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事资讯新闻速递综合时讯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实录

2015-12-17来源:微信公众号:乡味
分享到: 更多

农业文化遗产是指人类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发展中创造并传承至今的独特农业生产系统。2014年1月17日,中国农学会十届三次常务理事会批准了成立“农业文化遗产分会”的申请。该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李文华院士等倡导成立,以农业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和实践为主体。相应了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的重要论述。其实早在2013年5月21日,中国农业部便公布了19个传统农业系统为第一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19个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独特的农业产品、丰富的生物资源、完善的知识技术体系以及较高的美学和文化价值。小编在此简单列举一二,找找看有没有你的故乡呢。

坐落于首都北京西北150公里处的宣化古城,历来就有“葡萄城”的美誉。每年中秋前后,满城葡萄飘香,串串晶莹剔透的牛奶葡萄吸引着八方来客。

据《宣化葡萄史话》记载,宣化葡萄最早引进栽培时间为唐代,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栽培历史。如今,在宣化古城的观后村里,有一株近600岁的古葡萄藤,依然枝繁叶茂、硕果累累,见证着宣化葡萄发展的历程。宣化传统葡萄园至今仍沿用传统的漏斗架栽培方式。漏斗架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架式,因其架式像漏斗而得名,架身向上倾斜30°~35°,呈放射状。“内方外圆”优美独特的漏斗架,适于观赏和乘凉休闲。这种架形的优势是:光能集中、肥源集中、水源集中,具有抗风、抗寒等特点。宣化独特地理和自然条件孕育了宣化牛奶葡萄独特品质。宣化牛奶葡萄属鲜食葡萄品种,皮肉黄绿色,质脆而多汁,酸糖比适中,素有“刀切牛奶不流汁”的美誉。近年来先后获得“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百强奖”、“最具影响力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消费者最喜爱的100个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等荣誉。

目前,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传统葡萄园的数量急剧下降,葡萄园的消失意味着传统特色景观、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丧失。宣化区人民政府按照农业部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求,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葡萄产业发展的补助办法》、《宣化传统葡萄园保护管理办法》等文件,制定了宣化传统葡萄园保护与发展专项规划。通过生物多样性的恢复、传统葡萄栽培技艺的文化传承以及与休闲农业的结合,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增收、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问题。


南果梨是鞍山地区特有的水果产品,又称“鞍果”,原产于鞍山市千山区大孤山镇对桩石村。据《中国果树志第三卷》记载,现南果梨树母株仍生长于此。1986年经中国果树研究院权威专家鉴定,该树被认定为南果梨祖树,自发现至今已有150多年历史,是仅存的一株自然杂交实生苗南果梨树。依靠自身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和栽培经验,鞍山南果梨皮薄肉厚、果肉细腻多汁、香味浓郁,是中国“四大名梨”之一,被誉为“梨中皇后”,曾荣获全国农产品加工贸易博览会金奖,被农业部列为全国名特优品种、国家种苗基地项目,鞍山南果梨产业开发和推广被科技部列入星火计划。

南果梨从起源衍生、人工种植,到现在形成产业链条,每一次的发展和飞跃都与文化内涵息息相关。其深厚的文化内涵被鞍山地区百姓所认同和传承,通过祈福文化、旅游文化、亲情文化以及文学作品等多种形式,南果梨文化已经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随着生产的发展,南国梨栽培系统面临无公害生产水平较低、果品质量下降、商品价值低等问题,保护与发展工作势在必行。千山区政府按照农业部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求,制定了《鞍山南果梨栽培系统保护与发展规划》和《千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对辽宁鞍山南果梨栽培系统保护工作的意见》,使鞍山南果梨栽培系统这一具有丰富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生产与生态功能突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生机。

兴化自古地势低洼,湖荡纵横,历来饱受洪涝侵害。当地先民在沼泽高地之处垒土成垛,渐而形成一块块垛田,发展出一种独特的土地利用方式。

垛田因湖荡沼泽而生,每块面积不大,形态各异,大小不等,四周环水,各不相连,形同海上小岛,人称“千岛之乡”。兴化共有6万多亩这样的耕地,分布在垛田、缸顾、李中、西郊、周奋、沙沟、林湖一带。至今,垛田还保存着传统的农耕方式,用天然生态的肥料种植蔬菜。垛田独特的岛状耕地,是荒滩草地堆积而成,土质疏松养分丰富,加上光照足、通风好、易浇灌、易耕作,使得生产的蔬菜无论是品质还是产量,都是普通大田种植不可攀比的。垛田地貌先后入围江苏省第三次文物普查十大新发现和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重大新发现,2011年被公布为江苏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近年来,聪明的兴化人民利用垛田这种独特的地貌,从事大规模油菜生产,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万岛耸立,千河纵横,可谓天下奇观。连续举办五届的中国兴化千岛菜花旅游节已经成为享誉全国的新兴旅游亮点。目前,兴化市委市政府按照农业部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要求专门制定了保护规划和保护办法,正在加大挖掘、保护、传承的力度,让垛田农业系统,为兴化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发挥更大的作用。

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位于绍兴市域中南部的会稽山脉,面积约400平方公里,有结实香榧大树10.5万株,其中树龄百年以上的古香榧有7.2万余株,千年以上的有数千株。2000多年前,绍兴先民从野生榧树中人工选择和嫁接培育成了香榧这一优良品种。因经过人工嫁接培育,现存古香榧树基部多有显著的“牛腿”状嫁接疤痕。位于绍兴县占岙村的千年榧树王,树龄长达1430余年,树高18米,犹如遮天巨伞。古香榧树历经千年仍硕果累累,堪称古代良种选育和嫁接技术的“活标本”。

绍兴先民利用陡坡山地,构筑梯田(鱼鳞坑),种植香榧树,香榧林下间作茶叶、杂粮、蔬菜等作物,“香榧树—梯田—林下作物”的复合经营体系,构成了独特的水土保持和高效产出的陡坡山地利用系统。香榧四季常绿、形态优美,一棵棵古香榧树,与古村落、小溪、山岚等构成了一幅幅令人赏心悦目的画图。自古至今,赞美香榧的散文、诗歌、美术作品层出不穷,祭祀、节庆等活动丰富多彩。

历经千百年的风雨,古香榧树自然衰老,加之病虫害、自然灾害的侵害,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劳动力资源不足等原因,会稽山古香榧群的传承与保护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对古香榧群的保护,绍兴摸索出了一套“以保护满足利用,以利用促进保护”的传承之道。按照农业部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要求,绍兴市人民政府制定了“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保护管理办法”,依法保护、管理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生态系统,促进本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联合梯田位于尤溪县联合乡,涉及八个行政村,面积达10700多亩,被誉为中国五大魅力梯田之一、发现海西之美十佳景点和福建省摄影创作基地。自宋朝以来,联合村民使用木犁、锄头等工具开垦梯田、种植水稻,在险峻的金鸡山中创造了神奇壮丽的梯田,成为村民几百年来的主要生存方式。

联合梯田通过山顶竹林截留、储存天然降水,再以溪流流入村庄和梯田,形成特有的“竹林-村庄-梯田-水流”山地农业体系。春天,农民给田里灌水浸烂田泥;春耕时,小孩们下田摸田螺、捉泥鳅;到插秧时,农民种上田埂豆、放些鱼苗,鲤鱼能减少田中杂草生长和虫害的发生,田埂豆发达的根系能保护田埂;收获时,再放干田里的水,收鱼、收水稻、收黄豆。收获后,鸭子、山羊等被赶入田中,觅食遗撒的谷粒和新长出的杂草。动物粪便、作物桔梗和豆类的固氮功能,则使土壤肥力不断提升。梯田垂直落差600多米,连延数十里,田在山中,群山环抱,土墙灰瓦的村落散落其间,一派与世无争的安然祥和。

随着生产的发展,梯田正面临被破坏、被抛弃的危险,传统的农耕方式面临严峻挑战。目前,尤溪县政府按照农业部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求,制定了梯田保护与发展专项规划和管理办法,通过生物多样性的恢复、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以及与休闲农业的结合,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问题。

始建于1512年的江西万年县,历史厚重、秀美神奇、人文鼎盛,她享有“世界稻作文化发源地”、“中国贡米之乡”、“中国优质淡水珍珠之乡”的美誉。早在14000年前,这里便是天地形胜、稻花飘香。仙人洞、吊桶环古文化遗址,经中美联合农业考古发掘,认定为当今所知世界最早的栽培稻遗址。据考证,万年吊桶环遗址为早期人类的猎物分配和货币交换场所。珍藏于国家博物馆距今两万年的直口圜底夹砂陶罐被誉为世界“第一陶”。

生活在仙人洞、吊桶环的古万年人,创造了灿烂的远古文明,给人类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为万年深深地打下了农耕文明的烙印。万年贡米原产地裴梅荷桥村,山高垅深,日照时短,泉流清澈,水土含有多种矿物质,形成培植贡米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万年贡米体长粒大、形状如梭、其白如玉、光洁透亮,早在明朝时期,就钦定为“代代耕作,岁岁纳贡”之珍品。

近年来,万年投资300多万,兴建了仙人洞、吊桶环遗址博物馆。按照农业部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求,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印发了贡谷保护意见,并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推介万年稻作文化系统。

从江县位于黔东南层峦叠嶂的大山里,清澈的都柳江从北向南宛延而过。每年春天,谷雨季节的前后,侗乡人劳作的身影就出现在层层的梯田里了,秧苗插进了稻田,鱼苗也就跟着放了进去,等到鱼苗长到两三指,再把鸭苗放入稻田。稻田为鱼和鸭的生长提供了生存环境和丰富的饵料,鱼和鸭在觅食的过程中,不仅为稻田清除了虫害和杂草,大大减少了农药和除草剂的使用,而且鱼和鸭的来回游动搅动了土壤,无形中帮助稻田松了土,鱼和鸭的粪便又是水稻上好的有机肥,保养和育肥了地力。这种方式在从江已经延续了上千年,作为一种独特的农业文化遗产,它的意义,不仅仅是作为人们回望历史的窗口,也不仅仅是一块田地有了稻、鱼、鸭三种收获,更重要的是它对现代农业的宝贵启示。

侗乡人都说,鱼无水则死,水无鱼不沃。从江稻鱼鸭系统保证田间随时都有足够的水,如此鱼才不死,稻才不枯,鸭才不渴。侗乡人所养育的鸭种也不是一般的鸭种,而是经过世代选育驯化的小香鸭,鸭子对稻、鱼、鸭的共生有很多好处,小香鸭的个头很小,可以灵活地在水稻间穿行而不会撞坏水稻,而且不用投入精饲料,水稻中的害虫、小虾、小鱼、各种杂草都是上好饵料。侗乡人利用智慧,使稻、鱼、鸭三者和谐共处,互惠互利。

近年来,从江县按照农业部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求,不断加大稻鱼鸭系统保护工作力度,制定了保护规划和管理办法,努力探索对这一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动态保护途径。

佳县古枣园位于“中国红枣名乡”佳县朱家坬镇泥河沟村,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面积最大的千年枣树群,总面积36亩,现存活各龄古枣树1100余株。泥河沟村也被誉为“天下红枣第一村”。

佳县有着3000多年的枣树栽培历史。古枣园内生长的两株干周三米多的古枣树,经专家测算,树龄在1300多年以上,至今根深叶茂,硕果累累,被誉为“枣树王”、“活化石”。佳县有着底蕴深厚的红枣文化历史。千百年来,耐旱的枣树被视为人们的“保命树”、“铁杆庄稼”。每年正月,人们都要敬拜“枣神”,祈求红枣丰收。逢年过节,人们都要制做枣糕、枣馍、枣焖饭等传统食品,以示庆贺;长辈们给孩子吃红枣、戴枣串,希望他们早日长大成人,日子甜甜蜜蜜;久远而又浓郁的红枣文化气息渗透在佳县人的日常生活之中。枣树具有增加空气湿度,保持水土和养分等生态功能。在黄河沿岸的坡地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和防风固沙等方面的生态功能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时间的流逝,佳县古枣园正遭受着岁月的侵袭和人为的破坏,传统的红枣文化、民俗也面临着失传的危险。目前,佳县人民政府按照农业部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求,制定了佳县古枣园系统保护与发展规划以及管理措施,通过动态保护、适应性管理和可持续利用,保护古枣园,传承枣文化。

坎儿井,是吐鲁番绿洲特有的文化景观,至少已有2000多年历史,是古代吐鲁番劳动人民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的杰出成就。

坎儿井总长度约五千公里,几乎赶上了黄河、长江的长度。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利灌溉系统,被誉为地下万里长城,被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它是利用地面坡度,引用地下水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地下水利工程,主要由竖井、暗渠、明渠、涝坝四部份组成。坎儿井所具有的自流灌溉功能,不仅克服了缺乏动力提水设备的问题,而且也节省了动力提水设备的投资。它优良的水质可供农田灌溉和人畜饮用。吐鲁番气温高,蒸发量大,而坎儿井的输水渠道深埋于地下,减少了水分的蒸发。

吐鲁番坎儿井最多时有1237条,年流量5.6亿立方米,灌溉面积约35万亩。近几年,由于肆意使用坎儿井资源,缺乏管理,使坎儿井流域系统受到严重破坏,坎儿井的数量迅速减少。2003年坎儿井普查,吐鲁番有水的坎儿井已减少到405条,灌溉面积减少到13万亩左右。坎儿井作为吐鲁番盆地的农业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文化内涵,已成为2000多年人类文明史上的里程碑,亦是世世代代居住在吐鲁番盆地的各族劳动人民改造和利用自然的巧妙创造。目前,当地政府按照农业部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求,制定了保护规划和管理办法,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坎儿井,善待坎儿井,使这一伟大农业文化遗产得以继承,继续为火洲人民带来甘甜泉水。

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益哇乡。在该系统中,农、林、牧之间的循环复合使其生产能力和生态功能得以充分发挥,游牧、农耕、狩猎和樵采等多种生产活动的合理搭配使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汉地农耕文化与藏传游牧文化的相互交融形成了特殊的农业文化。

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位于高寒草原、温带草原和暖温带落叶林三大植被气候类型的交汇处,地处甘肃、青海和四川三省交界处,独特的地理区位为农林牧复合经营提供了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基础。早在3000年以前,这里就已经出现了畜牧文明的萌芽,蜀汉时期,名将姜维把先进的汉族农耕文明引进到此,吐谷浑时期,汉地农耕文化和藏区游牧文化相互融合,明清“杨土司”时期,农林牧复合系统逐渐发展起来。

这里地处高寒贫瘠的生态脆弱地区,又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还是长江与黄河分水岭的上游地带,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对维护生态平衡和保障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说,独特的生态区位促进了游牧文化、农耕文化与藏传佛教文化的融合与发展,造就了独特的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又为农业生产方式的多样性奠定了基础,并赋予农业更为广阔和丰富的内涵。目前,当地政府按照农业部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要求,制定了保护规划和管理办法,不断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的保护传承。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宝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责任编辑:tuwei] 标签: 农业 文化 遗产实录
您可能喜欢的

友情链接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