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事资讯新闻速递综合时讯

时评|让农民工子女在城市“留得住”需多措并举

2019-02-20来源:央广网
分享到: 更多
   切换手机版

       大城市生存压力大、工作太繁忙、住房太紧张……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以及部分省会城市,一些年轻父母选择将学龄前的孩子送回老家,由老人抚养。这样的“返乡儿童”成了“留守儿童”,同样面临着学龄前的成长过程中缺乏亲情陪伴、家庭教育的支持等问题。

  中国乡村之声特约评论员、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认为,应该加大对这一群体的关注和政策支持——“团聚”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父母的爱不能缺席;在社会层面,应当探索建立健全科学的育儿支持体系,减轻家庭育儿的压力。

  朱启臻:以前,乡村的“留守儿童”,都是父母都进城打工,把孩子留在家里,由老人照顾。后来,随着社会发展,在城里就业、打工相对容易,住房条件也有了改善,人们就把孩子带到了城市,父母能和孩子团聚,这是进步,暂时解决了“留守儿童”的问题,也有利于孩子成长。

  但最近,打工的家长们把本来已经团聚的孩子,又重新送回了老家,这意味着这些“返乡儿童”再次成了“留守儿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原因是城市生活成本不断提高,而且没有给农民工子女创造更好的条件。比如入托、入学、升学、就业的问题,在很多地方还没能很好的解决。再有,生活成本提高,在城里抚养孩子比在乡村开销更大。

  朱启臻认为,解决“返乡儿童”又变“留守儿童”的问题,应当探索建立健全科学的育儿支持体系,减轻家庭育儿的压力,需要制度的不断创新。

  朱启臻:我们不能鼓励家庭继续分离,有的地方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的组织,还有心理辅导机构等等,但是这些不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最有效、最根本的方法。最根本的方法,还是家庭团聚。因为中国的文化里,“家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单位,很多文化都是通过家庭传承的。家庭的分离,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不是好事。

  解决这些问题途径。第一,在城镇化过程中,为农民工创造更好的就业和生存环境,让他们有能力把子女带在身边,为农民工子女创造学习、升学的机会。第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为农民工“返乡就业”提供了条件,就地、就近就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家庭成员分离的问题。

  总之,解决农村的儿童和家长长期分离的问题,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也需要政策不断创新。只有大家共同的努力,这个问题才能够得到最终解决。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361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责任编辑:lijiang] 标签: 农民工子女

友情链接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