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事资讯新闻速递智慧农业

让“农业之翼”飞得更远更稳

2017-01-05来源:农民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切换手机版

     提起蜜蜂,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甜蜜的蜂蜜,进而想到的或许是它“穿花度柳飞如箭”的忙碌身影。而这些,只不过是最表面的现象,在日前由农民日报社主办的“拯救蜜蜂公益大行动”上,相关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养蜂大户为我们揭示了蜜蜂“甜蜜”“勤劳”背后的巨大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蜜蜂是作物增产的重要保障,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蜜蜂也是环境质量的监测员,对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而当前,蜜蜂的生存状况日益恶化,种群数量不断减少,蜜蜂群体的消亡将给粮食生产带来灾难性后果,关爱和保护蜜蜂刻不容缓,将其上升到“拯救蜜蜂就是拯救我们人类自己”的高度,并非危言耸听。
   全面准确地认识蜜蜂:

 “农作物的月下老人”和“农业之翼”

     蜜蜂是植物生存繁衍的“媒介”。“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正如唐代诗人罗隐的描写,蜜蜂在采集花粉酿制成蜂蜜过程中,那些掉落的花粉帮助植物完成了异花授粉。

  科技部中国技术创业协会副秘书长、国家产业技术战略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孙小林说:“蜜蜂在传授花粉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世界上大概76%的粮食作物和85%的植物药依靠蜜蜂传授花粉,如果蜜蜂数量减少,意味着我们的粮食作物、水果、坚果和鲜花的产量下降。据测算,蜜蜂对食用作物产生的价值每年大概1500亿欧元。”

  蜜蜂异花授粉的价值,比给人类提供蜂蜜等蜂产品的价值要大得多得多。中国养蜂学会理事长吴杰告诉记者:“农业经济专家和蜂业经济专家通过农业经济的测算模型得出,蜜蜂授粉对我国农业生产的贡献是每年3042亿人民币,相当于全国农业总产值的12.3%。蜜蜂授粉产生的价值,是蜂产品价值的143倍。”

  农业部畜牧业司司长马有祥提供的数据,进一步佐证了蜜蜂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利用蜜蜂授粉可使棉花增产12%,油菜增产18%,每年促进农作物增加产值超过500亿元,预计今后的市场空间还会不断扩宽。”

  从2014年开始,农业部组织中国农科院等单位在北京、河北、山西等15个省市开展了油菜、向日葵等12种作物的蜜蜂授粉试验示范推广。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植保处调研员王建强说,通过蜜蜂授粉与人工授粉比照,这些作物的增产幅度在12.3%-21.7%之间,大豆、向日葵等可亩均增收150-350元,苹果、梨、樱桃、番茄、哈密瓜增收1500-3000元,草莓增收3000元以上,而且蜜蜂授粉可显著提高农产品品质,具体表现在果形周正、果肉饱满、畸形果粒显著下降、果实糖度提高、酸度降低、口感风味明显改善,此外,为了保障蜜蜂安全,大幅度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一般减少了30%-50%。

  基于蜜蜂授粉所带来的上述巨大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它被称作“农作物的月下老人”和“农业之翼”,并不过誉。

  正在不断减少的蜜蜂:环境污染、化学农药等使蜜蜂生存条件堪忧

  爱因斯坦曾预言,“如果蜜蜂消失,人类将只能存活4年。”虽然此话无从考证,但是如果没有蜜蜂,美食将无处可寻,物种将加速灭绝,蜜蜂群体的消亡将给人类粮食生产带来灾难性后果。

  蜜蜂不仅是作物增产提质的重要保障,也是环境质量的监测员。“拯救蜜蜂公益大行动”组委会副秘书长朱晓萍表示,目前蜜蜂正有减少的趋势,“蜜蜂是生态优劣的重要体现,蜜蜂在长期生存竞争中形成了异常敏锐的嗅觉,对周围环境极为敏感,可以识别出许多种细微的气味,从而决定去留。随着杀虫剂、除草剂和化肥的过量使用,蜜蜂的生存条件堪忧,有毒植物、环境污染都是造成蜜蜂消失的罪魁祸首。”

  国家植物生物农业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九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卫兵认为,“蜜蜂对农药敏感度大大高于人类,被杀虫剂、除草剂等化学农药污染的农作物花粉,可以破坏蜜蜂的免疫系统使其容易生病,并造成蜜蜂辨别方向和飞行能力的下降。”

  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蜜蜂授粉技术和病虫害防控技术的专家张礼生提到了“蜂群崩溃综合症”。从2006年开始,美国国内35个州的养蜂人都不同程度地发现自家蜜蜂飞走以后就没有回来,数百万蜜蜂不但没有留下任何与去向相关的痕迹,而且生死未卜。2007年,蜜蜂消失现象又像瘟疫一样蔓延到了欧洲诸国。科学家经过跟踪实验,统计结果显示,美洲和欧洲每年约有30%的蜜蜂消失了。

  而在同一时期,我国也发现了蜜蜂种群数量萎缩的现象。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2005年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蜜蜂数量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750万,减少到当时的680万,10年时间减少了10%。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副所长彭文君表示,“目前全国有850多万群蜂,根据推算,我国可以容纳1500万群蜜蜂,发展的潜力还很巨大。”

  山东省临沂市的张勇和河北省唐山市的李宝华,都是来自基层一线的养蜂大户。他们也认为,环境污染和化学农药的施用,给养蜂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此外,养蜂人中60岁以上的老人占80%以上,年龄老化、知识老化、不专业、不职业、收入低等因素,正让我国养蜂业面临后继无人。

  拯救蜜蜂从何着手:

  保护蜜蜂资源,推广生物农药和绿色防控

  既然蜜蜂种群数量正在不断萎缩,拯救蜜蜂刻不容缓,那又应该从何做起呢?

  农业部畜牧业司是蜜蜂饲养和蜂产业的主管部门,马有祥认为,拯救蜜蜂首先要保护蜜蜂资源。据他介绍,目前农业部已在北京、吉林等地建立10个国家级蜜蜂基因库保种厂和保护区,保护地方蜜蜂环境,初步构建了基因库、保护区、保种厂相结合的蜜蜂品种资源保护机制,启动了蜜蜂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和种蜂补贴试点。

  虽然我国本土的中华蜜蜂大约只占蜜蜂总量的1/3,但孙小林则建议,“应首先保护中蜂,因为中蜂的抗寒、抗敌害的能力远远超过洋蜂,洋蜂的嗅觉远远不如中蜂,它和我国很多作物不匹配,授粉率比中蜂低多了。”

  蜜蜂急剧减少的最大凶手就是农药、化肥。能不能鱼与熊掌兼得?既消灭了农作物上的害虫,又避免毒害蜜蜂,进而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产量。周卫兵的答案是肯定的。据他介绍,九康研发生产的生物农药、生物肥料是环境友好型产品,生物农药具有极强的靶标选择性,对人和蜜蜂等的毒害为零,且施用一周后即可自然降解无残留;生物肥料不仅供给作物足够的养分,对农作物和水土的污染很小。

  从2015年开始,农业部在全国组织开展“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张礼生表示,“减药是大势所趋,减药之后的替代技术是绿色防控,国家主推的绿色防控和蜜蜂授粉融合推进,目前已有10多套主导的技术,有些技术做的还是不错的。”

  河北省植保植检站研究员王静多年来一直在省内示范推广蜜蜂授粉及绿色防控技术集成。据她介绍,诱虫灯、黏虫板等诱杀技术,布施防虫网,释放天敌昆虫这些绿色防控措施,既免除了化学农药防治的人工成本,也给蜜蜂营造了一个适宜活动的环境。

  美国有250万蜂群,其中有150万以上用于出租授粉,养蜂收入的90%是靠出租蜜蜂授粉获得,10%来自出售蜂产品。而在我国,蜂农养蜜蜂主要是为了售卖蜂产品,授粉则是免费的顺便行为。因此,吴杰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研究员高景林建议,授粉必须走产业化道路,国家要对蜂农进行补贴,加快授粉技术的推广力度,逐步建立蜜蜂有偿授粉队伍和机制,并完善蜜蜂授粉的供求体系,建立授粉服务的网络。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361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责任编辑:wangjing] 标签: 蜜蜂 授粉 农业部 中国农科院 价值
您可能喜欢的

友情链接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