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事资讯新闻速递智慧农业

“五里明”模式闪耀黑龙江 农业合作社切实改善民生

2015-09-09 作者:佚名 来源:环球网
分享到: 更多
   切换手机版

合作社负责人逄忠革介绍情况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万戴、刘倡、阮嘉闻):东北地区是中国乃至世界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为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从真正意义上改善农村民生,采取有效的土地流转手段、合理利用农村土地资源和劳动力,成为了传统农业生产大省的重要转型方式。记者日前走访了黑龙江省肇东市五里明镇,探访其农业合作取得的成就。

黑龙江的土地是中国最适合种植的土地,至今一些大型农场的土壤肥力依然是南方农田的数倍。出众的环境优势让农业成为了黑龙江经济的支柱,东北农业大学农业专家魏湜用一个"大"字概括黑龙江的农业特点:“黑龙江是个农业大省。这个‘大’第一个是面积大,另外就是产量大,农业生产资料用量也大,各个方面规格都大。历史比较晚,但是起点比较高,这些年发展比较快。在十年前,我们可能大部分还属于传统农业,改革开放这些年来,国家国力增强之后,对农业的投入,对农业发展观念的转变,这点推动了黑龙江的农业发展。”

农业转型在当今的黑龙江,既是一个最优选择,也是迫在眉睫的任务。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前三季度黑龙江地区GDP发展以5.2%在全国屈居末席。发展速度缓慢的原因多样,其中一点就是农业生产模式和销售模式导致的增速不明显。

在全球化经济的背景下,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加强农业合作成为了黑龙江农业的重要实验。肇东市五里明镇从2009年开始就积极推进农业合作社模式,合理育种、集体耕种、使用大型机械,在制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给当地农民生活质量带来了实质性改善。在田间地头,五里明镇东升融惠农机合作社负责人逄忠革不无骄傲地向记者介绍目前玉米耕作状况:“我们是一米一大垄,大垄双行。去年秋天把地翻起来,深翻深松搞到待播状态。去年(个人)农户一亩地投入436.5块,我每亩地投资586.5块,比农户每亩高出150块。高出的钱我用在二次施肥、虫害防御,每年每亩地我能比(个体)农户多打250公斤粮食,这一块增收就是400多块。”

为了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机合作,政府对于农机合作社项目给予了诸多便利,包括在注册、税收,在大型农业机械的购置方面也有着很高的补贴。在这样的东风之下,东升融惠农机合作社也在许多方面实现了农机操作,同时也积极拓展销售渠道:“有深松的、播种的、施肥的、灌溉的和喷药的,这些机器都是我们自己的。政府补贴60%,农户自筹资金40%。马铃薯销售到运责薯业,玉米销售到国属粮库。”

而为了让农业合作切实为入社农民合作,东升融惠农机合作社建立了理事会制度,小事开小会、大事开大会,保证农民对自己的土地有着实际发言权:“咱们统一都有规章制度,我们有理事会,农民都是理事会成员,会定期开理事会议。现在理事会(代表)有10人,都是农户选出的代表。(开农户大会)最多会达到400、500人。”

而对于农户来说,加入农业合作社的最直接的好处就是把束缚在土地上的生产力解放出来。无论是在入社之后选择去城市务工还是成为合作社的产业工人,都能够在根据土地面积给出的保底地租之外,再赚上一份收入,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增长。对此,从小务农的刘长仁大叔的想法非常实在:“总的来看加入合作社还是比不加入合作社强。因为能把自身劳力腾出来,你出去打工随便打,要是(留在农村)种这点地就把你自己身子把住了。”

土地流转、制造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收入并不是目前农业进步的唯一途径。据五里明镇农业推广站站长刘洪波介绍,教授农民科学种田,也是五里明镇农机部门目前的重要任务:“我们这里的农业站,对全镇老百姓进行了技术指导,开展了技术培训班,指导他们怎样施肥,特别是配方施肥、玉米田间、病虫害管理。我们农机部门定期给他们举行培训班,还到地里给他们举行现场观摩,给他们讲解玉米各个生产环节的关键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技术措施。”

农业工具的更新、科学耕作、土地流转规模经营……颇具特色的改革让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升,黑龙江这片肥沃的黑土地曾经给了农民骄傲和信心,如今也同样给了他们空间和希望。今天的五里明模式,在明天能否飞得更高、走得更远,让我们拭目以待。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361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责任编辑:liuhaiyan] 标签: 农业 五里 黑龙江 合作社 土地
您可能喜欢的

友情链接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