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九州大学中国校友会校友风采

沈金松

2012-06-14
分享到: 更多
   切换手机版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 研究员

    沈金松,男, 江苏省吴江市人, 1964年12月生.研究员,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会员,中国石油学会会员,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油藏综合地球物理研究中心秘书长。

     1982年于江苏吴江盛泽中学高中毕业,1982年-1986年和1986年-1989年获分别于原长春地质学院应用地球物理系本科和研究生学习,获学士和硕士学位,于1995.9-1996.8做原长春地质学院应用地球物理系在职博士,1996.9-1997.8 东北师范大学国家教委留日预备学校日语培训,1997.10-2001.3日本九州大学大学院资源系统工学科博士研究生,2001年3月获九州大学工学博士学位。1989年7月留长春地质学院应用地球物理系任教,1992年10月任教师,1994年11月破格晋升副教授。2001年3月-2003年10月调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工作,2003年11月转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物理系任教。2009年5月晋升研究员。

    二十多年来,主持和作为主要参加人完成国家七五、八五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项目等纵横向科研项目二十多项。。目前承担项目“973”、“863”、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相关项目8项,任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油藏综合地球物理研究中心秘书长,“非均质油气藏地球物理探测的基础研究”973项目办主任。

1、沈老师十多年前由国家派遣赴九大攻读博士学位,您选择九大为留学院校是基于偶然还是有什么契机呢?

    选择九大留学是通过我的导师李舟波教授介绍的. 他在1985年左右去九州大学访问研究半年,我联系的研究室即是他研究学习的地方. 另外, 我国测井界老前辈中国石油大学的王曰才先生与五十年代在同一个研究室学习。

2、一如其他大学一样,九大工科的学习研究也多比较枯燥单调,沈老师当时是否也有这样的感受?您是如何度过近4年的留学时光的?

    留学时光学习既枯燥单调,又充满挑战. 每当遇到研究问题经过努力攻克时,还感到自豪与充满信心. 我经历的近四年留学经历基本都是在研究室和图书馆度过的, 由于当时已经工作多年,自己很自觉计划多学些东西,这样我也格外珍惜这近四年的学习机会. 回想与妻子争时间去图书馆看书, 带孩子去福冈图书馆一起看书的日子, 还是特别值得回忆和留恋的. 留学期间形成的学习和研究习惯我至今还一直保持着。

3、沈老师多年来主持和作为主要参加人完成多项国家七五、八五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然而,繁忙的科研、教学工作必然给身心及日常生活都造成巨大压力。您是如何做到如此高效率的完成一个个科研项目的?对于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或者协调,您是如何做到的?

    我所作的科研项目均是自己感兴趣的课题, 因此, 尽管紧张也有压力,总体上还是用时间和研究经历堆积起来的. 尤其家人帮助和学校的支持给了我很好的研究环境. 与日本及其它国家同行的交流与协作,也给研究工作增添了灵感. 工作与生活实际上是相互交融的, 只要在身体健康允许的条件下, 尽力做到最好,是我十多年来一直坚持的生活信条, 也是我指导学生工作的准则, 在我所完成的研究项目中, 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也付出了很多。

4、对于正在九大的工科留学生们,他们都希望能高质量地完成学业,取得丰硕研究成果,但同时又不想辜负大好的留学机会,想要多体验日本文化了解日本社会,对此,您有没有在学习、研究和生活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留学期间努力学习和研究是必须的,但也需要适当体验日本文化,了解日本的社会生活. 要想两者兼得, 需要自己抓紧时间,通过现代信息工具提高学习和研究效率, 充分利用现代咨询工具,多与各学科的研究人员交流与沟通,相互学习与提高,做到事半功倍。


    发表论文四十多篇, 其中SCI和EI收录二十多篇, 参加编写专著1部,参加翻译译著1部,参加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获国家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1项、 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

 

个人主页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361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责任编辑:lisha] 标签: 地球 物理 石油 大学 项目
您可能喜欢的

友情链接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