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事资讯热点话题

【专论】区域发展“新棋局”:“四大板块”+“三个支撑带”

2015-04-12 作者:刘应杰 国务院研究室信息司司长 来源:经济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切换手机版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区域发展不平衡既是面临的突出问题,又是发展的潜力和空间所在。广大的东部沿海地区,再加上辽阔的中西部内陆腹地,提供了我国经济发展巨大的回旋余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统筹实施“四大板块”和“三个支撑带”战略组合。这是我国区域发展新的重大布局,有利于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形成我国持续发展的战略支撑。

      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新动力,就在于拥有广阔的内陆腹地和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国务院研究室信息司司长刘应杰表示,经济新常态下,需要进一步谋划区域发展“新棋局”,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新动力,把中国经济发展的“两大引擎”——区域和城镇化的“马力”做大做强。

      正所谓“东方明西方亮”,中西部的快速发展,弥补了东部地区经济增速下降的缺口,使得我国经济发展有了更大的回旋余地,这一趋势有望继续保持下去。

      建设“一带一路”,需要着力推动实施一批相关各国有需求和共识、影响力大、带动性强的重大合作项目,以点带面、从线到片,共同打造沿线区域合作的贸易流、产业带、联通网、人文圈。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少有的一个“双黄蛋”,这是一个“大金蛋”,河北省环绕包裹着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

      中国的沿海像一把弓,广袤且资源富集的西部像一根弦,长江就是搭在弦上的一支箭,上海是箭首,重庆是箭羽,现在弓已拉满,是发力放箭的时候了。中国经济发展将似离弦之箭射向海洋,走向世界。

1、区域协调协同发展迈出新步伐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在“四大板块”战略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支撑带”战略。区域经济发展形成新的良好势头,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步伐,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格局。

      一是积极谋划区域发展新棋局。近年来,国务院发布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制定区域和跨区域政策。特别是提出“三个支撑带”战略,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启动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制定实施《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和《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2014—2020)》,引起了国内外的热烈反响。

      二是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全面提速,我国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开始得到遏制。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可喜现象,就是一些中西部省份的经济增速上来了,超过了东部地区,甚至出现了投资和出口的大幅增长。这是我国区域发展进程中一个重大的历史性变化。正所谓“东方明西方亮”,中西部的快速发展,弥补了东部地区经济增速下降的缺口,使得我国经济发展有了更大的回旋余地,这一趋势有望继续保持下去。

三是区域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正在形成一些新的经济增长极。我国产业转移由东部到中西部不断推进。中部地区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等正在崛起。可以说“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呈现出你追我赶的发展态势。一些经济大省的实力不断增强,尤其是东部地区呈现出率先发展的新气象。我国已经有天津、北京、上海、江苏、浙江、辽宁、内蒙古、福建、广东9个省区市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大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些地区总人口超过4亿人。这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一个历史性成就。

      四是区域合作范围不断扩大,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正在形成。泛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区域合作进一步深化,东中西对口支援西藏、新疆和四省藏区,以及其他民族地区。在继续推进沿海开放的同时,加快了沿边开放、向西开放、内陆开放的步伐。随着我国区域经济蓬勃发展,区域合作和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总体上来说,我国区域发展取得了新的重要进展,同时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然突出,区域差距扩大趋势还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中西部地区虽然近年来投资和经济增速等指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在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社会发展水平、生态环境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大差距。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任重道远,需要付出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

2、继续实施好“四大板块”发展战略

      针对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实施差别化区域经济政策。

      一是坚持把西部大开发放在区域发展的优先位置。继续采取特殊支持政策,增强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今年要在西部地区开工建设一批交通、水利、生态、民生等重大项目,特别是铁路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危房改造等民生工程,这些既有利于扩大投资、增强发展后劲,又能够改善民生、扩大消费,起到一举多得之效。

      二是深入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落实好11个方面35条政策措施,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管理体制改革,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充分释放市场经济活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引擎。

      三是加大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力度。继续推进“三个基地、一个枢纽”建设,即建设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特别是加快建设中部地区综合交通网络,结合长江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推进中原经济区、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太原城市群等重点区域发展。

      四是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在改革开放中先行先试,在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创新驱动和转型升级中走在全国前列,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同时,加大对“老少边穷”地区的支持。帮助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步伐。特别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切实改善老少边穷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继续实施支持革命老区发展的政策,贯彻落实扶持民族地区发展的措施,深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加大扶贫攻坚力度,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

3、积极建设连通国内外的“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是我国新形势下对外开放的一个大战略。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访问中亚和东盟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为古丝绸之路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为泛亚和亚欧区域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带一路”贯通中亚、南亚、东南亚、西亚等区域,连接亚太和欧洲两大经济圈,是世界上跨度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合作带。“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普遍处于经济发展上升期,开展互利合作的前景广阔。深挖我国与沿线国家合作潜力,必将提升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在我国对外开放格局中的地位,促进我国中西部地区和沿边地区对外开放,推动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型经济率先转型升级,进而形成海陆统筹、东西互济、面向全球的开放新格局。

       建设“一带一路”,需要着力推动实施一批相关各国有需求和共识、影响力大、带动性强的重大合作项目,以点带面、从线到片,共同打造沿线区域合作的贸易流、产业带、联通网、人文圈。一是推进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抓住关键通道、关键节点和重点工程,加快构建紧密衔接、畅通便捷、安全高效的互联互通网络。统筹谋划陆上、海上、航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积极推进亚欧大陆桥、新亚欧大陆桥、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等骨干通道建设,加强海上港口建设及运营管理,畅通陆水联运通道,拓展建立民航全面合作的平台和机制。二是挖掘区域贸易新增长点。相互扩大市场开放,深化海关、质检、电子商务、过境运输等全方位合作,提高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推动企业在沿线交通枢纽和节点建立仓储物流基地和分拨中心,完善区域营销网络。三是扩大双向投资合作。推动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由简单商品贸易向更高级的相互投资转变,形成贸易与投资良性互动、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鼓励企业到沿线国家扩大对外工程承包业务,在“一带一路”主要交通节点和港口共建一批经贸合作园区,吸引各国企业入园投资,形成产业示范区和特色产业园。四是提高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积极与沿线有关国家和地区发展新的自贸关系,逐步形成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中国为促进“一带一路”建设和发展,与相关国家合作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中国还将出资成立丝路基金

      建设“一带一路”,涉及国内许多地区,将形成东西双向互动、沿海一线与亚欧大陆桥“大T字型”发展格局。需要加强统划,优化经济发展布局,推进城市群和城市带发展,构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支撑带。我国沿海地区要加快对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港口、码头建设为龙头,建设以远洋运输为主、内联外接、贯通内陆、通江达海的综合物流运输体系,推动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融合互动。以“一带一路”为东西重要两翼,让中国经济发展插上飞翔的翅膀,实现中国经济更大发展。

4、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京津冀地区是我国少有的一个“双黄蛋”,这是一个“大金蛋”,河北省环绕包裹着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京津冀总人口超过1亿人,土地面积有21.6万平方公里,经济总量占到全国的10%以上。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面向未来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需要,是探索完善城市群布局和形态、为优化开发区域发展提供示范和样板的需要,是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路径、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需要,是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带动北方腹地发展的需要,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要立足各自比较优势、立足现代产业分工要求、立足区域优势互补原则、立足合作共赢理念,以京津冀城市群建设为载体、以优化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为重点、以资源要素空间统筹规划利用为主线、以构建长效体制机制为抓手,从广度和深度上加快发展。推进京津双城联动发展,要加快破解双城联动发展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区域一体原则,以区域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作为优先领域,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合作重点,把合作发展的功夫主要下在联动上,努力实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共赢发展。

重点抓好七个方面工作:一是要着力加强顶层设计,抓紧编制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相关规划,明确三地功能定位、产业分工、城市布局、设施配套、综合交通体系等重大问题,并从财政政策、投资政策、项目安排等方面形成具体措施。二是要着力加大对协同发展的推动,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抱成团朝着顶层设计的目标一起做,充分发挥环渤海地区经济合作发展协调机制的作用。三是要着力加快推进产业对接协作,理顺三地产业发展链条,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机制,对接产业规划,不搞同构性、同质化发展。四是要着力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促进城市分工协作,提高城市群一体化水平,提高其综合承载能力和内涵发展水平。五是要着力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在已经启动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的基础上,完善防护林建设、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清洁能源使用等领域合作机制。六是要着力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把交通一体化作为先行领域,加快构建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的互联互通综合交通网络。七是要着力加快推进市场一体化进程,下决心破除限制资本、技术、产权、人才、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各种要素按照市场规律在区域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中央成立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和专家咨询委员会,正在编制《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相关领域专项规划,深入研究体制机制改革、强化创新驱动、开展试点示范等重大问题,优先启动一批有共识、看得准、能见效的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项目,加快推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保、产业转移三个重点领域率先突破,着力推动网络化布局、智能化管理、一体化服务,构建安全可靠、便捷高效、经济实用、绿色环保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着力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发挥重点治理工程带动作用,形成区域良好生态格局;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产业有序转移承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

5、加快建设长江经济带

      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是我国区域发展的一个大战略。长江是我国第一、世界第三长河,全长6300公里,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5,航运里程超过密西西比河、莱茵河和伏尔加河的总和。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省市,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长江经济带是继中国沿海经济带之后最有活力的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有望成为“中国经济的脊梁”。有人形容,中国的沿海像一把弓,广袤且资源富集的西部像一根弦,长江就是搭在弦上的一支箭,上海是箭首,重庆是箭羽,现在弓已拉满,是发力放箭的时候了。中国经济发展将似离弦之箭射向海洋,走向世界。还有人比喻,长江是一条龙,长三角是龙头,上海是龙珠,武汉等中游地区是龙身,重庆四川是龙尾。三者协调联动,摇头摆尾舞动龙身,就能够让长江经济带这条巨龙腾飞。

      建设长江经济带的重点任务:一是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充分发挥长江运能大、成本低、能耗少等优势,加快推进长江干线航道系统治理,整治浚深下游航道,有效缓解中上游瓶颈,扩大三峡枢纽通过能力,改善支流通航条件,优化港口功能布局,加集疏运体系建设,发展江海联运和干支直达运输,打造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黄金水道。二是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依托长江黄金水道,统筹铁路、公路、航空、管道建设,建设沪成、沪昆高速铁路,形成快速大能力铁路通道,加强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和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加快多式联运发展,建成安全便捷、绿色低碳的综合立体交通走廊。三是创新驱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顺应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推动沿江产业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幅提高服务业比重,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和有序转移,培育形成具有国际水平的产业集群,增强长江经济带产业竞争力。四是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按照沿江集聚、组团发展、互动协作、因地制宜的思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推进创新城市、绿色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建设。五是培育全方位对外开放新优势。发挥长江三角洲地区对外开放引领作用,建设向西开放的国际大通道,加强与东南亚、南亚、中亚等国家的经济合作,构建长江大通关体制,形成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全面提升长江经济带开放型经济水平。六是建设绿色生态廊道。统筹考虑长江防洪、生态、供水、航运和发电等需求,加强长江流域综合治理,切实保护和利用好长江水资源,严格控制和治理水污染,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力度,加强流域生态系统修复和环境综合治理,显著改善长江生态环境。七是创新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建立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区域互动合作机制。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和壁垒,形成市场体系统一开放、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生态环境联防联治、流域管理统筹协调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今年要有序开工黄金水道治理、沿江码头口岸等重大项目,构筑综合立体大交通,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建设产业转移示范区引导沿江产业有序转移和优化升级,为长江经济带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361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责任编辑:lianglu] 标签: nbsp 发展 区域 长江 经济带
您可能喜欢的

友情链接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