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事资讯热点话题其它热点

扎根高原 他手把手教藏民科学种植

2017-09-21来源:科技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切换手机版
   一年365天,他有200多天都在田间地头。他不是农民,但农民离了他还真不行。

  他叫边巴次旦,是西藏日喀则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农艺师,2014年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科技水平对于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作用日益凸显,农业科技工作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我们脚踏实地搞技术推广、抓生产运用,好的科技成果才能带来效益。”这句话,边巴次旦总挂在嘴边。

  以“喜马拉22号”为例,其亩产可以达到800斤,比普通品种能提高300斤以上。但由于秸秆少,割的时候较硬,牧民喂养牛羊就不太方便,因此很多人不太愿意种。经过讲解,如人工条播时每亩种子需要35斤,一把种子要分三次撒,这样可以控制播量,抗倒伏。而机播一亩地最好是28—30斤种子,这样播出来一亩地有18—20万株,成穗量会有25万。“分蘖率低,与种植间距有很大关系。至于秸秆硬的问题,喂动物时提前一天泡泡就好了。农牧民慢慢就都接受了。”边巴次旦说。

  通过不懈努力,仅此一种,2017年日喀则种植面积60万亩,2018年将破100万亩。在当地,由于藏民知识水平普遍不高,为便于推广种植,边巴次旦还努力当好科技知识的传播者:一方面将复杂的理论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宣传单、学习手册发放给农民群众,提高了他们的知识水平;另一方面,还充分利用农闲时间,组织带领科技人员深入农村基层,开展科技培训。

  “一个科技干部,干得好不好,群众说了算。只有一心一意替群众想、为群众谋、带群众干,群众才会认可你。”边巴次旦说。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361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责任编辑:renxinxin] 标签: 群众 科技 知识 边巴次 种植
您可能喜欢的

友情链接

微信分享