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事资讯新闻速递综合时讯

第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上)

2015-12-18来源:微信公众号:乡味
分享到: 更多

天津滨海崔庄古冬枣园

滨海崔庄古冬枣园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太平镇崔庄村,毗邻荣乌高速公路,面积约3000亩,其中古冬枣核心区面积238亩,新枣试验区1300亩。600年以上枣树168棵,400年以上枣树3200棵,是我国成片规模最大及保留最完整的古冬枣林。

古冬枣树是国内唯一的植物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活态的文物。明史记载,早在600多年前,人们就开始在古老的娘娘河北岸种植冬枣树。相传明孝宗皇帝曾和皇后张娘娘在这片冬枣林中采摘、品尝过冬枣,始建“皇家枣园”,这就是现被誉为冬枣之乡的崔庄古冬枣园。新中国成立后,冬枣除鲜食外并无它用,农民对冬枣园管理颇为粗放。1958年因大炼钢铁,大量古冬枣树被伐薪烧炭、熔炉炼钢。值得庆幸的是,在崔庄有识之士庇护下,少量成片古冬枣树得以保留,终将古冬枣树这一珍贵资源留存至今。

近年来,大港地区不断发掘冬枣文化,推出了崔庄“冬枣文化节”“枣花姑娘评选”等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随着大港地区冬枣种植规模的扩大,崔庄冬枣通过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崔庄也获得了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天津市旅游特色专业村、天津市十大美丽乡村、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国清洁能源村、天津市首批文明生态村等荣誉称号。

为加强对崔庄古冬枣园的保护管理,滨海新区按照农业部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要求,编制了滨海崔庄古冬枣园保护管理办法,遵照城乡一体化监督机制,由太平镇政府及崔庄村委会按照发展规划,对古冬枣园进行统一管理和保护,确保滨海崔庄古冬枣园这一宝贵财富得以传承和发展。

河北宽城传统板栗栽培系统

河北宽城板栗栽培可追溯至东汉时期,至今已有3000多年。据传,康熙四十五年,康熙途经宽河城,正值板栗成熟,食后赞曰:“天下美味也”。时至今日,全县板栗种植面积达80万亩,栗树2600万株。其中,百年以上的板栗古树达10万余株,现存最老的板栗古树树龄逾700年,被誉为“中国板栗之王”。

宽城传统板栗栽培系统是一种可持续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人们依地形修建撩壕、梯田,栽植板栗,并在林下间作农作物,饲养家禽,用剪下的枝条栽培栗蘑。传统板栗园利用物理和生物方法防治病、虫、草害,形成梯田—板栗—作物—家禽复合生产体系。板栗树与周围其他植被共同构成独特的山地景观,并发挥着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的重要作用。利用传统方法栽培,在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壤富含铁的自然环境中生长,宽城板栗形成了色泽光亮,口感糯、软、甜、香的独特品质,素有“中国板栗在河北,河北板栗在宽城”的美誉。

板栗栽培自古以来就是宽城农业的主导产业。板栗被誉为“铁杆庄稼”“木本粮食”,是当地居民主要的食物来源之一。目前,板栗带来的经济收益占当地农业收入的80%以上。当地人将板栗看作是吉祥的象征,在拜师、庆寿、婚嫁等重要时刻,都以栗子相赠,以示祝福。有关板栗的历史传说、民俗礼仪、文学作品不胜枚举,展现出丰富多彩的板栗文化。

近年来,宽城采矿业的发展及农业劳动力的流失使传统板栗栽培系统的保护和传承面临巨大挑战。宽城县政府按照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要求,制定了传统板栗栽培系统保护与发展专项规划和管理办法。通过板栗古树的保护、经营模式的创新和休闲农业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可持续发展和遗产保护问题。

河北涉县旱作梯田系统

河北涉县旱作梯田系统位于河北省西南部,晋冀豫三省交界处,地处太行山东麓。涉县境内均为山地,全县旱作梯田总面积达21万亩。其中,最具代表性、最具规模的梯田位于井店镇王金庄,梯田面积1.2万亩,分为5万余块,土层厚的不足0.5米,薄的仅0.2米,石堰长度近万华里,高低落差近500米。在艰苦的自然条件下,涉县山民挑战自然、战胜自然,一代代在此繁衍生息。1990年,涉县旱作梯田被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专家称为“世界一大奇迹”“中国第二长城”。

涉县旱作梯田建造历史悠久。据考证,从元代初期就有人开始修建梯田。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修建进度也在不断加快,尤其到清代康熙、乾隆年间,因较长时间社会安定,人口增长速度较快,修田造地数量较大。

涉县梯田展现了人工与自然的巧妙结合,在山巅登高望远,用石头垒起的梯田,犹如一条条巨龙蜿蜒起伏在座座山谷,并随着季节的变化呈现出各种姿态。梯田里农林作物丰富多样,谷子、玉米、花椒、柿子、黑枣等漫山遍野,各类瓜果点缀在万亩梯田里,呈现春华秋实的壮丽景象,迸发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展现出震撼人心的大地艺术。目前,以王金庄为核心的河北涉县旱作梯田系统在促进地方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就业增收、农村稳定繁荣,以及在发展休闲农业、维持生态安全和科学研究等方面仍然具有重要价值。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和人们对传统农业意识的淡漠,这种传承至今的珍贵、独特的农业系统正面临发展困境。目前,涉县人民政府按照农业部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求,已出台了《河北涉县旱作梯田系统保护管理办法》,制定了河北涉县旱作梯田系统保护与发展专项规划。通过生物多样性的恢复、传统旱作梯田系统的文化传承以及与休闲农业的结合,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增收、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问题,让这一具有重要价值的农业文化遗产绽放新的光芒。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位于大兴安岭西南余脉,是科尔沁草原和锡林郭勒草原的交接带,是一片历史悠久的天然牧场。核心区位于阿鲁科尔沁旗巴彦温都尔苏木,面积4141平方公里,自古以来就是游牧民族狩猎和游牧活动的栖息地。蒙古族牧民熟知当地山川河流、草场分布和季节变化,根据雨水丰歉和草场长势决定一年四季的游牧线路,以及春、夏、秋、冬四季牧场的放牧时间。牧民—牲畜—草原(河流)之间形成了天然的依存关系。这种“三角关系”延续至今,不断孕育和发展着蒙古族人民所独有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文化特质和宗教信仰,时刻体现着深藏在蒙古族人民血脉之中的崇尚天意、敬畏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活理念。

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长期演化的历史过程和现实存在,向人们阐释了一个取物有时的道理。在农耕化浪潮和现代农牧业技术出现之前,对于生活在科尔沁草原上的历代游牧民来说,“逐水草而居”是唯一可行的生产生活方式。它充分利用大自然恩赐的资源和环境来延续游牧人的生存技能,人和牲畜不断地迁徙和流动,既能够保证牧群不断获得充足的饲草,又能够避免长期滞留带来的草地资源退化。

当前,由于矿产资源开发、草场过载和天然草场大量占用,阿鲁科尔沁草原面临着生态系统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威胁。同时,现代生产技术的应用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也给当地牧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冲击。

阿鲁科尔沁旗按照农业部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要求,制定了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的保护和发展规划,严格保护游牧系统栖息地和珍贵的草原文化遗产,深入挖掘传统游牧业的精髓,与现代畜牧业生产技术相结合,促进当地游牧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使得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不断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浙江杭州西湖龙井茶文化系统

西湖龙井茶文化系统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畔三面环山的自然屏障的独特小气候是保障龙井茶品质的重要因素,自古就是爱茶之人留连向往之处。杭州龙井茶文化系统是以龙井茶品种选育、种植栽培、植保管理、采制工艺和茶文化为核心的农业生产系统,以及该系统在生产过程中孕育的生物多样性,发挥的生态系统功能,呈现的人文和自然景观特征。

西湖龙井茶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我国著名的茶圣陆羽,在其所撰写的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中,就有对杭州天竺、灵隐二寺产茶的记载。西湖龙井茶之名始于宋,闻于元,扬于明,盛于清。杭州西湖龙井茶素以色翠、形美、香郁、味醇冠绝天下,其独特的“淡而远”“香而清”的绝世神采和非凡品质,在众多的茗茶中独具一格,冠列中国十大名茶之首。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西湖龙井推崇备至。毛泽东刘庄采茶、刘少奇钟爱龙井茶、周恩来情系梅家坞等,使得龙井茶美名冠盖天下。

龙井茶的采制技术相当考究。龙井茶采摘有三大特点:一是早,二是嫩,三是勤。由于产地生态条件和炒制技术的差别,西湖龙井向有“狮”“龙”“云”“虎”“梅”五个品类之别。

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让西湖龙井茶融入到杭州的角角落落。梅家坞、龙坞茶村、茅家埠等茶文化休闲旅游,吸引了无数慕名而来的游客。思绪轻轻随着茶中的涟漪,向悠远的中华文明荡漾开来,细细的品味,或许能从一盏茶里,渐渐地品出牵扯古韵遗梦的情怀来。

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

湖州桑基鱼塘系统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西部。现存有6万亩桑地和15万亩鱼塘,是中国传统桑基鱼塘系统最集中、最大、保留最完整的区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形成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千百年来,区域内劳动人民发明和发展了“塘基上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的桑基鱼塘生态模式,最终形成了种桑和养鱼相辅相成、桑地和池塘相连相倚的江南水乡典型的桑基鱼塘生态农业景观,并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蚕桑文化。桑基鱼塘系统是我国乃至世界史上人们认识、利用、改造自然的一个伟大创举,是世界传统循环生态农业的典范,是一项重要、宝贵的农业文化遗产。

桑基鱼塘系统是一种具有独特创造性的洼地利用方式和生态循环经济模式。其最独特的生态价值实现了对生态环境的“零”污染。整个生态系统中,鱼塘肥厚的淤泥挖运到四周塘基上作为桑树肥料,由于塘基有一定的坡度,桑地土壤中多余的营养元素随着雨水冲刷又源源流入鱼塘,养蚕过程中的蚕蛹和蚕沙作为鱼饲料和肥料,生态系统中的多余营养物质和废弃物周而复始地在系统内进行循环利用,没有给系统外的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对保护太湖及周边的生态环境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桑基鱼塘系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儒家“天人合一”的“仁爱”生态伦理道德观的典范,也是体现我国道家生态哲学思想的样板。

近年来,由于水产效益高于养蚕效益,导致重养鱼、轻养蚕,鱼塘面积增大,桑基面积缩小。基塘比例的失调,已经影响到桑基鱼塘生态农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为保护这一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湖州市委、市政府按照农业部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要求,出台了《湖州市桑基鱼塘保护办法》,全面实施桑基鱼塘系统的保护与发展,促进传统桑基鱼塘生态系统的转型升级,使桑基鱼塘这一太湖边璀璨的明珠重放光彩。

浙江庆元香菇文化系统

庆元香菇种植始于800多年前,据传由香菇始祖吴三公(1130—1208)在庆元龙岩村发明剁花法生产香菇而成。自此,庆元菇民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森林资源,从事香菇生产延续至今,形成了总面积1

898平方公里的包括森林可持续经营、林下产业发展、香菇栽培和加工利用技术、香菇文化和地方民俗在内的农业文化遗产系统。

浙江庆元香菇文化系统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代表了香菇生产技术的不断革新:800多年前吴三公发明剁花法,1967年庆元利用香菇菌种栽培段木香菇成功,1979年成立庆元县食用菌科研中心开展代料香菇栽培技术研究和推广。吴三公发明剁花法的伟大成就,在于它使深山老林中的“朽木”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开创了森林菌类产品利用之先河。吴三公的发明,也使庆元成为世界香菇之源,为中国摘取了一项世界农业的桂冠。

800多年来,香菇产业一直是庆元人民赖以生存的传统产业,菇民足迹遍布全国11个省200多个市县,庆元香菇以“历史最早、产量最高、市场最大、质量最好”闻名于世。与此同时,庆元菇民世代在深山老林中劳作,创造形成了包括菇山语言“山寮白”、地方剧“二都戏”、香菇武功等绚丽多姿的香菇文化。

由于传统农业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加上现代农业技术的不断冲击,庆元传统香菇栽培技术与文化面临严重威胁。随着国内外对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及保护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提高,庆元高度重视香菇相关的农业文化遗产的挖掘与保护,全面开展香菇相关传统技艺调查工作,并通过加强菇木林资源培育、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优新品种选育、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等一系列举措,促进庆元香菇这一传统优势产业获得可持续发展。

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

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位于福建省东南部晋江西溪上游的安溪县西坪镇,居山而近海。核心区位于安溪县西坪镇,包括松岩、尧山、尧阳、上尧、南阳5个村。该区春末夏初,雨热同步;秋冬两季,光湿互补,十分适宜茶树生长。

安溪铁观音起源于唐末,兴于明清,盛于当代,近300年的发展铸就了“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的标签。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是以传统铁观音品种选育、种植栽培、植保管理、采制工艺和茶文化为核心的农业生产系统,以及该系统在生产过程中孕育的生物多样性,发挥的生态系统功能,呈现的人文和自然景观特征。

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是铁观音的发源地。铁观音既是茶叶名称,又是茶树品种名称。清雍正年间在福建省安溪县西坪镇发现并开始推广。其由来有两种传说:魏说——观音托梦和王说——乾隆赐名。

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孕育了多项茶树无性繁殖的技术,并创制了乌龙茶的制作技术。明末清初,安溪茶农发明了独特的制茶工序——包揉,形成了独特的“半发酵”茶类——乌龙茶,同时根据季节、气候、鲜叶等不同情况灵活运用“看青做青”和“看天做青”技术。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推广了带状茶—林模式。树种以豆科的乔木和小乔木为主,起到根系固氮、夏天遮荫、冬天落叶覆盖地表的功能。套种一年生绿肥,梯壁种草护草,以覆盖地表,保持水土,提供生物栖息场所,蕴含了深刻的生态学哲理。

可以说,安溪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造就了独特的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和丰富多彩的文化传承,是当之无愧的农业文化遗产。

江西崇义客家梯田系统

崇义客家梯田位于江西省崇义县,坐落在海拔2061.3米的赣南第一高峰齐云山山脉之中,总面积达3万亩。梯田最高海拔1260米,最低280米,垂直落差近千米,最高达62梯层,且大多数为只能种一二行禾的“带子丘”和“青蛙一跳三块田”的碎田块。与广西龙胜梯田、云南元阳梯田并列为中国三大梯田,是“中国三大梯田奇观之‘秀丽天梯’”,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认证为“最大的客家梯田”。

崇义客家梯田始建于元朝,完工于清初,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关于梯田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理学家、明都御史王守仁撰写的《立崇义县治疏》,从广东迁入的客家先民来到这荒山野岭,为了维持生计,便依山建房,开山凿田。在长期耕作过程中,客家人逐渐形成不同于其他农区的文化习俗,处处渗透出梯田文化的精神,成为客家农耕文明的一道奇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舞春牛”。在客家人的心目中,千百年来和他们一道辛勤耕耘这片土地的牛就是神。“舞春牛”先后被列入江西省市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其他诸如“田埂文化”“猎酒文化”“饮食文化”“农耕谚语”等,也都体现了客家人热情好客、勤劳朴实以及重义轻利的纯朴品性与丰富的文化多样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年轻一代的客家人对传统农业生产技术掌握甚少,传统农耕技术面临失传的境遇;传统种植模式很难与现代化农业展开竞争,当地村民改变作物种植品种,由种植传统农作物变为种植经济作物,这一现象将威胁梯田的种植面积及生物景观。这些因素都将导致梯田被破坏、被抛弃。

为了加大客家梯田的保护力度,崇义县人民政府通过制定保护规划,恢复生物多样性,传承传统农耕文化,以及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让这一具有重要价值的农业文化遗产重新绽放光芒。

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

中国树龄最高、规模最大的古桑树群位于山东夏津县东北部黄河故道中。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占地6

000多亩,百年以上古树2万多株,涉及12个村庄,被命名为“中国椹果之乡”,是远近闻名的“中国北方落叶果树博物馆”,是国际生态安全旅游示范基地。

山东夏津古桑树种植时期跨元明清三朝。特别是清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至20世纪20年代,百姓掀起植桑高潮,鼎盛时期种植面积达8万亩。相传此间树木繁盛,枝杈相连,“援木可攀行二十余里”。千百年的选育,桑树在夏津已由“叶用”变为“果用”。附近居民多食桑椹而长寿,因此桑园又叫“颐寿园”。古桑树群群落结构复杂、生态稳定。群落以桑树为主,间有其他落叶乔木、灌木和草本。数百年的古桑,枝繁叶茂,根系发达,冠幅10米的古桑树,年产桑果400千克,鲜叶225千克,在风沙区,发挥着保持水土的巨大作用。夏津县的劳动人民还探索出了一套桑树“种植经”。他们用土炕坯围树,畜肥穴施,犁伐晒土等方法施肥和管理土壤;用油渣刷或塑料薄膜缠树干的方法防治害虫,天然无公害;采用“抻包晃枝法”采收,当地流传着“打枣晃椹”的说法。历史上山东夏津古桑树群遭受过三次大的破坏,面积从8万亩锐减到6

000多亩。现在,劳动力缺乏、农药化肥污染等原因使古桑树再次面临着生存威胁。目前,夏津县政府按照农业部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要求,制定了古桑树群保护与发展规划;注册了夏津椹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同时被中国中药材种植专业委员会评定为“道地优质药材种植基地”,延伸桑产品加工产业链,在加工生产东方紫酒、桑叶茶的基础上对桑树的药用功能进行研究与开发。

见证了沧海桑田的壮举,承载着厚重的黄河文化和桑文化,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给当地带来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存保障,并将通过文化和产业的联动发展,焕发新的生机。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宝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责任编辑:tuwei] 标签: 重要 农业 文化 遗产
您可能喜欢的

友情链接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