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事资讯热点话题科技知产

1111

2019-05-20
分享到: 更多
   切换手机版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公告(第3号)

根据《浙江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相关规定,浙江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51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嘉早丰18”等35个品种,现予公告。

附件:1.浙江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51次会议审定品种目录

          2.浙江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51次会议审定品种审定意见及品种表现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

                                                                                                   2019年4月29日

1.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19001

品种名称:嘉早丰18

申请者:浙江可得丰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浙江可得丰种业有限公司、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所)(姚海根、陈永华、金成兵、姚海民、李白)

品种来源:(嘉育253/舟优978//中组4号/1732)/ZD85(K305//浙农68/G04-18)

特征特性:该品种植株较高,茎秆较坚韧,分蘖力中等,剑叶挺直,叶色深绿,叶下禾,穗大粒多,结实率高,稃尖无色、无芒。两年省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11.0天,比对照‘中早39’长1.0天。亩有效穗18.4万,株高84.5厘米,每穗总粒数147.9粒,实粒数122.8粒,结实率83.0%,千粒重26.0克。品质与抗性: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17-2018年抗性鉴定,穗瘟损失率最高级3级,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为4.3;平均白叶枯病最高5级。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杭州)2017-2018年检测,平均整精米率57.8%,长宽比2.4,垩白粒率26%,垩白度3.2%,透明度3级,胶稠度70mm,直链淀粉含量14.8%,两年米质各项指标综合评价均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普通。

产量表现:经2017年浙江省早籼稻区试平均亩产575.1公斤,比对照‘中早39’增产2.9%,未达显著水平;2018年续试,平均亩产578.4公斤,比对照‘中早39’增产3.6%,未达显著水平。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576.8公斤,比对照‘中早39’增产3.3%。

栽培技术要点:控制氮肥用量。

审定意见:该品种属中熟常规早籼稻,田间生长整齐一致,植株较高,长势繁茂,分蘖力中等,后期青秆黄熟,转色好,谷色黄亮。丰产性好。中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适宜在浙江省作早稻种植。

2.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19002

品种名称:舜达135

申请者:绍兴市舜达种业有限公司、中国水稻研究所 

育种者:绍兴市舜达种业有限公司、中国水稻研究所(杨长登、陶才生、季芝娟、曾宇翔、梁燕)

品种来源:中组3号/中嘉早17

特征特性:该品种株高适中,茎秆粗壮,分蘖力中等偏弱,剑叶挺直,叶色淡绿,叶下禾,穗大粒多,结实率高,稃尖无色、无芒。两年省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08.5天,比对照‘中早39’短1.5天。亩有效穗19.4万,株高84.7厘米,每穗总粒数137.2粒,实粒数113.7粒,结实率83.6%,千粒重26.4克。品质与抗性: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17-2018年抗性鉴定,穗瘟损失率最高级1级,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为2.3;白叶枯病最高级9级。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杭州)2017-2018年检测,平均整精米率65.0%,长宽比2.1,垩白粒率81.5%,垩白度14.5%,透明度4级,胶稠度47mm,直链淀粉含量24.9%,两年米质各项指标综合评价均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普通。

产量表现:经2017年浙江省早籼稻区试平均亩产556.1公斤,比对照‘中早39’减产0.5%,未达显著水平;2018年续试,平均亩产578.8公斤,比对照中早39增产4.4%,未达显著水平。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567.5公斤,比对照‘中早39’增产2.0%。2018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3.9公斤,比对照增产0.5%。

栽培技术要点:插足基本苗。

审定意见:该品种属早熟常规早籼稻,田间生长整齐一致,株高适中,分蘖力中等偏弱,后期青秆黄熟,转色好,谷色黄亮。中抗稻瘟病,高感白叶枯病。适宜在浙江省作早稻种植。

3.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19003

品种名称:舜达95

申请者:绍兴市舜达种业有限公司、中国水稻研究所

育种者:绍兴市舜达种业有限公司、中国水稻研究所(季芝娟、陶才生、杨长登、曾宇翔、梁燕)

品种来源:中早39/中嘉早17

特征特性:该品种植株较高,茎秆较粗,分蘖力中等,剑叶挺直,叶色淡绿,叶下禾,穗大粒多,结实率高,稃尖无色、无芒。两年省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08.5天,比对照‘中早39’短1.5天。亩有效穗20.0万,株高90.9厘米,每穗总粒数138.1粒,实粒数117.5粒,结实率85.3%,千粒重24.9克。品质与抗性: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17-2018年抗性鉴定,穗瘟损失率最高级3级,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为3.3;白叶枯病最高级9级。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杭州)2017-2018年检测,平均整精米率64.7%,长宽比2.1,垩白粒率75%,垩白度12.7%,透明度4级,胶稠度63mm,直链淀粉含量25.4%,两年米质各项指标综合评价均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普通。

产量表现:经2017年浙江省早籼稻区试平均亩产590.8公斤,比对照‘中早39’增产5.7%,未达显著水平;2018年续试,平均亩产577.9公斤,比对照中早39增产4.2%,未达显著水平。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584.3公斤,比对照‘中早39’增产5.0%。2018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8.7公斤,比对照增产3.2%。

栽培技术要点:控制氮肥用量,防止倒伏。

审定意见:该品种属早熟常规早籼稻,田间生长整齐一致,植株较高,长势繁茂,分蘖力中等,后期青秆黄熟,转色好,谷色黄亮。中抗稻瘟病,高感白叶枯病。适宜在浙江省作早稻种植。

4.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19004

品种名称:春江157

申请者:中国水稻研究所

育种者:中国水稻研究所(吴明国、林建荣、宋昕蔚)

品种来源:秀水09/春江糯6号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常规晚粳稻,株高适中,株型紧凑,分蘖力中等,剑叶短、挺,叶色绿色。半直立穗,穗型较大,着粒密。两年省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59.5天,比对照‘秀水134’短0.5天。亩有效穗17.8万,株高95.6厘米,每穗总粒数141.8粒,实粒数123.0粒,结实率86.8%,千粒重27.6克。抗性与品质: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16-2017年抗性鉴定,穗瘟损失率最高级3级,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4.5;白叶枯病最高级5级;褐飞虱最高级9级。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16-2017年检测,平均整精米率71.4%,长宽比1.7,垩白粒率34%,垩白度4.2%,透明度1级,胶稠度66mm,直链淀粉含量15.5%,米质综合指标分别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普通和三等。

产量表现:2016年省单季常规晚粳稻区试平均亩产642.4公斤,比对照‘秀水134’增产5.8%,达显著水平;2017年区试平均亩产562.3公斤,比对照增产4.0%,达极显著水平。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602.4公斤,比对照增产5.0%。2018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18.3公斤,比对照增产4.2%。

栽培技术要点:适当增加基本苗。

审定意见:该品种属单季常规晚粳稻,生长整齐一致,生育期适中,后期青秆黄熟,转色较好。中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常规晚粳稻种植。

5.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19005

品种名称:浙粳100

申请者: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育种者: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张小明、谭宏、叶胜海、马善林、翟荣荣)

品种来源:HZ10-9/秀水09//ZH11-29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常规晚粳稻,株高适中,株型紧凑,分蘖力中等,剑叶短、挺,叶色绿色。直立穗,着粒密,谷壳黄亮、深黄色。两年省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58.2天,比对照‘秀水134’短1.8天。亩有效穗19.4万,株高95.7厘米,每穗总粒数129.7粒,实粒数118.3粒,结实率91.2%,千粒重26.6克。抗性与品质: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16-2017年抗性鉴定,穗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为5.0;白叶枯病最高级5级;褐飞虱最高级9级。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16-2017年检测,平均整精米率69.5%,长宽比1.8,垩白粒率14%,垩白度1.7%,透明度1级,胶稠度73.5mm,直链淀粉含量15.0%,米质综合指标均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二等。

产量表现:2016年省单季常规晚粳稻区试平均亩产645.8公斤,比对照‘秀水134’增产6.3%,达显著水平;2017年区试平均亩产555.5公斤,比对照增产2.8%,达极显著水平。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600.7公斤,比对照增产4.7%。2018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22.3公斤,比对照增产4.9%。

栽培技术要点:适当增加基本苗。

审定意见:该品种属单季常规晚粳稻,生长整齐一致,生育期适中,后期青秆黄熟,转色较好。中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常规晚粳稻种植。

6.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19006

品种名称:泰两优1413

申请者:浙江科原种业有限公司、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深圳粤香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者:浙江科原种业有限公司、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深圳粤香种业科技有限公司(马国华、周海平、王成豹、荀飞琼、徐秀如)

品种来源:泰1S/R1413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单季籼型杂交稻,株高中等,株型较松散,分蘖力较强,剑叶较挺,叶色较深,偶有顶芒。着粒中等,谷壳黄亮。两年省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31天,比对照‘两优培九’短1.5天。亩有效穗15.5万,株高116.4厘米,每穗总粒数183.2粒,实粒数165粒,结实率89.8%,千粒重26.5克。抗性与品质: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17-2018年抗性鉴定,穗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5.3;白叶枯病最高级7级;褐飞虱最高级9级。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17-2018年检测,平均整精米率52.4%,长宽比3.3,垩白粒率19.5%,垩白度3.4%,透明度1级,胶稠度70mm,直链淀粉含量15.2%,米质综合指标均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普通,食味评价81分。

产量表现:2017年省单季籼型杂交稻区试平均亩产617.0公斤,比对照‘两优培九’增产5.8%,达极显著水平;2018年区试平均亩产649.3公斤,比对照增产3.8%,达极显著水平。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633.2公斤,比对照增产4.7%。2018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18.6公斤,比对照增产6.0%。

栽培技术要点:注意白叶枯病防治。

审定意见:该品种属单季杂交籼稻,生长整齐一致,生育期适中,后期青秆黄熟,转色好。中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籼型杂交稻种植。

7.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19007

品种名称:浙粳152

申请者: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病毒与生物技术研究所、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生物所、浙江之豇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育种者: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病毒与生物技术研究所、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生物所、浙江之豇种业有限责任公司(鲍根良、严成其、陈剑平、王俊敏、吴益芳)

品种来源:11秋B58(丙05-129/秀水123r)/ZH0997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连作晚粳稻,株高适中,株型紧凑,分蘖力中等,剑叶短、挺,叶色绿色。着粒密,直立穗,穗型较大,谷壳黄亮。两年省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33.5天,比对照‘宁81’短2.5天。亩有效穗21.1万,株高81厘米,每穗总粒数118粒,实粒数101.3粒,结实率81.9%,千粒重25.2克。抗性与品质: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16-2017年抗性鉴定,穗瘟损失率最高级3级,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3.5;白叶枯病最高级5级;褐飞虱最高级9级。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16-2017年检测,平均整精米率65.6%,长宽比1.9,垩白粒率31%,垩白度4.1%,透明度1.5级,胶稠度65mm,直链淀粉含量16%,米质综合指标分别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三等和普通。

产量表现:2016年省连作晚粳稻区试平均亩产610.1公斤,比对照‘宁81’增产10.4%,达极显著水平;2017年区试平均亩产559.1公斤,比对照增产4.6%,达极显著水平。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584.6公斤,比对照增产7.5%。2018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85.8公斤,比对照增产8.4%。

栽培技术要点:适当增加基本苗。

审定意见:该品种属连作常规晚粳稻,生长整齐一致,生育期适中,后期青秆黄熟,转色较好。抗倒性好。中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适宜在浙江省作连作晚粳稻种植。

8.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19008

品种名称:农两优渔1号

申请者:浙江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中国水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育种者:浙江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中国水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吴殿星、方福平、周锡跃、刘贵富、李家洋)

品种来源:NHR111S/渔稻01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杂交稻,株型高大,茎秆粗壮,剑叶挺,前期生长拔节快,节上易长水生根,抗倒力强,生长势强,生长整齐,穗大粒多,转色好。两年试验平均株高175.9厘米,每丛有效穗数52.2个,穗长24.3厘米,每穗总粒数264.7粒,结实率90.0%,千粒重26.0克。抗性与品质: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17-2018年抗性鉴定,穗瘟损失率最高级3级,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4.8,白叶枯病最高级5级。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17-2018年检测,平均整精米率48.9%,粒长6.9mm,长宽比2.9,垩白粒率3%,垩白度0.4%,透明度1级,碱消值6.8,胶稠度77 mm,直链淀粉含量15.3%,米质综合指标分别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一等和普通。

产量表现:经2017年浙江省渔塘专用水稻品种自主区试,平均亩产302.1公斤;2018年续试,平均亩产342.1公斤。两年自主区试平均亩产322.1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建议80厘米×80厘米以上稀栽,深水种植,以不淹没新叶为标准控好水位防止虫害发生。

审定意见:该品种株型高大,前期生长快,基部节间长,节间易长水生根。中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适宜于浙江省淡水养殖渔塘(草鱼塘除外)在1.2米以内深水条件下作单季稻种植。

9.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19009

品种名称:浙大粉彩禾

申请者:浙江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杭州大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者:浙江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杭州大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吴殿星、张宁、宋文坚、舒小丽、沈易)

品种来源:93-11辐射诱变选育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常规籼稻,植株适中,株型松散,分蘖力中等,剑叶挺,叶色抽穗期前粉红色,后期紫红色,叶片细长,有长顶芒。着粒稀,谷壳黄色,结实率中等。平均株高113.1厘米,有效穗19.4万/亩,穗长21.2厘米,每穗总粒数151.3粒,结实率73.6%,千粒重24.5克。抗性与品质: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17-2018年抗性鉴定,穗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5.8;白叶枯病最高级5级。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17-2018年检测,整精米率50.8%,粒长7.0mm,长宽比2.9,垩白度4.1%,垩白粒率7.7%,透明度1级,直链淀粉含量15.9%,胶稠度70.5 mm,碱消值6.9,米质综合指标分别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二等和普通。

产量表现:经2017年浙江省彩色水稻品种自主区试,平均亩产338.7公斤;2018年续试,平均亩产372.5公斤。两年平均亩产355.6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增加基本苗,注意稻瘟病防治。

审定意见:该品种株高适中,生育期较长,叶色抽穗前粉红色,后期紫红色。中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适宜于作创意农业彩色单季稻种植。

10.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190010

品种名称:浙大黑彩禾

申请者:浙江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杭州大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者:浙江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杭州大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舒小丽、吴殿星、宋文坚、张宁、沈易)

品种来源:宁粳3号糯性突变体//宁粳3号糯性突变体/93-11紫黑突变体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单季常规粳(糯)稻,株高适中,株型紧凑,分蘖力较好,剑叶短挺,叶色抽穗前紫黑色,后期紫红色,有顶芒。着粒密,直立穗,谷壳黄色,结实率中等。两年区试平均株高81.1厘米,有效穗21.1万/亩,穗长17.4厘米,每穗总粒数115.3粒,结实率83.4%,千粒重22.4克。抗性与品质: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17-2018年抗性鉴定,穗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5.5;白叶枯病最高级3级。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17-2018年米质检测,平均整精米率54.3%,粒长4.9mm,长宽比2.3,白度1%,阴糯米率1%,直链淀粉含量2.1%,胶稠度94,碱消值6.8,米质综合指标分别为食用糯稻品种品质部颁三等和普通。

产量表现:经2017年浙江省彩色水稻品种自主区试,平均亩产356.5公斤;2018年续试,平均亩产324.4公斤。两年平均亩产340.5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适当增加基本苗。

审定意见:该品种株高适中,株型紧凑,生育期较长,叶片颜色抽穗前为紫黑色、后期为紫红色。中感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适宜于作创意农业彩色单季稻种植。

11.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190011

品种名称:浙大银彩禾

申请者:浙江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杭州大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者:浙江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杭州大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张宁、吴殿星、宋文坚、舒小丽、沈易)

品种来源:93-11辐射诱变选育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常规籼稻,植株较高,株型松散,分蘖力较弱,剑叶长挺,叶色抽穗前条纹状白色,叶片细长,顶芒中长。着粒稀,穗型较大,谷壳黄色。两年试验平均株高138.6厘米,亩有效穗15.2万,穗长21.5厘米,每穗总粒数193.0粒,结实率73.7%,千粒重26.8克。抗性与品质: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17-2018年抗性鉴定,穗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5.8;白叶枯病最高级7级。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17-2018年米质检测,平均整精米率54.5%,粒长6.5mm,长宽比2.8,垩白度7.6%,垩白粒率7.7%,透明度1级,直链淀粉含量16%,碱消值6.9,胶稠度70 mm,米质综合指标分别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二等和普通。

产量表现:经2017年浙江省彩色水稻品种自主区试,平均亩产249.7公斤;2018年续试,亩产298.1公斤。两年平均亩产273.9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适当增加基本苗,注意稻瘟病和白叶枯病防治。

审定意见:该品种植株较高,生育期较长,叶色抽穗前条纹状白色。中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适宜于作创意农业彩色单季稻种植。

12.水稻不育系

审定编号:浙审稻(不育系)2019001

品种名称:富5S

申请者:中国水稻研究所

育种者:中国水稻研究所(曹立勇、占小登、于萍、程式华、周正平)

亲本来源:C815S×CBB23×C815S/R600

特征特性:该不育系为中籼类型。植株较高,株型紧凑,茎秆坚韧,分蘖力强,叶色深绿,剑叶挺直,穗型较大,谷粒长粒形,稃尖、柱头紫色,部分籽粒有芒。柱头外露率和异交结实率:考察了20个稻穗,柱头外露率89.01%;经随机抽取制种田3丛63个稻穗,总粒数为10229粒,实粒数为2556粒,异交结实率24.99%。育性、品质与抗性:经1800株群体考查,群体整齐一致,不育株率为100%;考察了100个套袋自交稻穗,自交结实率为0.013%;随机抽取50个稻穗的花粉镜检,花粉败育率99.9998%,该不育系为无花粉型。经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2014年鉴定,富5S在长日(14.5h)、温度23℃条件下,花粉败育度97.35%,自交结实率2.28%;在长日(14.5h)、温度24℃条件下,花粉败育度99.52%,自交结实率0%。经2018年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精米率71.6%,整精米率54.0%;粒长 6.4mm,长宽比2.8;垩白粒率38%,垩白度3.5%,透明度2级;碱消值4.4级,胶稠度76mm,直链淀粉含量13.9%。经2018年浙江省农科院植保与微生物研究所抗性鉴定:叶瘟平均5.7级,最高6级。

产量表现:富5S与中恢1606、中恢8088、中恢013 等测配组合表现较强的产量优势。

栽培技术要点:无。

审定意见:该不育系属籼型光温敏两系水稻不育系,田间生长整齐一致,繁茂性佳;开花习性好,配合力较强,异交结实率一般;感稻瘟病。根据部颁(NY/T1215-2006)标准符合两系不育系育性转换要求。

13.水稻不育系

审定编号:浙审稻(不育系)2019002

品种名称:七S(原名YS117)

申请者:中国水稻研究所

育种者:中国水稻研究所(程式华、曹立勇、占小登、陈深广、于萍)

品种来源:广占63S×C815S//培矮64S

特征特性:该不育系为中籼类型。植株较高,株型较松散,茎秆粗壮,分蘖力中等,叶色深绿,剑叶挺直略内卷,穗型较大,谷粒长粒形,稃尖、柱头无色,极少部分籽粒有芒。柱头外露率和异交结实率:考察了20个稻穗,柱头外露率48.43%;经随机抽取制种田3丛46个稻穗,总粒数为9875粒,实粒数为1926粒,异交结实率19.50%。育性、品质与抗性:经1720株群体考查,群体整齐一致,不育株率为100%;考察了100个套袋自交稻穗,自交结实率为0.018%;随机抽取50个稻穗的花粉镜检,花粉败育率99.996%,该不育系为无花粉型。经中国水稻研究所2017年鉴定,该不育系在长日(14.5h)、温度23℃条件下,花粉平均可育度3.31%,平均自交结实率2.25%;在长日(14.5h)、温度24℃条件下,花粉可育度1.65%,平均自交结实率1.53%。育性转换鉴定结果符合部颁标准。经2018年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精米率71.3%,整精米率57.7%;粒长6.6mm,长宽比2.9;垩白粒率3%,垩白度0.5%,透明度1级;碱消值5.8级,胶稠度80mm,直链淀粉含量12.3%。经2018年浙江省农科院植保与微生物研究所抗性鉴定:叶瘟平均4.6级,最高5级。 

产量表现:七S与中恢9330、中恢9331、中恢9385等测配组合表现较强的产量优势。

栽培技术要点:无。

审定意见:该不育系属籼型光温敏两系水稻不育系,田间生长整齐一致,繁茂性佳;开花习性好,配合力较强,异交结实率一般;中感稻瘟病。根据部颁(NY/T1215-2006)标准符合两系不育系育性转换要求。

14.水稻不育系

审定编号:浙审稻(不育系)2019003

品种名称:江79S(原名:GS79)

申请者:浙江大学作物科学研究所、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所)、无锡哈勃生物种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之豇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育种者:浙江大学作物科学研究所、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所)、无锡哈勃生物种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之豇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谭瑗瑗、富昊伟、汪庆、张渭章、舒庆尧)

品种来源:培矮64S×H178

特征特性:该不育系为晚粳类型。植株较矮,株型适中,茎秆粗壮,分蘖力较强,叶色深绿,剑叶较短,穗型中等,谷粒椭圆形,稃尖、柱头无色。柱头外露率和异交结实率:考察了30个稻穗,柱头外露率0%;经随机抽取制种田3丛30个稻穗,总粒数为3404粒,实粒数为767粒,异交结实率22.53%。育性、品质与抗性:经1563株群体考查,群体整齐一致,不育株率为100%;考察了100个套袋自交稻穗,自交结实率为0%;随机抽取50个稻穗的花粉镜检,花粉败育率99.965%,以典败为主,典败率99.958%。经中国水稻研究所2015年鉴定,该不育系为光温敏不育系,育性转换鉴定结果符合部颁标准。经2018年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精米率74.6%,整精米率70.4%;粒长 4.7mm,长宽比1.7;垩白粒率14%,垩白度2.1%,透明度1级;碱消值6.7级,胶稠度80mm,直链淀粉含量15.8%。经2018年浙江省农科院植保与微生物研究所抗性鉴定:叶瘟平均1.8级,最高2级。

产量表现:江79S与江恢1501、江恢1502等测配组合表现较强的产量优势。

栽培技术要点:无。

审定意见:该不育系属粳型光温敏两系不育系,田间生长整齐一致,繁茂性佳;开花习性一般,配合力较强,异交结实率一般。抗稻瘟病。根据部颁(NY/T1215-2006)标准符合两系不育系育性转换要求。

15.水稻不育系

审定编号:浙审稻(不育系)2019004

品种名称:禾香1A

申请者: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所)、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育种者: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所)、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姚坚、唐昌华、张世玺、吴河元、尚子帅)

品种来源:‘秀水134’A×(嘉58/‘秀水134’)

特征特性:该不育系为晚粳类型。株高适中,株型紧凑,茎秆粗壮,分蘖力中等,叶色深绿,剑叶挺直,穗型中等,直立穗,着粒较密,谷粒圆粒形,稃尖、柱头无色。柱头外露率和异交结实率:考察了30个稻穗,柱头外露率0%;经随机抽取繁种田3丛27个稻穗,总粒数为4260粒,实粒数为1419粒,异交结实率33.3%。育性、品质与抗性:经1163株群体考查,群体整齐一致,不育株率为100%;考察了100个套袋自交稻穗,自交结实率为0.013%;随机抽取50个稻穗的花粉镜检,花粉败育率99.998%,不育花粉以染败为主,染败率97.02%。经2018年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精米率76.9%,整精米率74.3%;粒长 4.9mm,长宽比1.7;垩白粒率60%,垩白度8.3%,透明度2级;碱消值7.0级,胶稠度74mm,直链淀粉含量8.5%。经2018年浙江省农科院植保与微生物研究所抗性鉴定:叶瘟平均3.7级,最高5级。

产量表现:禾香1A与TF236、TF151、TD47等测配组合表现较强的产量优势。

栽培技术要点:无。

审定意见:该不育系属BT型三系粳稻不育系,田间生长整齐一致,繁茂性佳;配合力较强,异交结实率一般。中感稻瘟病。

16.水稻不育系

审定编号:浙审稻(不育系)2019005

品种名称:春江25A

申请者:中国水稻研究所

育种者:中国水稻研究所(吴明国、林建荣、宋昕蔚)

品种来源:春江16A×春江25B((秀水123//(培矮64S/丙95-255)/秀水110)/春江19B)

特征特性:该不育系为中粳类型。株高适中,株型紧凑,茎秆粗壮,分蘖力中等,叶色浅绿,剑叶挺直,穗型较大、叶下禾,谷粒椭圆形,稃尖、柱头无色。柱头外露率和异交结实率:考察了30个稻穗,柱头外露率为19.15%,其中双外露率占0%;经随机抽取制种田3丛32个稻穗,总粒数为5837粒,实粒数为3697粒,异交结实率63.34%。育性、品质与抗性:经1450株群体考查,群体整齐一致,不育株率为100%;考察了100个套袋自交稻穗,自交结实率为0%;随机抽取50个稻穗的花粉镜检,花粉败育率99.996%。不育花粉以染败为主,其中染败率92.39%。经2018年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精米率73.8%,整精米率48.0%;米粒长5.3mm,长宽比2.1;垩白粒率24%,垩白度2.4%,透明度1级;碱消值7.0级,胶稠度72mm,直链淀粉含量14.0%。经2018年浙江省农科院植保与微生物研究所抗性鉴定:叶瘟平均0.8级,最高1.0级。

产量表现:春江25A与恢复系CH90、CH87、T33等测配组合表现较强的产量优势。

栽培技术要点:无。

审定意见:该不育系属滇型三系粳稻不育系,田间生长整齐一致,分蘖力中等;开花习性好,配合力强,异交结实率高;抗稻瘟病。

17.水稻不育系

审定编号:浙审稻(不育系)2019006

品种名称:春江35A

申请者:中国水稻研究所

育种者:中国水稻研究所(吴明国、林建荣、宋昕蔚)

品种来源:春江16A ×春江35B(春江19B/春江23B)

特征特性:该不育系为中粳类型。植株较矮,株型紧凑,茎秆粗壮,分蘖力强,叶色较浅,剑叶挺直,穗型较大,谷粒椭圆形,稃尖、柱头无色。柱头外露率和异交结实率:考察了13个稻穗,柱头外露率为27.00%,其中双外露率占3.44%;经随机抽取制种田3丛39个稻穗,总粒数为5229粒,实粒数为2290粒,异交结实率43.79%。育性、品质与抗性:经1450株群体考查,群体整齐一致,不育株率为100%;考察了100个套袋自交稻穗,自交结实率为0%;随机抽取50个稻穗的花粉镜检,花粉败育率99.996%。不育花粉以染败为主,其中染败率98.938%。经2018年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精米率71.5%,整精米率70.4%;粒长5.8mm,长宽比2.4;垩白粒率4%,垩白度0.2%,透明度2级;碱消值3.2级,胶稠度84mm,直链淀粉含量12.5%。经2018年浙江省农科院植保与微生物研究所抗性鉴定:叶瘟平均4.0级,最高5.0级。

产量表现:春江35A与恢复系CH87、CH58、CH78等测配组合表现较强的产量优势。

栽培技术要点:无。

审定意见:该不育系属滇型三系粳稻不育系,田间生长整齐一致,繁茂性佳;开花习性好,花时早,配合力强,异交结实率高;中感稻瘟病。

18.水稻不育系

审定编号:浙审稻(不育系)2019007

品种名称:春江88A

申请者:中国水稻研究所

育种者:中国水稻研究所林建荣、吴明国、宋昕蔚)

品种来源:春江16A ×春江88B(春江119/‘秀水134’)

特征特性:该不育系为晚粳类型。株高中等,株型松散适中,分蘖力中等,叶色深绿,剑叶挺直,穗型较大、半密穗型,谷粒椭圆形,稃尖、柱头无色,千粒重高。柱头外露率和异交结实率:考察了30个稻穗,柱头外露率为3.70%,其中双外露率占0%;经随机抽取制种田3丛28个稻穗,总粒数为5743粒,实粒数为2280粒,异交结实率39.70%。育性、品质与抗性:经1450株群体考查,群体整齐一致,不育株率为100%;考察了100个套袋自交稻穗,自交结实率为0%;随机抽取50个稻穗的花粉镜检,花粉败育率99.996%。不育花粉以染败为主,其中染败率90.429%。经2018年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精米率74.7%,整精米率72.5%;米粒长5.6mm,长宽比2.1;垩白粒率57%,垩白度4.7%,透明度1级;碱消值7.0级,胶稠度76mm,直链淀粉含量16.0%。经2018年浙江省农科院植保与微生物研究所抗性鉴定:叶瘟平均2.5级,最高4.0级。

产量表现:春江88A与恢复系T301、T33、CH88等测配组合表现较强的产量优势。

栽培技术要点:无。

审定意见:该不育系属滇型三系粳稻不育系,田间生长整齐一致,分蘖力中等,千粒重高;开花习性好,配合力好,异交结实率较高;中抗稻瘟病。

19.水稻不育系

审定编号:浙审稻(不育系)2019008

品种名称:中智S

申请者:中国水稻研究所

育种者:中国水稻研究所(李春生、毛一剑、吴荣梁、王小琦、张光恒)

品种来源:培矮64S×台粳-1

特征特性:该不育系为中籼类型。株高适中,株型紧凑,茎秆粗壮,分蘖力强,叶色深绿,剑叶长挺,穗型中等,谷粒长粒形,稃尖、柱头无色。柱头外露率和异交结实率:考察了30个稻穗,柱头外露率63.42%;经随机抽取制种田3丛41个稻穗,总粒数为4998粒,实粒数为1312粒,异交结实率26.25%。育性、品质与抗性:经1763株群体考查,群体整齐一致,不育株率为100%;考察了100个套袋自交稻穗,自交结实率为0%;随机抽取50个稻穗的花粉镜检,花粉败育率99.999%,基本无花粉,典败率1.31%。经过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7年育性鉴定,该不育系为温敏核不育系,育性转换临界温度低于23.5度。经2018年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精米率73.1%,整精米率54.8%;粒长 6.5mm,长宽比2.8;垩白粒率11%,垩白度0.7%,透明度1级;碱消值4.1级,胶稠度79mm,直链淀粉含量15.0%。经2016年浙江省农科院植保与微生物研究所抗性鉴定:叶瘟平均4.2级,最高5级;穗瘟发病率平均7.7级,最高9级;稻瘟病综合指数6.3。白叶枯病平均5.8级,最高7级。 

产量表现:中智S与FC-25、FC-30、FC-12等测配组合表现较强的产量优势。

栽培技术要点:无。

审定意见:该不育系属籼型两系水稻不育系,田间生长整齐一致,繁茂性佳;开花习性好,配合力较强,异交结实率一般。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根据部颁(NY/T1215-2006)标准符合两系不育系育性转换要求。

20.甜玉米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玉2019001

品种名称:杭玉甜12

申请者:杭州种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

育种者:杭州种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杜龙岗、黄凯美、王美兴、汪继华、赵捷)

品种来源:TM-1×TF-5

特征特性:该品种两年区试平均,生育期(出苗至采收鲜穗)82.8天,比对照‘超甜4号’长0.8天;株型半紧凑,株高255.2厘米,穗位高86.6厘米,双穗率3.1%,空秆率0.3%,倒伏率5.8%,倒折率0.0%;果穗较大,长筒形,籽粒黄色,排列整齐,穗长19.9厘米,穗粗5.2厘米,秃尖长1.9厘米,穗行数14.8行,行粒数37.4粒;单穗鲜重289.6克,净穗率73.1%,鲜千粒重397.1克,出籽率74.4%。品质与抗性:经农业部农产品及转基因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杭州)检测,可溶性总糖含量32.2%;感官品质、蒸煮品质综合评分86.7分,比对照高1.7分;经东阳玉米研究所抗病性鉴定,小斑病级7级,大斑病级5级,纹枯病株率69.8%。

产量表现:2017年浙江省甜玉米区试平均鲜穗亩产986.3公斤,比对照‘超甜4号’增产31.2%,达极显著水平;2018年区试平均鲜穗亩产1075.5公斤,比对照增产15.3%,达极显著水平;两年平均鲜穗亩产1030.9公斤,比对照增产22.4%;2018年省生产试验平均鲜穗亩产1065.5公斤,比对照增产10.3%。

栽培技术要点:注意苗期蹲苗,加强肥水管理,注意防治纹枯病,种植密度3300株/亩。

审定意见:该品种植株较高,穗位中等,丰产性好,生育期适中,品质较优。感小斑病,中抗大斑病,感纹枯病。适宜在浙江省种植。

21.糯玉米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玉2019002

品种名称:杭糯玉21

申请者:杭州种业集团有限公司

育种者:杭州种业集团有限公司(杜龙岗、王美兴、颜韶兵、汪继华、葛常青)

品种来源:N-21×TN789

特征特性:该品种两年区试平均,生育期(出苗至采收鲜穗)83.6天,比对照‘浙糯玉5号’长0.8天;株型半紧凑,上部叶片茂盛,株高211.0厘米,穗位高84.5厘米,双穗率0.4%,空秆率0.2%,倒伏率1%,倒折率0.0%;果穗较大,锥形,籽粒白色,甜糯粒比例1:3,排列整齐,穗长18.2厘米,穗粗5.2厘米,秃尖长1.4厘米,穗行数13.5行,行粒数35.7粒;单穗鲜重250.0克,净穗率76.2%,鲜千粒重350.1克,出籽率66.1%。品质与抗性:经扬州大学农学院检测,直链淀粉含量2.3%;感官品质、蒸煮品质综合评分88.5分,比对照高3.5分;经东阳玉米研究所抗病性鉴定,小斑病级5级,大斑病级3级,纹枯病株率67.1%。

产量表现:2017年浙江省糯玉米区试平均鲜穗亩产837.3公斤,比对照‘浙糯玉5号’增产5.3%,未达显著水平;2018年区试平均鲜穗亩产986.5公斤,比对照减产1.7%,未达显著水平;两年平均鲜穗亩产911.9公斤,比对照增产1.4%;2018年省生产试验平均鲜穗亩产972.9公斤,比对照减产2.4%。

栽培技术要点:加强苗期管理,种植密度以每亩3000-3200株为宜,增施穗肥减少秃尖,注意防治纹枯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植株适中,品质优。中抗小斑病,抗大斑病和感纹枯病。适宜在浙江省种植。

22.糯玉米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玉2019003

品种名称:浙糯玉14

申请者: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

育种者: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谭禾平、赵福成、包斐、韩海亮、王桂跃)

品种来源:ZA3-1×W3

特征特性:该两年区试平均,生育期(出苗至采收鲜穗)85.1天,比对照‘浙糯玉5号’长2.3天;株型半紧凑,株高253.2厘米,穗位高114.0厘米,双穗率16.6%,空秆率0.1%,倒伏率2.5%,倒折率0.2%;果穗较大,锥形,籽粒紫白相间,排列整齐,穗长18.8厘米,穗粗5.0厘米,秃尖长1.5厘米,穗行数12.7行,行粒数38.4粒;单穗鲜重252.6克,净穗率75.2%,鲜千粒重385克,出籽率72.4%。品质与抗性:经扬州大学农学院检测,直链淀粉含量2.5%;感官品质、蒸煮品质综合评分85.2分,比对照0.2高分;经东阳玉米研究所抗病性鉴定,小斑病级7级,大斑病级3级,纹枯病株率45.0%。

产量表现:2017年浙江省糯玉米区试平均鲜穗亩产878.6公斤,比对照‘浙糯玉5号’增产10.5%,未达显著水平;2018年区试平均鲜穗亩产1114.3公斤,比对照增产11.1%,达极显著水平;两年平均鲜穗亩产996.5公斤,比对照增产10.8%;2018年省生产试验平均鲜穗亩产1064.5公斤,比对照增产6.8%。

栽培技术要点:该品种植株及穗位偏高,栽培时注意蹲苗,种植密度每亩3500株。

审定意见:该品种丰产性较好。感小斑病,抗大斑病,中抗纹枯病。适宜在浙江省种植。

23.普通玉米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玉2019004

品种名称:NK718

申请者: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临安农科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临安农科种业有限公司(赵久然、王元东、段民孝、邢锦丰、张华生)

品种来源:京464×京2416

特征特性:该两年区试平均,生育期103.3天,比对照‘郑单958’长1.6天;株型紧凑,株高261.1厘米,穗位高96.6厘米,空秆率0.2%,倒伏率1.3%,倒折率0.2%;穗长16.9厘米,穗粗5.1厘米,秃尖长2.1厘米,轴粗3.0厘米,穗型筒型,穗行数16.2行,行粒数32.3粒,轴白色,马齿型,籽粒黄色,千粒重318.3克。品质与抗性: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容重738克/升,蛋白质含量8.4%,脂肪含量3.7%,淀粉含量68.7%,赖氨酸(水解)420毫克/100克;经东阳玉米研究所抗病性鉴定,小斑病级5级,大斑病级3级,茎腐病株率0.0%,纹枯病株率67.4%。

产量表现:2016年浙江省普通玉米区试平均亩产521.0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3.8%,达极显著水平;2017年区试平均亩产549.8公斤,比对照增产5.3%,达显著水平;两年平均亩产535.4公斤,比对照增产9.3%;2018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4.8公斤,比对照增产1.8%。

栽培技术要点:苗期蹲苗控株高,种植密度每亩4000株左右,加强纹枯病防治。

审定意见:该品种丰产性好,抗大斑病,中抗小斑病,高抗茎腐病,感纹枯病。适宜在浙江省种植。

24.普通玉米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玉2019005

品种名称:浙单14

申请者: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

育种者: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赵军华、吕学高、朱正梅)

品种来源:MZ6×D598

特征特性:该两年区试平均,生育期105.8天,比对照‘郑单958’长4.1天;株型紧凑,株高280.9厘米,穗位高103.7厘米,空秆率0.7%,倒伏率0.2%,倒折率0.0%;穗长17.4厘米,穗粗5.3厘米,秃尖长2.9厘米,轴粗3.2厘米,穗型筒型,穗行数17.4行,行粒数30.9粒,轴白色,马齿型,籽粒黄色,千粒重310.1克。品质与抗性: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容重757克/升,蛋白质含量9.3%,脂肪含量3.9%,淀粉含量65.5%,赖氨酸(水解)392毫克/100克;经东阳玉米研究所抗病性鉴定,大斑病级3级,小斑病级3级,茎腐病株率0.0%,纹枯病株率57.0%。

产量表现:2016年浙江省普通玉米区试平均亩产510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1.4%,达显著水平;2017年区试平均亩产536.6公斤,比对照增产2.8%,未达显著水平;两年平均亩产523.3公斤,比对照增产6.8%;2018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4.1公斤,比对照增产1.6%。

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早播,苗期蹲苗控株高,种植密度每亩3300株,加强纹枯病防治。

审定意见:该品种植株较高,丰产性较好,抗大斑病和小斑病,高抗茎腐病,中抗纹枯病。适宜在浙江省种植。

25.普通玉米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玉2019006

品种名称:钱玉175

申请者: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育种者: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张泉锋、许岩、张莲英、沈年伟、李扬)

品种来源:W11421×W6123

特征特性:该品种春播生育期104.6天,比对照‘郑单958’长1.9天。株型紧凑,株高251.4厘米,穗位高87.5厘米,空杆率0.8%,倒伏率0.6%,倒折率0.0%。果穗长筒型,籽粒黄色,半马齿型,轴红色,穗长19.4厘米,穗粗4.4厘米,轴粗2.5厘米,秃尖长1.7厘米,穗行数14.2行,行粒数34.4粒,千粒重319.6克。品质与抗性: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容重760.5克每升,蛋白质含量8.2%,脂肪含量3.9%,淀粉含量70.2%,赖氨酸(水解)511.5毫克每100克。经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接种鉴定,该品种大斑病级5级,小斑病级5级,茎腐病株率0.0%,纹枯病株率76.9%,镰孢穗腐病级3.2级。

产量表现:2017年区试平均亩产501.6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6.7%,未达显著水平;2018年区试175平均亩产517.6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2.1%,未达显著水平。两年平均亩产508.1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4.4%。2018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16.3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3%。

栽培技术要点:该品种植株偏高,注意培土控密防倒伏,重施穗粒肥防秃尖,种植密度每亩3500株。

审定意见:该品种属普通玉米,品质优,抗病性较强,丰产性较好,中抗大斑病,中抗小斑病,高抗茎腐病,感纹枯病,抗镰孢穗腐病。适宜在浙江省种植。

26.普通玉米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玉2019007

品种名称:东单6531

申请者: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徐长成、张超、付焱鑫、王绍新、冯振强)

品种来源:PH6WC(选)×83B28

特征特性:该品种春播生育期108天,比对照‘郑单958’长5天。株型半紧凑,株高278.0厘米,穗位高89.0厘米,空杆率2.2%,倒伏率2.0%,倒折率0.9%。果穗锥型,籽粒黄色,半马齿型,轴红色,穗长18.0厘米,穗粗4.7厘米,轴粗2.8厘米,秃尖长0.5厘米,穗行数16.5行,行粒数37.6粒,千粒重285.2克。品质与抗性: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容重756克/升,蛋白质含量8.3%,脂肪含量3.7%,淀粉含量70.7%,赖氨酸(水解)含量403毫克/100克。经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接种鉴定,大斑病级3级,小斑病级3级,纹枯病株率59.8%,茎腐病株率0.0%,穗腐病级2.4级。

产量表现:2017年区试平均亩产503.1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7.0%,未达显著水平;2018年区试平均亩产520.0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2.6%,未达显著水平。两年平均亩产511.6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4.8%。2018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8.0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4%。

栽培技术要点:该品种植株偏高,注意培土防倒伏,重施穗粒肥防秃尖,种植密度每亩4000株。

审定意见:该品种属普通玉米,品质优,抗病性较强,丰产性较好,抗大斑病,抗小斑病,中抗纹枯病,高抗茎腐病,抗镰孢穗腐病。适宜在浙江省种植。

27.大豆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豆2019001

品种名称:浙鲜19

申请者: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

育种者: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朱丹华、傅旭军、杨清华、袁凤杰、郁晓敏)

品种来源:浙鲜豆5号/开新绿

特征特性:两年区试生育期平均77.2天,比对照长1.3天。该品种为亚有限结荚习性,株型收敛,株高58.4 厘米,主茎节数10.8个,有效分枝数2.1个。叶片卵圆形偏尖,叶色深绿,结荚分散,镰刀形,鲜荚绿色,荚型中等,茸毛灰色。单株有效荚数25.9个,每荚粒数2.1个,鲜百荚重296.1 克,鲜百粒重76.1克。标准荚长5.3厘米,宽1.3厘米。品质与抗性:经农业部农产品及转基因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杭州)检测,2017-2018年平均淀粉含量4.01%,可溶性总糖含量3.2%。品质品尝评分87.7。经南京农业大学2017-2018接种鉴定,大豆花叶病毒病SC15株系最高级病指13,SC18株系最高级病指0。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鉴定,2018年炭疽病病指31.4。

产量表现:2017年区试平均亩产667.2公斤,比对照‘浙鲜豆8号’增产4.1%,差异显著。2018年区试平均亩产746.6公斤,比对照增产1.4%,差异不显著。两年区试平均亩产706.9公斤,比对照增产2.7%。2018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55.6 公斤,比对照增产0.9%。

栽培技术要点:亩种植密度1.2万株左右,注意防治炭疽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晚熟,抗SC15株系,高抗SC18株系,中感炭疽病,适宜在我省作鲜食春大豆种植。

28.大豆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豆2019002

品种名称:浙鲜18

申请者: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

育种者: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傅旭军、朱申龙、朱丹华、袁凤杰、郁晓敏)

品种来源:品系39002/极早1号

特征特性:两年区试生育期平均77.7天,比对照短3.5天。该品种为有限结荚习性,株型收敛,株高43.7厘米,主茎节数8.7个,有效分枝数2.9个。叶片卵圆形,结荚性好且集中,荚形较直,鲜荚浅绿,荚型中等,茸毛灰色。单株有效荚数27.0个,每荚粒数2.0个,鲜百荚重284.8 克,鲜百粒重79.8克。标准荚长5.1厘米,宽1.4厘米。品质与抗性:经农业部农产品及转基因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杭州)检测,2016-2017年平均淀粉含量3.8%,可溶性总糖含量3.0%。经南京农业大学2016-2017年接种鉴定,大豆花叶病毒病SC15株系最高病指50,SC18株系最高病指46。

产量表现:2016年区试平均亩产615.2公斤,比对照‘浙鲜豆8号’增产6.0%,差异不显著。2017年区试平均亩产704.8公斤,比对照增产10.0%,差异极显著。两年区试平均亩产660.0公斤,比对照增产8.1%。2018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89.8 公斤,比对照增产5.5%。

栽培技术要点:亩种植密度1.2万株左右,注意防治花叶病毒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生育期中等,丰产性好,中感SC15株系,中感SC18株系,适宜在我省作鲜食春大豆种植。

29.大豆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豆2019003

品种名称:衢鲜8号

申请者:衢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育种者:衢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陈润兴、汪寿根、雷俊、邵晓伟、汪惠芳)

品种来源:衢9804/上洋豆

特征特性:两年区试生育期平均79.2天,比对照‘衢鲜1号’长2.5天。该品种为亚有限结荚习性,株型收敛,株高86.0厘米,主茎节数15.0个,有效分枝数2.4个。叶片卵圆形,顶叶披针形,叶色浅绿,结荚性好,结荚分散,豆荚鼓粒饱满,荚型中等,镰刀形,鲜荚浅绿,茸毛灰色。单株有效荚数45.5个,每荚粒数2.1个,鲜百荚重302.5克,鲜百粒重77.3克。标准荚长5.6厘米,宽1.3厘米。品质与抗性:经农业部农产品及转基因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杭州)检测,2016-2017年平均淀粉含量4.2%,可溶性总糖含量1.5%。经南京农业大学2016-2017接种鉴定,大豆花叶病毒病SC15株系最高病指48,SC18株系最高病指41。

产量表现:2016年区试平均亩产613.7公斤,比对照‘衢鲜1号’增产4.1%,差异极显著。2017年区试平均亩产638.5公斤,比对照增产4.3%,差异显著。两年区试平均亩产626.1公斤,比对照增产4.2%。2018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73.6 公斤,比对照增产7.5%。

栽培技术要点:亩种植密度1.2万株左右,该品种不耐肥,注意前期肥力控制,注意防治倒伏和花叶病毒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生育期较长,中感SC15株系,中感SC18株系,商品性较好,适宜在我省作鲜食秋大豆种植。

30.小麦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麦2019001

品种名称:金运麦3号

申请者:江苏金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育种者:江苏金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华班安、姚国才、华晨、周刚、胡剑峰)

品种来源:扬麦158/宁麦14

特征特性:该品种田间生长整齐,株高较高,叶片宽长,叶色深绿。穗大粒重,穗型长方形,壳色为白色,籽粒红色、卵圆形,长芒。两年省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70.0天,比对照短0.5天;平均株高86.0厘米,亩有效穗24.3万,成穗率61.8%,穗长9.0厘米,每穗实粒数33.9粒,千粒重44.3克。品质与抗性:经田间和实验室观察该品种田间整齐度好,抗倒性中等,穗型长方形,壳色为白色,长芒,粒质硬质,籽粒饱满。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15-2017年抗性鉴定:赤霉病平均反应2.84级,表现为中感赤霉病。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2016-2017年品质分析测定,两年平均容重775 g/L,粗蛋白干基含量11.6%,湿面筋含量20.2%,Zenely沉淀值27.5 mL,吸水量61.0 mL/100 g,稳定时间1.6 min,最大拉伸阻力346.5 E.U,延伸性117.5 mm,能量54cm2。

产量表现:经2015年浙江省小麦区试平均亩产255.7公斤,比对照‘扬麦20’增产3.5%,未达显著水平;2016年浙江省小麦区试平均亩产329.6公斤,比对‘扬麦20’增产6.0%,未达显著水平。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292.7 公斤,比对照‘扬麦20’增产4.9%。2017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65.6公斤,比对照扬麦158增产3.8%。

栽培技术要点:适当增加播种量,控制田间施肥,注意防倒。

审定意见:该品种属春性小麦,生育期适中,株型较紧凑,抗倒性一般。分蘖力中等,籽粒饱满,丰产性较好。中感赤霉病。适宜在浙江省作冬小麦种植。

31.棉花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棉2019001

品种名称:浙大9号

申请者: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育种者: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祝水金、陈进红、何秋伶)

品种来源:中棉所13选系/T2110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19.9天,比对照‘慈抗杂3号’晚0.3天。株高137.7厘米,单株有效铃45.6个,株型筒型偏塔式,果枝始生节位略高,第一果节较短,夹角较小;叶片中等大小,叶裂较深,叶色稍深,茎杆和叶片较光滑,茸毛稀少;结铃集中,吐絮畅,单铃重5.3克,衣分41.2%,籽指11.8克,霜前花率98.4%。品质与抗性:纤维品质优良,有光泽,经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2.7毫米,断裂比强度33.7cN/tex,马克隆值4.9;枯萎病抗性经萧山棉麻研究所人工接种鉴定,两年枯萎病病指分别为18.99和13.09,耐枯萎病。

产量表现:2017年区试平均亩产皮棉99.6公斤,比对照’慈抗杂3号’减产7.5%,未达显著水平。2018年平均亩产皮棉137.4公斤,比对照减产2.4%,未达显著水平。两年平均亩产皮棉118.5公斤,比对照减产4.9%。

栽培技术要点:应适时早播,可采用露地直播,花铃期适当喷施缩节胺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以控制株型。注意中后期的肥水管理,适当补施叶面肥。

审定意见:该品种属优质转基因抗虫常规棉品种,生长稳健,铃较大,吐絮集中且畅,抗虫性好。适宜在浙江省种植。

32.棉花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棉2019002

品种名称:浙大10号

申请者: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育种者: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祝水金、陈进红、何秋伶、包立生)

品种来源:Z-378×ZT-2199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20.8天,比对照‘慈抗杂3号’晚1.2天,株高144.6厘米,单株有效铃47.6个,株型筒型,果枝始生节位略高,果节较长,夹角中等;叶片中等大小,叶色稍淡,茎杆和叶片较光滑,茸毛稀少;结铃集中,吐絮畅。单铃重5.5克,衣分40.7%,籽指12.7克,霜前花率97.1%。品质与抗性:纤维品质经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1毫米,断裂比强度33.5cN/tex,马克隆值5.2;枯萎病抗性经萧山棉麻研究所人工接种鉴定,枯萎病病指分别为16.74和13.24,耐枯萎病。

产量表现:2017年区试平均亩产皮棉116.0公斤,比对照‘慈抗杂3号’增产6.5%,未达显著水平。2018年平均亩产皮棉143.1公斤,比对照增产2.1%,未达显著水平。两年平均亩产皮棉129.6公斤,比对照增产4.3%。

栽培技术要点:应适时播种,可露地直播,花铃期适当喷施缩节胺等植物生长调节剂,适当控制株型,防止徒长。集中连片种植,防止昆虫串粉混杂而影响其利用价值。

审定意见:该品种属转基因抗虫彩色(棕)杂交棉品种,生长旺盛,铃较大,吐絮畅,纤维品质好。适宜在浙江省种植。

33.蚕桑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蚕2019001

品种名称:水星1号

申请者: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育种者: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丁农、张金卫、冯世民、黄世荣、钟伯雄)

品种来源:秋芳:母本为秋丰(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育成品种),父本为黄3A(本单位育成,系多化性黄茧品种Nistari与丰1的杂交固定种),回交秋丰;金玉:母本为HJ7(本单位育成品系,系多化性。黄茧品种Nistari与54A的杂交固定种),父本为白玉(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育成品种),回交白玉。

特征特性:1.龄期经过:全龄经过22天12小时。2.性状:是一对中丝量金黄茧蚕品种。二化性四眠,滞育卵灰褐色,卵壳淡黄色。催青经过10天,孵化齐一,实用孵化率99%左右;蚁蚕黑褐色,1~2龄趋光、趋密性强。发育快,眠起齐,体质强健,容易饲养。壮蚕正交为花蚕和素蚕,反交为素蚕。蚕体匀整,五龄期体色淡黄,食桑旺盛。老熟齐涌,营茧快,茧色金黄,椭圆形,茧形大而匀整。缩皱中等,解舒较好,净度优。3.抗性:实验室鉴定四龄起蚕虫蛹率略低于对照种秋丰×白玉0.64个百分点,农村中试健蛹率高于对照种1.75个百分点。4、品质:色彩鲜艳且均匀,万蚕产茧层量高于对照秋丰×白玉,茧丝品质优秀,茧丝长、解舒丝长、出丝率、万米吊糙、净度均优于对照种。优点:天然金黄色茧,产量高、丝质优,可用于生产特殊丝绸产品。缺点:制种单产比四元杂交种略低,龄期经过略长。

产量表现:据2015、2016年两年5个省蚕品种实验室鉴定,对照彩色茧蚕品种实验室鉴定项目与指标全部达到,色彩明显,耐水色牢度4-5级(指标:3级以上);四龄起蚕虫蛹率96.94%,比对照种低0.64个百分;万蚕产茧量17.74 kg,比对照种高3.14%;净度94.82。据2017、2018年两年3个农村生产试验点鉴定结果达到生产鉴定的各项指标,平均成绩为:张种产茧52.10 kg,张种产值2615元,比对照种分别高2.78 kg、392元;健蛹率93.52 %, 比对照高1.9 %。 据缫丝试样调查,一茧丝长1142.4 m、解舒丝长689.0 m、干茧出丝率35.47%、净度94.34分,与对照种比,分别长175.7m、长116.7 m、高6.0%、高0.19分;万米吊糙3.4次优于对照的4.2次,纤度2.761 dtex,比对照细0.12 dtex。符合彩色茧蚕品种审定标准。

栽培技术要点:1.按二化性蚕品种催青标准催青。控制好积温,做好补催青。2.稚蚕期趋光、趋密性强,注意及时匀座、扩座;按常规品种饲育温湿度标准饲养管理;各龄发育较快,应及时加眠网,盛食期食桑旺盛,要注意饱食。3.稚蚕期桑叶要新鲜适熟偏嫩,5龄盛食期食桑旺盛,应防止吃湿叶、露水叶、粘叶或蒸热过后的桑叶,以防细菌病等疾病发生。4.壮蚕期室内注意通风、换气、排湿,做好蚕座消毒,防止蚕病发生。5.老熟齐涌,营茧快,上蔟前提早做好准备。上蔟时要均匀稀放,不宜过密,以防多结双宫茧;蔟中要注意通风排湿,避免高温或低温多湿,防止不结茧蚕的发生。

审定意见:该品种是一对天然彩色茧家蚕新品种,具有强健好养,产量高,丝质优,茧色(金黄)鲜艳的特点。适宜在全省春蚕期以及饲养条件较好的地区秋蚕期饲养。

34. 蚕桑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蚕2019002

品种名称:紫池×绿湖

申请者: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育种者: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丁农、冯世民、张金卫、沈建华、钟伯雄)

品种来源:紫:母本为丰1,父本为秋丰(丰1、秋丰均为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育成品种);池:母本为丰1,父本为黄3白(为多化性黄茧品种与丰1杂交育种得到的白茧品系)。绿:母本为白玉,父本为54A(白玉和54A均为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育成品种)。湖:母本为白玉,父本为HJ白(为多化性黄茧品种与白玉杂交育种得到的白茧品系),回交白玉。

特征特性:1. 龄期经过:全龄经过21天 22小时。2. 性状:是一对中丝量新蚕品种。二化性四眠,正交滞育卵青灰色,卵壳淡黄色,反交滞育卵灰紫色,卵壳白色。催青经过10天,孵化齐一。蚁蚕黑褐色,1~2龄趋光性、趋密性较强。发育快,眠起齐,体质强,容易饲养养。壮蚕为普斑和素蚕,蚕体匀整,食桑旺盛。老熟齐涌,营茧快,茧层厚,茧色洁白,椭圆形,茧型大较匀正,缩皱中等,解舒较好,净度优。3.抗性:实验室饲养四龄起蚕虫蛹率略低于对照种秋丰×白玉0.05个百分点,农村饲养健蛹率高于对照种1.35个百分点。4. 品质:茧丝质优良,万蚕产茧层量、茧丝长、解舒丝长、出丝率均优于对照种秋丰×白玉,净度略低于对照种。优点:孵化眠起齐一,容易饲养,茧形大,产量高,丝质优良。缺点:双宫茧偏多。

产量表现:据浙江省2014、2015年两年5个实验室共同鉴定成绩:实用孵化率98.84%,发育经过比对照种秋丰×白玉长2小时;四龄起蚕虫蛹率97.17%,比对照种低0.05个百分点;万蚕产茧量、万蚕产茧层量、五龄一日万蚕产茧层量分别为18.37 kg、3.992 kg、0.670 kg,分别比对照种提高4.43%、7.02%、6.18%;解舒丝长918m,比对照种长48m;净度94.27分,比对照种低0.05分;鲜毛茧出丝率15.71%,比对照种高0.07个百分点;茧丝纤度2.882D。据浙江省2016~2018年两年4个农村区试点的成绩,张种产茧量52.9kg,张种产值2073元,比对照种分别增加3.1kg,117元。据缫丝试样调查,茧丝长1002.2m,解舒丝长703.2m,干毛茧出丝率33.16%,比对照种分别增加45.4m,33.5m,2.02个百分点;万米吊糙3.8次,低于对照的3.9次;净度94.04分,纤度2.798 dtex,比对照种低0.36分,粗0.15 dtex。

栽培技术要点:1. 按二化性蚕品种催青标准催青。控制好积温,做好补催青。2. 稚蚕期桑叶要新鲜适熟偏嫩,5龄盛食期食桑旺盛,应防止吃湿叶、露水叶、粘叶或蒸热过后的桑叶,以防细菌病等疾病发生。3、稚蚕有趋光性,逸散性,提前做好匀座、扩座。壮蚕期食桑旺盛,要注意匀座分匾和良桑饱食。4、壮蚕期室内注意通风、换气、排湿,做好蚕座消毒,防止蚕病发生。5.老熟齐涌,营茧快,上蔟前提早做好准备。上蔟时要均匀稀放,不宜过密,以防多结双宫茧;蔟中要注意通风排湿,避免高温或低温多湿,防止不结茧蚕的发生。

审定意见:该品种是一对中丝量四元杂交新品种,具有体质强健,产茧量高,茧丝质较优的特点,适宜在全省蚕区各蚕期饲养。

35. 蚕桑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蚕2019003

品种名称:菁•云×平28•平30

申请者: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  

育种者: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祝新荣、王永强、孟智启、王红芬、于少芳)

品种来源:菁•云: 母本为限菁松A(山东广通蚕业发展有限公司引进),父本为云7(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引进);平28•平30:母本为平28(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育成),父本平30(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育成)。

特征特性: 1. 龄期经过:全龄经过23天19小时。2. 性状:是一对四元雄蚕品种,二化性四眠,滞育卵灰褐色,卵壳白色,只有正交,无反交。雌性蚕卵在胚胎期致死,只有雄性蚕卵能正常孵化,孵化率50 %左右,克蚁头数2300头左右。各龄蚕眠起齐一,壮蚕体色青白,普斑,蚕体大小均匀,食桑旺盛。 3. 抗性:农村饲养健蛹率比对照种高3.13个百分点,稳产性能好。4. 品质:张种产量、张种产值高,解舒丝长长、解舒优、干茧出丝率高。优点:杂交种繁育系数高,克蚁制种量比对照种高15.79 %,有利于降低雄蚕种生产成本,提高种场的经济效益与生产积极性。缺点:中系原种“菁•云”在大蚕期吃湿叶,蔟中高温多湿,易发生不结茧蚕。

产量表现:据2015、2016年两年5个省桑蚕新品种实验室鉴定,平均实用孵化率62.26 %、四龄起蚕虫蛹率96.07 %、万蚕产茧量16.22 kg、万蚕产茧层量4.082 kg,五龄一日万蚕产茧层量0.664 kg、雄蚕率99.15 %,分别比对照种高5.04个百分点、低1.51个百分点、高0.73 kg、高0.216 kg、高0.023 kg、高0.09个百分点;据丝质试样,解舒丝长990 m、净度94.18分、鲜茧出丝率18.19 %、纤度2.505 D,分别比对照种长12 m、低1.46分、低0.17个百分点、粗0.151 D。据2017、2018年两年湖州、海宁、海盐、淳安等4个农村生产试验点鉴定,平均张种产茧量56.9 kg、张种产值2701元、健蛹率97.02 %,分别比对照种高4.3 kg、高193元、高3.13个百分点;据丝质试样,茧丝长1090.4 m、解舒率67.15 %、解舒丝长721.1 m、净度94.74分、茧丝纤度2.631 D、干茧出丝率34.01 %,分别比对照种长28.8 m、高3.91个百分点、长59.4 m、低0.20分、粗0.128 D、高1.94个百分点。

栽培技术要点:1. 雄蚕品种盒装卵量较常规品种多,补催青摊卵面积应是常规品种的1.5倍以上;2. 小蚕用叶宜适熟,用叶过老易发育不齐,饲育温度以较常规品种偏高1 ℃为宜;3.及时做好匀扩座,良桑饱食;4.雄蚕品种性别单一,发育齐快,老熟涌,应提前做好上蔟准备,避免上蔟过密。加强蔟中管理,做好通风排湿,以提高茧丝品质。

审定意见:该品种是一对四元雄蚕品种,具有茧丝质优、产量高、体质强健和蚕种繁育系数高的特点,但大蚕期吃湿叶,蔟中高温多湿,易发生不结茧蚕。适宜在全省饲养条件较好的地区春、秋季饲养。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361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责任编辑:renxinxin] 标签: nbsp 平均亩 2018 2017 农业科
您可能喜欢的

友情链接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