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事资讯活动快讯培训

撑起“蚊帐”种水稻

2014-08-14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分享到: 更多
   切换手机版

姜德明

蚊帐水稻全景

 

  本网讯记者 崔丽726日,正值水稻分蘖拔节期,记者来到江苏省射阳县盘湾镇塘南村,只见姜德明的100亩水稻田撑起了白色巨型“蚊帐”,在周围一大片秧苗的映衬下尤为壮观。不时有路人好奇地询问:“这是什么?”在田里忙碌的总是耐心解答:“这个‘蚊帐’是用来防虫的,这样害虫成虫无法进入网内产卵,水稻生长全过程就无须打防虫农药。”

  姜德明,何许人也?今年60岁的姜德明,曾是第九届、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30多年奋战在农技推广一线,18年躬耕陇亩、推广绿色农业。有这样一组数据记录他闪亮的人生轨迹:2次患癌,左腿高位截肢,切除1肺叶。他的实用新技术使周边县市数以万计的农民走上致富路。担任全国人大代表10年间,领衔提交议案196件,被采纳180件,其中“三农”议案68件,推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立法。两次受到时任总理温家宝同志的亲切接见,并赞扬他是“全国农技战线一面旗帜”。

  “蚊帐”水稻长势喜人  举步维艰亟待支持

  稻田里,黝黑、瘦弱,头戴草帽、拄着双拐的姜德明说“民生幸福,‘吃’是第一位大事,一日三餐都离不开稻米,除了蔬菜,想为主粮安全探索实践。”近年来,姜德明在调研中发现,种植水稻通常要用8-10遍农药,如用防虫网、有机肥种植绿色稻米,既可提高单位面积经济效益,又可满足百姓生活需求。在经营了17年“蚊帐”菜园之后,今年他又把精力主要放在种“蚊帐”水稻上。

  去年秋天,姜德明在盘湾镇塘南村流转近200亩土地。他首先察看了土壤、水源及基础条件。令人惊讶的是,这些田地不是用来种麦子,而是全部用来长草——一种叫做苕子的绿肥,三四十年前的农村曾普遍推行。今年4月下旬,正值苕子盛花期,他请来技工将所有半人高的苕子粉碎、翻埋,然后分筑埂,再施上饼肥、人畜粪等农家肥,进行放水沤肥。

  5月下旬,开始搭“蚊帐”插秧。200亩水稻田,100亩用来种绿色“蚊帐”水稻,100亩不搭蚊帐作为无公害进行对比种植。5亩一块用20张巨大的“蚊帐”盖起来。每张“蚊帐”长宽60米,面积3600平方米。姜德明跑了十来家生产厂,终于在今年年初找到了一家能够缝制这么大面积“蚊帐”的专业生产厂家定制了用尼龙线织成的比窗纱还要密的18目防虫网防虫网稠密而坚牢,即使细如针尖的稻飞虱也飞不进来外面有不少小虫在飞舞,它们望着近在咫尺的秧苗,即使“垂涎三尺”也无法进入“蚊帐”。田里每隔几米,就有一根高大的粗竹竿撑起。千余根竹竿的顶端,都被他们夫妇俩夜以继日打磨光滑,怕的是把蚊帐戳破。在每一个巨型“蚊帐”的四周,都用几十根结实的钢丝牵引,末端用砖块缠绕后深埋土中加固。规划布局,栽培管理,每一个生产环节都有严格的标准,都有一套规范的操作工艺流程。

  “你看,现水稻长势多喜人。”姜德明小心地揭开“蚊帐”的一扇门,只见水稻秧苗条叶舒展,碧绿壮硕,比常规稻田的水稻秧苗果然更胜一筹。他欣喜地说:“有了这个防虫网,水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迁飞性害虫被阻隔在蚊帐外面,进不到蚊帐里面产卵了,至今没有打过一次防虫农药。选用的是目前市场最走俏、口感最好的“南粳9108品种,抗逆性强、少生病,杀菌剂用得也很少,可以大幅减少农药残留,保证大米食用安全。”

  对于他的做法,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副会长陈万权这样评价:“对于水稻来说,稻飞虱危害水稻秧苗的同时还会传播水稻条纹叶枯病,如果把虫防住了,同时就达到了‘防虫治病’的效果。

  为了方便种“蚊帐”水稻,姜德明和妻子嵇惠芳在附近租了民房,2个多月来只回过一次县城的家。屋子里陈设极其简单,只有两张床、一个衣柜、一张旧书桌、一张饭桌和几把长条木椅。在床上,还放着一件他穿破了洞还没有补完的衬衣。

  7月下旬,天气闷热,清晨5点多,姜德明和妻子就到田里开始劳作。除草、紧线,每天都要忙到天黑,周身遭到蚊子围攻才收工。这还算轻松最忙的是5月底正值插秧时节,中午气温高达35度,为了及时上到水,每天中午一点多钟,姜德明还在一个个进水口,趴在送水渠边上水,双眼被汗水渍肿得像红葡萄,睁都睁不开。“蚊帐”最怕台风,7月底,“威马逊”和“麦德姆”登陆之时,姜德明担心得要命:“一旦“蚊帐”倒了,扶都扶不起来。”那段时间,他经常夜里还打着手电和妻子在加固“蚊帐”,为此摔了好多跟头。记者所到之处,每条田埂都见到姜德明那密密麻麻的拄拐印。从插秧前翻埋绿肥到现在三个多月,姜德明夫妇忙得都瘦了10多斤。

  今年61岁的吴志是姜德明夫妇唯一的一个常年帮工。“去年,姜德明找到我,想在我的5亩承包地里试种‘蚊帐’水稻,他给我讲食品安全,试种成功,水稻就不用喷防虫农药了,他把我说了,我和他一起搞试验,真成功了。”吴志说。原本,吴志养鸡每年能赚45万块钱,现在鸡也不养了,他加入了姜德明的绿色稻米团队。“算经济账就不会来,我是被他的执着感动了所以来帮他。”在临近镇上一个纺织集团任技术总监太阳,是湖北十堰市,听说姜德明园区少人手,每天下班后和周末驱车10公里来义务帮工。戢太阳说:“我很为姜德明的精神所感动,他是个残疾人,退休后还在为大家做事,我们这些健全人更应力尽所能,能帮的就多来给他帮帮忙。”

  别人家的田里一年种植两季庄稼,而姜德明的这200亩地一年只种一季水稻。“去年秋天,如果这些田不长苕子全种麦子的话,我至少有10多万元的收成,现在反而多投入3万元的工本。”姜德明说,“租住的房子12500 元,流转的200亩土地每年每亩要1000元钱,加上工本,“蚊帐”水稻一亩地投入就要56千元最贵的是人工费用,1个工日要130140元,而且农忙的时候还找不到人。”说到前景,姜德明不无忧虑地说:还有不到三个月,新米就要上市,成本价就得10多块钱1斤,如果今年销售渠道不畅,对我就是毁灭性的打击。”

  今年第一次大规模种植“蚊帐”水稻,投入很大,县里水利部门支持了姜德明几十万元修建电灌站、送水渠等基础设施。除此之外,包括向亲朋好友借的30万,他总共已投入50多万元,现在举步为艰,急需有人支持与合作。“规模越大成本越低”,姜德明迫切希望能扩大“蚊帐”水稻种植面积,“防虫网如果订得多,还可以省运费。成本里面人工费用最高,如果规模大了,采用钢管、水泥管代替竹竿,不仅更为结实耐用,还能降低人工费用。”

  下午3点钟,骄阳热力不减,射阳县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站长茆春太和县植保站副站长孙朝晖来姜德明田里看水稻苗情。“田间有的地方还有水,还得多搁几天干一干。”茆春太拔起一株秧苗,拨开包裹的叶片:“已经拔节了,要及时追施穗肥。”抹了把汗,茆春太感慨地说:“我和老姜共事30多年了,他就是孜孜不倦追求绿色安全农产品。一般人不理解他搭‘蚊帐’种水稻的做法,一亩田产稻谷1300多斤,才能卖上1900块钱,投入每亩就要五千元左右,这风险太大。他不光嘴上提倡食品安全,还身体力行种绿色蔬菜、种绿色稻米,都是自掏腰包,对一个家庭来讲,投入是个不小的数字,而他自己很节俭,这不是平常人能做到的。”

  毕竟60多岁上了年纪,加上身体不好,姜德明含泪告诉记者,他那钟爱的绿色稻米事业,现已很难支撑,很想得到社会的支持,让他苦苦坚守了18年的“绿色梦想”得以继续前行。

  生命倒计时 舍不下的“三农”情    

  回想自己走过的人生之路,姜德明感慨万千,酸甜苦辣个中滋味,也许只有他自己清楚。如今,经历过风风雨雨,他依旧选择执着向前。

  1954年,姜德明出生在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黄尖镇新同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从小,他就跟着父辈学种菜。儿时游泳嬉戏、捞鱼摸虾的清澈河沟,不施化肥农药口感清香的黄瓜,酸甜可口的西红柿,留在了他一生的记忆里。

  1970年高中毕业后,他回村务农,没几年就成了乡邻心目中的种菜能手,还手把手教人,人称“姜财神”。1976年底,他有幸被家乡父老推荐上了“五·七农大”,毕业后分配在镇里农科站当植保员。1981年,他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全省统考,被录用为县农业局干部,随后又被破格晋升为农艺师。1989年初,干农业科技推广十几年的姜德明从农业局调到盘湾镇担任分管农业的副镇长。 

  到镇里的第二天,他就推着破旧的自行车走村下户搞调查。经常是白天田间地头一家一户辅导,晚上利用广播向全镇讲技术课,1年中,广播讲课就200多次。那一年,全市棉花乡乡减产,大灾之年,盘湾镇棉花皮棉增产8千多担,成为全市唯一的增产乡镇。

  1990年春节刚过,姜德明发现左大腿内侧鼓起了一个小疙瘩,56天后竟长成鸡蛋大的肿块,镇领导强行送他到医院检查。专家确诊为骨癌,必须高位截肢,且术后最多只能活6个月。看着诊断书,他一下子瘫软在地上,昏黄的灯光下,他忍着剧痛写下6份遗书。当他从麻醉中醒来时,发现左大腿连同半个臀部离开了自己的身躯,他脑子里一片空白。妻子悉心照料,领导嘘寒问暖,特别是乡亲们接二连三前来看望,心贴心的朴实感情,给了他力量。他牙齿咬得“咯噔”响:“我要活下去,反哺生我养我的父老乡亲,服务农村、农业、农民!”

  阳春3月,窗外柳枝绽出新芽,姜德明想到棉花苗床管理到了关键时期,他恳求妻子与他合编了“父亲病重”的谎言,医院批准了他回去看望的要求。到了盘湾镇已是晌午,他顾不得吃饭直奔镇广播站,对着麦克风讲起“棉花苗床管理技术要领”。瞬间,亲切熟悉的声音荡漾在乡村田野。“姜副镇长出院了!”乡亲们丢下饭碗直奔广播站。当姜德明拄着双拐、脸上挂着豆大的汗珠走出播音室时,乡亲们齐刷刷站满大半个院子,哭着和他抱成一团。“我不会倒下的,看,三条腿走路不更稳吗?”姜德明幽默地笑着。

  毅力、斗志和科学的治疗,终于使病魔暂时退却,姜德明顺利地闯过了6个月。到医院复查时,专家既高兴又吃惊,紧紧地握着姜德明的手感慨地说:“奇迹!奇迹!”他接连向组织递呈了3份要求工作的报告。在姜德明的一再恳求下,组织上把他从盘湾镇调到射阳县城,任命他为县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他再一次投身到他所钟爱的农技推广事业中。

  炎炎盛夏,看到不少农民顶着烈日吃力地翻着麦茬,姜德明心里很不是滋味。有人提出,麦茬可以翻埋,也有人提出不同意见。他想:如果麦茬延后免翻的话,该给农民兄弟节约多少人力和工本啊!他拟定方案,用双拐硬撑着病后虚弱的身体,在家附近找了一块田亲自做试验。每天早、中、晚3次,他带着仪器到地里测5厘米、10厘米地温各一次,每次半小时。量完地温,又采土取样,测土壤容重、孔隙度。蹲下不方便,他就干脆坐在地上。一次,他在田埂行走时不慎被藤蔓缠住绊倒,摔到米把深的沟坎,任他怎样挣扎也爬不上来,最后,是几位在田间劳动的妇女把他架上路。

  整整一个夏天,他因连续大剂量化疗,白细胞一直在3000单位以下,几次累得晕倒在地,但他爬起来继续干。研究成果出来了,麦茬延后免翻,亩均可节省机耕费、药费15元,增产6.2%,无需增加任何投入,只需简化农艺措施,每亩可增加效益80余元。这项成果受到农业部专家的重视,被《中国农技推广》杂志列为向全国重点推广的新技术之一。

  射阳县是全国知名的棉花生产大县,姜德明积极相应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科技兴棉、质量立棉”的号召,向农民传授良种良法。一天,海通镇芦鱼港村副主任刘德华在县农干校学习,听了姜德明讲的棉田套种模式的课,很感兴趣,晚上又上门求教:“我家有20亩棉田,想请你去指导指导,看用什么品种、套种什么好?”第二天,姜德明来到田头,建议:“全部换成抗虫棉新品种,采用双膜育苗、地膜移栽。麦套棉就不要搞了,改成蒜套棉,效益会更好。”周围几户棉农听了,也想干,纷纷说:“你给我们讲一讲,全村来个大推广、大调整。”听说姜德明要给大家讲课,一下来了100多人,把村部挤得满满的。当年,全村4000亩棉田,改用新品种、新套种模式的有3000多亩。这以后,姜德明多次到芦鱼港村,深入田间地头,察看棉花长势,手把手教棉农怎样水肥管理、怎样科学调控。凡按姜德明指导种植的田块,亩平增产20%,亩均增收200多元。

      19945月,正当姜德明组织编写的《高效经济作物优化栽培》书稿即将完成时,他因胸部疼痛难忍到医院拍片检查,发现癌细胞已转移到肺部。此时,姜德明已没有了初患骨癌时的悲痛,他唯一的心愿就是能抢着把剩下的2万字书稿赶完。住院后,医生要求他静养10天以保手术成功,而他制订了倒计时的写作计划,每天完成书稿2000字。写累了,就擦点风油精;身子麻了,就用力捶打几下;胸部疼痛难忍,就用茶杯盖顶住,直到胸口被压出一道道血印……手术前一天,33万字的书稿终于全部完成。他在前言中写道:“我将此书真诚地奉献给广大农民朋友,若能对大家致富有所启迪和帮助,那将是编者最大的欣慰。”当天晚上,他把书稿交给了江苏科技出版社责任编辑钱路生,说:“看来这次是逃不过了,万一我下不了手术台,署名时,求你千万莫加黑框……”翻着厚厚的书稿,这位资深的老编辑忍不住眼泪夺眶而出:“这是你的心,这是你的血啊!”

  这次手术他被拿掉了两根肋骨,切除了一个中肺叶。面对人生的又一次打击,姜德明没有却步,他以惊人的毅力,顽强的意志,继续奋战在农技推广第一线。

  徐州市邳州农民张化东曾在家乡看到过别人种山药,当媒体上看到姜德明关于“种山药、能致富”的文章后,想大面积种植,心里又没底,找到姜德明。姜德明鼓励他:“你大胆干,我当你的技术顾问,亩平包你2000公斤,达不到,我赔你。”口说无凭,姜德明与他签了合同。为便于请姜德明指导和上门求教2002年开始,张化东特地在姜德明家乡租种了一块地,边试种、边学习,整整跟他学了一年,经过10多年的滚动发展,现在宿迁市西郊蔡集镇漏河村发展到200亩左右,亩产值年年逾1万元,现老张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山药大王”,“古黄河牌”无公害山药也成了市民们的香饽饽,产品供不应求,不少专家学者都在向他求教。

  靠着工资和微薄的稿费收入,他时常为农民义务讲课、做科学试验、翻印科普资料,为生活困难的农民垫付种子、农药、化肥款等。每天,接待上门求教的本地或外地农民,答复许多农民朋友的信件咨询。就在16次化疗间隙里,他有120多篇专业论文和3部专著问世,还有31项农业实用新技术被推广应用,他被誉为拄着双拐的“农技铁人”。

  铁拐“议案王” 为“三农”鼓与呼

      1998年,姜德明当选为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并连任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他对自己的人生追求重新进行了定位,由“推广农技、致富农民”升华为“情系人民、奉献社会”。10年里,他的生活半径从射阳扩展到北京,不过圆心从来没变过,始终是射阳的农田、农民。

  十年里姜德明连续多年议案数量全国第一,先后向全国人大领衔提交各类建议、议案共计196件,内容涉及农民增收、农业执法、农技推广等各方面,被誉为“议案大王”、“农民心声的代言人”。而每一份议案、建议,都是在广泛征求基层群众意见,反复研究斟酌,数易其稿而成。

  “由于我是搞农技推广工作的,平时和农民打交道比较多,因此农民朋友很愿意同我讲心里话,平时有什么好的建议主动向我提供。既然农民兄弟和人民群众将他们的心里话说给我听,我就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它们都整理出来,将基层百姓的心声带到北京,我自己已经患了两次癌症,北京来一次就少一次,这是我做代表的唯一心愿。”姜德明说。

  每年3月初到了北京驻地,姜德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拄着双拐挨个去敲其他代表的房门,请他们签名附议,因为人大议案规定必须具有30人以上联名才有效。每找一个代表就得耐心细致地解释一番,这对于正常人已非易事,更何况对于行动不便的他。然而,每年姜德明还是准备了数十件议案,代价就是在前前后后三个月里人整整瘦了10多斤。2004年,他提交的48份近10万字的议案,征求附议达1440人次。那些日子,拐杖上端的横柄将他的两个胳肢窝顶破了皮,渗出的血染红了衬衣。

  姜德明提交的众多议案中,最有影响的当属关于建议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在1999年全国人代会上,他率先提出《关于蔬菜实行无害化生产的建议》,2001年,姜德明又领衔提出《关于制定农副产品安全保障法的议案》。

  “振聋发聩”、“危言耸听”,好评和质疑纷至沓来。姜德明顾不得许多,铆足了劲对抗食品污染。2002年他领衔提交《关于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议案》;2003年修改完善旧议案后又领衔提交;2004年继续领衔提交……“这一年,关于有关食品安全方面的议案已有20份,我不再孤军奋战,上百上千个代表都是我的同盟军”。2006年,历经三次审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终于出台。夫妻俩开心极了,多年来的努力终于有了一个成果。

  夙愿落地,工作却远没有结束。2001年,姜德明提交第一份食品安全议案时,本想直接建议出台食品安全法,然而,“食品安全问题浩大,涉及部门甚多,健康一刻都耽误不起,当务之急是先从源头上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姜德明当时决定缓一缓。

  食品安全领域法律颇多,再定一部食品安全法有无必要?姜德明坚信十分必要。感觉时机成熟,他开始了新一轮调研:“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制尚未涵盖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种植、养殖等环节的食品安全问题尚没有专门的法律予以调整。有的环节存在交叉,如在生产环节有农业部门管理,在流通领域有卫生、质检、工商等多部门参与。”从源头上杜绝食品污染,姜德明建言从三处着手:经济上,政府加大绿色投入;法律上,依法监督生产、加工;管理上,加强市场监管力度。一句话,从农田到餐桌,全程安全监控。

   酷暑寒冬,一双铁拐印迹留在田间地头、留在酒店餐馆、留在工厂车间,百姓们亲切地称他“铁拐代表”。每次调研回到家中,右腿都肿了,用热水泡泡,第二天一早又出发了。 

  2005年3月,姜德明走进人民大会堂,领衔提出《关于制定食品安全法的议案》。200744日,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在京召开食品安全卫生立法研讨会,姜德明作为议案领衔者参加了讨论,就修订《食品卫生法》、还是制定《食品安全法》的问题,姜德明与有关专家发生了激烈的争辩。同年12月,温家宝总理签发了《食品安全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食品安全法》于200961日正式施行。《食品安全法》取代了《食品卫生法》,虽然只是改了2个字,却使“农田到餐桌”全过程质量监控终于有法可依。

  “当全国代表的10年中,搜集的资料足足装了100多个档案袋,实际上每个档案袋是一份好的建议和议案。”姜德明说。在每年人代会前,都要提前做好文字准备,早起晚睡,将全部时间、精力都用在写审议发言和准备议案上。

  2003年春节年三十,他写一份有关农民工权益保护的议案到凌晨1点多才睡下,2点半又爬起来,一直写到第二天太阳升起。2004年赴京前的一个晚上,姜德明一个人到附近畜牧兽医站打字室打印议案,爬楼梯时,拄双拐的手一把劲没撑上来,撞到了墙上。工作人员刘德权看他眼圈发黑,头上冒虚汗,心疼地说:“姜主任,你又没多拿一分钱,这么拼命干什么?”姜德明摇摇头:“全国人代会就要开了,我要抓紧准备,尽可能把大家的意见都带到北京去。”

  2004年“两会”期间,时任总理的温家宝同志到江苏代表团参加全团会议,会上,温家宝认真倾听姜德明的发言。姜德明说:“我是一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基层农技人员,感到这些年农民增收缓慢,根本在农业技术推广难,每年有许多科研成果,但是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不太多。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因体制不顺、经费短缺,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更是生存难、服务难。建议切实保障和改善农技推广人员的工资待遇和生活条件。”

  听完姜德明的发言后,温家宝同志动情地说“姜德明同志的事迹非常感人,他是农技战线的一面旗帜,也是残疾人自立的一面旗帜。你说我工作难,我觉得你比我还要难……你提的两点建议,我觉得非常好……”会议结束后,代表们抢着上前和温家宝同志合影。看到站在边上的姜德明,温总理向他招着手说:“德明同志,你等一下。”心情激动的姜德明站到总理身边并放下了双拐。温总理伸出双手搀扶姜德明,关切地问他:“这样行不行?”姜德明也伸出双手和总理的手紧紧握在一起。

  姜德明万分感慨:“作为一名普通的农技推广人员,为农民做了一点应该做的事,能得到总理这样的关爱,真是吃再多的苦都值了!”

  18年俯首躬耕 情系“绿色”试验田

  姜德明在调研中发现,不少地方的农民都在种“卫生田”,图干净、省事,施用的大多是化肥,几十年前那种长绿肥、追施人畜粪的场景现在已很少见到;有的农民不注意科学用药、合理用药,看到这些,姜德明忧心忡忡。他意识到,要通过试验、示范,扩大绿色有机蔬菜种植面积,形成规模效益,才能趟出一条从田头通向餐桌的安全路径。

  “吃饱求生存,吃好求健康”。自家有田,污染不难回避。可要规模种植,难度不小。姜德明在县城郊区菜农中游说,让人家搞绿色蔬菜,他无偿提供技术指导。可一听他说的那些技术要求,菜农们说:“我们不想费那个劲,要搞你就搞个样子出来!”

  普及绿色种植如此之难,一个大胆的计划在姜德明心里酝酿:亲自种植绿色放心蔬菜供应市场,进而引导农民种植绿色蔬菜!家人一听,纷纷反对:“保住命已很好了,家里也没钱雇人。”

  姜德明认准的事九头牛也拉不回来。“多一个人吃菜,多一份安全健康。”1997年初夏,姜德明的第一块试验田“德明绿色有机蔬菜园”问世。姜德明首先查看了土壤、水源,确保一项项指标达到无公害生产的要求。附近河沟的水经化验不能用,他改用自来水浇灌。规划布局,栽培管理,每一个生产环节都有严格的标准,都有一套规范的操作工艺流程。

  种植绿色放心蔬菜,肥料问题好解决,用饼肥、人畜粪等农家肥就行了;可不用农药,用什么来防虫治虫呢?姜德明想到了“罩网法”,即用蚊帐防蚊的办法。他专门到生产窗纱的工厂里定制了比窗纱还要密的防虫网,将田地分块罩了起来。这一招还真灵,基本没有什么虫害,因此也就不需要用农药,长出来的蔬菜不仅口感好、色泽鲜嫩,更主要是放心、安全。为了推广罩网防虫法,姜德明还常常请来菜农观摩。

  夏秋每隔23天,菜园就要播种一批小菜,由于浇的自来水是限时供送,常常上午8点半来水,下午2点多才能浇灌结束,草草吃上一口冷饭又忙其它事情。8月初高温季节,大棚热得像蒸笼。姜德明雇了两个农民工浇水,两人干了一会儿,浑身汗湿,直喊:“太热,吃不消,吃不消!”姜德明说:“你们出去凉凉,我来干。”一站就是五、六个小时。

  在园地里拔草,姜德明半个身子坐在小板凳上,时间久了臀部磨破了一层又一层的皮,经常和短裤血淋淋地粘在一起,不能再靠板凳了,他索性把左手捏紧拳头扎在土里保持身体平衡。每往前移动一步,不是在地上走,而是在田地里爬。

  跟着姜德明种绿色蔬菜,妻子嵇惠芳也吃尽了苦头。一辈子没干过农活的她,没想到50岁退休后,被姜德明拉来一起种菜。每天清晨,夫妻俩最早到园区,夜晚,最晚离开园区。无论高温酷暑,还是刮风下雨,从不间断。为节省开支,翻田、丢种、间苗、栽菜、拔菜、浇水、浇粪,凡是自己能做的,尽可能揽在手里自己做。

  干活最艰难的还数运菜,一车两大袋菜近百公斤,为每天将装袋的蔬菜从菜园运到四五百米外的公路边,嵇惠芳学会了推独轮车。一天傍晚,妻子推着一车菜上坡,推到半坡时实在推不动了,只得停下大口大口喘气。姜德明赶忙找一根绳子,一头系着车头,一头系在腰间,他弓着腰,撑着双拐艰难地向前拉。拉一步移动一根拐杖,再拉一步移动另一根拐杖。拐杖陷入泥土,身体失去平衡,摔倒了又爬起来。车子上坡后他回头一看,妻子满面是泪。“你哭什么?”姜德明问。“德明,我哭死累死不要紧,你刚才拉车的样子,无论是谁看到鼻子都会发酸!你是个残疾人,哪能干这么重的活儿?我有退休金,你有工资,够过了,求求你了,咱们别干了!”妻子哽咽着,姜德明动情了:“这么多年了,别人不知道,你还不知道么?无论什么苦和累都能承受,就怕别人不理解。我知道自己随时都有可能倒下,只想抓住眼前分分秒秒,把绿色蔬菜尽快推广开,能推到哪里到哪里,你不支持,不理解,叫我怎么干?”姜德明也呜呜哭了起来。见他哭了,妻子止住泪,说:“理解、支持,我们回家吧。”

  姜德明的家距离菜园有20多公里。干活每天都要忙到天黑,此时班车、顺车早已没有,只好在路上拦到什么车就跟什么车,无论是拖拉机,还是卡车,跟一段是一段。平时拦车都是妻子拦,因为他很少能拦到车。一个傍晚,天下着大雨,路上车很少,直到晚上8点多,才好不容易才拦到一辆外地车。谁知车刚开出去2公里,驾驶员见他又黑又瘦又脏,浑身上下是汗水泥水,生怕下车时赖住他,就发狠说:“你们给我下去,我不想你这几块车费!”冒着雨,夫妻俩走了2个多小时才走回家。

  2004年春节前,姜德明在准备议案和园区管理间分身乏术,焦虑疲惫的他在电话中对徐州朋友哭诉“昨晚梦见自己累死”的噩梦。“我实在支撑不住了,没人理解没人帮忙,花钱也找不到人,我不行了……”第二天晚上,妻子接到在南京读书的儿子的电话,他也做了父亲已离开人世的梦。

  经过检验达标的绿色蔬菜,还有用自己园区草料饲养一年多的原生态黑猪肉,一上市便被抢售一空。在盐城市区的海纯、大庆、亭湖、老虎桥等8个菜市场, 设立了“姜德明绿色放心蔬菜”直销窗口,时常能见到姜德明拄着双拐的身影。他拿起一把小青菜,介绍它的生产过程和各项卫生、安全指标。不到2个小时,几百公斤的小青菜、韭菜、芹菜等便销售一空。菜卖完了,许多人还围在摊位前,姜德明干脆给大家开起了无公害蔬菜知识讲座。很多顾客都是回头客,经常会和姜德明说:“感谢老姜,让我们品尝你亲手种植的绿色放心菜,你可要保重身体啊!”“谢谢你们的信任与鼓励!”姜德明边装菜、边不停地道谢,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受聘于姜德明的蔬菜直销员张明英细算过一笔帐,绿色蔬菜价格比成本低,每年冬春几个月每天至少要赔进去12百元。“那为什么还要干?”“只要人们吃了我的蔬菜,身体健康,暂时亏点本,也高兴。从1997年至今,姜德明先后在县农科所和盐城经管学校等地创建了4个绿色蔬菜园,经营指导的绿色放心蔬菜有120亩。他说:“推广绿色蔬菜,要走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的路子,射阳县城能有100~200亩真正放心的绿色蔬菜生产基地,盐城市区有1000~2000亩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城里人就能基本上吃到放心菜了!”

  亲手培育绿色放心蔬菜然后亲自上街卖菜,姜德明已经整整坚持了17年,今年,他把工作重心主要放在了“蚊帐”水稻上,菜园交给了兄弟管理。

  历遍是非荣辱  直至蜡炬成灰

  在推广绿色蔬菜的过程中,姜德明深深感到,普通人做事难,残疾人做事更难。看到一位年过六旬的残疾人还拼命地在田头忙碌,有的人敬佩他,说他身残志坚,精神可嘉;也有的人质疑,说他“人出名了还想出名,姜德明是在炒自己”,“姜德明种绿色蔬菜是假,想个人发财是真”;亲戚中也有人埋怨说,一条腿上街丢人现眼。盐城市区菜市场上的一些菜贩看到绿色蔬菜抢了他们的生意,多次对他围攻谩骂,甚至给他找麻烦。

  姜德明说:“我是死过两回的人了,自己还图什么名利?只想在有生之年把绿色蔬菜推广开来,让更多的人吃上放心菜。遇到有人不理解,我也会伤心流泪。只想通过我的实际行动,来引导更多的农民都来参与到种植绿色放心蔬菜的行列,力求唤醒更多的消费者都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绿色环保理念,使大家都能早日吃上真正意义上的绿色放心蔬菜。”

  也有开心的时候,每当看到农民朋友脸上露出满意的微笑或丰收的喜悦,每当生产的绿色农产品在市场受到消费者青睐,每当到议案被大会采纳、审议发言被领导重视,姜德明的内心即会涌出一股愉悦之情,“只有这时,我才敢说,我没有愧对党和人民,没有愧对自己,自己对社会还有用;也只有这时,一个人才能体验到什么叫人生最大欣慰与满足!”

  “谁买我的菜吃出问题,能找到我,农产品生产流程就该是这样。安全食品是生产出来的,靠市场监管很难到位,牛过了河很难拽回来。只有从源头治理才能保证清洁生产,我一直想,如果每个生产者都从自身做起,都能凭良心做事,大家就不愁吃不到安全放心的食品。”姜德明希望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想让更多的农民跟着他做;同时他热切期盼有识之士能参与合作,在开创绿色农业的路上一起前行。然而,谈何容易?绿色菜园有政府及方方面面的支持,才得以坚持到今天。绿色稻米成本更高,没有政府及全社会的支持,一家一户根本投不起。他说:“无论有多难,即使赔钱我也要干下去,这事儿我不做,恐怕别人谁也没有这份决心和信心做成。”

  姜德明是事业至上者,平时对儿子的学习很少过问,在儿子填报高考志愿时,当他得知儿子不愿填“农字头”院校时,他眉头立刻皱起,板着面孔对儿子说:“中国有9亿农民,农技是造福9亿农民的大事,你必须子承父业,填‘农’字头院校!”儿子理解了父亲,当他在志愿表上写下“南京农业大学”时,眼泪滴下来,在表格上留下了泪斑。令姜德明欣慰的是,儿子大学毕业后分配在盐城市农业局搞农产品检测工作,已经深深爱上“三农”这份工作。儿子说:“爸,你放心,你倒下了还有我,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将会越做越大,成为‘三农’的亮点工程!”“好儿子——”姜德明鼻子一酸,一把搂住儿子。

  活着就要拼搏,如今,距离第二次手术已经过了整整20个年头,姜德明的健康状况并不乐观,妻子总劝他别那么拼命,对于生命,姜德明有自己的感悟,他说:“走到今天,这使我从中悟出了一个人生哲理:即一个人残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个人不能健全地面对人生。一个人不能在面临失去时才懂得珍惜、不能在生死离别之时才想到留在人间的美好。我深知,像我这样两次患癌的人,随时都有可能倒下,属于我的那部分有限时光已为数不多,一个人只有到这个时候,才能体验到生命存在的价值;越是到这地步,才觉得时间的珍贵。我现在最舍不得离开我的绿色阵地,我跟家人讲了,我走了,要把我的身体化作肥料,滋润养育我的那方热土……”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361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责任编辑:智农人] 标签: 宋体 的是 万元 自己的 过了
您可能喜欢的

友情链接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