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找到相关网页约221篇,用时0.707433秒
-
我科学家发现精神分裂症精准诊疗的影像学标记
- 为突破精神分裂症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价所面临的巨大瓶颈,来自中科院自动化所等国内外多家单位的研究人员,共同建立了基于多水平多组学的精神疾病研究框架,首次发现并从多方面验证了纹状体环路功能异常是精神分裂症精准诊...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精准诊疗
- http://www.ipa361.com/t/202004/144450.shtml 2020-04-02
-
我国科学家绘制出人类细胞图谱
- 浙江大学医学院郭国骥教授团队用自主研发的分析平台,绘制出跨越胚胎和成年两个时期、涵盖八大系统的人类细胞图谱。这项成果26日在《自然》杂志上在线发表。...
关键词:
人类细胞
图谱
- http://www.ipa361.com/t/202003/144126.shtml 2020-03-27
-
我国科学家首次在一维原子链缺陷两端发现零能束缚态
- 探索可容错的量子比特计算是最终实现规模化量子计算的重要途径。马约拉纳零能模,因其受拓扑简并保护,满足非阿贝尔统计,具备抗局域干扰和高容错的特性,被认为是实现拓扑量子比特的基础。然而探测马约拉纳零能模构造这类异...
关键词:
量子计算
零能模
- http://www.ipa361.com/t/202003/144125.shtml 2020-03-27
-
油菜花不再只是黄色 科学家让它姹紫嫣红
- 黄萼裳裳绿叶稠,千村欣卜榨新油”,在人们的常识中,黄色是油菜花的“标准色”。然而近年来,在江西、湖南、四川、江苏等地,五彩缤纷的油菜花刷新了人们对油菜花颜色的认知,给人们带来了不一样的视觉享受。...
关键词:
育种
油菜花
- http://www.ipa361.com/t/202003/144041.shtml 2020-03-26
-
我国科学家揭示全新DNA复制起始位点调控机制
- DNA复制是一个确保遗传信息精确传递的生命过程。细胞在DNA合成前期G1期时,复制起始识别复合物识别染色质上的复制位点,进一步招募DNA解旋酶MCM(Minichromosome maintenance)等,形成复制前体复合物,完成复制起始位点的认证。...
关键词:
DNA
- http://www.ipa361.com/t/202003/143126.shtml 2020-03-10
-
多国科学家合作培育耐盐碱水稻
- NEURICE项目由欧盟最大的研究和创新项目“地平线2020”出资,金额达到460.8万欧元,目的是汇集生物技术和农业发展等不同领域的专家,通过国际合作研究培育可耐受高盐度环境的新品种水稻。...
关键词:
水稻
品种
- http://www.ipa361.com/t/202002/142115.shtml 2020-02-21
-
我国科学家首创应用ScCas9定点编辑水稻基因组
- 记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获悉,近日,该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作物有害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创新团队首次将ScCas9蛋白应用于水稻细胞基因位点识别和定点编辑,证实在水稻中有较高的编辑效率,可识别PAM序列NNG基因位点,扩宽了植物基因编...
关键词:
水稻基因
- http://www.ipa361.com/t/202002/141648.shtml 2020-02-12
-
中国科学家发现培育绿色高产水稻新品种关键基因
- 记者7日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科院遗传发育所)获悉,该所傅向东研究员带领的科研团队历时8年协作与攻关,研究发现并从现有水稻品种中获得关键基因NGR5,有望培育出“少投入、多产出”的绿色高产水稻新品种,既...
关键词:
农作物
水稻
基因
- http://www.ipa361.com/t/202002/141432.shtml 2020-02-07
-
我国科学家揭示稻米蛋白品质形成分子机制
- 记者近日从中国农科院获悉,该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万建民院士团队揭示了稻米蛋白品质形成分子机制。研究克隆了水稻蛋白品质形成新基因GPA5,并从细胞、遗传和生化层面阐明了GPA5在水稻贮藏蛋白后高尔基体转运中的关键作用,...
关键词:
稻米
- http://www.ipa361.com/t/202002/141134.shtml 2020-02-03
-
我国科学家创出水稻基因组定点编辑新办法
- 据中国农科院最新消息,该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作物有害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创新团队,首次将ScCas9蛋白应用于水稻细胞基因位点识别和定点编辑,证实在水稻中有较高的编辑效率,可识别PAM序列NNG基因位点,扩宽了植物基因编辑应用范...
关键词:
水稻
基因
- http://www.ipa361.com/t/202001/140576.shtml 2020-01-14
-
另辟蹊径!科学家新发现可防治冬小麦“流感”
- “黄花叶病”如同小麦的“流感”,它在冬小麦播种后“潜伏”,待开春以后“蠢蠢欲动”,使小麦叶片变黄,萎缩。经过长期研究,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原雪峰团队发现了一种新型核糖体内部进入位点,“另辟蹊径”地揭示了黄花叶病毒基因...
关键词:
冬小麦
- http://www.ipa361.com/t/201912/139627.shtml 2019-12-30
-
重大突破!中国科学家揭示让水稻更“耐盐”机制
- 记者从中国农科院获悉,近日,该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物耐逆性调控与改良团队,在水稻耐盐性调控机理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首次揭示了泛素受体蛋白通过调节赤霉素代谢平衡植物生长和盐胁迫应答的分子机制。该研究为作物耐盐性育...
关键词:
水稻
- http://www.ipa361.com/t/201912/139597.shtml 2019-12-27
-
我国科学家发现水稻早熟高产新机制
- 水稻如何能既早熟又高产?我国多个科研团队合作发现,一个名为Ef-cd的基因可将水稻成熟期提早7天至20天,不造成产量损失甚至具有不同程度的增产效果。挖掘和利用该基因,将有力促进绿色超级稻品种培育的减肥增效需求。该研究...
关键词:
水稻
- http://www.ipa361.com/t/201912/139590.shtml 2019-12-27
-
让水稻更“耐盐” 科学家揭示其重要机制
-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获悉,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物耐逆性调控与改良团队在水稻耐盐性调控机理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首次揭示了泛素受体蛋白通过调节赤霉素代谢平衡植物生长和盐胁迫应答的分子机制。该研究为作...
关键词:
水稻
- http://www.ipa361.com/t/201912/139515.shtml 2019-12-25
-
科学家解析玉米发育及免疫调控机制
- 玉米的综合产量提高依赖于株型的优化与抗病性的提高,而二者往往相互拮抗。因此,确定既控制发育信号又控制免疫信号的关键调节机制对最大化生产率至关重要。12月18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
关键词:
玉米
- http://www.ipa361.com/t/201912/139433.shtml 2019-12-23
-
我国科学家获得首个染色体级别橡胶树参考基因组图谱
- 由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与基因组学云南省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高立志教授带领的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华南农业大学...
关键词:
橡胶树
基因
- http://www.ipa361.com/t/201912/139235.shtml 2019-12-17
-
瓜儿为什么这样甜?科学家揭秘“甜蜜”基因驯化历史
- 近日,《自然-遗传学》以两篇长文形式在线发表了两项由中国农科院领衔开展的瓜类作物基因组研究成果。两项研究分别构建了甜瓜和西瓜的全基因组变异图谱,揭示了两种水果的驯化历史及果实品质的遗传分子机制。上述成果的...
关键词:
甜瓜
基因
- http://www.ipa361.com/t/201912/139182.shtml 2019-12-13
-
我国科学家成功克隆抗纹枯病基因
- 山东农业大学储昭辉团队联合华中农业大学严建兵课题组,成功从玉米中克隆得到针对纹枯病的抗病基因,并揭示了该型基因产物增强植物抗病性的新机制。相关科研成果已被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遗传学》于近日刊发。 ...
关键词:
基因
- http://www.ipa361.com/t/201912/139175.shtml 2019-12-13
-
科学家发现决定玉米分蘖的基因由大刍草渗入
-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国家玉米改良中心教授林中伟课题组揭示了玉米株型演化的一个关键分子遗传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关键词:
玉米
- http://www.ipa361.com/t/201912/139095.shtml 2019-12-11
-
科学家查清甜瓜西瓜“族谱”
- 北京时间11月2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遗传学》在线发表了两项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领衔开展的瓜类作物基因组研究成果。科研团队分别成功构建出甜瓜和西瓜的全基因组变异图谱,揭示了两种水果的驯化历史“族谱”,为西甜瓜分子...
关键词:
西瓜
- http://www.ipa361.com/t/201911/138779.shtml 2019-11-29
-
让农作物“吃”下更多阳光 科学家找到光合作用关键基因
-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是人类食物和能源的主要来源,也是农作物产量形成的基础。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资助下,作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张立新研究员集聚八家单位开展了“光合作用分子机制...
关键词:
光合作用
- http://www.ipa361.com/t/201911/138509.shtml 2019-11-20
-
科学家发现陆地植物的共同祖先 揭示其成功登陆的“秘密”
-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细胞》在线发表中国农科院深圳基因组所程时锋团队有关植物祖先陆地化研究的最新成果:陆地植物的共同祖先,是一个“未上岸先适应”的单细胞绿藻。...
关键词:
陆地植物
- http://www.ipa361.com/t/201911/138480.shtml 2019-11-20
-
科学家发现链霉菌、草莓和传粉蜜蜂的互惠互作
- 近日,韩国庆尚国立大学等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A mutualistic interaction between Streptomyces bacteria, strawberry plants and pollinating bees”的文章,利用可控的草莓生态系...
关键词:
草莓生态
- http://www.ipa361.com/t/201911/138293.shtml 2019-11-13
-
科学家找到研究蛋白质运动的方法
- 蛋白质是我们身体的主力军。它们使我们的器官保持运转,调节细胞,还是治疗包括癌症和神经系统疾病在内的多种疾病的药物靶点。蛋白质需要移动才能发挥作用,但科学家对这种速度低于纳秒的蛋白质运动仍然知之甚少。...
关键词:
蛋白质
- http://www.ipa361.com/t/201911/138292.shtml 2019-11-13
-
科学家编辑水稻DNA防御病原体
- 外媒称,细菌性枯萎病袭击着东南亚和西非的稻田。这是一种被研究得非常透彻的作物疾病,它常常被用作研究微生物与其寄主植物间相互作用的一个模型系统。这种病原体被称为水稻黄单胞菌水稻致病变种,简称Xoo,它通过劫持一些...
关键词:
水稻DNA
- http://www.ipa361.com/t/201911/138010.shtml 2019-11-04
-
我国科学家首次揭示西瓜甜瓜“甜蜜基因”
- 西瓜、甜瓜是日常生活中最受人们欢迎的水果之一。然而,在远古时代,当它们还没有被人类驯化时,绝大多数甜瓜并不甜,西瓜也不是红色的,同样也不是甜的。西瓜甜瓜是如何变甜的?这个谜底终于被我国科学家解开了!...
关键词:
西瓜
甜瓜
- http://www.ipa361.com/t/201911/137984.shtml 2019-11-04
-
科学家在甘薯中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改良淀粉的品质
- 9月23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张鹏研究组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杂志上在线发表了题为CRISPR/Cas9-based Mutagenesis of Starch Biosynthetic Genes in Sweet Potato (Ipomoea ...
关键词:
淀粉
- http://www.ipa361.com/t/201910/137691.shtml 2019-10-23
-
科学家破译软籽石榴“突尼斯”基因组密码
- 吃石榴不吐籽,软籽石榴做得到!然而,与硬籽石榴相比,国内广泛栽培的软籽石榴“突尼斯”不抗冻的特点严重威胁和限制了产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
石榴
- http://www.ipa361.com/t/201910/137303.shtml 2019-10-10
-
我科学家发布澳洲棉基因组精细图谱
-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野生棉研究团队领衔河南大学、河南科技学院、安阳工学院、南京农业大学等单位,联合公布了二倍体野生棉种澳洲棉(Gossypium australe)高质量、从头组装的基因组精细图谱,并对澳洲棉抗病和腺体...
关键词:
澳洲棉
基因组
- http://www.ipa361.com/t/201909/136515.shtml 2019-09-06
-
我国科学家发现新致聋基因
- 耳聋基因领域,又有了最新研究成果。记者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获悉,该院冯永教授团队,继参与我国自主克隆的第一个人类致聋基因GJB3工作后,第二次发现了新的耳聋基因——ABCC1,并首次提出了内耳中“外排蛋白功能障碍”或导...
关键词:
科学家
发现
新致聋基因
- http://www.ipa361.com/t/201907/134957.shtml 2019-07-16
-
科学家揭示我国草地贪夜蛾入侵来源和基因特征
- 6月17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发布消息称,由该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牵头的一项研究显示,通过对我国13个省(市、区)131个县市的318份草地贪夜蛾样品进行群体生物型分子特征鉴定,科研人员厘清了入侵我国的草地贪夜蛾是来源于美国...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 http://www.ipa361.com/t/201906/134454.shtml 2019-06-25
-
我国科学家完成草地贪夜蛾染色体级别的基因组测序和组装
- 我国科学家完成草地贪夜蛾染色体级别的基因组测序和组装,目前基因组数据已经面向全世界公开下载使用。科学家们还研究发现了多种防控草地贪夜蛾的有效“武器”。...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 http://www.ipa361.com/t/201906/134332.shtml 2019-06-20
-
攻克世界级难题 我科学家破译栽培种花生基因组
- 花生因有助于延年益寿而被誉为“长生果”,如何让其更具有滋养补益之效呢?全世界有106个国家种植花生,每年种植面积达2500万公顷,科学研究能否促使花生产业更上一层楼?这些问题在最近一项研究成果中得到了解答。...
关键词:
花生
基因组
- http://www.ipa361.com/t/201906/134193.shtml 2019-06-14
-
我国科学家找到影响热带玉米产量关键基因
- 新华社武汉6月5日电(记者李伟)华中农业大学严建兵教授课题组主导、华大基因等参与的科研团队成功构建热带玉米基因组及高精度结构变异图谱,找到影响热带玉米产量关键基因。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国际权威期刊《自然·基因》...
关键词:
玉米基因组
- http://www.ipa361.com/t/201906/133969.shtml 2019-06-06
-
我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植物抗病小体
- 为了减少病虫害给作物造成的损失,农业生产中不得不依赖化学农药,但这又对环境、人类健康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挑战。如何在保护作物的同时,又能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成为摆在农业生产者和科学家面前的一道难题。...
关键词:
植物
抗病小体
- http://www.ipa361.com/t/201906/133854.shtml 2019-06-02
-
我国科学家养殖近江牡蛎成功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贝类养殖研发团队完成的近江牡蛎海区养殖技术成果,近日通过由国家贝类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组织的阶段性现场验收,标志着近江牡蛎养殖链条全面构建完成。...
关键词:
牡蛎养殖
- http://www.ipa361.com/t/201905/133114.shtml 2019-05-08
-
科学家发现黑木耳含“抗癌基因”
- 近日,中科院苏州医工所与英国牛津大学合作,对我国东北地区的3个主要黑木耳品种进行了基因测序。研究组发现,这些黑木耳品种都含有能代谢出抗肿瘤、抗衰老产物的基因,进一步研究或将明确黑木耳的药用、保健价值。相关研究...
关键词:
黑木耳
- http://www.ipa361.com/t/201904/132436.shtml 2019-04-11
-
科学家呼吁支持基因编辑育种技术保证粮食安全
- 新华社布鲁塞尔4月2日电,一个国际研究团队日前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说,基因编辑等新植物育种技术能为全球粮食安全做出重大贡献,是全球消除饥饿和贫困战役的强大补充力量,国际社会应为负责任地利用这些新技术建立...
关键词:
基因编辑
- http://www.ipa361.com/t/201904/132352.shtml 2019-04-08
-
我国科学家揭秘硅藻为啥善捕光
- 被称为自然界“奇葩”光合物种的硅藻为什么特别擅长“捕光”?日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沈建仁和匡廷云研究团队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揭示出了硅藻的“秘密”——它有高效地捕获和利用光能的独特结构。国际知名学术期刊《...
关键词:
硅藻
- http://www.ipa361.com/t/201902/131238.shtml 2019-02-25
-
科学家揭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朱鹮群体演化历程
- 朱鹮是世界濒危鸟类保护的旗舰物种,也是人工保育最成功的物种之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朱鹮曾被认为在野外灭绝。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研究者在秦岭发现了7只野生朱鹮个体,随后展开了野外就地保护和人工繁殖。此后,我国建...
关键词:
朱鹮
鸟类
一级保护动物
- http://www.ipa361.com/t/201902/130914.shtml 2019-02-08
-
科学家用“基因剪刀”改良香蕉
- 非洲科学家团队报告了一种可以成功消除大蕉的香蕉条纹病毒的策略。这是一种基于“基因剪刀”CRISPR技术的策略,有望帮助改善大蕉的生长,并提高其产量。...
关键词:
香蕉改良
基因技术
- http://www.ipa361.com/t/201902/130892.shtml 2019-02-01
-
我国科学家首次揭示大丽轮枝菌引起棉花落叶性状的分子机制
- “国际同行研究50余年、发表一百多篇论文没有解决的问题,我们如今给解决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有害生物防控研究团队首席科学家戴小枫研究员在日前的记者会上宣布。戴小枫团队解决的...
关键词:
黄萎病
大丽轮枝菌
- http://www.ipa361.com/t/201901/130270.shtml 2019-01-10
-
我国科学家揭示600多种植物“癌症”病原机理
- 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戴小枫研究员领衔的有害生物防控创新团队,经过多年对涉及8科、600多种寄主植物的大丽轮枝菌的跟踪研究,首次揭示了这一被称为植物“癌症”病原的真菌是如何引起寄主落叶、直至减产绝收的,为生...
关键词:
植物“癌症”
- http://www.ipa361.com/t/201901/130197.shtml 2019-01-08
-
中国科学家成功克隆出杂交稻种子
- 中国农科院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王克剑团队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建立了水稻无融合生殖体系,成功克隆出杂交稻种子,令杂交稻性状可以稳定遗传到下一代。该项成果于4日晚间在线发表于《自然·生物技术》杂...
关键词:
水稻种子克隆
- http://www.ipa361.com/t/201901/130117.shtml 2019-01-06
-
科学家呼吁增加土壤碳储量以应对气候变化
- 在联合国卡托维兹气候变化大会召开之际,“千分之四倡议”科学技术委员会的一个专家组3日在《自然》杂志网站刊发评论文章,呼吁各国采取行动,通过8个步骤增加农业土壤碳储量,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粮食安全问题。...
关键词:
土壤碳
- http://www.ipa361.com/t/201812/129185.shtml 2018-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