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事资讯三农政策典型案例

佳格大数据:用科技创新服务三农

2017-02-21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分享到: 更多
   切换手机版

       近期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此,北京佳格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CEO张弓表示,中央的政策为众多科技创新企业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表述占了很大的篇幅。其中提到的“强化农业科技推广”,指出了创新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方式,引入项目管理机制,推行政府购买服务,支持各类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农业科技推广。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如何能将科技更多的应用到农业,并以此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是众多科技创新企业思考的问题,也是广大农民所期待的。张弓指出,“佳格大数据的发展理念高度契合了中央的政策和时代发展趋势,致力于用卫星大数据服务三农。”

  据介绍,目前佳格公司服务的客户主要有三类:一类是农业种植企业,尤其是种植大户、大型合作社以及食品加工上游企业;二类是涉及农业的金融方向,包括农业保险、农业信贷、农业期货,这类用户对于农业数据,比如保险公司在上千亩农田进行定损测算时就需要比较准确直观的数据,而这正是佳格的强项;第三类是政府机构和农业行业组织,为其开发一套政务管理和相关的平台,例如在政府农业结构调整方面,以前用传统的方式统计粮食种植面积,存在瞒报、漏报的问题,现在可以用精准的卫星数据测算相关地块的种植作物、种植面积,说到此,张弓表示这项技术可以为各地当前的粮改饲及调整玉米种植面积方面提供准确数据。

  张弓指出,在我们的头顶上有1000多颗卫星。大量的卫星每天向地面传输数以亿计的各类数据,以前这些海量的复杂数据往往只是用于军事、科研等领域,而佳格则通过机器学习等大数据处理技术把这些卫星资源转化成为直接为三农服务的产品。上面提到的佳格给客户提供的数据综合了卫星监测数据、气象数据、物联网数据,通过对各类数据的分析,形成对客户有价值的数据产品。

  说到此,张弓给我们举了一个实际的例子,在去内蒙一家大型苜蓿基地考察时,发现对方花几十万买的大型设施农业喷灌圈,在直径约有上百米,在喷灌时会发现圈内的很多地方喷洒不到,这就导致作物长势不均匀,造成作物减产,给农户带来不少经济损失。其实这就是缺乏监测,因为喷灌圈的直径非常大,通常情况下人是没办法进到圈里面去看,但是通过卫星遥感就会看得很清楚。当时就给客户提建议,告诉客户种植区内哪个地方有问题了,提醒他们派人去看一下,长势不好的补种一些或者增加喷口。在收割季节,种植大户最想知道的是天气状况,仅凭电视天气预报不能准确预测哪一天什么时候下雨,什么时候结束,尤其是农户最关心的不是哪天下雨,而是什么时候不下雨,这样就可以安心的进地作业。佳格正好解决的种植户的难题,这也给内蒙当地农牧业带来很大的实际效益,说到此,张弓一脸自豪。

  在谈及公司业务推广中遇到的问题时,张弓表示,以前公司在给客户提供数据时都是用的专业表述,比如气象学上把降雨分为小雨、中雨、大鱼、暴雨,而在很多农户心里只有小雨和大雨的概念,他们认为小雨可以出去作业,而大雨则不行。这就导致公司的产品数据不能很好地被客户理解,所以在之后的合作中,公司更多的是把专业数据在推送给用户时变成他们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数据,也就是说使产品更加“接地气”。

  谈到佳格未来的发展目标,张弓表示,今年公司业务要扩展到更多的品类上,覆盖范围要从种植业延伸到林业、畜牧、渔业,用科技创新服务三农,让更多的农户“知天而作”!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361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责任编辑:xiepingting] 标签: 数据 张弓 农业 种植 卫星
您可能喜欢的

友情链接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