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事资讯新闻速递乡村建设

清洁农业再造美丽乡村

2017-01-10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分享到: 更多
   切换手机版

碧水弯弯、鱼翔浅底,草木葱茏、蜂蝶引路,远山如黛、稻黄飘香……曾几何时,我们记忆中的美丽乡村似乎正渐行渐远。

作为农业大国,中国在养活十三多亿人口的同时,也陷入过度开发、资源告急、环境污染的窘境。目前,我国耕地退化明显,东北黑土层变薄、南方土壤酸化、华北平原耕层变浅,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生活污水、固体废弃物、化肥和农药等排放污染了河流。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导致土壤严重流失。

民以食为天,“吃饱”的主导思想也产生了一些副作用,就是使农业生产长期重“量”不重“质”,土地等资源被过度开发利用,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的粗放生产方式,造成了高成本、低效益、高污染的问题。“我国农业资源长期透支、过度开发,资源、环境两道紧箍咒越绷越紧,拼资源拼投入的传统老路已经难以为继。”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不无忧虑地说。

农业不仅生产粮食,还要生产清洁的田园、肥沃的土壤、清新的空气、汩汩的甘泉和茂盛的植被,最终生产出美丽的乡村。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推行绿色生产方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如今,清洁农业理念已被广泛接受,清洁行动也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展开。2016年,各地农业部门紧紧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即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化肥农药使用总量减少,地膜、秸秆、畜禽粪便基本资源化利用。

据报道,在山东济南农村,各养殖企业集中收集畜禽粪便、污水、秸秆等农业固体有机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减量处理,以达到有机利用保护环境;在湖南,耕地重金属污染修复治理试点成效初显,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顺利实施,湘江流域禁养区规模养殖退出工程全面完成,畜禽养殖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在广西昭平,农业测土配方施肥、绿色植保防控、水肥一体化滴灌和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等十大农业清洁生产成主推技术,改进粗放的施肥方式,积极发展“猪+沼+茶(果、林、菜)—灯—鱼”、“猪—沼—葡萄”、“桑—蚕—沼—桑”、“鸡—微生物—菜”等多种田园式、庭院式生态循环种养模式。

绿色是农业的本色,绿色发展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要求。新的一年,农业大国实施的清洁、绿色工程仍在继续。

根据中央一号文件的要求,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实施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区域示范工程;积极推广高效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加强三北、长江、珠江、沿海防护林体系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到2020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要提高到23%以上,湿地面积不低于8亿亩。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现在,新派民居村、特色民俗村、现代化新村、历史古村、特色产业村层出不穷,成千上万的美丽乡村正以绿色田园风光、生态农业发展和文明乡风氛围,让人们再次有了寻找乡愁的落脚点。可以预见,未来,清洁、生态农业将打造出更多美丽、富裕的乡村。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361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责任编辑:wuxiaozhi] 标签: 农业 化肥 废弃物 农药 清洁
您可能喜欢的

友情链接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