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九州大学中国校友会校友风采

陈红

2008-11-25
分享到: 更多
   切换手机版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历史特级教师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1964年4月 


出生
1986年
获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学士学位
1993年  
获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法学硕士学位
1998-2000年
教育部公派赴日本九州大学、大分大学教育学部研修 
2005年

获北京市历史学科特级教师称号

1.作为为数不多的历史特级教师之一,您是怎么对学生进行中日友好教育的?

       中日两国的友好交流源远流长,1784年在福冈县志贺岛发现的汉光武帝赐给日本国王的刻有“汉委奴国王”字样的“金印”,证实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交流。今天在我们的历史教学中,注重让学生了解古代中日文化交流的相关史实,比如:从公元前二世纪到公元六世纪的两汉魏晋南北朝时代,中日文化频繁交流;公元六至十世纪的隋唐时代是古代中日文化交流的黄金时代,公元十至十九世纪初宋元明清,中日文化交流仍然延绵不断 。就像我们九大的前辈中国著名学者郭沫若先生在1972年,为祝贺中日两国恢复邦交作的一首 <沁园春> 词,其中写道:“赤县扶桑,一衣带水,一苇可航。昔鉴真盲目,浮桴东海,晁衡负笈,埋骨盛唐。情比肺肝,形同唇齿,文化交流有耿光。堪回想,两千年友谊,不等寻常。”

       同时也引导学生分析认识近代日本侵略战争给中日两国人民带来的灾难,让学生认识“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正确历史观教育,以中日友好为发展,愿中日两国的青少年在历史的教育中承担更多时代所赋予的社会责任。   

 2.虽然在九大时间不算太长,但就研修经历而言您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虽然在九大学习时间不长,但九大是我赴日学习的起点,在那里我有许多感受日本社会生活和文化的第一次都是在那里度过,比如了解日本人生活的Homestay;参观广岛原子弹爆炸纪念馆的修学考察等,感谢留学生中心的冈崎智已等老师们对我们的悉心指导,他们的耐心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使我度过一个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难忘九大生活。

 3.听说彝族在北京每年都举办“彝族新年汇”, 每年都参加吗?您觉得意义何在?能给大家谈谈有些什么感想?

       我的家乡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洲,大山的沉稳坚毅赋予我坚韧的品格,彝族的乐观进取塑造我豁达的人生态度。我深爱我的民族文化,彝族文化历史悠久、丰富多彩,我们是以十个月来计算年历,所以每年的11月左右在京的彝族同胞一起在中央民族大学共同欢度我们的彝族新年,互相交流一年的学习生活工作,这个节日寄托了彝胞互相真诚关爱的情感,大家载歌载舞,在祝福的歌声里、在旋律欢快的彝族舞中迎接新年的到来。

 4.作为重点中学的教师、工作肯定很繁重,您是怎样兼顾事业与生活的?

       虽然中学老师很辛苦,但我喜欢和学生们在一起,教育的全部秘诀是爱,因为是他们带给我工作的动力,带给我青春的活力,带给我快乐的生活,工作之余的生活喜欢集邮和运动。 

 5.最后祝您生活、事业双丰收,还是给大家留几句话吧。

       谢谢你们为九大校友间交流架起的友谊之桥,辛苦你们常为大家提供的中日交流信息。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361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责任编辑:lisha] 标签: 中日 彝族 生活 交流 九大

友情链接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