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事资讯热点话题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新方法——“水足迹”

2015-03-22 作者:陈广玉 来源: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分享到: 更多
   切换手机版
 

美国和中国一样,虽然是一个水资源充沛的国家,但同时也面临着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等严重问题。通过一系列的努力,美国近十年在用水效率及减少用水量方面却保持着持续进步。美国市场研究机构Freedonia集团(The Freedonia Group)调查数据显示,2009年,美国单位产值需水强度比十年前下降了20%,为10.62加仑/美元。也就是说,美国每美元GDP产值的用水量为10.62加仑(约为401.9m3/万美元,若按人民币美元比值6.61计算,则约为60.9m3/万人民币元)。这一数据与美国地质调查局公布的五年报告中得出的结论相符。美国地址调查局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美国全国用水量比历史最高期降低了5%。最然在同一时期,美国人口增长了8000万,但是工业用水量自1985年以来已经下降了30%

图:美国单位产值需水强度(单位:加仑/美元)

资料来源:The Freedonia Group

可以说,美国在工业用水、能源公司和设施用水、制造业用水和采掘业用水方面的改进和进步是帮助美国工业领域用水量下降的主要因素。尽管由于人口的增长,美国市政用水量一直稳步增长,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由于持续的努力,美国人均用水量却持续在下降。

美国在节水方面取得的这些成绩,得益于许许多多的努力和激励因素。其中有一种新兴的方式非常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那就是——“水足迹”(Water Footprint)。

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在经过前几年的媒体关注之后,已经成为了一个环保领域的时髦词组,提高了人们对自身行为与温室气体排放关系的认识。引导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低碳的方式来生活。因此,人们也希望利用“水足迹”这样一个概念来提示人们水资源的宝贵性,希望引起我们对水资源的浪费行为的重视。

“水足迹”这个概念最早是由荷兰学者阿尔杰恩•胡克斯特拉(Arjen Hoekstra)在2002年提出的,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人,在一定时间内消费的所有产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形象地说,就是水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踏过的脚印。其中包括国家水足迹和个人水足迹两部分。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在2008年发布的《地球生命力报告》中首次引进这一概念,其中指出,国家水足迹包括用于农业、工业和家庭生活的河水、湖水、地下水,以及供作物生长的雨水,分为内部水足迹和外部水足迹。个人水足迹计算的则是一个人用于生产和消费的总水量。

为了进一步发展和传播水足迹的概念、方法和工具方面的知识,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荷兰特文特大学(University of Twente)、水中立基金会(Water Neutral Foundation)、世界可持续发展商业委员会(World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国际金融公司(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oration)以及荷兰水合作协会(Netherlands Water. Partnership)共同建立了“水足迹网络”(Water Footprint Network www.waterfootprint.org)。水足迹网络的使命是促进全球水资源的可持续、公平和有效的利用。水足迹网络还制定了水足迹核算、影响评估和负面影响的减少与补偿方面的一些相关标准(方法、指导原则、规范)

以下为水足迹网络计算出的部分国家的人年均水足迹。

表:部分国家每人年均水足迹

资料来源:ww.waterfootprint.org

由此可见,在这些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组织推动之下,“水足迹”这一概念很可能会像“碳足迹”得到全世界的关注。

“碳足迹”虽然是一项对环境有益的环境计算工具,但是也会被部分国家利用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工具来制约那些尚不了解“碳足迹”的发展中国家。

据最近中国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预警:国际标准组织正积极制定产品碳足迹标准ISO14067,目前已经完成草案的拟定,计划于2011年发布。法国7月通过“新环保法”要求从明年7月起,在法国销售的消费品必须具备“碳足迹”标签。从今年年初开始,欧盟及韩国等地的客户已要求企业提供产品“碳足迹”的相关数据。一旦“碳足迹”认证国际标准出台,商品加注碳标签将不可避免,“碳足迹”标签制度将成为发达国家对中国产品的新贸易壁垒。

这一消息不禁提示我们:“水足迹”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碳足迹”!这也提醒了我们,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当今世界,必须时刻关注国际环保领域各种新的方法与理论,并及时跟进我们的研究与工作。在利用先进环保理念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同时,也避免由于环保理念的落后而带来的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参考资料

1. www.greenerworldmedia.com

2. http://gpj.mofcom.gov.cn/aarticle/subject/mymcyd/subjectaa/201101/20110107362862.html

3. www.waterfootprint.org/?page=files/home

4. www.savetheplanet.org.cn/gb/org/waterfootprint.html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361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责任编辑:zhangxuqin] 标签: 水足迹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方法 
相关新闻:
您可能喜欢的

友情链接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