(试验名称:五谷3861)

审定编号:滇审玉米2017037号

申 请 者:甘肃五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育 种 者:甘肃五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甘肃五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而成。组合为WG6320×WG646。

特征特性:区试平均生育期118天。株型半紧凑,株高276.4cm,穗位96cm,幼苗叶鞘紫色,雄花序大,分枝8-16个,花药紫色,花丝紫色,护颖紫色,花粉量大,苞叶适中,平均穗长17.3cm,穗粗4.6cm,果穗筒型,穗行数17行,百粒重34克,出籽率84.4%,白轴,籽粒黄色硬粒型。抗性鉴定:中抗灰斑病,抗茎腐病、丝黑穗病,中感穗腐病、纹枯病、弯孢霉叶斑病,感大斑病、小斑病、锈病。品质分析:容重816g/L,粗蛋白质10.46%,粗脂肪4.08%,粗淀粉72.76%,赖氨酸0.33%。

产量表现:2009年区试平均亩产736.4千克,较对照海禾2号增产7.8%,增产显著,增产点率70.0%。2010年续试平均亩产650.8千克,较对照海禾2号增产11.1%,增产极显著,增产点率100%。两年区试平均亩产693.6千克,较对照增产9.45%,增产点率85%。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47.8千克,较对照增产10.3%,增产点率100%。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为4-6月。2、密度4000株/亩为宜。3、重施底肥,以有机肥为主,结合墒情,及时灌水追肥。4、使用正规的包衣种,苗期及时防治地老虎,大喇叭口期,及时防治玉米螟。5、注意防治大斑病、小斑病、锈病等病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云南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000-2000米的玉米区种植。

品种名称:海珍2号(试验名称:海珍2号)

审定编号:滇审玉米2017038号

申 请 者:云南霖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 种 者:云南霖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云南霖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选育而成。组合为R100×H133。

特征特性:正季区试出苗至收获80天,冬季区试出苗至收获126天。幼苗第一叶顶端圆到匙形、叶鞘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叶片弯曲程度中、与茎秆夹角小到中。植株叶鞘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株高极矮到矮,穗位极矮。散粉期早到中,雄穗颖片除基部外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侧枝弯曲程度无或极弱、与主轴的夹角中,雄穗最低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最高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及侧枝长度短、一级侧枝数目多,花药、花丝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植株茎秆“之”字形程度无或极弱,锥到筒形穗,籽粒中等黄色甜质型,穗轴颖片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平均穗行数13.2行,行粒数39.1粒。成熟期籽粒皱缩程度中到强。抗性鉴定:高抗大斑病、小斑病、茎腐病,感锈病、纹枯病,高感灰斑病。品质分析:可溶性总糖含量33.2 %、还原糖含量18.2%、干物质20.9%。品质指标可溶性总糖含量优于对照品种3.4%。食味品质2级。

产量表现:2015年正季区域试验平均亩产去苞叶鲜果穗重1169.1千克,较对照云甜玉2号增产19.9 %,增产点率83.3%。2015年冬季区域试验平均亩产去苞叶鲜果穗重801.6千克,较对照云甜玉2号增产9.5%,增产点率75.0%。两季试验平均亩产去苞叶鲜果穗重985.3千克,较对照云甜玉2号增产15.5%,增产点率78.6 %。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883.8千克,较对照减产12.2 %,增产点率40.0%。

栽培技术要点:1、与其他玉米隔离种植,空间隔离300米,时间隔离为花期相差20天,种植密度亩留苗3500-4000株;2、施足底肥,及时适量追施苗肥和拔节肥,重施攻苞肥并深培土,适时适量灌水,注意防虫除草,增施钾肥防止倒伏;3、花期如遇连续阴雨需人工辅助授粉,以防秃尖;4、最佳采收期一般在授粉后20-23天。5、注意防治灰斑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经玉米专业委员会及品审委主任委员会研究决定,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省鲜食玉米适宜区域种植(灰斑病高发区禁用)。

品种名称:珍甜8号(试验名称:珍甜8号)

审定编号:滇审玉米2017039号

申 请 者:广东现代金穗种业有限公司

育 种 者:广东现代金穗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广东现代金穗种业有限公司用STG133作母本与STG341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正季区试出苗到收获80天,冬季区试出苗到收获127天。幼苗第一叶顶端圆到匙形、叶鞘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叶片弯曲程度弱到中、与茎秆夹角小到中。植株叶鞘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株高极矮,穗位极矮到矮。散粉期早到中,雄穗颖片除基部外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弱、侧枝弯曲程度极弱到弱、与主轴的夹角中,雄穗最低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短到中、最高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及侧枝长度中、一级侧枝数目多,花药、花丝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植株茎秆“之”字形程度无或极弱,锥到筒形穗,籽粒中等黄色甜质型,穗轴颖片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平均穗行数12.6行,行粒数34.9粒。成熟期籽粒皱缩程度中到强。抗性鉴定:高抗大斑病、小斑病,感纹枯病、锈病、茎腐病,高感灰斑病。品质分析:可溶性总糖含量33.2 %、还原糖含量18.5 %、干物质19.5%。品质指标可溶性总糖含量优于对照品种3.4%。食味品质2级。

产量表现:区域试验平均亩产去苞叶鲜果穗重964.2千克,较对照云甜玉2号增产13.0 %,增产点率71.4%。生产试验平均亩产850.8千克,较对照减产15.5%,增产点率40.0 %。

栽培技术要点:春播一般3月中旬至4月上旬,秋播一般7月下旬至8月中旬。与其它玉米采取空间或时间隔离,防止串粉,每亩适宜密度3200-3500株。施足基肥,配合大培土,重施攻苞肥,增加磷、钾肥量。注意防治病虫害及地下害虫等。适时采收,保证品质。注意防治灰斑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经玉米专业委员会及品审委主任委员会研究决定,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省鲜食玉米区种植。

品种名称:威育甜3389(试验名称:威育甜3389)

审定编号:滇审玉米2017040号

申 请 者:广东爱普农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 种 者:广东爱普农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广东爱普农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以KH019为母本、WS0071为父本组配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正季区域试验生育期81天,冬季区域试验生育期127天。幼苗第一叶顶端圆形、叶鞘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叶片弯曲程度弱、与茎秆夹角小。植株叶鞘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株高极矮,穗位极矮。散粉期早到中,雄穗颖片除基部外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侧枝弯曲程度无或极弱、与主轴的夹角小到中,雄穗最低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短到中、最高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短、侧枝长度短到中、一级侧枝数目中,花药、花丝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植株茎秆“之”字形程度无或极弱,锥到筒形穗,籽粒浅黄色甜质型,穗轴颖片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平均穗行数13.2行,行粒数42.1粒。成熟期籽粒皱缩程度强。抗性鉴定:高抗大斑病、小斑病,中抗茎腐病,感锈病、纹枯病,高感灰斑病。品质分析:可溶性总糖含量15.3%、还原糖含量12.6%、干物质22.7%。品质指标可溶性总糖含量低于对照品种14.5%。食味品质2级。

产量表现:2015年正季区域试验平均亩产去苞叶鲜果穗重1107.9千克,较对照云甜玉2号增产13.7 %,增产点率83.3%。冬季区域试验平均亩产去苞叶鲜果穗重708.1千克,较对照云甜玉2号减产3.2%,增产点率50.0%。两季试验结果:平均亩产去苞叶鲜果穗重908.0千克,较对照云甜玉2号增产6.4 %,增产点率64.3%。2016年生产试验结果:平均亩产882.8千克,较对照减产12.3%,增产点率40.0%。

栽培技术要点:播期参照当地适宜播种期。云南中低海拔地区可春秋正季栽培,选排灌好、肥力高的沙壤土种植,与其他玉米隔百米以上,雨多的地区要起畦播种,亩留苗3000-3500株。精细整地,施足基肥,提高播种质量,或育苗移栽,争取一次全苗,及时适量追施苗肥和拨节肥,重施大喇口(攻苞)肥并高培土,适时适量灌水,及时防虫、防鼠、除草。花期遇连阴雨要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以防秃尖。适时收获,及时处理,保证鲜苞最佳品质。注意防治灰斑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经玉米专业委员会及品审委主任委员会研究决定,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省鲜食玉米适宜区种植,灰斑病高发区禁用。

品种名称:甜糯302(试验名称:甜糯302)

审定编号:滇审玉米2017041号

申 请 者:云南春喜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育 种 者:北京四海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北京四海种业有限公司用自交系SH—05为母本与自交系SH—18为父本杂交杂交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正季区试出苗到收获77天,冬季区试出苗到收获124天。幼苗第一叶顶端尖、叶鞘花青甙显色中。叶片弯曲程度弱到中、与茎秆夹角小。植株叶鞘花青甙显色弱,株高极矮,穗位极矮。散粉期早到中,雄穗颖片除基部外花青甙显色中、侧枝弯曲程度小、与主轴的夹角小,雄穗最低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及最高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中、侧枝长度中到长、一级侧枝数目极少到少,花药、花丝花青甙显色弱,植株茎秆“之”字形程度无或极弱,锥形穗,籽粒白色甜糯质型,穗轴颖片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平均穗行数13行,行粒数40.4粒。抗性鉴定:高抗大斑病、小斑病,感锈病、茎腐病,高感灰斑病、纹枯病。品质分析:总淀粉61.85%、直链淀粉3.38%、支链淀粉/总淀粉94.5%。品质指标可溶性总糖含量与对照品种相当。食味品质2级。

产量表现:区域试验平均亩产去苞叶鲜果穗重882.0千克,较对照云甜玉2号增产3.4 %,增产点率57.1%。生产试验结果:平均亩产929.3千克,较对照减产7.7 %,增产点率60.0%。

栽培技术要点:1、适合于春、夏播种;如果在云南的热区,秋、冬也可以播种(注意散粉期要错开低温期,不然会影响结实),春季播种,当气温上升到12℃以上,且土壤温度高于10-12℃度以上时,为适宜播种期。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更好。2、每亩种植密度3500-3800株,实行双行种植,以1.2米开墒,行距40厘米,株距29-32厘米。3、可以用农家肥1000-1500公斤与普钙30㎏,尿素6㎏混合或用玉米专用复合肥40㎏/亩,作为底肥施入播种穴位或条播沟内。叶片在6-7片叶的时候,亩施15-20公斤尿素。到大喇叭口期结合中耕培土,亩施25-30公斤尿素。4、苗期管理:种子顶土出苗后注意查苗、补苗、间苗、定苗。3叶一心分次间苗,间小留大,间病留壮,在4-5片叶,确保定苗工作完成。5、如果育苗移栽,出苗后3叶一心是最佳移栽时间。 6、出苗时注意防治地下害虫,苗期至拔节期注意防治玉米螟虫,抽雄至散粉期注意防治蚜虫、灰斑病、纹枯病。

审定意见:经玉米专业委员会及品审委主任委员会研究决定,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省冬季鲜食玉米区种植。

品种名称:双甜318(试验名称:双甜318)

审定编号:滇审玉米2017042号

申 请 者:北京四海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育 种 者:北京四海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北京四海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育成,组合为688×115HZH。

特征特性:2015年正季区域试验中,出苗至收获天数80天,食味品质1级。2015年冬季区域试验中出苗至收获天数123天,食味品质2级。幼苗第一叶顶端圆形、叶鞘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叶片弯曲程度中、与茎秆夹角中。植株叶鞘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株高极矮到矮,穗位矮。散粉期极早,雄穗颖片除基部外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侧枝弯曲程度中、与主轴的夹角中,雄穗最低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最高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及侧枝长度中、一级侧枝数目多到极多,花药、花丝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植株茎秆“之”字形程度无或极弱,果穗穗柄短,锥到筒形穗,子粒中等黄色甜质型,穗轴颖片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成熟期籽粒皱缩程度强。抗性鉴定:高抗大斑病、小斑病,中抗茎腐病,感锈病、纹枯病,高感灰斑病。品质分析:可溶性总糖含量37.2%、还原糖含量33.7%、干物质15.1%。

产量表现:2015年正季区域试验试验中平均亩产去苞叶鲜果穗重1136.9千克,较对照云甜玉2号增产16.6 %,增产点率83.3 %;2015年冬季区域试验,平均亩产去苞叶鲜果穗重706.1千克,较对照云甜玉2号减产3.5 %,增产点率37.5 %。两季试验平均亩产去苞叶鲜果穗重921.5千克,较对照云甜玉2号增产8.0%,增产点率57.1%。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996.0千克,较对照减产1.1%,增产点率60.0%。

栽培技术要点:隔离种植,适宜密度2800~3000株/亩,及时施肥。如遇连续阴雨天,应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注意防治灰斑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经玉米专业委员会及品审委主任委员会研究决定,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省鲜食玉米适宜区域种植。

品种名称:美玉甜007(试验名称:美玉甜007)

审定编号:滇审玉米2017043号

申 请 者:海南绿川种苗有限公司

育 种 者:海南绿川种苗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海南绿川种苗有限公司于2011年3月用自选系He10做母本,自选系HE668做父本杂交而成。

特征特性:区试正季出苗-收获天数79天,冬季出苗-收获天数127天。幼苗第一叶顶端圆形、叶鞘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叶片弯曲程度弱到中、与茎秆夹角小。植株叶鞘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株高极矮到矮,穗位极矮到矮。散粉期早到中,雄穗颖片除基部外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侧枝弯曲程度极弱到弱、与主轴的夹角中,雄穗最低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短到中、最高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中,侧枝长度短到中、一级侧枝数目少,花药、花丝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植株茎秆“之”字形程度弱,锥形穗,籽粒中等黄色甜质型,穗轴颖片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平均穗行数17.2行,行粒数41.2粒。成熟期籽粒皱缩程度强。抗性鉴定:高抗小斑病、大斑病、茎腐病,中抗灰斑病,感锈病、纹枯病。品质分析:可溶性总糖含量32.7%、还原糖含量15.5%、干物质22.0 %。品质指标可溶性总糖含量优于对照品种2.9%。食味品质2级。

产量表现:2015年正季区试平均亩产去苞叶鲜果穗重1264.3千克,较对照云甜玉2号增产29.7%,增产点率83.3%,2015年冬季区试平均亩产去苞叶鲜果穗重1018.2千克,较对照云甜玉2号增产39.1%,增产点率100.0%。两季试验结果:平均亩产去苞叶鲜果穗重1141.2千克,较对照云甜玉2号增产33.7%,增产点率92.9%。2016年生产试验结果:平均亩产1139.4千克,较对照增产13.1%,增产点率80.0%。

栽培技术要点:云南地区适宜春播,选择排灌方便、不渍水、土壤肥沃的沙壤土进行种植。为保证玉米品质,必须与其它玉米隔离种植,隔离带不小于300米,或错期20~30天播种。直播每亩用种量一般为0.5公斤,播种深度2~4厘米,株距30厘米,等行距65厘米,适宜播种密度3000株/亩左右。适宜的收获期是以果穗授粉后20~23 天为宜,若以加工罐头为目的可早收1-2天,以出售鲜穗为主的可晚收1-2天。注意防治锈病、纹枯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经玉米专业委员会及品审委主任委员会研究决定,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省鲜食玉米区种植。

品种名称:小糯2号(试验名称:小糯2号)

审定编号:滇审玉米2017044号

申 请 者:西双版纳州种子管理站

育 种 者:四川农业大学、西双版纳州种子管理站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四川农业大学和西双版纳州种子管理站用自交系WX25为母本与自交系WX26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正季区试出苗到收获78天,冬季区试出苗到收获126天。幼苗第一叶顶端圆到匙形、叶鞘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叶片弯曲程度弱、与茎秆夹角小。植株叶鞘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株高极矮,穗位矮。散粉期早到中,雄穗颖片除基部外花青甙显色极弱到弱、侧枝弯曲程度无或极弱、与主轴的夹角极小到小,雄穗最低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短到中、最高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短、侧枝长度短到中、一级侧枝数目多,花药、花丝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植株茎秆“之”字形程度弱,锥形穗,籽粒紫色糯质型,穗轴颖片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平均穗行数14.4行,行粒数37.5粒。抗性鉴定:高抗大斑病、小斑病,感锈病、茎腐病、纹枯病,高感灰斑病。品质分析:总淀粉63.17%、直链淀粉4.38%、支链淀粉/总淀粉93.1%。品质指标支链淀粉/总淀粉低于对照品种1.5%。食味品质2级。

产量表现:区域试验平均亩产去苞叶鲜果穗重705.3千克,较对照云甜玉2号减产10.5%,增产点率28.6%。生产试验结果:平均亩产750.8千克,较对照减产0.6%,增产点率60.0%。

栽培技术要点:在云南及相似生态区全年均可种植,冬季注意覆膜保温,密度4000株/亩左右,与其它玉米杂交种保持一定隔离距离,防止串粉。施肥和管理上要求重底早追,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及时防治病虫害,慎用农药,收获前一周禁施农药,适时收获,低温贮运。注意防治灰斑病。

审定意见:经玉米专业委员会及品审委主任委员会研究决定,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省鲜食玉米区种植。

品种名称:小糯3号(试验名称:小糯3号)

审定编号:滇审玉米2017045号

申 请 者:西双版纳州种子管理站

育 种 者:四川农业大学、西双版纳州种子管理站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四川农业大学和西双版纳州种子管理站用自交系WX27为母本与自交系WX28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正季区试出苗到收获80天,冬季区试出苗到收获128天。幼苗第一叶顶端圆形、叶鞘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叶片弯曲程度弱、与茎秆夹角小到中。植株叶鞘花青甙显色极弱到弱,株高极矮到矮,穗位矮。散粉期早到中,雄穗颖片除基部外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侧枝弯曲程度无或极弱、与主轴的夹角中,雄穗最低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短到中、最高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短、侧枝长度短到中、一级侧枝数目中,花药、花丝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植株茎秆“之”字形程度无或极弱,锥到筒形穗,籽粒紫色糯质型,穗轴颖片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平均穗行数12.6行,行粒数42.6粒。抗性鉴定:高抗小斑病,抗大斑病,感锈病、纹枯病,高感灰斑病、茎腐病。品质分析:总淀粉65.22%、直链淀粉3.22%、支链淀粉/总淀粉95.1%。品质指标支链淀粉/总淀粉与对照品种相当。食味品质1级。

产量表现:区域试验平均亩产去苞叶鲜果穗重千747.5克,较对照云甜玉2号减产5.2 %,增产点率35.7%。生产试验亩产698.3千克,较对照减产7.5%,增产点率40.0%。

栽培技术要点:在云南及相似生态区全年均可种植,冬季注意覆膜保温,密度4000株/亩左右,与其它玉米杂交种保持一定隔离距离,防止串粉。施肥和管理上要求重底早追,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及时防治病虫害,慎用农药,收获前一周禁施农药,适时收获,低温贮运。注意防治灰斑病、茎腐病。

审定意见:经玉米专业委员会及品审委主任委员会研究决定,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省鲜食玉米区种植。

品种名称:大玉糯6号(试验名称:大玉糯6号)

审定编号:滇审玉米2017046号

申 请 者:大理州农业科学推广研究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育 种 者:大理州农业科学推广研究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玉米室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大理州农业科学推广研究院食作物研究所玉米室用自交系QN3—2122为母本与自交系YN7—23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正季区试出苗到收获80天,冬季区试出苗到收获127天。幼苗第一叶顶端圆形、叶鞘花青甙显色中到强。叶片弯曲程度弱、与茎秆夹角小。植株叶鞘花青甙显色极弱到弱,株高极矮到矮,穗位极矮到矮。散粉期早到中,雄穗颖片除基部外花青甙显色中、侧枝弯曲程度极弱到弱、与主轴的夹角中到大,雄穗最低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短到中、最高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及侧枝长度短到中、一级侧枝数目中,花药、花丝花青甙显色弱,植株茎秆“之”字形程度无或极弱,锥形穗,籽粒白色糯质型,穗轴颖片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平均穗行数17.6行,行粒数42.4粒。抗性鉴定:高抗大斑病、小斑病,感纹枯病、锈病,高感茎腐病、灰斑病。品质分析:总淀粉64.47%、直链淀粉7.53%、支链淀粉/总淀粉88.3%。品质指标支链淀粉/总淀粉低于对照品种6.3%。食味品质1级。

产量表现:区域试验平均亩产去苞叶鲜果穗重967.4千克,较对照云甜玉2号增产22.7%,增产点率85.7%。生产试验平均亩产884.3千克,较对照增产17.1%,增产点率80.0%。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种植区域 “大玉糯6号”较适于云南省海拔400m-1400m的冬季鲜食玉米区和海拔1300m-2100m的玉米产区或生态类似地区种植推广。(2)适时播种  各地根据当地光热资源、气候特点、采青收获期及最佳节令,因地制宜,适时调整播期。(3)合理密植   宽窄行或等行距播种种植,宜单株留苗;最佳栽培密度4000-4500株/亩。(4)合理施肥    按照“前足、中重、后补”的原则,N、P、K肥配合平衡施用。即底肥以有机肥(圈肥)与磷肥为主一次性施足;苗肥(5-7叶期)以N肥为主,看苗情平衡施用,确保幼苗生长健壮、整齐、不脱肥;穗肥(大喇叭口期)以N、K肥为主重施,促进幼穗分化,主攻大穗大粒。(5)科学管理   加强田间管理与中耕管理,及时防治病虫草鼠害,尤其注意防治苗期地下害虫与抽雄前的主要病虫害。(6)适期收获  吐丝后27d-35d即乳熟期及时采青收获,充分保障鲜食品质。适时防治茎腐病、灰斑病。

审定意见:经玉米专业委员会及品审委主任委员会研究决定,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省鲜食玉米区种植。

品种名称:沪紫黑糯1号 (试验名称:沪紫黑糯1号)

审定编号:滇审玉米2017047号

申 请 者:云南佳佳福种业有限公司

育 种 者: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选育而成。组合为申W74×申W71。

特征特性:正季区试出苗至收获78天,冬季区试出苗至收获124天。幼苗第一叶顶端尖到圆形、叶鞘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叶片弯曲程度极弱到弱、与茎秆夹角小。植株叶鞘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株高极矮到矮,穗位矮到中。散粉期早到中,雄穗颖片除基部外花青甙显色极弱到弱、侧枝弯曲程度极弱到弱、与主轴的夹角大,雄穗最低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短到中、最高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中、侧枝长度短到中、一级侧枝数目中,花药、花丝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植株茎秆“之”字形程度无或极弱,锥形穗,籽粒蓝黑色糯质型,穗轴颖片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平均穗行数15.6行,行粒数32.2粒。 抗性鉴定:高抗大斑病、小斑病,感锈病、纹枯病,高感灰斑病、茎腐病。品质分析:总淀粉68.98%、直链淀粉6.34%、支链淀粉/总淀粉90.8%。食味品质2级。

产量表现:2015年正季区域试验平均亩产去苞叶鲜果穗重794.7千克,较对照珍糯玉1号减产11.8%,增产点率33.3 %。2015年冬季区域试验平均亩产去苞叶鲜果穗重677.8千克,较对照珍糯玉1号增产0.3%,增产点率62.5%。两季试验平均亩产去苞叶鲜果穗重736.3千克,较对照珍糯玉1号减产6.6%,增产点率50.0%。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52.5千克,较对照减产0.3%,增产点率40.0%。

栽培技术要点:1、选择地势平坦、中等以上肥力地块种植。2、与其他玉米品种隔离种植,避免串粉影响品质。3、将有机肥、缓释肥或者复合肥作为底肥一次性施用。4、冬早玉米覆膜种植,密度4200株/亩,春播和夏播3800株/亩左右。5、加强病虫害防治,及时灌水。6、在授粉后20-30天乳熟期采收。 7、注意防治灰斑病、茎腐病等病害。

审定意见:经玉米专业委员会及品审委主任委员会研究决定,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省鲜食玉米适宜区域种植,灰斑病高发区禁用。

品种名称:黑糯1号(试验名称:黑糯1号)

审定编号:滇审玉米2017048号

申 请 者:云南田瑞种业有限公司

育 种 者:云南田瑞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云南田瑞种业有限公司以YWML05为母本、YWML03为父本组配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正季生育期87天,冬季生育期132天。幼苗第一叶顶端圆形、叶鞘花青甙显色中的强。叶片弯曲程度中、与茎秆夹角小到中。植株叶鞘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株高极矮到矮,穗位中。散粉期中,雄穗颖片除基部外花青甙显色中、侧枝弯曲程度弱到中、与主轴的夹角大,雄穗最低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长、最高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中、侧枝长度极长到长、一级侧枝数目多,花药花青甙显色极弱到弱、花丝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植株茎秆“之”字形程度弱,锥形穗,籽粒蓝黑色糯质型,穗轴颖片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平均穗行数14行,行粒数36.5粒。抗性鉴定:2015年正季田间抗性:大斑病、小斑病最重点5级,锈病最重点7级。2015年冬季田间抗性:大斑病、小斑病最、锈病最重点3级。抗病性鉴定结果:高抗大斑病、小斑病,中抗锈病,感纹枯病,高感灰斑病。品质分析:总淀粉63.3%、直链淀粉14.55%、支链淀粉/总淀粉77.0%。品质指标支链淀粉/总淀粉低于对照品种珍糯玉1号17.6%。食味品质2级。

产量表现:2015年正季试验平均亩产去苞叶鲜果穗重938.3千克,较对照珍糯玉1号增产4.1%,增产点率83.3%。2015年冬季试验平均亩产去苞叶鲜果穗重725.9千克,较对照珍糯玉1号增产7.5%,增产点率62.5 %。两季试验结果:平均亩产去苞叶鲜果穗重832.1千克,较对照珍糯玉1号增产5.5%,增产点率71.4%。2016年生产试验结果:平均亩产716.1千克,较对照减产5.2%,增产点率40.0%。

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播种,最早播期从地温稳定在12℃即可播种,最迟播期要保证采收期时气温在18℃以上;一般3500-3800株/亩为宜;以施足基肥为主,大喇叭口期重施穗肥;与其它普通玉米田相隔200米以上或采用时间隔离,避免异类型玉米串粉影响食味品质。注意防治灰斑病等病害。

审定意见:经玉米专业委员会及品审委主任委员会研究决定,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省鲜食玉米适宜区种植,灰斑病高发区慎用。

品种名称:云糯4号(试验名称:云糯4号)

审定编号:滇审玉米2017049号

申 请 者:云南田瑞种业有限公司

育 种 者:云南田瑞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云南田瑞种业有限公司选育而成。组合以YWML2001为母本、YWML01为父本,杂交组配选育而成的优质糯玉米杂交种。

特征特性:成株整齐,株型披散,正季出苗-收获天数79天,冬季出苗-收获天数128天幼。幼苗第一叶顶端尖到圆形、叶鞘花青甙显色中到强。叶片弯曲程度弱、与茎秆夹角小。植株叶鞘花青甙显色极弱到弱,株高极矮到矮,穗位矮。散粉期早到中,雄穗颖片除基部外花青甙显色弱到中、侧枝弯曲程度弱到中、与主轴的夹角中,雄穗最低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短到中、最高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中、侧枝长度短到中、一级侧枝数目少,花药花青甙显色中、花丝花青甙显色弱到中,植株茎秆“之”字形程度弱,锥形穗,籽粒白色糯质型,穗轴颖片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平均穗行数11.6行,行粒数41.7粒。抗性鉴定:高抗大斑病、小斑病,感灰斑病、锈病、茎腐病、纹枯病。品质分析:食味品质2级,总淀粉62.3%、直链淀粉5.57%、直链淀粉/总淀粉91.1%。

产量表现:2015年正季区域试验结果,平均亩产去苞叶鲜果穗重948.4千克,较对照珍糯玉1号增产5.2 %,增产点率50.0%;2015年冬季区域试验结果,平均亩产去苞叶鲜果穗重863.2千克,较对照珍糯玉1号增产27.8%,增产点率100.0%;两季试验结果,平均亩产去苞叶鲜果穗重905.8千克,较对照云甜玉2号增产14.9%,增产点率78.6%。2016年生产试验结果,平均亩产705.6千克,较对照减产6.5%,增产点率40.0%。

栽培技术要点:选地,选择土质肥沃、疏松、排灌方便的地块,与其它普通玉米田相隔200米以上,或采用时间隔离,避免异类型玉米串粉影响食味品质;适时播种,最早播期从地温稳定在12℃即可播种,最迟播期要保证采收期时气温在18℃以上;合理施肥,以施足基肥为主,大喇叭口期重施穗肥;一般3500-3800株/亩为宜;注意防治锈病、灰斑病等病、虫、鼠害;适时收获。

审定意见:经玉米专业委员会及品审委主任委员会研究决定,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省鲜食玉米适宜种植区域种植。

品种名称:大玉糯1号(试验名称:大玉糯1号)

审定编号:滇审玉米2017050号

申 请 者:大理州农业科学推广研究院

育 种 者:大理州农业科学推广研究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大理州农业科学推广研究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育成,组合为XN-12×CN211-21。

特征特性:2014年正季区域试验中,出苗至收获天数88天,食味品质2级。2014年冬季区域试验,食味品质2级。该品种幼苗第一叶顶端圆到匙形、叶鞘花青甙显色中。叶片弯曲程度弱、与茎秆夹角小。植株叶鞘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株高矮,穗位中。散粉期极早,雄穗颖片除基部外花青甙显色弱、侧枝弯曲程度极弱到弱、与主轴的夹角中,雄穗最低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最高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及侧枝长度中、一级侧枝数目中,花药花青甙显色弱、花丝花青甙显色极弱到弱,植株茎秆“之”字形程度中,果穗穗柄中,锥形穗,子粒白色糯质型,穗轴颖片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抗性鉴定:高抗大斑病、小斑病,中抗锈病,感茎腐病,高感纹枯病、灰斑病。品质分析:总淀粉65.06%、直链淀粉4.0 %、支链淀粉/总淀粉93.85%。食味品质2级。

产量表现:2014年正季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去苞叶鲜果穗重874.8千克,较对照珍糯玉1号增产14.3%,增产点率71.4 %;2014年冬季区域试验,平均亩产去苞叶鲜果穗重914.7千克,较对照珍糯玉1号增产37.5%,增产点率100.0%;两季试验平均亩产去苞叶鲜果穗重894.8千克,较对照珍糯玉1号增产25.1%,增产点率86.7%。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256.4千克,较对照增产21.4%,增产点率100.0 %。

栽培技术要点:隔离种植,适宜密度4000~4500株/亩,及时施肥。吐丝后27~35天及时采收。注意防治茎腐病、纹枯病、灰斑病等病害。

审定意见:经玉米专业委员会及品审委主任委员会研究决定,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省鲜食玉米适宜区域种植,纹枯病、灰斑病高发区禁用。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361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责任编辑:renxinxin] 标签: 云南省农业厅 品种审定
您可能喜欢的

友情链接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