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天学者特聘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 |
|
|
||
学习及工作简介:1986-1990 于浙江大学化学系学习并取得学士学位;1992-1995 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学习并取得硕士学位;1995-1998 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导师:奚祖威研究员)学习并取得博士学位。1990-1992 任四川省芒硝矿助理工程师;1998-1999任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师;1999-2001 作为日本学术振兴会研究员(JSPS)在日本九州大学研究;2001-2007 美国堪萨斯大学环境友好催化中心博士后;2008年至今任华中科技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 研究方向:催化化学中的催化氧化,包括催化氧化中的理论问题,二氧化碳溶胀体系中的绿色催化氧化,不对称催化氧化,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催化氧化,生物资源的催化氧化转化及工业应用中的催化氧化等。
|
||
|
||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价态过渡金属氧与氢氧物种在氧化过程中的立体选择性差异及相关问题”,(No. 20973069) 2010-2012,34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含刚性交叉桥联大环配体钌配合物的合成及在氧化基础研究中的应用”,(No. 21273086) 2010-2012,82万. 专利:1. 尹国川,徐爱华,熊辉,“一种活化双氧水氧化降解废水有机污染物的方法”,中国专利号: ZL 2009 1 0061122.0. 2. Akinobu Yoshisato, Tetsuo Ban, Masaharu Muramoto, Yuzo Fujiwara, Teizo Yamaji, Chengguo Jia, Guochuan Yin. “Preparation of Aromatic Carbonates with Catalysts Containing Palladium-heteropoly Acid Complexes and Quaternary Compounds”. Jpn. Kokai Tokkyo Koho, 2002, 9 pp. 3. Eishin Yoshisato; Tetsuo Ban; Masaharu Muramoto; Yuzo Fujiwara; Teizo Yamaji; Chengguo Jia; Guochuan Yin. “Process for Producing Aromatic Carbonate from Monohydroxyaromatic Compounds, Carbon Monoxide and Molecular Oxygen”. PCT Int. Appl. 2001, 34 pp. 2,在Cu单晶(001)面上合成多种具有规整结构的碱土金属(Mg)及Bi和碱金属(Li,Na,K,Cs)的合金,应用低能电子衍射(LEED)及I-V计算,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和同步辐射的高分辨光电发射谱(PES)成功表征这些合金的结构、性能。这些结果对特殊性能合金材料的设计,碱(土)金属的助催化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专著:Daryle H. Busch, Guochuan Yin, and Hyun-Jin Lee, “Lewis Acid Catalyzed Epoxidation of olefins using Hydrogen Peroxide: Growing Prominence and Expanding Range” in Mechanisms in Homogeneous and Heterogeneous Catalytic Epoxidation, Ted Oyama Ed. Elsevier, 2008, 119-153. 另外,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