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事资讯新闻速递智慧农业

中国第二大蔬菜?规模2000万亩,它的信息全在这里了!

2018-09-29来源:农业先驱者
分享到: 更多
   切换手机版



    在国内,辣椒的种植面积已超过萝卜和西红柿,达到2000万亩,仅次于大白菜,是规模第二大的蔬菜。


微信图片_20180929113200.jpg

我的个人信息


姓名:辣椒

别名:辣子、辣角、番椒、海椒、秦椒、地胡椒、辣茄

学名:Capsicum annuum L.

出生地:中南美洲

年龄:7000+岁

现居住地:世界各国,太空也去过!

代言人:四川人(不怕辣),贵州人(辣不怕),湖南人(怕不辣),湖北人(不辣怕)

性格:辣死人不偿命

风味:麻辣、香辣、糊辣、干辣、酸辣、咸辣

最喜欢的温度:20-30℃

最喜欢的土壤:中性或微酸性


  我的照片

▼我小时候!

微信图片_20180929113145.jpg


微信图片_20180929113148.jpg

▲翩翩少年时的我!



▼我长大成熟的样子!

微信图片_20180929113154.jpg微信图片_20180929113157.jpg


▲部分家庭成员证件照!


 

▼艺术照,秀美中透着霸气有木有~

微信图片_20180929113200.jpg


▲还有各种生活照哦~让你瞧瞧咱的颜值!


自我介绍


双子叶植物纲、茄目、茄科、辣椒属;长辣椒、灯笼椒、簇生椒、圆锥椒、樱桃椒;以前是卡罗莱纳“死神椒”,现在是“龙息辣椒”;分布在浙江、江苏、上海、四川、山东、安徽、重庆、广东、广西、贵州等;约2000万亩的种植面积。


个人特长


吃货福利:重要的蔬菜和调味品,种子油可食用。药用价值:温中健胃,散寒燥湿。


工作经历


火锅配料:当做配料,可口美味,促进食欲。辣味菜品:做宫保鸡丁,辣椒肉等,好处非常多。


古人的评价


1.《纲目拾遗》:辣茄性热而散,亦能祛水湿。

2.《食物本草》:消宿食,解结气,开胃口,辟邪恶,杀腥气诸毒。

3.《百草镜》:洗冻疮,浴冷疥,泻大肠经寒癖。

4.《药性考》:温中散寒,除风发汗,去冷癖,行痰逐湿。

5.《食物宜忌》:温中下气,散寒除湿,开郁去痰,消食,杀虫解毒。

6.《药检》:能祛风行血,散寒解郁,导滞,止泄泻,擦癣。


世界辣椒辣度排行榜


SHU(斯克维尔辣度单位)

微信图片_20180929113214.jpg

世界传播线路


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次年辣椒传入西班牙、匈牙利等欧洲国家。公元1542年又随葡萄牙传教士到达印度、土耳其;公元1548年又进入英国;16世纪初开始传入非洲,到16世纪中叶时已传遍整个中欧地区。


不过欧洲人虽见到艳丽鲜红之果,但多作盆景点缀欣赏,而不知道如何食用。辣椒原产国是墨西哥,最早驯化辣椒的,就是墨西哥的印第安人。15世纪末,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后把辣椒带回欧洲,并由此传播到世界其他地方,之后于明代传入中国。


在中国的演变


四川人把辣椒叫做“海椒”,正如明朝人称之“番椒”一样,道出了辣椒是来自外国。在辣椒传入中国前,中国民间三大辛辣调料是花椒、姜和茱萸(是的,茱萸是辣的)。


由于叶绿果红,非常美观,所以辣椒在传入我国之初是被当作观赏植物的。 后来才进入菜谱,有了蕃椒、地胡椒、斑椒、狗椒、黔椒、辣枚、海椒、辣子、茄椒、辣角、辣、秦椒等名称。


清初,最先开始食用辣椒的是贵州及其相邻地区。在盐缺乏的贵州,康熙年间(1662年—1722年)“土苗用以代盐”,辣椒起了代盐的作用,可见与生活之密切。


从乾隆年间(1736年—1795年)开始,贵州地区大量食用辣椒了。乾隆年间与贵州相邻的云南镇雄和贵州东部的湖南辰州府也开始食辣子。


嘉庆以后,有记载说,黔、湘、川、赣四省也已开始 “种(辣椒)以为蔬”了。再往后,辣椒便成为这些地区主要的调味品之一,也难怪今天食辣成为这几个省饮食的重要特色。


因此,中国人广泛吃辣的历史其实只有两百多年。


历史记载


明代高濂《遵生八笺》称,“番椒丛生,白花,果俨似秃笔头,味辣色红,甚可观”。


明代王象晋《群芳谱》称,“番椒亦名秦椒,白花,实如秃笔头,色红鲜可观,味甚辣,子种”。


畅销品


辣子鸡

微信图片_20180929113218.jpg


麻辣火锅

微信图片_20180929113220.jpg


家乡美景


微信图片_20180929113223.jpg

微信图片_20180929113226.jpg


这就是:一个辣椒的自白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361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责任编辑:dongyanqiu] 标签: 辣椒
您可能喜欢的

友情链接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