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九州大学中国校友会校友风采

姚清河

2014-05-06
分享到: 更多
   切换手机版

                  中山大学工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座右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2008 年10月由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至日本九州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从事大规模并行计算流体力学求解器的开发和研究工作。2011年3月以优异的成绩提前毕业并取得博士学位;2011 年4 月份起在九州大学氢气国际研究中心(水素エネルギー国际研究センター)任特任助教,参加“ADVENTURE”大型计算力学平台项目开发工作并担任授课任务;2011年9月受聘于中山大学并回国,现就职于工学院力学系。

    研究方向:

(1) 并行计算流体力学算法;

(2) 大型计算力学软件开发;

(3) 计算电磁学应用开发;


1、在日本的这三年内,学习之外的课余生活您是如何安排的?另外,在生活中是否感受到了由于文化差异带来的不便?

    在学习之余,我经常参加学校以及地方组织的一些活动,比如福冈的“博多咚打鼓”、桑原的“町内盂兰盆大会”等。刚入学那年,参加了九大为新生组织的唐津观光团,途中下雪了。作为在几乎从不下雪的广州生活很久的人,觉得很兴奋。沿途看到一个日本小朋友只穿短裤走路,十分震惊。后来还看到了很多小朋友都是这样,打心里挺佩服他们的。从小养成了吃苦耐劳的品质,对以后的成长会很有好处的。

2、目前在日本留学读博的同学,因为种种原因不能按时毕业要延期的众多,而姚老师以优异的成绩仅仅在2年半时间内便取得了博士学位,顺利毕业。请问您是怎么做到的?能否请您简单介绍一下您成功的经验。

    我没有日语基础,也没有亲戚朋友在日本;再加上又是从数学专业转到了计算力学专业的,刚到日本的时候,感觉非常惶恐。研究室开研讨会时,没有几句能听懂、PPT也看不懂。只好拼命看书、读论文。后来被金山老师发现了,他就给我一个特殊的规定,在常规的研讨会之外,每周五我要再发表一次。一般实验室的每个人都是三周左右发表一次,而我在这个基础上每周五还要再发表(后来金山老师干脆把星期五这个称呼为我专有的“姚的研讨会”),压力很大。或许就是这个不太近人情的规定,逼着我搞清楚了有限元的基础理论、弄明白了很多源代码的含义,为后来的项目开发打下了基础。

3、从您的经验来看,您觉得在外留学的中国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与日本学生相比,优势是什么?哪些地方又相对欠缺呢?

    在外留学的中国学生大部分都比较刻苦,因为要和日本人竞争,就必须付出更多努力。相对日本学生,很多中国同学更喜欢把自己封闭在实验室里,不主动接触外面的世界,信息比较闭塞。

4、结合姚老师回国时找工作的经历,您如何看待近年海外留学生的就业形势?

    这两年回国发展的朋友以进高校、研究所的居多,整体感觉是留学生的优势正在变小。


    现担任广东省计算数学学会理事、中国力学学会会员。曾获得2012年“第十五届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优秀创新团队奖”和“第六届春晖杯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优胜奖。

    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5个项目,近年来在《Journal of Applied Mathematics》、《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和《Abstract and Applied Analysis》等杂志发表多篇论文,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项。 


个人主页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361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责任编辑:lisha] 标签: 力学 计算 大学 Applied a

友情链接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