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事资讯热点话题制度改革

最全!中国农村土地发展史来啦!

2018-05-02来源:农说吕不白
分享到: 更多
   切换手机版

不少农友对于土地政策的发展史很是感兴趣。那么,今天跟着不白一起来回顾下历史上,中国的土地是怎么分的?


 在最早的奴隶社会,土地名义上归国家所有,国王有权把土地分封给各级贵族世代享用,并向国王缴纳一定的贡物。此时的社会底层人员是为奴隶。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土地私有制产生,土地可以自由买卖,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到了封建社会,慢慢出现了土地兼并,产生了大家熟悉的封建地主阶层,他们占据着大部分的土地,再把土地租给无地农民,秋后收取高额的粮租,农民的社会地位是很低的。相信大家对这种土地制度是很熟悉的,这种土地制度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地主剥削农民的现象也在影视剧中多次出现。


到了近代社会,土地矛盾越来越尖锐,国家也致力于改变封建地主土地制度,解决农民耕地问题。但是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却没有彻底改变原有的地主阶级与广大农民之间的矛盾。直到1927年,党的八七会议之后,实行“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政策,慢慢实现了农民土地所有制,使广大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了土地,生活上得到了改善。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连同乡村中其他一切土地,按乡村全部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统一平均分配”,实现了农民朋友期待的“耕者有其田”。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防止土地再出现两极分化、产生新的地主阶层,我国在完成社会主义初级改造的同时,确立了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至于后来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大集体”的人民公社,在几年的实践中,也证明是走的一段弯路。


改革开放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渐渐实行,也极大地调动和解放了生产力,农民收入显著提高。到了1983年,中央正式确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此时的土地分配和经营基本稳定,而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也在沿着“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使用权”的方向努力着。

1984年,中央提出延长土地承包期,指出“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此时便确定了第一轮土地承包时间,从1983年左右开始,到1997年终止。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与措施》,指出“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再延长三十年不变”,且规定“为避免承包耕地的频繁变动,防止耕地经营规模不断被细分,提倡在承包期内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办法”。此时确定了第二轮土地承包时间,即从1998年开始,到2027年第二轮承包到期。


到了1997年,为了稳定土地关系,中央再次发文强调“开展延长土地承包期工作,要使绝大多数农户原有的承包土地继续保持稳定。不能将原来的承包地打乱重新发包,更不能随意打破原生产队土地所有权的界限,在全村范围内平均承包”。同时提出了经典的“大稳定、小调整”理论:“小调整限于人地矛盾突出的个别农户,不能对所有农户进行普遍调整”,“小调整的方案要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2/3以上成员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和县(市、区)人民政府主管部门审批”。


2010年,赵俊臣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时,提出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和土地实际经营权相分离“三权分离”理论。

2014年中央1号文件则对农村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一个是稳定承包权,一个是放活经营权。具体说,就是在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基础上,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

同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意见》要求大力发展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五年内完成承包经营权确权。


至此,农民可利用承包经营权获得金融支持。而“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意味着农户与农户、农户与其它主体之间可通过土地股份化,实现联合。这样既能缓解农民的贷款难,又能做到风险可控,即便到期还不上贷款,农民失去的也不过是几年的经营收益,并不会威胁到他的承包权。该政策对于实现规模化经营,推进农业产业化,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中国农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也就意味着第二轮土地承包在2027年到期后,再延长至2057年。这意味着今后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的基本制度不会改变,也意味着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依法承包集体土地的基本权利不会改变。这给农民吃了“定心丸”。

在2018年两会上,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指出,“关于解决地多地少的问题,总的原则还是坚持承包地“大稳定、小调整”,要尊重农民意愿,依照法规,在政府的指导下,也不排除有些村集体进行小调整。”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361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责任编辑:dongyanqiu] 标签: 农村 土地改革 土地政策
您可能喜欢的

友情链接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