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析
丽江客栈模式已走向穷途末路?
作为国内最早开始发展客栈的地方,丽江一直为业界人所关注,但最近经过实际采访,发现情形并不容乐观。
据了解,目前丽江客栈收入比较单一,以客房收入为主;少部分精品客栈,尤其是连锁品牌,客栈餐饮、娱乐收入可以稍微贡献一些。而现在由于丽江古城保护费的收取,RevPAR下降比较明显,投资回报期进一步变长。同时,丽江的一般开发经营者对古镇旅游发展理论、内涵核规划了解得很少,只考虑旅游带来的效益,存在着短期行为和盲目开发现象。客栈的服务意识参差不齐,民居卫生和周围环境也难以得到保障。
由于体量大,资产重,回收期长,高投入的精品客栈现在很多都在谋求众筹等途径减轻负担。
80后主导旅游市场 大众酒店向小众民宿倾斜
随着“互联网+旅游”与共享经济风靡全球,2016年前9个月中国的自由行市场开始爆发式增长,而在国庆小长假将攀升到2016年顶峰。
驴妈妈统计数据显示,在预定人群分布方面,1990-1980年出生的人们占比约57%,同时途牛旅游网监测,其主要出游群体是26-35岁年龄段的80后,占比接近五成。由此可见,在中国的旅游市场80后已经成为出游主力。
而在入住选择上,2016年人们入住民宿意愿大幅增加,达到76%,说明人们对民宿的接受度越来越高。
“民宿众筹”火到朋友圈 还可买住宿权?
打开朋友圈一些热门的民宿众筹帖,“情怀”是被贩卖的一个热词。
类似的民宿众筹链接不时出现在朋友圈或某些微信群里,三五千元就能买下几晚的住宿权益或会员资格,有些民宿项目还承诺未来给予众筹者一定的分红。抛开住宿权益不说,把民宿众筹当成一种“投资”,靠谱吗?
对此,资深旅游人、《旅游情报》杂志出版人老谢有些悲观。他认为,两三年内,国内的民宿会像经济连锁型酒店一样,供应量会几倍甚至几十倍地涌现,这对于从业者和消费者来说都未必是好事。
政策解读
民宿草案修改:北京城区民宿客房数受限
近日,北京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召开,《北京市旅游条例(草案修改稿)》(以下简称草案修改稿)提交审议。对非遗景区讲解员、一日游、民宿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
此次草案修改稿中,明确了“民宿”的概念,指利用自有住宅,结合本地人文环境自然景观生态资源及生产生活方式,为旅游者提供休闲旅游住宿场所。
对于民宿的客房数量,草案修改稿规定,城区民宿的经营规模,客房数为五间以下;乡村民宿的经营规模,客房数为十五间以下。民宿的标准和技术要求由市旅游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客房数超过上述规模的,按照国家和本市旅馆业的相关规定进行管理。
民俗设计
原来民宿也可以这样高调
标识,顾名思义,用以标示,便于识别的符号或标志物。
创意标识,当然要够独特,这样才能吸引到大家。即使不用文字,只要标识表现出其含义,一样让人一目了然,记忆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