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事资讯新闻速递乡村建设

李登海 一生只做一件事的科学家首富

2015-03-11来源:央广网
分享到: 更多
   切换手机版


一个人一生可做的事情很多,但世上不知多少聪明人,一生连一件事都没有做好。在很长一个人生阶段里,我们只长年岁不长心眼,想来真是痴长。李登海,一生只做一件事——提高我国玉米单产水平,解决我国人多地少的难题。因为一生只做一件事,年过六旬的李登海纯粹而快乐!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春天来了,你的梦想播种了吗?发芽了吗?

李登海——只有初中学历的农民发明家,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被称为“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他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齐名,共享“南袁北李”的美誉,他7次开创和刷新了中国夏玉米的高产纪录。他培育的玉米种,使中国土地由每亩养活 1个人提升到养活4.5个人。


科学家首富 这事不重要

面对网友羡慕的科学家首富身份,李登海代表毫不避讳。憨憨的他说:这事还真不重要,我认同百万富翁是自己的,千万、亿万都是社会的说法,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我们的钱,科研多少都投!我这辈子只踏踏实实的研究玉米!

村民眼中的伟丈夫 为何有时会嚎啕大哭

成为亿万富翁的李登海像夸父追日般每年到海南去种玉米,每次妻子都要陪着他一块去,但是他绝不允许妻子和自己搭乘同一班飞机去。这是为什么呢?每次出门前,他都是把种子分成两包,他和妻子各带一包,搭乘不同的班机。李登海的妻子张永慧说这是老李的主意,因为在一块走有时候怕遇到什么不祥的事情,种子分开带保险。

育种用的种子是李登海的心尖子,谁要是给他动了、毁了,那当然是伤透了他的心。有一年在海南搞加代育种,种到地里的种子破土了,李登海一天看好几会。有一次到陵水县城买东西,傍晚才回基地,急忙赶到育种地去看他的宝贝。这一看不要紧,黎族老乡的两头水牛把地里的玉米苗啃食、踩踏得一片狼藉!李登海脑袋“嗡”的一声,两眼一黑,一屁股坐到地上,撕心裂肺的哭声划破了荔枝沟黄昏的宁静。从此后,李登海落下个病根,一听见牛叫就头疼欲裂。

30多个春节不回家过年 母亲用这样的方式祝福儿子

李登海是全国解放前夕出生的,他与母亲相依为命,是母亲含辛茹苦把他拉扯大,因此他对母亲的孝是出了名的。到外地出差,再忙也不忘给老母亲捎带点什么新鲜东西。回到家,不管多晚都要到老母身边问寒问暖。

2002年春节,李登海把93岁高龄的老母接到了海南育种基地。三十多年来,李登海一个春节都没在家过,带领他的伙伴和助手们在这里栉风沐雨,攀登育种高峰。儿行千里母担忧,远在八千里外的慈母,每年除夕都会在堂屋正中的小桌子上摆上几棒老玉米,老人家是在用这种中国最古老的方式,遥祝儿子每年都培育出新品种!

说点什么呢?善良的老妈妈养育出了有责任、有担当的好儿子!这样的人怎会不成功?我们怎能不为他骄傲!

铁汉柔情 你的执着我们懂

李登海最爱唱《三百六十五里路》,“为了理想我宁愿忍受寂寞,饮尽那份孤独;三百六十五里路啊,从故乡到异乡,三百六十五里路啊,从少年到白头”!

直播间响起《三百六十五里路》的时候,李登海双眼噙满泪水,这个不善言辞的山东大汉说,这首歌就像是专门为我写的,从少年到白头。

一辈子只做了这一件事,值吗?面对主持人的提问,李登海代表一个字回答--值!在李登海代表坚毅回答的那一瞬,过电般的感觉瞬间击中了很多听友。梦想!梦想!你让我坎坷、孤独,但你很美!

时间铭刻 高产永无止境

1979年 “掖单2号”创造了我国夏玉米亩产776.6公斤的新纪录。

1989年 “掖单13号”创造了新的夏玉米世界纪录,亩产1096.29公斤。

2005年 "登海3719",再次创造出世界夏玉米的高产纪录,亩产达到了1402.86公斤,将世界夏玉米单产纪录提高了305.57公斤。

2014年 突破了1511.17公斤。

三十多年的时间,李登海只做了一件事,增加中国的玉米产量。这确实是需要靠一种执着的精神的,他让中国拥有了可以和世界对话的核心种植技术。一粒玉米其实很轻很轻,但它又是沉甸甸的.....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361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责任编辑:zhangxuqin] 标签:
相关新闻:
您可能喜欢的

友情链接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