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事资讯新闻速递综合时讯

信息化滞后是农产品卖难买贵怪圈病根

2015-07-21 作者:孤鹜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更多

广西北流,荔枝丰收,却烂在枝头无人问津。广东佛山,十万斤火龙果滞销,被倒入鱼塘喂鱼。甘肃榆中,成熟的杏子烂在地头。陕西周至,油桃滞销,不称斤按筐卖,40斤卖5元……

作为一个真正从农村走出来的人,每当我看到大量的特色农产品卖不出去,滞销、烂市,我的心里面就会隐隐作痛。因为,我能深切地体会到,对于一位农民而言,经历过这样一次伤害,意味着什么——不仅仅“播下的是希望,收获的是失望”,还有一个家庭的一蹶不振,乃至于由此对政府的“怨恨、不信任”。

“丰收烦恼”“增产不增收”……也许很多人包括一些媒体在内,对这种现象早已见怪不怪,因为近年来在三农领域发生了太多这样的事情,但是我想提醒大家的是,如果你擦亮眼睛,仔细观察,有这样两个现象值得关注:

一是某地出现农产品滞销,只要有影响的媒体关注,信息一旦传播出去,很快就会解决问题;二是某水果在南方滞销,北方常有人感叹“这么好的水果,我咋买不到?”或者“我们这儿怎么这么贵?”

很多人对出现滞销,直观、武断地下结论——供大于求。真是这样吗?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怎么会出现,只要媒体关注,消息传出去,就会很快化解滞销矛盾?怎么会出现,这边便宜到没人要,那边有人想买买不到?这充分说明所谓的“供大于求”,仅仅只是区域性的供大于求,小范围的供大于求,或者是在某些人眼中的供大于求,仅就国内而言,1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根本没有挖掘出来。

众所周知,造成农产品卖难的因素很多,除了质量外,比如品种单一问题,广西北流的荔枝滞销,是因为大部分是“六月红”,一到成熟期“一窝蜂上市”,采摘期最长为10天,过后就自然腐烂。再比如销路单一,周至油桃主要靠小贩上门收购。榆中的杏子主要靠卖给学生,学生一放假傻眼了。佛山的火龙果也就靠一个老板。我们试想,“去年卖给谁,今年还卖给谁”的单一销售渠道,只要一条路一断,一下子“憋”死了。

再加上很多人完全是盲目跟风,对市场判断不准,看到别人今年挣钱了,不管三七二十一跟着走,结果等到收获的时候,由于销路没打开,产量上去了却还是赔了本。近年来,很多地方出现的“政府让种啥,农民就赔啥”“好心不领情”的伤农事件,就是因为这方面原因。

但这些都不是主要矛盾,在互联网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日益交融的今天,“信息不对称”才是产生农产品“滞销、卖难、买贵”怪圈的根源。因为品质的问题,现在好品种比比皆是,但是信息不畅问题就不是那么好解决的。正是因为信息不对称,市场没打开,才会造成所谓的“供大于求”假象;正是因为信息不对称,销售渠道单一,才会导致“一条路走不通就无路可走”现实;正是因为信息不对称,才会导致“一边价格奇便宜,一边想买买不到”怪象;正是因为信息不对称,才会出现只要信息传播出去,很快就会化解“卖难”问题;正是因为信息不对称,导致农业抗风险能力低。

要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那就是农业信息化。提起农业信息化,尤其是农产品销售信息化问题,很多人一点都不陌生。近年来中央出台的多个“一号文件”多次提到农业信息化问题,近年来,农业、商务、质检、工商、交通等部门下了大力气抓农产品流通,取得成效有目共睹,但是对现代农业不发达,依然主要靠分散经营的中国农业而言,信息化这步棋依然步履维艰。

农业信息化不是口号,要有载体,最基础的载体就是互联网。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说:“现在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还不到50%,我的梦想就是让还不是网民的7亿人早日用上互联网,因为他们更需要互联网来获取信息脱贫致富”。

日前,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互联网+现代农业”在内的11项重点行动。除了本身“互联网+农业”外,“互联网+电子商务”“互联网+高效物流”“互联网+便捷交通”这些,都与农业信息化有关。在火龙果滞销的广东佛山永恒丰种植场附近,另一家火龙果种植场却是一派生意兴隆的景象,原因就在于“我们做了电商,火龙果销售到北京、上海等全国各地。”种植基地何老板说。

对于历史欠账多、基础薄弱的中国农业信息化而言,无论是果农,还是销售商,要从内心深处认识到世易时移,在信息化几乎无所不能的今天,要彻底改变以往那种“跟着感觉走”“靠天吃饭”“靠小贩流通”“靠传统批发”“靠政府紧急成立的‘西瓜办’‘香蕉办’”等临时救急的观念,要真正认识到信息化,尤其是互联网对农业信息化的重要作用,酒香也要会吆喝,再好的品质,再怎么深加工,卖不出去,也只能是100+1=0。

编辑:孤鹜

来源:新华网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宝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责任编辑:liuhaiyan] 标签: 信息化滞后 农产品卖难买贵

友情链接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