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事资讯新闻速递综合时讯

从血本无归到年入20万元 扶贫路上他们在转变

2019-11-21来源:华龙网
分享到: 更多
   切换手机版

       通过就业扶贫,昔日的贫困大学生成为一名“扶贫人”;返乡创业后,她从赔得血本无归到如今自家农场全年纯收入20万元……他们的转变背后都有哪些“秘诀”?今(20)日,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在“劳动最光荣 幸福靠奋斗”就业扶贫典型事例宣讲会上,采访了几位主人公。 

  返乡创业 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那年,黔江区金溪镇金溪社区8组居民陈淑香与丈夫一起外出打工,常年漂泊在外,与家中老人孩子长期分离,2013年,夫妻俩决定返乡创业。

  “没想到投入9万元养殖土鸡,因没有技术,所养的土鸡染病全部死亡,所有的钱都打了水漂。”回想当时,陈淑香泪如雨下。2014年7月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她直言:“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张皮,自己不努力永远都爬不起来。”

  随后,陈淑香参加了区人力社保局在免费举办的“创业培训+技能培训”,掌握了一些养殖技术、销售技巧,结识了一群在种养殖道路上发展产业的创业同行,她决定发展养牛产业。

  “后来我申请到1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找亲朋好友多方筹资借了10万元,开办了家庭农场。”陈淑香透露,如今农场全年有20万元的纯收入,还吸纳了200与人次就地就近就业。一路走来,饱尝艰辛的她感触很深:“不等不靠,只有苦干,才能脱贫。”

  从贫困户到扶贫人 她带着一片深情走村串户 

  22岁的赵昌芳来自彭水县走马乡金银村,2017年家里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致贫原因是因学,从此,赵昌芳每年有了3000元的国家助学金。今年7月,她顺利大学毕业却面临就业和还助学贷款的双重压力。

  “当时我对找工作一筹莫展,彭水县人力社保局通过驻村工作队员了解到我的情况,开发了一个全日制公益性岗位用于安置我就业。“赵昌芳坦言,从此,她便从一名未就业的贫困大学生变成了一个真正的“扶贫人”,开始走访贫困户,宣传讲解扶贫政策,聆听群众的倾诉,做他们的知心人。

  “现在每月我有1800多元的工资,家里的生活条件得以改善。”对于未来,赵昌芳也有自己的打算:“要干好这份工作,因为我对贫困有更多的感同身受,对贫困户有更多的怜惜之情。”

  今年重庆市累计帮扶贫困劳动力就业6.9万人 

  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重庆市在落实帮扶政策转移就业上,新落实贫困人员就业创业政策近7000余万元,新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300余万元,惠及贫困劳动力3万余人。

  集中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百企进村送万岗”等招聘活动,为贫困人员提供就业服务超过10万人次。创建就业扶贫示范车间189个,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1708人。

  截至目前,今年已累计帮扶贫困劳动力就业6.9万人,其中扶贫车间吸纳、返乡创业带动、有组织劳务输出、公益性岗位安置四种渠道就业1万人。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361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责任编辑:lijiang] 标签: 扶贫
您可能喜欢的

友情链接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