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事资讯新闻速递智慧农业

农业供给侧改革,主导作用由谁发挥?

2016-02-29来源:微信公众号:农民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切换手机版

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张红宇2月27日在农民日报社主办的“三农发展大会”上指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中应发挥主导作用,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要牢牢把握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目标要求。我以为供给侧结构改革,从农业发展特别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角度来讲,就是三大问题:一是着眼于产品,粮、棉、油、糖、茶等要降成本,要提效,要着眼于产业,要绿色发展,要可持续。着眼于主体,各类新型经营主体,要提升人力资本,实现供给侧结构改革。

按照这三大目标,随之而来就有一个路径选择的问题,我们要构建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体系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

第一,从产业体系角度来看,核心是宽度的问题,从两个方面来检讨,所谓新形势下供给侧改革,就产业体系来讲,一个是纵深的问题,换句话说,从田间到餐桌,怎么样提升农业供给链,供给链、生产链要长,延伸产业链,不仅仅是从效力考虑,更主要考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怎么样让农民和企业家分享更多的利益,所以我想有一个产业纵深发展的问题。

第二,产业体系发展,有一个横向的问题。换句话说,怎样确保粮棉油、肉奶蛋基本农产品生产供给的同时,或者说在满足生产功能,出现农产品供给功能以外,要凸显这个产业的生态环境保护,观光旅游休闲和文化产品的功能。作为中国,产业发展如果仅仅从提供产品角度来看,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释放非生产的功能,我以为对产业体系这个角度来看,意义是很大的。


产业体系核心只是宽度,主要是在深度上,要在宽度上做文章,当然有一个磨合发展的问题。这是第一个大的方面。第二方面,生产体系核心体系是精准,换句话说,生产体系要讲效果,要讲竞争力。生产体系我们讲要有效率,怎样通过规模经营产生规模效益,最近这两年中央反复强调这个问题,刚刚发布的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了规模经营在现代农业中发挥引领作用,如果说一个农民种一亩地不赚钱,种一百亩种能否赚钱,我认为一定能挣钱。这是规模产生的效益。第二,通过结构调整产生溢出效益。过去低端结构,现在中高端结构,过去是大户,现在是差异化的生产。第三,通过降低成本,增加间接收入,我们讲农业发展的春天,从产品角度来看,确确实实有一个提高效益和竞争力的问题。这是我要讲的生产体系的第一方面,效益要考虑。第二方面,竞争力也要统筹考虑。最近很多报告说中国农业在世界范围内,从资源性产品角度讲,确实缺乏相关的竞争力。但是,我以为如果说从资源性产业发展和产品生产角度来看,我们和美国、加拿大,和巴西、阿根廷这一类的资源性的相比,我们缺乏绝对的竞争力,但是我们在劳动密集型,在技术密集型,甚至包括在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当中,我们是应该有相对竞争力的。这两年我们进口农产品越来越多,我们的贸易逆差越来越大。上些年是510亿的贸易逆差,农产品贸易逆差,前年是505亿的贸易逆差,去年的贸易逆差是408亿,尽管额度小,因为全球的农产品价格下跌,但是我们注意到,我们在进出口农产品过程中,我们还是有相对的产业和产品的竞争力,比如我们的蔬菜水果,又比如我们的水产品生产,我们的蔬菜达到127亿,我们的水果顺差达到10个亿,我们的水产品顺差出口114亿,如果没有这三个产业的话,我们贸易逆差绝不是400多个亿,它应该是700多亿。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从产品产业发展的角度来讲,提升竞争力,从国家层面来讲,它有国家层面的竞争力,从省级和县级来讲也有竞争力。为什么我们要提一村一品,就是从不同的区域、不同的产业、不同的产品来讲,它还是应该相对有竞争力的。所以,生产体系要着眼于提升效率,要着眼于提升竞争力,这种竞争力看你放在什么语境下搞,放在什么环境下搞,我们老讲人无我有,人有我多,人多我有品牌,我有品牌产出的最大效益,这是从产品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


第三,经营主体要多元。我们现在讲农业生产经营,承包有2.3亿,整个户农有2.6亿,其中有2.3亿,我们为什么这些年有库存的问题,有低端农产品生产过剩的问题,与我们更广大的普通农户的生产方式是一种磨坊式的生产方式,是一种齐步走的生产方式,别人种什么我就种什么,去年看到水果赚得好,就搞水果。今年看到蔬菜种得好,就搞蔬菜。恰好分散性,规模不大,生产总量的个体数量太多,使我们低端农产品生产现在确确实实出现了阶段性的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讲,新的经营主体的生态方式显然区别于广大的普通者,新兴经营主体,主要由大户的家庭经营,有生产服务合作类,有产品发展服务类和工商资本,农业形成的主体叫企业经营主体,还有最近蓬勃发展新功能,有四大类别,这四大类别在现代农业发展的作用和功能,它的理念是显著于区别传统的,它秉承创新,秉承开放、秉承绿色、秉承共享的理念。当然,也有协调的理念。所以,我讲怎么样把握好理解供给侧结构改革的目标要求,要从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三个方面来着手思考相关的问题。第二,新生的农业新型主体在供给结构改革当中,功能作用是显著的。我也跟大家报告一下,尽管从2014年到2004年这十年间,我给大家通报一个数,普通的从事第一生产劳动力年均减少1200万,换句话说,十年减少1.26个亿,这一方面说明什么,说明我们现在农业的发展,科技水平在提升,包括农业机械、动力机械覆盖的程度越来越高。第二个大的方面,城镇化最大的功能,就是留在农业内部的人口,留在农业人口的劳动力越来越少。反之,进入城市,人的城镇化的功能,要使留在城里面的农业劳动力和人口越来越多。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思考新的经营主体,不同的功能作用,也要看到普通农户在支撑重要农产品或者基本农产品总量供给方面的作用,我们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

第二方面,在这种情况下,我从四个方面来说新的经营主体作用是什么。


第一,种粮大户和家庭农场是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力的承包区,到去年,家庭农场总量达到87.7万家,我们家庭农场经营的耕地是1.76亿亩,占整个承包面积13、14%。家庭生产当中主要集聚在养殖业和种植业,其中种植业聚集了46.79%,养殖业集聚了45.0%,这两者之间有比较好的趋势,换句话说讲,家庭农产承包,包括中央大户,从分布来看,还是集聚在粮食、油料,包括生猪养殖等基本的农产品供给。这个方面的生力军在任何时候不可替代。

第二个主题是农民合作社,农民合作社要充分发挥联系农民、服务农民的功能。农村合作社全国153万,50%的是种植业,养殖业占到25%,从现实表现来看,实际上是两大作用,一个是生产经营性的组织,一个是服务性的组织,两大类,有的功能是单一的,有的功能是合二为一的。无论怎么样,这两类合作社,目前这几年的蓬勃发展,本身就表明了这个事业方兴未艾。20年前,30年前,我们讲合作社,谈合色变,这些年在合作社发展方面,反复过来,政府并没有说,天天提口号,但是合作社发展势头一直不减,我们现在愁的不是数量不够,而是怎样规范化发展。

农业部搞国家级的示范评定,也是想怎样树立标杆,这些标杆,也就是说,到底它的合作机理在什么地方,我们发展合作社是否应该学习,联系农民服务的表现怎么样,它是不是应该按照一人一票和民主决策。黑龙江的一个合作社,这五年的发展深刻表明合作社在我们国家的发展,去年入股的土地5.6万,同时还带动了1.2万,既是自己生产经营的合作社,同时也是一个服务合作社。农业部统计,参加合作社的农民,现在已经达到了超过1亿户,换句话说,我们2.6亿农户,其中有1亿农户参加了合作社,达到了40%,而参加合作社的农民普遍提高三分之一。这就说明合作社的发展,确确实实效果是非常明显。


第三,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和其他领域的企业,在高端农产品生产方面要发挥引领作用,不可回避。这些年,农业方兴未艾,它既是传统产业,也是一个新兴产业。这些年原来不从事农业的企业进入农业,现在从事农业的企业越做越大,到去年为止,全国各类产业组织356万家,其中各种级别的龙头企业12万多家,国家级的龙头企业1240多个,我在经管司工作后深刻地发现,我们讲供给侧结构改革,要讲高端农产品生产,要讲绿色发展,要讲效益,要讲竞争力,显然指望不上投入,还应该把希望寄托在多功能的机制,希望寄托在相关的企业。我给大家报告一下相关的企业,在农业当中的表现作用,1245家国家级龙头企业,90%的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温氏集团,包括双汇、伊利、蒙牛。去年年初,到联想集团,柳传志的联想集团2010年开始搞乳业,2010年成立联想加沃集团,搞两个产品,一个在山东搞1.5万的蓝莓,一个在四川搞了1.3万的猕猴桃,为什么集中在这两个产业?因为这两个产业成长型特别好,特别是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市里面的中高端消费群体,中产阶级的兴起对蓝莓和猕猴桃的消费越来越大。这两大产品进入的时候还没有领军企业,为了打好这两个产品的生产,联想加沃搞了三全战略,第一叫全产业链条。从田间到餐桌,全程有联想加沃公司进行布局,生产基地、加工车间、营销商店,叫全程全产业链。第二叫全程化布局。为了把产业做大做强,在山东和四川分别搞蓝莓和猕猴桃基地的同时,在大洋洲的新西兰搞了蓝莓生产基地和猕猴桃的生产基地,这两个国家大家都知道,南半球,正好和中国打了一个时间差。可以做到蓝莓和猕猴桃的反季节的供给。第三个全,叫全程可追溯,什么叫现代农业,什么叫工业农业,联想加沃从第一步种地,到最后的商品,摆到商店里面,摆到商店里分解了158道供需,每道供需可以检测,每道供需都有量化标准和评判标准,充分彰显了我们现代农业的工程化模式,或者工业体系。所以,我以为产业化的经营组织也罢,包括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在规定它非粮化、非农化的支持,应该支持和鼓励现代农业发挥引领作用,发挥工商资本在现代农业中引领作用。


第四,新农人要培养。什么叫新农人,最近这几年新农不断地出现,成为构成新型经营主体的一个成长性的群体,市场司这方面关注了很多,什么叫新农人,新农人有两个特征,第一,秉承互联网理念,第二实施绿色发展。我们粗略统计,大大小小,包括开电商的,也叫新农人,搞淘宝网的也叫新农人,全国大概有二百万,这个数量看起来不是很大,不是很吓人的数字,一个家庭开一个网店,当然有的相对要大一点,几个人、十几个人、几百人都可以。新农人在供给侧改革中,它表现作用更加突出,这二百万的群体,75%有自己创造的品牌,68%运用了互联网技术,88%用互联网销售了产品,36%与农民与家庭农场有固定的产品营销渠道。新型经营主体在供给侧结构改革中发挥着典型的引领作用。


最后,怎样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在供给侧结构改革中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刚才陈部长讲的政策方法措施里面就讲到一个主体引领,主体引领怎样个引领法,我认为有三个大的方面:

一是政府应该加强宏观形势,特别是农业农村经济形势的研判,农业发展的今天,始终要有两治理的问题,一是怎样把农业置于国民经济背景来考虑,二是把农业怎样置于全球背景来考虑。为什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农业在里面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当然不是说供给侧结构改革是一个筐,什么都往里装。但是去库存、补短板、降成本,在农业发展方面,显然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怎样加强形势的研判,国际国内形势,现在农产品的价格,低端农产品的价格,一片种地,你还在发展,说今天蔬菜价格不错,我们搞蔬菜,但是种出来又开始烂在菜地里,这确实有信息引导的问题,过去讲信息引导是价值信息,现在的信息引导不仅仅是价值信息,宏观形势、国际形势,农产品的价格问题,政策导向的问题都是需要加强研判。

二是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新型经营主体的农业,一定具有相对宽松的环境,如果说我们过去农业,联系土地制度,联系经营制度,如果过去的农业叫农地农用农民用的理念的话,现在是不是应该有农地农用多元主体用的问题。农地,一定要拿来搞农业,但是不一定是传统农民才可以用。只要在双方意愿的情况下,只要不搞非粮化、非农化,新型的经营主体,四川的农民到广东搞农业,可不可以?当然可以了。我们讲,这么多年,20年、30年劳动力流动,我告诉大家,四川的农民、贵州的农民到上海和广州打工,不是百分之百进工厂,也有5%、10%到广州郊区,到上海郊区去种地,一种十年、二十年,就成了当地常住人口。如果没有开放的环境是可以的吗?是完全不可想象的。所以,我讲,第二要有一个开放的环境。


三要有一个政策的支撑。政策支撑的问题不多讲,价格补贴政策、金融保险政策、用地用电政策,这是一揽子的政策,我只是说,如何支持新型经营主体进入现代农业,发挥其在供给侧结构改革中的引导作用,确实有政府一系列的政策引导。但是,我今天更想讲的是,我们的产业政策、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怎么样联动起来搞。通过有限的财政撬动金融杠杆,撬动现代资本进入,资本进入的话,意味着有一部分新的主体。所以,政策方面,确确实实要有无数种。在这个问题上,我也是刚刚开始,有意识思考,我们各种各样的新的经营主体,在现代农业中,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改革中,它到底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内容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361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责任编辑:tuwei] 标签: 农业 供给侧 改革 主导 作用
您可能喜欢的

友情链接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